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腰肌劳损患者如何对腰部的穴位进行按摩

腰肌劳损患者如何对腰部的穴位进行按摩

腰肌劳损患者如何对腰部的穴位进行按摩?
做好腰部的按摩工作,对腰肌劳损患者很有帮助。

腰部保健按摩可以舒筋通络,促进腰部气血循环,消除腰肌疲劳,缓解腰肌痉挛与腰部疼痛,使腰部活动灵活、健壮有力。

按摩腰部,是腰肌劳损患者恢复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工作。

下面就介绍一下腰部按摩应该怎么做。

工具/原料
操作者进行按摩前应将手洗净,并将双手捂热后方可进行按摩。

步骤/方法
1.揉命门穴:命门穴在腰部第二腰椎棘突下的凹陷中,与前脐中(神阙
穴)相对。

右手或左手握拳,以食指掌指关节突起部(拳尖)置于命门穴上,先顺时针方向压揉9次,再逆时针方向压揉9次,如此重复操作36次。

意守命门穴。

每天按揉此穴,具有温肾阳、利腰脊等作用。

2.揉肾俞穴:肾俞穴在腰部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与命门穴相平。

两手握拳,
以食指掌指关节突起部放在两侧肾俞穴上,先顺时针方向压揉9次,再逆时针方向压揉9次,如此连作36次。

意守肾俞穴。

每天按揉此穴,具有滋阴壮阳、补肾健
腰、缓解腰肌劳损疼痛等作用。

3.揉腰阳关穴:腰阳关穴在腰部第四腰椎棘突下的凹陷中。

左手或右手握拳,以食
指掌指关节突起部置于腰阳关穴上,先顺时针方向压揉9次,再逆时针方向压揉9
次,反复作36次。

意守腰阳关穴。

督脉为阳经,本穴为阳气通过之关。

每天按揉
此穴,具有疏通阳气、强腰膝、益下元等作用。

4.揉腰眼穴:腰眼穴在腰部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3.8寸处,与腰阳关穴医学教|育网
搜集整理相平。

两手握拳,以食指掌指关节突起部放在两侧腰眼穴上,先顺时针方向压揉9次,再逆时针方向压揉9次,连作36次。

意守腰眼穴。

每天按揉此穴,
具有活血通络、健腰益肾等作用。

5.腰部活动:两手相互摩擦至热,用两手叉腰,大拇指在前,四指按在两则肾俞穴
处,先顺时针方向旋转腰臀部9次,再逆时针方向旋转腰臀部9次,连作36次。

意想腰部尽量放松。

每天活动腰臀部,具有舒筋活血、滑利关节、强健腰肌等作用。

6.捶腰阳关穴:手四指握大拇指成拳,手腕放松,用拳背部叩击腰部第四腰椎棘突
下的腰阳关穴36次。

意守腰阳关穴。

每天叩击此穴,具有振奋阳气、强腰膝等作
用。

7.拿揉委中穴:委中穴在膝关节后面月国窝横纹正中处。

双手对搓至热,以两手同
时拿揉(用大拇指与其余四指的指面对称施力拿、揉)两下肢委中穴,约1分钟。

《针灸大成》中说:“腰背委中求”。

每天拿揉此穴,具有舒筋活络、解痉止痛等作用。

8.捶腰骶:两手四指握大拇指成拳,以拳背部有节奏地叩击腰部脊柱两侧到骶部,左
右皆叩击36次。

意守腰骶部,并意想腰骶部放松。

每天叩击腰骶,具有活血通络、强筋健骨等作用。

9.擦腰:搓手令热,以两手掌面紧贴腰部脊柱两旁,直线往返摩擦腰部两侧,一上
一下为1遍,连作108-180遍。

意想腰部的热感越来越强而达整个腰部。

每天摩擦
腰部,具有行气活血、温经散寒、壮腰益肾等作用。

腰部保健按摩,每天早晚各一次,坚持不懈,必见成效。

注意事项
∙推拿治疗腰肌劳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感觉到疗效,所以切不可半途而废!
∙找出自己患腰肌劳损的原因并及时改正,这样才能防止腰肌劳损的复发。

∙注意不要长时间保持一种不良姿势,比如久坐,这样也会大大增加患腰肌劳损的几率!
腰肌劳损中医治疗方法
腰肌劳损中医治疗的辨证分析
腰肌劳损中医可认为因感受寒湿、湿热、气滞血瘀、肾亏体虚或跌仆外伤所致。

其病理变化常表现出以肾虚为本,感受外邪,跌仆闪挫为标的特点。

临证首先宜分辨表里虚实寒热。

大抵感受外邪所致者,其证多属表、属实,发病骤急,治宜祛邪通络,根据寒湿、湿热不同,分别施治。

由肾精亏损所致者,其证多属里、属虚,常见慢性反复发作,治宜补肾益气为主。

腰肌劳损临床治疗的辨证论治
1. 寒湿型
【证见】腰部冷痛重着,转则不利,静卧不减,阴雨天加重。

舌苔白腻,脉沉。

【治法】散寒祛温,温通经络。

【方药】(1)主方甘姜苓术汤 (张仲景《金匮要略》)加味,处方:干姜12克,炙甘草9克,白术15克,茯苓20克,杜仲、独活各12克,狗脊20克,牛膝15克。

水煎服。

(2)二术苡仁汤 (刘国普验方) 处方:白术30克,薏苡仁20克,苍术15克。

水煎服。

(3)强腰散 (张鉴铭验方) 处方:川乌30克,肉桂30克,干姜30克,白芷20克,胆南星20克,赤芍20克,樟脑30克。

将上药共研为极细粉末,每次30~50克,开水冲调如糊状,摊于纱布,趁热时敷贴于痛处,隔日1换。

(4)独活寄生汤(孙思邈《千金方》):处方:独活6克,防风6克,川芎6克,牛膝6克,桑寄生18克,秦艽12克,杜仲12克,当归12克,茯苓12克,党参12克,熟地黄15克,白芍10克,细辛3克,甘草3克,肉桂2克(煽冲)。

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7剂。

2. 湿热型
【证见】腰痛处伴有热感,热天或雨天疼痛加重,活动后可减轻,尿赤。

舌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舒筋通络。

【方药】(1)主方四妙散(张秉成《成方便读》) 加减,处方:苍术、黄柏各12克,薏苡仁30克,忍冬藤、萆薢各20克,木瓜、防己、海桐皮、牛膝各15克,甘草6克。

水煎服。

(2)补肾活血汤(赖天松等《临床奇效新方》) 处方:当归、赤芍、木瓜、泽泻各10克,生地黄15克,桃仁、红花、川芎、桂枝、蜂房各6克,丹参9克,茯苓12克。

水煎服。

3.肾虚型
【证见】腰痛而酸软,喜按喜揉,足膝无力,遇劳更甚,卧则减轻,面色苍白,心烦口干,喜暖怕冷,手足不温、常反复发作。

脉沉细或细数。

【治法】补肾填精益气。

【方药】(1) 主方左归丸 (张介宾《景岳全书》)加减, 处方:熟地黄20克,山药、枸杞子各15克,山茱萸、菟丝子、茯苓、牡丹皮各12克,桑寄生、龟板(先煎)各30克,牛膝15克,牡丹皮、泽泻各lO克。

水煎服。

若肾阳虚者,去牡丹皮、泽泻、龟板,加熟附子12克,杜仲15克,肉桂5克,淫羊藿12克。

(2) 温肾止痛丹 (赖天松等《临床奇效新方》) 处方:附子12克,淫羊藿、巴戟天、杜仲、桑寄生、黄芪、熟地黄、当归、赤芍、白芍、怀牛膝各15克,川芎9克,鸡血藤30克。

水煎服。

(3) 温肾通络汤 (赖天松等《临床奇效新方》) 处方:熟附子18克桂枝9克,淫羊藿18克,巴戟天15克,白芍15克,赤芍15克,丹参15克,牛膝15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忍冬藤15克。

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1剂。

(4) 补肾壮腰汤 (李振超验方) 处方:熟地黄20克,山茱萸15克,山药15克,杜仲12克,淫羊藿15克,狗脊12克,赤芍15克,丹参15克,桑寄生30克,熟附子10克,鸡血藤20克。

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1剂。

4.淤血型
【证见】痛有定处,如锥如刺,俯仰不利,伴有血尿,日轻夜重。

【治法】行气活血、舒筋祛瘀,通络止痛。

佐以补肝益肾。

【方药】(1)主方补肾壮筋汤(钱秀昌《伤科补要》):处方:熟地黄12克,当归12克,牛膝10克,山茱萸12克,茯苓12克,续断12克,杜仲10克,白芍10克,青皮5克,五加皮10克。

水煎服,每日1剂。

肾阴虚者,加女贞子10克、龟板15克(先煎)。

肾阳虚者,加巴戟天12克、补骨脂10克、仙茅10克、淫羊藿10克。

急性发作而疼痛较甚者,加乳香5克、钩藤10克、丝瓜络6克。

气血虚弱者,加黄芪15克、何首乌30克。

(2)腰痛验方(鲍相璈《验方新编》):处方:盐水炒杜仲9克,木瓜2.5克,破故纸9克,萆薢3克,续断4.5克,当归3克,金毛狗脊4.5克,炙甘草3克,核桃肉30克,食盐l匙,甜酒l杯。

将核桃肉、盐、酒以一半同药入罐煎,另一半于服药时同药咽下。

(3)活络效灵丹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组成:当归;丹参;生明乳香;生明没药;各15克(五钱)。

上药全研细末,备用,亦可水泛为丸。

用法用量:上四味,作汤服。

若为散剂,一剂分作4次服,温酒送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