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理与健康》期末必考试题集

《心理与健康》期末必考试题集

13. 挫折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P325
在挫折情境中人们会出现下列的心理反应:
(1)情绪困扰。

在挫折面前惊慌失措,心理脆弱,过分焦虑,陷入长时间的不良情绪的困扰而不能自拔。

(2)不理智的对抗行为。

有的人在挫折中会产生消极对抗和暴力侵犯行为,过分地发泄自己的不满情绪。

(3)个性的变化。

长时间的挫折可能会使个体产生持续的紧张状态和挫折反应,并逐渐固定下来,形成相应的习惯和个性特点,如缺乏主动性、冷漠、粗暴、好攻击等。

(4)诱发偏常心理。

有人经历大的挫折或连续打击后,会产生神经衰弱、强迫症、恐怖症、疑病症、抑郁神经症等心理失常现象。

14. 从自身经历出发,谈谈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调适挫折心理?P327
实施挫折教育,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调适挫折心理:
(1)进行认知的调节。

对挫折的认识是挫折情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认知中介作用,可以增强对挫折的承受力,从而战胜挫折。

(2)增强对挫折的承受力。

挫折承受力指个体适应挫折、抵抗和应对挫折的能力,包括耐挫性和排挫历。

耐挫力是一种消极被动的适应,是对挫折情境的负荷能力,是接受现实,减轻挫折情绪烦请强度;排
挫力强调积极主动地适应,是对挫折情境的改造能力,是改变现状,夺取事情本身的成功。

(3)运用心理策略。

在挫折之初,可适当运用一些心理防卫策略,减少伤害。

随后用积极地方法直接面对挫折,战胜挫折。

15. 简述心理健康自我调节的过程? P338
从操作过程看,有意识的心理调节有以下的程序:
(1)对心理问题的意识。

(2)分析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即分析心理不适的原因。

(3)有改变的意向或计划,即针对心理问题寻找自我改变的方法。

(4)实施计划,即在有了意向和计划制定后,实施计划,进行改变。

(5)反馈和结果评价。

对计划实施的效果进行自我评价,看存在的问题是什么,有哪些地方没有达到计划所预计的目标。

(6)改进和再实施。

修改计划,然后按照新的计划,进一步实施。

三、论述题
1. 联系自身实际,谈谈如何通过自我调节形成健康的休闲方式?
健康的休闲方式来自于自我调控,核心在于增强休闲的主体
意识,增强主体的理解选择能力,把被动休息变成主动休闲。

具体包括以下策略:
(1)增强休闲的主体意识;要使休闲更好地发挥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的功能,就必须增强主体意识,增强理性选择和判断的能力。

(2)合理安排休闲时间;首先要保证充足的休闲时间,其次要制定休闲计划;再次要适可而止,张弛有度,交替活动。

(3)营造休闲的家庭气氛;
(4)选择适合自己特点的文明的休闲活动;首先要选择文明的休闲方式;其次选择适合自己个性的休闲方式;再次选择适合于自己工作的休闲方式。

(5)提高自身的休闲技能。

要有目的、有计划地提高休闲技能,使之成为自己的特长。

2. 结合我国的实际,谈谈如何提高婚姻的质量? P207
婚姻质量是指夫妻的感情生活、物质生活、余暇生活、性生活及其双方的凝聚力在某一时期的综合状况。

当前我国婚姻质量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平等、互信、和谐是夫妻关系的主流;
(2)夫妻关系满意度高于物质生活满意度;
(3)主观满意度高于客观指标。

婚姻质量的提高有利于人们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夫妻双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打破传统的性别角色观念,保持婚姻内部真正的男女平等、相互尊重和信任;
(2)夫妻感情沟通的渠道畅通,相互间有深层的交流和良好的感受;
(3)夫妻之间既相互融合又相互独立,追求个人社会的实现;
(4)建立和谐、美满的夫妻生活,保持身心健康;
(5)增加生活情趣,不断升华爱情。

3. 结合实例论述睡眠对人的身心健康有哪些方面的意义?
P281
(1)睡眠能够使人消除疲劳、保持体能、适应生产发展的环境;
睡眠是使体能得以修复的最佳时机,有利于体内能量的贮存,有利于精力和体力的回补,降低肌肉的紧张度和各器脏的压力。

(2)睡眠能促进某些激素的分泌和脑的发育;
人体各种营养的合成只有在休息和睡眠时才能得以完成,当人从慢波睡眠向快波睡眠转化时,有利于大脑功能的恢复。

(3)睡眠能使人永葆青春,延年益寿;
充足的睡眠是健肤美容的保证。

(4)睡眠有利于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
情绪不佳会干扰睡眠,降低睡眠质量,反之,睡眠不佳也会
使人感到烦躁不安、焦虑抑郁。

通过补充睡眠来缓解心理压力,使人恢复积极地情感体验,有益于情绪的健康。

(5)睡眠能使人增强记忆,提高认知能力。

睡眠有助于记忆的条理化,保护了有益的记忆不受外界的影响。

睡眠是健康的晴雨表,睡不好觉常常是一些疾病发作的症状,作为一种信号,它提醒人们早日去做身体检查。

4. 社会变革会对人们的心理健康产生哪些消极影响?
社会变革在促进人的心理健康发展的同时,也潜存者威胁人的心理抗发展的因素。

具有以下几方面的消极影响:
(1)价值观的急剧转换带来的心理适应困难:
价值观的演变是实际社会生活演变的反映。

频繁的价值转换回影响个体的价值观体系,迫使个体重新评价以前的价值追求,调整价值取向,价值冲突和混乱必然造成心理困难。

(2)社会性的焦虑症:
焦虑是个体对不确定因素所产生的烦躁不安甚至恐惧的心理症状。

社会变动给人们造成的危机感和不安全感愈加强烈,人们的内心就会出现对应着的种种心理焦虑。

(3)较为强烈的受挫情绪:
利益是人的行为的动力,利益的获取决定着人的社会心理特点和行为特征。

对现实社会结构变动的不同理解及对利益最大化的追求是人们产生了较为强烈的受挫情绪。

(4)人际关系的冷漠化:
人际关系的冷漠是自利的表现。

随着社会责任的冷漠,人的观念向利益倾斜的表现越来越明显,个体往往以个人利益为至上至要。

综上所述,社会变革对个人心理健康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5.文化对心理调整过程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1)文化对心理健康诊断准确性的影响:
对心理进项调节,首先就要对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初步的评估。

在评估的过程中,文化因素将直接影响诊断者对来访者心理健康状况评估的准确性。

文化不仅影响心理健康或心理异常的判断标准,更主要的是影响着心理诊断的测量工具以及进行诊断的心理诊断者,即心理健康专家。

(2)心理调整过程中,文化对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方案选择的影响:
随着本土化研究和跨文化研究的发展,心理调整的方案会随之逐渐完善。

不同文化对于治疗方法的选择存在着不同。

不仅是心理调解方案本身的文化适应性可能影响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另外,不同的文化对于治疗的选择也会有所不同。

由此可见,心理调整的方案的选择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3)来访者文化背景对心理调整有效性的影响:
来访者的文化背景,将直接影响心理调整的有效性。

来访者的寻求心理调整专业帮助的行为发生的频率与对象受文化
的影响。

在心理调整过程中,来访者对心理调整方案的“敏感性”影响心理调整的有效性。

6. 自然环境对心理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1)来自自然因素的影响
①气候:有利的气候条件,可使人情绪高涨,心情舒畅,干劲倍增,工作效率提高;而不利的气候条件使人情绪低落,心胸憋闷,懒惰无力,工作效率降低。

②太阳、月亮:
③地理条件:如大海、森林、草原、沙漠等。

④颜色:不同的颜色以不同的波长通过视神经作用于大脑而引起人们的心理反应,它们能影响人的各种动机和行为,与人的情绪和心理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

(2)被污染的自然环境对人们的心理影响
①噪音:噪音不仅妨碍人们的听力,干扰人们的注意力,还影响着人们的情绪,危机人们的心智和行为。

②空气污染:空气污染减少了空气中氧的含量,增加了对人体有害的污染物,从而对人的生理、心理发生作用。

粉尘和烟雾是比较直观的方式。

③水污染:污水中携带的污染物能对人的身心产生不良影响,是整个社会的潜在危害。

④其他:如光污染、电磁波、放射性污染等。

7.结合自己的学习、工作、生活经历,谈谈您心目中的《心
理与健康》课应包括什么内容,这门课程的意义,以及您喜欢的教学形式?
内容:心理学是研究人和动物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人在一切活动/劳动工作/学习中都会有心理现象.意义:1)人的心理是有规律的,企业管理,思想政治教育/人员选拔/安全生产/人际关系等,都需要了解人的心理.学习心理学有助于人们更好,完善地了解这些问题,处理这些问题2)有助于了解自己,加强自我修养.心理学知识对于自我教育很重要,科学地理解心理现象,能使人正确评价自己个性品质的长处和短处,确定个别的特点,正确而自觉地去努力发展积极品质,克服消极品质.3)学习心理学能开阔人的视野4)实现自我价值,现在社会越发展,人的精神生活越来越重要,心理问题会越来越多,形式:希望有更多的面授机会,能在学习平台上看到相关资料.能做到活学活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