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数学上册2.3数轴学好数轴,用好数轴

七年级数学上册2.3数轴学好数轴,用好数轴

学好数轴,用好数轴数轴形象地反映了数与点之间的关系,实现了“数”与“形”的结合,它可以帮助我们直观地理解有理数的意义.因此,学习有理数,一定要学好数轴,用好数轴.一、学好数轴1、数轴的概念:略.2、数轴的画法:(1)直线一般画成水平的,通常取向右的方向为正方向;(2)将表示刻度的点用短竖线表示,相应的数如0、±1、±2、…写在数轴的下方;将需要在数轴上表示出的数或字母写在数轴的上方,相应的点表示为实心小圆点.例:在数轴上表示出下列各数:3-、0,1.5,113-.规范的表示如右图. 3、学习数轴时应注意的问题:(1)画数轴时,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这三个要素缺一不可,以下几种画法都是错误的.(想一想:为什么?)(2)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但反过来,数轴上的点并不都表示有理数.(还可以表示无理数,以后将学到)二、用好数轴1、利用数轴加深对有理数的认识(1)正确认识0随着负数的引进,数的范围扩大了,0除了表示一个也没有外,还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它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是整数.(2)正确认识整数在数轴上原点和单位长度整数倍的点表示的都是整数。

没有最小的整数,也没有最大的整数;最大的负整数是-1,最小的正整数是1.(3)正确理解正数、负数在数轴上,原点左边的所有点都表示负数,且越往左数越小;原点右边的所有点都表示正数,且越往右数越大.从数轴上可以看出,没有最小的负数,没有最大的负数,同样,没有最小的正数,也没有最大的正数.2、利用数轴探究问题例1 如图,在数轴上从-1到1有3个整数,它们是-1,0,1;从-2到2有5个整数,它们是-2,-1,0,1,2;……,则从-100到100有个整数。

析解:原点左边和右边各有100个整数,加上原点表示的0,共有201个整数.例2 已知数轴上的点A所表示的数是2,那么在数轴上到点A的距离是3的点所表示的数是.析解:在点A的左边和右边各有一个到它的距离等于3的点,因此符合条件的数有两个,分别是5和-1.由上面可以看出: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利用数轴可以加深对有理数的认识,解决与有理数有关的问题;反过来,通过对有理数的学习,又进一步加深了对数轴的理解和认识,这就是数学学习中重要的数形结合思想.在后面的学习中,我们还将利用数轴来学习相反数、绝对值的意义及比较两个有理数的大小,希望大家认真领会.2019-2020学年初一下学期期末模拟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正确)1.如图所示,在中,为的中点,在上,且,若,,则的长度为( )A .10B .11C .12D .132.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数0.000301正确的是( )A .630110-⨯B .430.110-⨯C .43.0110-⨯D .30.30110-⨯3.小明准备用20元钱购买笔记本和水笔,若笔记本每本3元,水笔每支2元,当他买了3本笔记本后,用剩余的钱购买水笔,则他最多可以购买水笔是( )A .3支B .4支C .5支D .6支 4.关于的方程组的解是,则关于的方程组的解是( ) A . B . C . D .5.下列调查中,适宜采用全面调查方式的是( )A .了解我市的空气污染情况B .对端午节期间市场上粽子质量情况的调查C .了解全班同学每天做家庭作业的时间D .考查某类烟花爆竹燃放安全情况6.若m >n ,则下列不等式正确的是( )A .m -2<n -2B .3m <3nC .44m n >D .-5m >-5n7.下列方程中,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是( )A .220x +=B .237x y +=C .248x +=D .535x-= 8.如图,已知B 、E 、C 、F 在同一条直线上,BE CF =,//AB DE ,则下列条件中,不能判断....ABC DEF ∆≅∆的是( )A .AB DE = B .A D ∠=∠C .//AC DFD .AC DF =9.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两条直线相交,交点叫垂足;②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③在同一平面内,一条直线有且只有一条垂线;④在同一平面内,一条线段有无数条垂线;⑤过一点可以向一条射线或线段所在的直线作垂线;⑥若12l l ⊥,则1l 是2l 的垂线,2l 不是1l 的垂线.A .2个B .3个C .4个D .5个10.下列调查方式中,适合全面调查的是( )A .调査某批次日光灯的使用情况B .调查市场上某种奶粉的质量情况C .了解全国中学生的视力情况D .调査机场乘坐飞机的旅客是否携带违禁物二、填空题题11.已知方程m-22m-n x y 3+=是二元一次方程,则m+n=____.12.乐乐在作业上写到()222a b a b +=+,同学英树认为不对,并且他利用下面的图形做出了直观的解释,根据这个图形的总面积可以得到正确的完全平方公式()2a b +=__________.13.对于x ,y ,定义新运算x ⊗y=ax +by ﹣3(其中a ,b 是常数),等式的右边是通常的加法与乘法运算,已知1⊗2=9,(﹣3)⊗3=6,则2⊗(﹣7)=_____.14.已知3x 2m ﹣2y n =1是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则mn =_____.1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ABC 的顶点坐标分别为A(-1,2),B(1,1),C(-3,-1).将△ABC 平移,使点A 至点O 处,则点B 平移后的坐标为____________。

16.某次知识竞赛试卷有20道题,评分办法是答对一道记5分,不答记0分,答错一道扣2分,小明有3道题没答,但成绩超过60分,则小明至少答对_____道题.17.已知12x y =⎧⎨=⎩是方程 bx ﹣2y=10 的一个解,则 b=______.三、解答题18.(1)计算:54|165(2)解方程的253x y x y +=⎧⎨+=⎩ 19.(6分)解方程(组)(1)2(x ﹣1)3+16=1.(2)20328x y x y -=⎧⎨+=⎩; (3)5281432x y x y +=⎧⎪⎨-=-⎪⎩. (4)202132x y z x y z x y z ++=⎧⎪--=⎨⎪--=⎩20.(6分)对于实数,我们规定[x]表示不大于x 的最大整数,例如[1.2]1=,[3]3=,[ 2.5]3-=- (1)直接写出答案[0.5]= ,[ 2.5]-= ;(2)若4[]510x+=-,求x的取值范围.21.(6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a,0),C(0,c)且满足:(a+6)2+3c+=0,长方形ABCO在坐标系中(如图),点O为坐标系的原点.(1)求点B的坐标.(2)如图1,若点M从点A出发,以2个单位/秒的速度向右运动(不超过点O),点N从原点O出发,以1个单位/秒的速度向下运动(不超过点C),设M、N两点同时出发,在它们运动的过程中,四边形MBNO 的面积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求其值;若变化,求变化的范围.(3)如图2,E为x轴负半轴上一点,且∠CBE=∠CEB,F是x轴正半轴上一动点,∠ECF的平分线CD 交BE的延长线于点D,在点F运动的过程中,请探究∠CFE与∠D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22.(8分)先阅读下面的解题过程,再解答问题:如图①,已知AB∥CD,∠B=40°,∠D=30°,求∠BED的度数.解:过点E作EF∥AB,则AB∥CD∥EF,因为EF∥AB,所以∠1=∠B=40°又因为CD∥EF,所以∠2=∠D=30°所以∠BED=∠1+∠2=40°+30°=70°.如图②是小军设计的智力拼图玩具的一部分,现在小军遇到两个问题,请你帮他解决:(1)如图②∠B=45°,∠BED=75°,为了保证AB∥CD,∠D必须是多少度?请写出理由.(2)如图②,当∠G、∠GFP、∠P满足什么关系时,GH∥PQ,请直接写出满足关系的式子,并在如图②中画出需要添加的辅助线.23.(8分)如图,AB∥CD,点E是CD上一点,∠AEC=40°,EF平分∠AED交AB于点F,求∠AFE24.(10分)解下列不等式(组),并在数轴上表示解集:(1)322153x x-+≥﹣1;(2)11224(1) xx x-⎧⎪⎨⎪-<+⎩25.(10分)如图,已知且,点是的中点,过点作直线分别交的延长线于点,交的延长线于点,与,分别相交于点,.(1)图中共有____________对全等三角形.(2)试说明.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正确)1.C【解析】【分析】根据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着一性质可求出AB的长,再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出BE 的长.是直角三角形为AB中点,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运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题目的综合性很好,难度不大.2.C【解析】【分析】绝对值小于1的正数也可以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般形式为a×10n-,与较大数的科学记数法不同的是其所使用的是负指数幂,指数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详解】0.000301=4⨯,3.0110-故选:C.【点睛】此题考查科学记数法,解题关键在于掌握其一般形式.3.C【解析】【分析】设购买水笔的数量为x支,根据题意可知:花费总额=水笔花费+笔记本花费,而花费总额不超过20元,即可列出关于x的一元一次不等式,解之即可.【详解】解:设购买水笔的数量为x支,根据题意得:3×3+2x≤20,解得:x≤512,而x为正整数,x最大值为5,则他最多可以购买水笔5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根据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是解决本题的关键.4.D【解析】【分析】设x-1=m,-y=n,把m,n代入方程组,得,根据方程组1的解,可得m,n的值,再代回x-1=m,-y=n即可求出答案.【详解】解:设x-1=m,-y=n,把m,n代入方程组,得,∵的解是∴m=4,n=1把m=4,n=1代入x-1=m,-y=n得解得x=5,y=-1.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和换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根据方程的特点设出合适的新元是解题的关键.5.C【解析】【分析】由普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准确,但所费人力、物力和时间较多,而抽样调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近似.【详解】解:A .了解我市的空气污染情况,适合抽样调查;B .对端午节期间市场上粽子质量情况的调查,适合抽样调查;C .了解全班同学每天做家庭作业的时间,适合全面调查;D .考查某类烟花爆竹燃放安全情况,适合抽样调查;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的区别,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6.C【解析】【分析】根据不等式的基本性质,逐项判断即可.【详解】∵m >n ,∴m-2>n-2,∴选项A 不符合题意;∵m >n ,∴3m >3n ,∴选项B 不符合题意;∵m >n , ∴44m n , ∴选项C 符合题意.∵m >n ,∴-5m <-5n ,∴选项D 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不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2)不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3)不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含有字母的式子,不等号的方向不变.7.C【解析】【分析】根据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逐一进行分析判断即可得.【详解】A、未知项的最高次数为2,不是一元一次方程;B、含有两个未知数,不是一元一次方程;C、符合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D、分母中含有未知数,不是一元一次方程,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并且未知数的指数是1(次)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它的一般形式是ax+b=0(a,b是常数且a≠0).8.D【解析】【分析】首先根据等式的性质可得BC=EF,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B=∠DEF,再分别添加四个选项中的条件,结合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进行分析即可.【详解】解:∵BE=CF,∴BE+EC=CF+EC,即BC=EF,∵AB∥DE,∴∠B=∠DEF,A、添加AB=DE,可利用SAS判定△ABC≌△DEF,故此选项不合题意;B、添加∠A=∠D,可利用AAS判定△ABC≌△DEF,故此选项不合题意;C、添加AC∥DF,可得∠ACB=∠F,可利用ASA判定△ABC≌△DEF,故此选项不合题意;D、添加AC=DF,不能判定△ABC≌△DEF,故此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SSS 、SAS 、ASA 、AAS 、HL . 注意:AAA 、SSA 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时,必须有边的参与,若有两边一角对应相等时,角必须是两边的夹角.9.B【解析】【分析】根据垂线定义依次进行判断.【详解】①两条直线相交,交点叫垂足,应当为两直线互相垂直时交点为垂足,故错误;②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正确;③在同一平面内,一条直线有无数条垂线,故错误;④在同一平面内,一条线段有无数条垂线,正确;⑤过一点可以向一条射线或线段所在的直线作垂线,正确;⑥若12l l ,则1l 是2l 的垂线,2l 也是1l 的垂线,故错误;所以②④⑤正确,共计3个.故选B.【点睛】考查了垂线的定义,解题关键是理解和熟记垂线的定义.10.D【解析】【分析】由普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准确,但所费人力、物力和时间较多,而抽样调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近似.【详解】A. 是具有破坏性的调查,因而不适用全面调查方式,此选项错误;B. 市场上某种奶粉数量太大,不适合全面调查,此选项错误;C. 人数太多,不适合全面调查,此选项错误;D. 违禁物品必须全面调查,此选项正确;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解题关键在于掌握其定义.二、填空题题11.2【解析】【分析】根据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从二元一次方程的未知数次数为1这一方面考虑,先求出常数m 、n 的值,再进一步计算.【详解】由m-22m-n x y 3+=是二元一次方程,得m-2=1,2m-n=1.解得m=3,n=5,∴m+n=3+5=2,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二元一次方程是含有两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次数都为1,运用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可以求出字母常数的值,同时注意结合有理数的运算确定字母的取值.12.a 2+2ab +b 2【解析】【分析】依据图形的总面积为2()a b +或222a ab b ++,即可得到完全平方公式.【详解】这个图形的总面积为2()a b +或222a ab b ++,∴根据这个图形的总面积可以得到完全平方公式:2()a b +=222a ab b ++, 故答案为:222a ab b ++.【点睛】此题考查完全平方公式的证明过程,正确理解图形中图形的总面积的计算方法是解题的关键.13.-1【解析】【分析】根据题中的新定义列出关于a 与b 的方程组,求出方程组的解得到a 与b 的值,即可确定出所求式子的值.【详解】根据题意,得:239 3336 a ba b+-⎧⎨-+-⎩==,整理,得:2123a ba b+⎧⎨--⎩=①=②,①-②,得:3b=15,解得:b=5,将b=5代入①,得:a+10=12,解得:a=2,∴x⊗y=2x+5y-3,则2⊗(-7)=2×2+5×(-7)-3=4-35-3=-1,故答案为-1.【点睛】此题考查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弄清题中的新定义是解本题的关键.14.0.1【解析】【分析】根据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得出2m=1,n=1,求出m,再代入求出mn即可.【详解】解:∵3x2m﹣2y n=1是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2m=1,n=1,∴m=0.1,∴mn=0.1×1=0.1,故答案为0.1.【点睛】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能熟记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的内容是解此题的关键.15.(2,-1).【解析】【分析】利用点A和O坐标的关系确定平移的方向与距离,利用此平移规律写出点B平移后的坐标.【详解】解:把点A(-1,2)移到点O(0,0)的平移方式是先把点A向右平移1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得到.按同样的平移方式来平移点B,点B(1,1)向右平移1个单位,得到(2,1),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得到点B平移后的坐标为(2,-1),故答案为:(2,-1).【点睛】本题考查平移的性质和应用;注意点平移后坐标的变化.平移中点的变化规律是:横坐标右移加,左移减;纵坐标上移加,下移减.16.1【解析】【分析】设小明答对了x道题,则答错了(20﹣3﹣x)道题,根据总分=5×答对题目数﹣2×答错题目数,结合成绩超过60分,即可得出关于x的一元一次不等式,解之即可得出x的取值范围,再取其中最小正整数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设小明答对了x道题,则答错了(20﹣3﹣x)道题,依题意,得:5x﹣2(20﹣3﹣x)>60,解得:x>1337,∵x为正整数,∴x的最小值为1,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根据各数量之间的关系,正确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是解题的关键.17.1【解析】【分析】将12xy=⎧⎨=⎩代入方程bx﹣2y=10,解关于b的一元一次方程即可.【详解】解:将12xy=⎧⎨=⎩代入方程bx﹣2y=10得b-2×2=10,即b-4=10,解得b=1.故答案是:1.【点睛】考查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定义是本题的关键,学会把x,y的值代入原方程验证二元一次方程的求解即可.三、解答题18.(1(2)12xy=⎧⎨=⎩【解析】【分析】(1)首先计算开方,然后从左向右依次计算,求出算式的值是多少即可.(2)应用加减消元法,求出方程组的解是多少即可.【详解】解:(1)4|=4(2)253x yx y+=⎧⎨+=⎩①②由①﹣②,得y=2,把y=2代入②,得x+2=3,解得:x=1,∴原方程组的解是12 xy=⎧⎨=⎩.【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实数的运算,以及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要熟练掌握,注意代入消元法和加减消元法的应用.19.(4) x=-4;(4)21xy=⎧⎨=⎩;(4)132xy=⎧⎪⎨=⎪⎩;(4)123xyz=⎧⎪=-⎨⎪=⎩.【解析】【分析】(4)根据立方根的定义先求出x-4的值,然后再解得x即可;(4)利用加减法求解即可;(4)利用加减法求解即可;(4)利用加减法先消去解得x,y,再代入解得z即可.【详解】解:(4)整理得,(x﹣4)4=-8,开立方得,x-4=-4,解得x=-4;(4)20328x yx y-=⎧⎨+=⎩①②,①+②得,4x=8,解得x=4,将x=4代入①,解得y=4.所以方程组的解为21 xy=⎧⎨=⎩.(4)5281432x yx y+=⎧⎪⎨-=-⎪⎩①②,①×4+②×4得,44x=44,解得x=4.将x=4代入①,解得,y=32.所以方程组的解为132xy=⎧⎪⎨=⎪⎩.(4)202132x y zx y zx y z++=⎧⎪--=⎨⎪--=⎩①②③,①+②得,4x+y=4③,③-②得,x=4.将x=4代入③,解得y=-4.将x=4,y=-4代入①,解得z=4.所以方程组的解为123xyz=⎧⎪=-⎨⎪=⎩.【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立方根的定义以及方程组的解法,正确掌握相关步骤是解题的关键.20.(1)03-;;(2)5444x -≤<-【解析】【分析】(1)根据最大整数的定义即可求解;(2)根据最大整数的定义即可得到一个关于x 的不等式组,即可求得x 的范围.【详解】解:(1)[0.5]=0;[−2.5]=−3;故答案为:03-;; (2)因为4[]510x +=- 所以45410x +-≤<- 解得5444x -≤<-.所以x 的取值范围是5444x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中给出的概念.21. (1)B(﹣6,﹣3);(2)四边形MBNO 的面积不变;是定值1;(3)∠CFE =2∠D.【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可得a =﹣6,c =﹣3,则可求A 点,C 点,B 点坐标;(2)设M 、N 同时出发的时间为t ,则S 四边形MBNO =S 长方形OABC ﹣S △ABM ﹣S △BCN =18﹣12×2t ×3﹣12×6×(3﹣t )=1.与时间无关.即面积是定值,其值为1;(3)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和三角形外角等于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可求∠CFE 与∠D 的数量关系.【详解】解:(1)∵(a+6)20,∴a =﹣6,c =﹣3∴A(﹣6,0),C(0,﹣3)∵四边形OABC 是矩形∴AO ∥BC ,AB ∥OC ,AB =OC =3,AO =BC =6∴B(﹣6,﹣3)(2)四边形MBNO的面积不变.设M、N同时出发的时间为t,则S四边形MBNO=S长方形OABC﹣S△ABM﹣S△BCN=18﹣12×2t×3﹣12×6×(3﹣t)=1.与时间无关.∴在运动过程中面积不变.是定值1(3)∠CFE=2∠D.理由如下:如图∵∠CBE=∠CEB∴∠ECB=180°﹣2∠BEC∵CD平分∠ECF∴∠DCE=∠DCF∵AF∥BC∴∠F=180°﹣∠DCF﹣∠DCE﹣∠BCE=180°﹣2∠DCE﹣(180°﹣2∠BEC)∴∠F=2∠BEC﹣2∠DCE∵∠BEC=∠D+∠DCE∴∠F=2(∠D+∠DCE)﹣2∠DCE∴∠F=2∠D【点睛】本题是四边形的综合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熟练运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三角形外角等于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和解题题关键.22.(1)∠D=30°,理由详见解析;(2)当∠G+∠GFP+∠P=360°时,GH∥PQ,理由详见解析.【解析】【分析】(1) 过E作EM∥AB,推出∠B=∠2,求,推出EM∥CD即可;(2)过F作FN∥GH,得出∠G+∠4=180°,求出∠3+∠P=180°,推出FN∥PQ即可.【详解】解:(1)∠D=30°,理由如下:过E作EM∥AB,如图,则∠B=∠2=45°,∴∠1=∠BED﹣∠2=30°,∴∠1=∠D,∴EM∥CD,又∵EM∥AB,∴AB∥CD;(2)当∠G+∠GFP+∠P=360°时,GH∥PQ,理由如下:过F作FN∥GH,如图,则∠G+∠4=180°,又∵∠G+∠GFP+∠P=360°∴∠3+∠P=180°,∴FN∥PQ,∴GH∥PQ.【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的应用,熟练掌握这一点是解题的关键. 23.70°【解析】【分析】根据平角的定义可得∠AED=180°-∠AEC=140°,然后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DEF=12∠AED=70°,然后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求出∠AFE.【详解】解:∵∠AEC=40°,∴∠AED=180°-∠AEC=140°,∵EF平分∠AED,∴∠DEF=1 2∠AED=70°,又∵AB∥CD,∴∠AFE=∠DEF=70°.【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平角的定义、角平分线的定义和平行线的性质,掌握平角的定义、角平分线的定义和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是解决此题的关键.24.(1)x≤4;(2)﹣2<x≤3.【解析】【分析】(1)根据分式不等式的性质求解不等式即可.(2)首先利用不等式的性质求解单个不等式,再利用数轴表示不等式组的解集.【详解】解:(1)3221153x x-+≥-,3(3x﹣2)≥5(2x+1)﹣15,9x﹣6≥10x+5﹣15,﹣x≥﹣4,x≤4,在数轴表示不等式的解集:(2)11(1)224(1)(2)xx x-⎧⎪⎨⎪-<+⎩解(1)得:x≤3,解(2)得:x>﹣2,不等式组的解集为:﹣2<x≤3,在数轴上表示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分式不等式和不等式组的解,注意等于用实点表示,不等于用空心点表示. 25.(1)5;(2)详见解析.【解析】【分析】(1)根据图形找到所有的全等三角形即可;(2)由“SAS”可证,可得∠ABD=∠CDB,由“ASA”可证△EBO≌△FDO.【详解】(1)图中有:△ABD≌△CDB,△BEO≌△DFO,△AEM≌△CFN,△MOD≌△NOB,△BEN≌△DFM,共有5对全等三角形,故答案为:5;(2)证明:∵∴在和中,∵,,,∴∴(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点是的中点∴在和中,∵,,∴.【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熟练运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是本题的关键.2019-2020学年初一下学期期末模拟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正确)1.如图所示,下列条件能判断a ∥b 的是( )A .∠1=∠2B .∠3=∠4C .∠2+∠3=180°D .∠1+∠3=180°2.已知方程组221x y k x y +=⎧⎨+=⎩,的解满足3x y +=,则k 的值为( ) A .8k =- B .2k = C .8k D .2k =-3.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是( )A .﹣a (3a 2﹣1)=﹣3a 3﹣aB .(a ﹣b )2=a 2﹣b 2C .(﹣2a ﹣3)(2a ﹣3)=9﹣4a 2D .(2a ﹣b )2=4a 2﹣2ab+b 24.如图,把一块含有 45°角的直角三角板的两个顶点放在直尺的对边上. 如果∠1=15°,那么∠2 的度数是( )A .15°B .25°C .30°D .35°5.如图,将三角板与直尺贴在一起,使三角板的直角顶点C(∠ACB=90°)在直尺的一边上,若∠2=56°,则∠1的度数等于( )A .24°B .34°C .44°D .54°6.如图,////AB CD EF ,下列各式中等于180的是( )A .123∠+∠+∠B .123∠+∠-∠C .123∠-∠+∠D .231∠+∠-∠7.如图,线段AB 经过平移得到线段A B '',其中点A ,B 的对应点分别为点A ',B ′,这四个点都在格点上.若线段AB 上有一个点(P a ,)b ,则点P 在A B ''上的对应点P '的坐标为( )A .(2,3)a b -+B .(2,3)a b --C .(2,3)a b ++D .(2,3)a b +-8.如图所示,下列条件中:①∠A+∠ACD=180º;②1=2∠∠;③3=4∠∠;④∠A=∠DCE ;能判断AB ∥CD 的条件个数是( )A .1B .2C .3D .4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第二象限内的点P 到x 轴的距离是2,到y 轴的距离是3,已知线段PQ y 轴且5PQ =,则点Q 的坐标是( )A .(3,7)-或(3,3)--B .()3,3-或(7,3)-C .(2,2)-或(8,2)-D .(2,8)-或(2,2)-- 10.设191a =,a 在两个相邻整数之间,则这两个整数是( )A .1和2B .2和3C .3和4D .4和5二、填空题题1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3,2)关于y 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是 .12.已知点A (2,2),O (0,0),点B 在坐标轴上,且三角形ABO 的面积为2,请写出所有满足条件的点B 的坐标________.13.某学生化简分式21211x x ++-出现了错误,解答过程如下: 原式:12(1)(1)(1)(1)x x x x =++-+-(第一步) 12(1)(1)x x +=+-(第二步) 231x =-.(第三步) 该学生解答过程是从第__________步开始出错的,其错误原因是__________.14.一个正方形的面积为15,则边长x 的小数部分为_____.15.如果x 2=5,那么x=____.16.孔明同学在解方程组2y kx b y x =+=-⎧⎨⎩的过程中,错把b 看成了6,他其余的解题过程没有出错,解得此方程组的解为12x y =-⎧⎨=⎩,又已知直线y =kx+b 过点(3,﹣1),则b 的正确值是______. 17.如图,从ABC ∆纸片中剪去CDE ∆,得到四边形ABDE ,若12248∠+∠=;则C ∠的度数为____.三、解答题18.一个长方形的长为2xcm ,宽比长少4cm ,若将长方形的长和宽都扩大3cm.(1)求扩大后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用含x 的代数式表示)(2)若2x =,求扩大后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19.(6分)如图,△ABC 中,D 在BC 的延长线上,过D 作DE ⊥AB 于E ,交AC 于F .∠A =30°,∠FCD =80°,求∠D .20.(6分)在大课间活动中,同学们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小龙在全校随机抽取一部分同学就“我最喜爱的体育项目”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下面是他通过收集的数据绘制的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请你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以下问题:(1)小龙共抽取______名学生;(2)补全条形统计图;(3)在扇形统计图中,“其他”部分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是_______;(4)若全校共2100名学生,请你估算“立定跳远”部分的学生人数.21.(6分)计算:(1)m 2n•(﹣2m 2n )3÷(﹣12m 2n )2; (2)2﹣2﹣(π﹣3.14)0+(﹣0.5)2018×1. 22.(8分)计算:(2a 3b )2•(﹣a )2÷(12b )2 23.(8分)如图,在ABC ∆中,12AB AC ==厘米,9BC =厘米,点D 为AB 的中点.(1)如果点P 在线段BC 上以3厘米/秒的速度由B 向C 点运动,同时点Q 在线段CA 上由C 点向A 点运动.①若点Q 的运动速度与点P 的运动速度相等,1秒钟时,BPD ∆与CQP ∆是否全等?请说明理由; ②点Q 的运动速度与点P 的运动速度不相等,当点Q 的运动速度为多少时,能够使BPD CPQ ∆≅∆?并说明理由;(2)若点Q 以②中的运动速度从点C 出发,点P 以原来运动速度从点B 同时出发,都逆时针沿ABC 的三边运动,求多长时间点P 与点Q 第一次在ABC ∆的哪条边上相遇?24.(10分)如图,AB ∥CD ,∠A=∠D ,判断AF 与ED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5.(10分)阅读并完成下列证明:如图,已知AB∥CD,若∠B=55°,∠D=125°,请根据所学的知识判断BC与DE的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解:BC∥DE证明:∵AB∥CD(已知)∴∠C=∠B()又∵∠B=55°(已知)∠C=°()∵∠D=125°(已知)∴∴BC∥DE()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正确)1.B【解析】【分析】利用平行线判定定理即可解答.【详解】解:当∠3=∠4时,可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判断a//b,故选B.本题考查平行线判定定理,熟悉掌握是解题关键.2.C【解析】【分析】方程组两方程相加表示出x+y,代入已知方程计算即可求出k的值.【详解】解:221x y kx y+=⎧⎨+=⎩①②,①+②得:3x+3y=k+1,即x+y=13k+,代入x+y=3得:k+1=9,解得:k=8,故选:C.【点睛】此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方程组的解即为能使方程组中两方程都成立的未知数的值.3.C【解析】【分析】针对每个式子,选准运算法则和乘法公式,再对照法则、公式写出结果;分清楚各项及其符号尤为重要.【详解】解:A、应为﹣a(3a2﹣1)=﹣3a2+a,故本选项错误;B、应为(a﹣b)2=a2-2ab+b2,故本选项错误;C、正确;D、应为(2a﹣b)2=4a2﹣4ab+b2,故本选项错误.故选:C.【点睛】此题考查单项式乘多项式,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解题关键在于掌握其运算法则.4.C【解析】【分析】直接利用平行线的性质结合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出答案.解:如图所示:由题意可得:∠1=∠3=15°,则∠2=45°-∠3=30°.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的性质,需要注意隐含条件,直尺的对边平行,等腰直角三角板的锐角是45°的利用.5.B【解析】【分析】根据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可得∠3=∠2=56°,然后用90°减去∠3的度数,求出∠1的度数等于多少即可.【详解】如图,∵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3=∠2=56°.又∵∠1+∠3=∠ACB=90°,∴∠1=90°﹣56°=34°,即∠1的度数等于34°.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性质定理,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平行线性质定理.6.B【解析】【分析】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可得∠2+∠CEF=180°,再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可得∠1=∠AEF,而∠1=∠3+∠CEF,整理可得∠2+∠1-∠3=180°.【详解】∵AB∥CD∥EF,∴∠2+∠CEF=180°,∠1=∠AEF,∵∠1=∠3+∠CEF,∴∠2+∠1-∠3=180°.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性质,从复杂图形中找出内错角,同旁内角是解题的关键.7.A【解析】【分析】根据点A、B平移后横纵坐标的变化可得线段AB向左平移2个单位,向上平移了3个单位,然后再确定a、b的值,进而可得答案.【详解】由题意可得线段AB向左平移2个单位,向上平移了3个单位,则P(a−2,b+3)故选A.【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坐标与图形的变化−−平移,关键是掌握横坐标,右移加,左移减;纵坐标,上移加,下移减.8.C【解析】【分析】根据平行线的判定方法逐项分析即可.【详解】解:①∵∠A+∠ACD=180º,∴AB∥CD,故符合题意;∠=∠,∴AB∥CD,故符合题意;②∵12∠=∠,∴AC∥BD,故不符合题意;③∵34④∵∠A=∠DCE,∴AB∥CD,故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定理,正确识别“三线八角”中的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是正确答题的关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