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1章随机事件与概率知识讲解
第1章随机事件与概率知识讲解
9
将不定性数量化,来尝试回答这些 问题,是直到20世纪初叶才开始的. 还 不能说这个努力已经十分成功了,但就 是那些已得到的成果,已经给人类活动 的一切领域带来了一场革命.
这场革命为研究新的设想,发展自 然科学知识,繁荣人类生活,开拓了道 路. 而且也改变了我们的思维方法,使 我们能大胆探索自然的奥秘.
10
什么是随机现象?
带有随机性、偶然性的现象.
随
当人们在一定的条件下对它加
机 以观察或进行试验时,观察或试验
现 的结果是多个可能结果中的某一个.
象 的
而且在每次试验或观察前都无法确
特 知其结果,即呈现出偶然性. 或者
点 说,出现哪个结果“凭机会而定”.
11
随机现象是不是没有规律可言?
No!
在一定条件下对随机现象进行大量观 测会发现某种规律性.
不确定性 3
随机现象
自然界所观察到的现象: 确定性现象、随机现象
1、确定性现象
在一定条件下必然发生 的现象称为确定性现象. 实例 “太阳从东边升起”, “水从高处流向低处”, “同性电荷必然互斥”,
5
2、随机现象
实例1 “用同一门炮向同 一目标发射同一种炮弹多 发 , 观察弹落点的情况”.
结果: “弹落点会各不相同”.
7)三个事件至少有一个不发生 : ABC或 ABC
28
第二节
29
研究随机现象,不仅关心试验中会出现哪些 事件,更重要的是想知道事件出现的可能性大小, 也就是事件的概率.
概率是随机事件 发生可能性大小 的度量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越大,概率就 越大!
30
现在,让我们看一个 从死亡线上生还 的故事
本来,这位犯臣抽到“生”还是“死”是 一个随机事件,且抽到“生”和“死”的可能 性各占一半,也就是各有1/2概率. 但由于国王 一伙“机关算尽”,通过偷换试验条件,想把 这种概率只有1/2 的“抽到死签”的随机事件, 变为概率为1的必然事件,终于搬起石头砸了 自己的脚,反使犯臣得以死里逃生.
22
3、事件的和(并):“事件A与B至少有一个发生” 记 作 A B 或 A B ,
A
B
S
n
推广:A1A2An Ak表示事件
k1
“A1,A2,,An至少发生一个”.
23
4、事件的积(交):“事件A与B同时发生”
记作 AB或AB
A
B
S
n
推广: AkA1A2An,
k1
或 记 A 1 A 2 为 A n,
14
再如: 测量一物体的长度,由于仪器及观察受
到的环境的影响,每次测量的结果可能是有 差异的. 但多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随着测量 次数的增加逐渐稳定于一常数,并且诸测量 值大多落在此常数的附近,越远则越少,因 而其分布状况呈现“两头小,中间大,左右 基本对称”.
15
随机试验
如何来研究随机现象? 随机现象是通过随机试验来研究的. 问题 什么是随机试验?
31
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即概率的大小,对人 们的生活有什么意义呢?下面举几个例子.
例如,了解发生意外人身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确定保险金额.
32
了解来商场购物的顾客人数的各种可能性 大小,合理配置服务人员.
33
了解每年最大洪水超警戒线可能性大小,合理 确定堤坝高度.
34
对一个随机事件A,我们用一个数 P(A)来表示 A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称之为随机事件A的概率。
20
例如,掷一颗骰子一次,观察出现的点数 样本空间:
S = { 1,2,3,4,5,6 }
事件B: 出现奇数点.
B = {1,3,5}
“掷出点数小于7”是必然事件;
而“掷出点数8”则是不可能事件.
21
二、事件的关系与运算
1、包含关系“:A发生必导致B发生”,记为A B。
B A
2、等价:
AB A=B AB 且 BA.
Buffon
4040
K. Pearson 12000
K. Pearson 24000
nH
1061 2048 6019 12012
fn(H)
0.5181 0.5069 0.5016 0.5005
38
例2 英文字母被使用的频率相当稳定.
字母 频率 字母 频率 字母 频率
空格 E T
O
A
N
I
RS
0.2 0.105 0.072 0.0654 0.063 0.059 0.055 0.054 0.052
H
D
L
C
F
U
MPY
0.047 0.035 0,029 0.023 0.0225 0.0225 0.021 0.0175 0.012
W
G
B
V
K
X
JQZ
0.012 0.011 0.0105 0.008 0.003 0.002 0.001 0.001 0.001
数据引自L.Brillouin, Science and Information Theory, New York, 1956
那么,怎么来规定 P(A)的大小呢?
35
一、频率(概率与频率的关系)
定义 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n次试验,其中事件A发 生的次数nA称为频数,比值nA/n称为频率,记为fn(A).
既然概率 P(A)度量了随机事件A发生的可能性大 小,可以预料,在大量的重复试验中,若P(A)较大, 则频率也较大; 反之,若P(A)较小,则频率也较小, 而且概率P(A)应与频率有许多相似的性质。下面我 们先对频率的性质进行一番考察。
性 质 , 例 如 , “ 不 可 能 事 件 的 频 率 fn(Ø )0” , “ 任 何
事 件A,fn(A)1” , 等 等 。
当大量重复同一试验时,事件A发生的频率往往 呈现一定的稳定性。
37
例1 历史上曾有人做过试验,试图证明抛掷匀质 硬币时,出现正反面的机会均等。
随机事件
定义 随机试验中每一种可能的结果,称为随机事 件,简称事件.记作A、B、C等.
任何事件均可表示为样本空间的某个子集. 每次试验中都一定出现的事件,称做必然事件, 记作Ω; 任何一次试验中都不会出现的事件,称做不可 能事件,记作Ø; 为了讨论问题方便,我们把必然事件和不可能 事件也看成是特殊的随机事件。
本章主要学习内容
一、随机事件及其关系 二、事件的概率 三、概率 的运算 四、全概率公式和逆概率公式
第一节
2
在我们所生活的世界上, 充满了不确定性
从扔硬币、掷骰子和玩扑克等简单的 机会游戏,到复杂的社会现象;从婴儿的 诞生,到世间万物的繁衍生息;从流星坠 落,到大自然的千变万化……,我们无时 无刻不面临着不确定性和随机性.
实例6 “明天的天气可 能是晴 , 也可能是多云 或雨”等都为随机现象.
随机现象的特征
条件不能完全决定结果
8
从亚里士多德时代开始,哲学家们 就已经认识到随机性在生活中的作用, 他们把随机性看作为破坏生活规律、超 越了人们理解能力范围的东西. 他们没 有认识到有可能去研究随机性,或者是 去测量不定性.
表 示 事 件 “ A 1 ,A 2 , ,A n 同 时 发 生 ” .
24
5、互不相容事件:
如 果 事 件 A 与 B 不 可 能 同 时 发 生 , 即 A B , 则 称 事 件 A 与 B 互 不 相 容 ( 或 互 斥 ) .
A
B
S
AB
互斥完备群:n个互斥事件构成必然事件。
25
6、对立事件(逆事件):
常常把这样的试验结果称为“等可能的”.
43
例如,一个袋子中装有10个大小、形状完全 相同的球. 将球编号为1-10 .把球搅匀,闭上眼 睛,从中任取一球.
因为抽取时这些球是完全平 等的,我们没有理由认为10个球 中的某一个会比另一个更容易取 得 . 也就是说,10个球中的任一 个被取出的机会是相等的,均为
实例2 “抛掷一枚骰子,观 察出现的点数”.
结果有可能为:
“1”, “2”, “3”, “4”, “5” 或 “6”.
6
实例3 “从一批含有正 品和次品的产品中任意抽 取一个产品”.
实例4 “过马路交叉口时, 可能遇上各种颜色的交通 指挥灯”.
其结果可能为: 正品 、次品.
7
实例5 “出生的婴儿可 能是男,也可能是女”.
字母使用频率的研究,对键盘设计、铅字铸造、 信息编码、密码破译等方面都是十分有用的。
39
请看 福尔摩斯破密码 请回答:
福尔摩斯为什么能破译出那份密码? 对案情的深入了解和分析; 运用字母出现的规律.
40
根据上述频率稳定性的讨论,似乎可以提出 这样的猜想,即当n足够大时,fn(A)与 P(A)应充 分接近,这就是所谓的概率的统计定义。
对 事 件 A,B,若 满 足 A B Ω, A B Φ ,则 称事件 A 与 B 互为对立事件或逆事件. A 的逆事件记为 A ,即 A =Ω-A。
实 际 上 , A 表 示 “ 事 件 A 不 发 生 ” 。
注意: 对立事件必互斥; A
但互斥的事件未必为对立 事件。
A
S
26
事件的运算律
事件间的关系与运算与集合的关系与运算是完 全相似的,运算规律也是完全相似的。但要注意, 应该用概率论的语言来解释这些关系及运算,并且 会用这些运算关系来表示一些复杂的事件。
12
例如: 一门火炮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射击,个
别炮弹的弹着点可能偏离目标而有随机性 的误差,但大量炮弹的弹着点则表现出一 定的规律性,如一定的命中率,一定的分 布规律等等.
13
又如: 在一个容器内有许多气体分子,每个气
体分子的运动存在着不定性,无法预言它在 指定时刻的动量和方向. 但大量分子的平均 活动却呈现出某种稳定性,如在一定的温度 下,气体对器壁的压力是稳定的,呈现“无 序中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