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脑深部电刺激治疗帕金森病的时机
脑深部电刺激治疗帕金森病的时机
缺点:可能会给病人带来永久性的严重并发症,如部分偏瘫 和偏盲、吞咽困难语言障碍等;复发率高;只能单侧使用, 如双侧毁损易导致永久的不可逆的严重并发症 。
脑深部电刺激术
原理:高频电刺激抑制引起帕金森病症状 的异常脑神经信号 靶点:STN、GPi、Vim等
作用: 1 减轻帕金森病的症状 2 减少药物的剂量 3 消除或减轻药物引起的副作用 4 可通过选择不同刺激靶点和不同刺激参运动并发症早期患者在平衡障碍、构音障碍、认知 障碍等方面尚不严重,DBS对这些方面的潜在风险 可能相对较低 2. 此时可比较充分发挥DBS的长期疗效 3. DBS治疗在改善运动症状和运动并发症的同时,有 望减少LD剂量,降低了药物对于运动并发症的影响
1.
运动并发症晚期
治疗手段
1. 早期应用药物控制症状治疗,左旋多巴效 果显著。
2. 药物疗效下降时则选择手术治疗:
① 神经核团毁损术 ② 脑深部电刺激术( DBS)
神经核团毁损术
主要原理:通过射频加热毁损脑内产生帕金森症状的核团 。 靶点:丘脑腹中间核(Vim)和苍白球腹后部(PVP)
效果:对震颤、异动症、开关现象、部分肌肉痉挛等症状有 较明显改善,但不能治愈帕金森病或者阻止它的发展进程, 疗效不能调整,如治疗效果不佳或出现副作用不能逆转。
DBS无效的症状逐渐加重:
平衡障碍、构音障碍、认知障碍等方面日趋严重 2. 神经精神方面症状日趋严重 3. 痴呆症状加重
1.
DBS治疗的时机
起点:运动并发症的出现的早期 终点:出现频繁跌倒、幻觉、痴呆
worse
Better Honey-moon
Quality of life (PDQ-39)
Early
脑深部电刺激治疗(Deep-Brain Stimulation DBS)帕金森病的时机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神经外科 王向宇 李卫 王世勇
阿里:1942年1月17号—至今
帕金森病
1. 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2. 平均发病年龄为60岁左右,40岁以下起病的青年 帕金森病较少见。 3. 我国65岁以上人群PD的患病率大约是1.7%。 4. 预期寿命与普通人群无显著差异。 5. 治疗能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缺陷:仍需配合药物治疗,5-8年需要更换 一次电池,费用较高
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帕金森病的时机
药物作用的蜜月期后,运动障碍加重和运动并发症出现,优化的 药物治疗难以获得理想的疗效。此时需要考虑药物之外的方法
已经发表的临床研究的手术时机
病例特点
平均年龄64.9±7.6岁
平均病程14.4±4.9年 关期UPDRS运动评分47.2±14.4
如何确定DBS的时机
一、DBS是否必要 1. 优化的药物治疗后,症状无法得到有效的改善 2. 运动并发症严重(异动症,开关现象,冻结),优化药物 治疗疗效不显著 药物治疗产生严重的非运动并发症:体位性低血压,神经精 神症状(幻觉、冲动控制障碍性疾病) 二、预期效果是否有效 1. 是否优于优化的药物治疗策略 2. 对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最主要的症状是否有效 三、是否安全 1. 手术相关风险和电刺激相关风险 2. DBS对认知、构音、步态和平衡等方面的可能不良作用
Advanced
Intermediate phase
Late phase
总结
在权衡风险和获益的前提下,适当提前进行DBS治疗
,使得患者在有限的病程中充分受益于DBS的长期疗 效。
帕金森病的诊治需要多学科协作,有效的治疗能显著
改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THANK YOU FOR YOUR ATTENTION!
开期UPDRS运动评分24.3±8.9
LEDD1128±493mg/d
病例特点
开始手术的年龄:58.6 ±2.4岁 平均病程:14.1 ±1.6年 H and Y评分3.9 ±0.3 (off medication)
手术治疗能否更早?
EARLYSTIM Research
在权衡风险和获益的前提下,建议 适当提前进行DBS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