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储量计算

储量计算

第五章储量计算一工业指标的确定:根据矿区现有资料,出露地表的I、I1号矿体,未能划分出氧化带.因而统按原生硫化镍矿石考虑。

工业指标的确定以1972年出版的“矿产工业要求参考手册”为依据.即:边界品位0.2% 最低工业品位0.3% 最低可采厚度 1米夹石剔除厚度 2米凡按本指标圈定的矿体均为镍矿体,铜钴储量以镍矿石伴生矿产计算。

二储量计算方法的选择及其依据土墩镍矿床普查评价工作是用正规的勘探网进行的,矿体形态简单,主矿体沿倾斜方向稳定,矿体沿倾向延深大于沿走向延长.结合矿床实际控制程度,储量计算方法:主要工业矿体用垂直断面法;其它小矿体由于其规模小,矿层薄,甚至走向上倾向上均无控制,或仅是一孔之见·用算术平均法计算这些矿体的储量,做为地质储量。

(一)垂直断面法:用于计算I、Ⅵ号主要工业矿体的储量按下列公式计算金属储量:F=V×D×C 式中:p--金属储量V—块段矿石体积﹛ V=V1(块段总体积)- V2(该块段夹石总体积)﹜D-块段平均体重c-块段平均品位块段体积VI的计算公式为:1.当相邻二断面的矿体形状相似,且其面积差大于40%时,用截锥体公式计算体积,即V=L/3﹙S1+S2+S1S2 )2.当相邻二断面的矿体形状相似,且其面积差小于40%时,用梯形体公式计算体积,即:V=L/2( SI+S2) 式中:v-块段的体积 L-两断面之间的距离 S1、S2—分别黄山镍铜矿床122号勘探线剖面图(据新疆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1992年)1—2 下石炭统干墩组:1-第三岩性段;2-第一岩性段;3-辉长闪长岩相;4-橄辉岩相;5-橄榄岩相;6-角闪二辉辉石岩相;7-矿体及编号为I,Ⅱ断面的面积3.矿体两端边缘部分的块段,由于只有一个断面控制,根据矿体尖灭的特点,选用下列公。

式计算。

矿体做楔形尖灭时,块段体积用楔形公式计算:V=L/2·S1矿体做锥形尖灭时,块段体积用锥体公式计算:V=L/3·S1 式中:S1-Ⅰ断面的面积L-I断面到矿体尖灭点的距离。

夹石体积V2的计算。

V2=断面夹石面积×夹石沿走向长度的二分之一(即楔形公式)其夹石沿走向的长度按夹石倾向廷深长度的二分之一计算。

(二)算术平均法:用于除I、Ⅵ号矿体以外的小矿体。

用算术平均法求出矿体的平均厚度,平均品位(长度加权平均品位),平均体重,按下列公式计算:p=V×D×CV矿体体积=矿体平均厚度×矿体推断延深×矿体推断长度。

三主要参数的确定和矿体圈定原则:(一)主要参数的确定:1.矿体面积的确定矿体断面面积的确定用求积仪测定,以下式表示:s=c(n2-n1)或s=c(n2-n1+Q)Q=( n2-n1) - (n2‵-nl‵)为使测量面积准确可靠,绕行时最好把极点定在图形之外,并保持极点不变,以避免计算时又要确定q值。

每一面积都要进行两次,两次测定的极点位置应不同,取两次结果的平均值做为最终面积。

2.矿体厚度的测定:当钻孔无方位偏差时,矿体真厚度为:m=L﹒cos(β—α)钻孔方位有偏差时,矿体真厚度为:m=L.(Sina. Sinβ- COSγ±COSa. COSβ)式中:m-真厚度L-钻孔中矿体假厚度α-钻孔截穿矿体时的天顶角β-矿体倾角γ-钻孔截穿矿体处之方位角与矿体倾向间之夹角±一凡是钻孔倾斜方向与矿体倾向相反时前后两项用正号连结;若钻孔倾斜方向与矿体倾向一致时为负号连接。

矿体倾角用量角器在图上量取。

矿体平均厚度用算术平均法求得。

3.平均品位的确定:计算项目为:CU、CO、Ni鉴于矿体厚度变化不大,取样距离不等,样品平均品位计算,首先用样品控制长度加权求出工程平均品位。

而后用各探矿工程截穿矿体视厚度与各工程平均品位加权算出断面平均品位。

若块段只有一个断面则此平均品位便做为该块段的平均品位·若块段有两个断面组成,则在断面平均品位的基础上再进行一次面积加权.做为块段平均品位.由于矿体控制较稀,不再计算矿体平均品位。

四矿石体重的确定:矿体共采集小体重样2 5个,从测定结果来看,体重与品位关系不大,鉴于体重样分布较均匀,各矿体基本上都采集有小体重样,因而矿体平均小体重按各矿体所采之体重结果分别用算术平均法计算出每一矿体的平均体重;对没有采集体重样的矿体则用金矿床2 5个体重结果的算术平均值做为该矿体的体重。

(一)矿体圈定原则:1.首先在单个工程内根据取样化验分析结果及最低可采厚度将凡N1等于或大于0.2%,厚度(真厚度)等于或大于—米者均圈为矿体;矿体内部低于边界品位的样品其真厚度大于2米时做为夹石圈出,等于或低于2米时仍作为矿体对待,不再另行圈出;品位界于最低工业品位与边界品位之间的样品如与其他样品平均达到最低工业品位要求时,仍划为表内矿体,否则则划为表外矿石。

2.零点边界线的确定:当相邻两个勘探工程中,一个工程见矿,且达到工业指标要求,另一个工程未见矿,其零点边界线基点,根据情况以两个工程间距的一半或根据地质特征采用自然尖灭法做为零点边界线基点。

若边缘工程见矿且合乎工业要求时在其外部再无工程控制时·视矿体形态或按勘探网度的l/2外推,厚度小时则按l/4外推作为矿体的零点边界.3.若块段有两个断面组成,一个断面上矿体平均品位为工业品位,另一断面上矿体平均品位界于边界品位与最低工业品位之间时,则用面积加权求出块段平均品位。

块段平均品位等于或大于最低工业品位时则该块段全都作为工业矿体。

若块段平均品位达不到最低工业品位要求时,则将达到工业品位的断面作为工业矿体,达不到工业品位的断面作为表外矿石处理,用解析法确定可采边界线。

五储量级别的确定及块段划分:普查评价工作,基本查清和控制了矿体的地表形态,产状、规模、分布范围及品位变化,已大致查明岩体浅部一中深部的含矿性,对已发现的矿体做出了相应的评价。

大致查明了矿区控岩控矿构造,岩体形态,产状,岩相分异特征。

基本上确定了矿石的工业类型和矿石品级.不足之处是,主矿体沿走向控制程度比较低,其它一些小矿体亦是单孔控制,由于普查工作突然结束,成果中存在一些缺陷。

但I、VI号主矿体控制已完全达到D级储量的条件,其余小矿体仅大致估算地质远景储量为宜。

根据规范要求和矿区实际控制情况,储量计算块段划分如下表:储量计算块段划分表插表24五储量计算结果:(一) I号矿体:I号矿体仅有Ⅲ号剖面一个断面控制,向东西各有限外推两勘探线间距的一半,即100米,划分为两个形状相同的块段I1和12。

断面总面积18884·35㎡.其内夹石总面积为3226·34㎡。

用楔形公式计算求得:Vl(块段总体积)=100/2×18884.35=944217. 50㎡V2(夹石总体积)=88508. 0675㎡v(块段矿石体积)=Vl-V2=944217.50-88508.0675=855709. 43㎡矿石平均品位Ni 0.377% 平均体重2.946T/㎡块段镍金属储量= 855709.43×2.946×0.00377=9503.868吨金矿体镍金属储量= 9503.868×= 19007.736吨(二)VI号矿体:Ⅵ号矿体在Ⅲ号勘探线总面积6999. 97㎡、夹石面积226.05㎡,在Ⅳ号线矿体面积为1771.52㎡。

Ⅲ号勘探线以东有限外推100米,划分为Ⅶ¹块段、Ⅲ-Ⅳ号勘探线划分为Ⅵ²秧段、Ⅳ号线以西有限外推50米做为Ⅵ³块段,Ⅵ¹块段用楔形公式计算,求得:VI= 349998.50m³V2= 2656·09m³V(块段矿石体积=V l-V2=347342.41㎡矿体块段平均品位0.321%矿体平均体重3.007T/㎡Ⅵ¹块段镍金属储量=347342.4I×3.007×0.321= 3352.712吨Ⅵ²块段两断面面积差大于40%.用截锥体公式:v=L/3(SI+S2+S1﹒S2 )计算求得:VI= 409764.67㎡夹石体积按Ⅵ¹块段夹石体积剔除v(块段矿石体积)=407108.58㎡Ⅵ²块段平均品位Ni 0.306%矿石平均体重3.007T/㎡Ⅵ²块段镍金属储量= 407108.58×3.007×0.00306= 374.977吨Ⅵ³块段用锥体公式计算,求得:v(块段体积)=29525.33㎡块段平均品位 Ni 0.249%矿石平均体重3.007T/㎡Ⅵ³块段镍金属储量= 29525.33×3.007×0.00249= 221.069吨Ⅶ号矿体总储量= 3352.712+3745. 977+221. 069= 7319.758吨(三)Ⅱ、Ⅲ、Ⅳ、V……等小矿体因控制过稀,每一个矿体做为一个块段,用该矿体所有样品的控制长度一次性加权,直接求矿体平均品位。

矿体规模根据北岩体控制较好的Ⅱ,Ⅲ号矿体走向延长大于倾向延深,据此规律其它—控制的小矿体的规模按勘探网度的1/4推断。

各矿体的体积用推断延深×推断延长×平均真厚度求得,而后乘以各自的平均体重,平均品位计算出储量。

各小矿体求得Ni总储量11817.520吨其储量计算结果附表如下:(插表 2 5、 2 6)。

六伴生矿产的储量计算:鉴于矿区所采集的化学分析样,在对Ni进行分析的同时亦对伴生元素Cu,co 进行了系统的分析,Cu,co与Ni紧密伴生。

凡以镍工业指标固定出的镍矿体,基本上同时也是表外钴矿体。

铜虽在局部地段亦达到了工业要求,且含量大于镍,但因其分布零乱,据现有工程控制无法单独圈出铜矿体。

故伴生矿产的储量计算参数:矿体面积.矿体厚度,矿石体重与主矿产完全一致,为此铜、钴的储量计算采用镍的矿石量分别乘以Cu,co的平均品位,得出钴、铜的金属储量。

钴、铜的平均品位确定方法.同镍的平均品位确定方法。

伴生矿产储量计算结果见插表 2 7。

铂族元素:全矿床共采集铂族元素样24个(矿体中采集了2 0个,围岩中4个)其中I 号矿体5个,Ⅱ号矿体2个,Ⅵ号矿体8个.Ⅲ、ⅣⅦ、Ⅷ,I1号矿体各一个,围岩中南岩体辉橄岩1个·北岩体舍长单辉角闲橄榄岩、二辉角闪橄榄岩、含长方辉角闪橄榄岩各一个。

矿体中及含长方辉角闪橄榄岩中含铂在0.01-0.02克/吨之间.Pd在0.01-0.04克/吨之间,其它围岩中铂含量在0.009/T以下,钯0.013-0.015/T.由于其赋存状态分布规律及能否回收利用尚不清楚,故铂族元素储量计算采用矿体矿石总量乘以各样品算术平均品位·其结果不列入任何储量级别.仅做为今后对矿床进一步工作时参考·矿床总矿石量:12184915·95吨铂平均品位: 0.0142 g/T 钯平均品位: 0.02055g/T 铂金属储量: 0.173吨(173025.8065克)钯金属储量: 0.250吨(250400.0228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