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社会学第三章 社会系统与社会运行
社会学第三章 社会系统与社会运行
的。 为什么用满足需要原则来衡量社会运行好坏? 首先,人是社会的主体,人是社会活动的承担者和社会运行的
推动者。在此种意义上,所谓社会运行,也就是人类自身的运 行。 其次,客观事物本身如果不与人类相联系,就无所谓好与坏。 最后,满足需要的程度也是前面所讲的两个原则的落脚点。
一、宏观社会与微观社会的角度
2、社会的基本功能包括整合的功能、交流的功能、导向 的功能、继承和发展的功能。
3、社会运行是指社会有机体自身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表现为社会多种要素和多层次子系统之间的交互作用以及 它们多方面功能的发挥。评价社会运行状态是否处于良性 的社会运行,需要遵循综合性原则、协调性原则和满足需 要原则。
层次的社会做周密全面的考察。 其次,它强调对社会运行评价的整体性。社会运行的状况
最终要通过整体的运行表现出来,整体效益是衡量社会大 系统以及各个子系统运行状态的根本依据。
实现途径:理论综合研究,利用数学、统计学等模型的综 合研究。
(二)协调性原则
协调性的含义: 结构性协调:指社会要素的联系具有较高的有序性、合理
4、社会学可以从不同角度考察社会。其中,根据联系人 际关系的纽带,从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来考察 社会,是最为常见的角度之一。
社会 社会系统 社会唯实派、社会唯名派 社会整合、社会失范、社会运行 社会运行的综合性原则、协调性原则、满足需要原
则 宏观社会、微观社会 个人关系、群体关系、社会制度 血缘关系、地缘关系、业缘关系
马克思
(1)社会是由人群组成的。 (2)社会以人与人的交往为纽带。 (3)社会是有文化、有组织的系统。 (4)社会是以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的。 (5)社会系统具有心理的、精神的联系。 (6)社会系统是一个具有主动性、创造性和
改造能力的活的机体。
(1)整合的功能
“整合”(integration)或“社 会整合”(social integration) 是社会学术语,指社会将无数单个 的人组织起来,形成一股合力,调 整种种矛盾、冲突与对立,并将其 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维护统一的局 面。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观点
第一,社会不是单个个人的堆积或简单 相加,它是人们的联系或关系,是人们 相互交往的产物,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 和。
第二,在全部社会关系中,生产关系是 最为根本的关系。人们的交往首先是在 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中发生的经济 交往,因此,人们之间的最基本的、决 定其他一切的关系是生产关系。
第一节 什么是社会与社会系统 第二节 社会运行 第三节 社会学考察社会的集中角度
一、社会与社会系统的概念
(一)西方社会学者的解释:
社会唯实派:社会不仅是个人之集合,也是一个客 观存在的东西,是真实存在的实体。代表人物:齐 美尔、涂尔干。
社会唯名派:社会是代表具有同样特征的许多人的 名称,是空名,而非实体,真实存在的只是个人。 代表人物:韦伯。
个人关系:指日常发生的人与人之间的直接联系或互动,是一种
较低层次的社会关系。
群体关系:指在社会的群体或组织的层次上所发生的社会关系。
它是社会关系的中间层次。 群体关系在社会关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比个人关系更明确、更集中
地表现了社会关系的基本倾向,它是社会制度的基础。
社会制度: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社会关系及与之相联系
(2)交流的功能
社会创造了语言、文字、符号等 人类交往的工具,使个人之间、 家庭之间、群体之间、国家之间 的交往成为可能。社会也为人类 的交往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场所, 为人类互动提供了良好条件。社 会还为人类交往提供了规范,使 人类互动能合理地、得体地进行。
(3)导向的功能
社会有一整套行为规范,用以 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调整人 们之间的关系,规定和指导人 们的思想、行为的方向。
的比例与排列和严密的组织性。 功能性协调:指社会系统在活动和作用上相互配合与相互
促进。 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协调:指结构的协调与功能的协调是互
相配合、互相促进的
社会变迁时期的协调问题
(三)满足需要原则
人们常将它区分为自然需要与社会需要、客观需要与主观需要。 满足需要的程度是通过上述多方面需要得到满足的状况来衡量
恩格斯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观点
第三,社会系统思想。马克思提出社会是 一个“有机整体”,构成这个有机整体的 不同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第四,马克思阐释了社会系统运行的基本 规律。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 层建筑的相互作用是社会系统运行的本质, 正是在这种运行中,产生了社会系统和社 会经济形态演进的不同时代。
社会与社会系统是社会学学科的最为核心的概念,也是社 会运行的主体。
上一章阐释的是这个主体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而本章则 阐释这个主体本身的特点、功能,它与社会运行的关系, 以及社会学是怎样研究社会与社会系统的。
1、社会是人类生活的共同体。社会在本质上是生产关系 的总和,它是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 人们的有机总体。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 筑的相互作用是社会系统运行的本质。正是在这种运行中, 产生了社会系统和社会经济形态演进的不同时代。
地缘关系是指人类社会的区位结构关系或 空间与地理位置关系。
我国的地缘系统按七级划分就是:国家— 省(或自治区)—市—县(或大区与县级 市)—乡镇(或街道)—村(或居民 区)—邻里。
讨论:你的学校 有老乡会吗?
地缘关系的社会功能:其正功能是维系社 会的稳定,反功能则是束缚人们的发展。
(三)业缘关系
宏观社会指社会的整体结构,是较大范围的社会关系,
使人们站在较高的位置上看到社会的整个面貌,考察大规 模的社会总体现象,而不被繁杂的个别现象所蒙蔽。
微观社会指社会的个体结构,即表现日常生活中人际互
动的模式。社会学对微观社会的考察着重于社会中个人之 间的差异与特性,即每个个别人的态度、行为等都受到个 人的心理支配,因而有着区别于他人的个别原因。
的社会活动的规范体系。 ,社会制度是社会关系的综合体系,也是 社会关系的最高层次。
(一)血缘关系
血缘关系是指以血统的或生理的联系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 关系。
氏族:又称氏族公社,它是原始社会中由血缘关系联系起来的社同的祖宗或属于同一父系,因而使用 同一姓氏的人群。
关系上面临哪些新问题?(P60-P64)
1陈宝良.中国的社与会. 2[德]斐迪南·滕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尼斯.共同体与社会.
3 郑杭生,李强,等. 社会运行导论——有 中国特色的社会学基
1996.
北京:商务印书馆, 本理论的一种探索.
1999.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
出版社,1993.
家族:指同一血统的几代人所形成的社会群体,也有人称之为“大家 庭”。包括直系血亲和旁系血亲。
血缘关系的社会功能:就正功能而言,它起着联系社会与群体,使之 增强内聚力,从而形成牢固的整体的作用。就反功能而言,它容易使
人过多的受到家庭的影响和束缚。 对于“我爸是李刚”现象, 你怎么看?
(二)地缘关系
导向可以是有形的,如通过法 律等强制手段或舆论等非强制 手段进行;也可以是无形的, 如通过习惯等潜移默化地进行。
(4)继承和发展的功能
人的生命短暂,人类一代代频繁 更替,而社会则是长存的。人类 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通过社会 而得以继承和发展。
一、什么是社会运行
社会运行,指社会有机体自身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表现 为社会多种要素和多层次子系统之间的交互作用以及它们 多方面功能的发挥。
业缘关系是指以人们广泛的社会分工为基础而形成的复杂 的社会关系。
业缘关系的发展具有最重要的意义: 第一,业缘关系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 第二,业缘关系反映着社会前进的步伐和整个社会的面貌。
业缘关系的反功能:分工束缚了人们的全面发展。
1 简析“社会”和“社会系统”的概念。(P49-P50) 2 怎样理解社会的功能?(P52-P53) 3 什么是社会运行?(P53-P54) 4 怎样对于社会运行的状态做出评价?(P54-P58) 5 我国改革与发展的新时期,在血缘、地缘与业缘
社会运行可分为纵向运行和横向运行。
纵向运行也就是社会的变迁与发展,社会系统表现出继承、 变异、中断的基本关系。
横向运行指在社会某一发展阶段上,社会诸要素、社会诸 系统的交互作用。表现出交叉与渗透、制约、促进、转化 等基本关系。
(一)综合性原则
综合性的含义: 首先,它指对社会运行评价的全面性,即要对多因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