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审计规范与法律责任培训课件(ppt106张)
审计规范与法律责任培训课件(ppt106张)
• (3)执业规范指南。执业规范指南是依据独立审计 基本准则、具体准则与实务公告制定的,为注册会计 师执行独立审计具体准则、实务公告提供可操作的指 导意见。
• 由于上述三个层次独立审计准则的性质不同,因而约束力也 有所区别。独立审计基本准则、具体准则与实务公告,是注册 会计师执行独立审计业务,出具审计报告的法定要求,各事务 所和注册会计师执行注册会计师法规定的审计业务,应当遵照 执行。执业规范指南是对注册会计师执行独立审计业务、出具 审计报告的具体指导,注册会计师参照执行,可以根据承办委 托业务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具体应用。
• (1)独立审计基本准则。独立审计基本准则是独立审计准则的总纲, 是对注册会计师专业胜任能力的基本要求和执业行为的基本规范, 是制定独立审计具体准则、实务公告和执业规范指南的基本依据。
• (2)独立审计具体准则与独立审计实务公告。独立审计具体准则是依 据独立审计基本准则制定的,是对注册会计师执行一般审计业务、 出具审计报告的具体规范。独立审计实务公告是依据独立审计基本 准则制定的,是对注册会计师执行特殊行业、特殊目的、特殊性质 的审计业务、出具审计报告的具体规范。
• 独立审计准则:是指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制定颁布的,指导注 册会计师执业时应遵守的行为规范。
• 独立审计准则体系是指注册会计师进行民间审计时应遵循的专业标 准和各专业标准之间相互联系而构成的有机整体。它具体包括独立 审计基本准则、独立审计具体准则和独立审计实务公告、职业规范 指南。
• 独立审计基本准则、独立审计具体准则和独立审计实务公告对注册 会计师的法定要求具有强制性,执业规范指南不具有强制性。
• 4、审计准则的制定实施便于明确责任,维护审计组织和 审计人员的合法权益。
• 另一种说法: • (1)制定、实施审计准则,可以为规范和指导审计工作提供依据,有助
于审计工作规范化的实现。
• (2)制定、实施审计准则,为衡量和评价审计工作质量提供依据,从而 有助于审计工作质量的提高。
• (3)制定、实施审计准则,有助于社会公众对审计工作结果的信任。 • (4)审计准则的制定、实施,有助于维护审计组织和审计人员的正当权
要求而产生和发展的,是审计实践经验的总结。 (2)审计准则是对审计主体的规范和要求。它规定了审计
人员应有的素质和专业资格,并对 审计准则对于审计人 员的审计行为予以规范和指导。
(3)审计准则提出了审计工作应达到的质量要求,是衡量 和评价审计工作质量的依据。
(4)审计准则一般由国家审计组织机构或注册会计师职业 团体制订颁布。
任务1 掌握审计准则
• 学习目标:
1、掌握审计准则的含义和作用 2、掌握审计准则的基本内容和我国审计准则 3、掌握我国注册会计师职业准则的基本体系 4、熟悉我国注册会计师鉴证业务的基本准则 5、熟悉会计师事务所业务质量控制
• 任务引入 P28 • 任务分析P29
一、审计准则的含义和作用
审计准则的产生: (1)审计准则是适应审计自身的需要和社会公众对审计的
三、 我国的审计准则P31
• (一)国家审计准则 • 国家审计准则:是指由审计署颁布的,指导国家审计
人员实施审计工作时应遵守的行为规范。国家审计准 则包括一般准则、工作准则、报告准则三部分。
• 1、国家审计的一般准则。 • 2、国家审计的工作准则。 • 3、国家审计的报告准则。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二)独立审计准则
项目二 审计规范与法律责任
• 审计规范包括审计准则规范和审计职业道德规范。审 计准则规范是对审计工作本身进行约束的规范;审计 职业道德规范是审计人员应达到的道德标准。审计人 员的法律责任是指审计人员在执业过程中违反法律应 承担的法律责任。
• 任务1 掌握审计准则 • 任务2 熟悉审计职业道德 • 任务3 掌握审计责任
• 我国国家审计准则体系是中国审计法律规范体系的组 成部分,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和《中华 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并结合我国国情,借 鉴国际公认审计准则经验制定的。
• (三)内部审计实务准则 • 内部审计实务准则是指由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内部审
计准则委员会制定并颁布的对内部审计机构,审计人 员实施审计行为所作出的行为规范。
• (二)审计准则的作用 • 审计准则是为确保审计工作质量,要求审计组织和审
计人员在执业过程中遵循的基本原则和规范。
• 1、审计准则规定了审计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资格和 一定的专业素质,为保证审计工作的质量提供保证。
• 2、审计准则为评价考核审计组织和审计人员的工作质量 提供了依据。
• 3、审计准则规定了审计人员应具备的条件和审计工作应 达到的质量,为审计人员的培养明确了方向。
• 一般准则是对审计人员提出的要求;工作准则是对实 施审计行为提出的要求;报告准则是对审计报告提出 的要求。
• (二)国家审计准则
• 国家审计准则又称政府审计准则,是政府审计准则的 总纲,由总则、一般准则、作业准则、报告准则、处 理处罚准则和附则组成。基本准则是我国政府审计机 关和人员进行政府审计必须遵照执行的规范。
益,使得他们免受不公正的指责和控告。
• (5)制定、实施审计准则,有助于推动审计理论的研究和审计人才的培 养。
• (6)制定、实施审计准则,有助于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和审计事业的国 际化。
二、审计准则的基本内容
• (一)一般公认审计准则 • 一般公认审计准则适用于民间审计实施的财务报表审计,主要包括三项: • 1.一般准则。一般审计准则规定了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应当具备的资格条
(5)审计准则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和很强的约束力,审计人 员在执业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
• (一)审计准则的含义
• 审计准则是由国家审计部门或注册会计师职业团体 制定的,用以规定审计人员应有的素质和专业资格 ,规范和指导其执业行为,衡量和评价其工作质量 的权威性标准。
• 发展:审计准则是总结广大审计人员的实践经验,适 应时代需要,为保障审计的职业声誉而产生的。
件和职业要求,还规定了基本职业道德规范。 • 2.作业准则。作业准则是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在审计准备和实施阶段应当
遵循的行为规范。 • 3.报告准则。报告准则是反映审计结果,提出审计报告以及审计机构审定
审计报告时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
• 其中审计机构应当在收到审计报告之日起30日内, 将审计意见书和审计决定送达被审计单位和有关单位 ,并在此后的三个月内监督其采纳、执行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