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必考文言文16篇全面解析和翻译复习(绝对经典)

中考必考文言文16篇全面解析和翻译复习(绝对经典)

• ②诸 假诸人而后见也 “之于”) • ③盖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可不译。) ( 诸:兼词,相当于
( 盖:句首语气词,
• • • • • •
2.通假字 ① 四支僵劲不能动 支:通“肢”,肢体。 ②同舍生皆被绮绣 被:通“披”,穿。 3. 词类活用 ①手自笔录 笔:名词作状语,用笔。 ②腰白玉之环 腰:名词活用为动词,挂 在腰间。
• 古今异义 临表涕零 涕 古义是眼泪 • 今义是鼻涕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痛恨 古义是痛心、遗憾 今义是深切地憎恨 开张圣听 开张 古义是扩大 今义是店铺开张 不以臣卑鄙 卑鄙 古义是身份低微、出身低下 今义是(语言、行为)恶劣 危急存亡之秋也 秋 古义是时候、时刻 今义是四季之中的第三个季节
6.区别虚词“以”的用法
• 1.以衾拥覆(介词,相当于“用”。) • 2.生以乡人子谒余(介词,表示动作、行为所凭 借的身份,可译为“用(凭)……身份”。) • 3.家贫,无从致书以观(连词,表目的,可译为 “来”。) • 4.俯身倾耳以请(连词,表修饰关系,连接状语 与中心语。) • 5.以中有足乐者(连词,表原因,相当于“因 为”。) • 6.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前一个“以”同“是”组 成复音虚词,相当于“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 推理的结果;后一个“以”是介词,相当于“把” 或“拿”。)
• 3、通假字 • ①故患有所不辟也 辟,通“避”,躲避 • ②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辩,通“辨”,辨 别 • ③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得,通“德”,感激 与,通“欤”,语气助词,相当于“吗” • ④乡为身死而不受 乡,通“向”,从前
11醉翁亭记
• 1、重点实词 • ①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临: 坐落。) • ②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临:靠近) • ③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名:命名, 动词。)
• 3、重点虚词 • ①夫 予观夫巴陵胜状(夫:指示代词,那) • ②斯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感极而悲者矣 (斯:指示代词,这) • 微斯人,吾谁与归(斯:指示代词,这) • ③若夫 若夫霪雨霏霏(若夫:连词,用在一段话的 开头,引起描述的词语,有“像那”的意思) • ④至若 至若春和景明(至若:连词,用在又一段话 的开头,引起另一层描述。相当于“至于”、“又 如”) • ⑤然则 然则何时而乐耶(然则:连词,相当于“既 然如此,那么……”) •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用法同上) • ⑥微 微斯人,吾谁与归(微:连词,常用来表示
2.重点虚词 ①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介词 向) ②皆朝于齐 (介词 到) ③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介词 在) ④令初下 (副词 才,刚刚)
• 3.古今异义 • 邹忌讽齐王纳谏 • 讽,古义是委婉劝说 今义是讥讽 • 今齐地方千里 • 地方,古义是土地方圆 今义是某一区域,部位 •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左右,古义是指国君身旁的近臣 今义是方位词

• • • • • • • •
16 邹忌讽齐王纳谏
1.重点实词 ①邹忌修八尺有余 修:身高 ②谓其妻曰 谓:告诉,对……说 ③明日徐公来,孰视之 孰:同“熟”,仔 细 ④于是入朝见威王 见:朝见 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刺:指责 ⑥时时而间进 间:偶尔,间或 ⑦期年之后 期:一周(年、月)
• • • • •
• 4.古今异义 • (1)举于版筑之间 • 筑,古义指捣土用的杵 今义是建筑、修路 • (2)举于士 • 士、古义是狱官 今义是士兵
• • • • • • • • •
5.词类活用 ①劳其筋骨 劳,形容词活用为使动词 使……劳累 ②饿其体肤 饿,形容词活用为使动词 使……饥饿 ③空乏其身 空乏,形容词活用为使动词 使……受到贫困之 苦 ④所以动心忍性 动,使动用法 使……惊动 忍,使动用法 使……坚忍 ⑤行拂乱其所为 乱,使动用法 使…… 颠倒错乱 ⑥人恒过 过,名词活用为动词 犯错误、犯过失 ⑦入则无法家拂士 入,动词活用为名词 在国内 ⑧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出,动词活用为名词 在国外
今义是指监禁罪犯的地方 古义是实情 今义是感情 古义是指尽力做好本分的事 今义是指忠诚、忠实 古义是可以凭借 今义是表可能或能够的能愿动词

• • • • • • • • •
12 出师表
重点虚词 (1)、“以”字的用法 ①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连词 以致) ②以塞忠谏之路也 (连词 以致) ③以光先帝遗德 (连词 来) ④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介词 把) ⑤咨臣以当世之事 (介词 用) (2)、盖 盖追先帝之殊遇 (相当于“原来是”“大概”,表推测原 因) (3)、于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介词 对,对于) (4)“之”字的用法 ①恢弘志士之气 (助词 的) ②先帝称之曰能(代词 代指向宠)
4.词类活用 欲穷其林 渔人甚异之 处处志之 寻向所志
穷 异 志 志
尽 意动用法 名词作动词 标记
对……感到诧异 做标记
5、一词多义
便舍船 舍
舍弃 寻
寻向所志 寻找 寻病终 不久 乃大惊 乃 于是
屋舍俨然 房子 处处志之 做标记 志
寻向所志
标记
乃不知有汉 竟然

• • • • •
10 岳阳楼记
1.通假字 ①百废具兴 “具”通“俱”,全,皆 ②属予作文以记之 “属”通“嘱”,嘱托 2. 词类活用 ①庆历四年春,腾子京谪守巴陵郡 守: 太守, 名词。这里活用为动词,做太守 • ②百废具兴 废:无用,形容词。这里活用为 名词,指荒废了的事业 • ③北极巫峡,南极潇湘 北:向北。南:向南。 “北”和“南”在这里是方位名词作状语。
通假字(这2个通假字,书下注释没有) 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阙,同“缺”,缺点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简,同“拣”,选择 词类活用 光先帝遗德 陟罚臧否 此皆良实 攘除奸凶 亲贤臣远小人 深入不毛
光,形容词作动词,发扬光大 臧否,形容词作动词,评论人物好坏 良实,形容词作名词,善良诚实的人 奸凶,形容词作名词,奸邪凶恶的人 亲/远,形容词作动词,亲近/疏远 毛 ,副词作名词,生长草木的地方
2桃花源记

• • • • •
1.重点虚词
①焉:不复出焉 (介宾 相当于“于之”) ②之 忘路之远近 (助词 的) 渔人甚异之 (代词 代指看到的景象) 具答之 (代词 代指桃花源中问话的人) 闻之,欣然归往 (代词 代指渔人去桃花源这件事 情) ③其 既出,得其船 (代词 代指渔人的) 太守其遣人随其往(代词 代指渔人)
• 2.重点虚词 • ①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连词 就 表示承接) • ②虽不能察,必以情 (介词 依,按照) • ③又何间焉 (语气助词 呢) • ④惧有伏焉 (兼词 于此,在那里) • ⑤公将鼓之 (语气助词 可不译) • ⑥大小之狱 (助词 的) • ⑦夫战,勇气也 (句首发语词 可不译)
• • • • • • • •
4.一词多义 一 ①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全,完全,副词) ②上下天光,一碧万顷(一片,数词) 观 ①予观夫巴陵胜状(观看,动词) 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景色,名词) 极 ①北通巫峡,南极潇湘(尽,直到) ②感极而悲者矣(极点) ③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穷尽) • 空 ①浊浪排空(天空) • ②而或长烟一空(天空)
• • • • •
• • • • • • • • • •
通假字(这2个通假字,书下注释没有) 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词类活用 光先帝遗德 陟罚臧否 此皆良实 攘除奸凶 亲贤臣远小人 深入不毛
光, 臧否, 良实, 奸凶, 亲/远, 毛 ,
• • • • 我所欲也
• 1、重点实词 • ①二者不可得兼 兼:同时进行几件事或 具有几样东西 • ②故不为苟得也 为:做,干 • ③死亦我所恶 恶:厌恶 • ④蹴尔而与之 蹴:践踏 与:给 • ⑤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 奉:侍奉 • ⑥是亦不可已乎 已:止而不为
• • • • • • • • •
2、重点虚词 ①蹴尔而与之 (连词 承接关系) ②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转折连词 却) ③所欲有甚于生者 (介词 比) ④万钟于何加焉 (介词 对于) ⑤贤者能勿丧耳 (否定副词 不) ⑥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否定副词 没有) ⑦呼尔而与之 (助词 可不译) ⑧乡为身死而不受 (介词 为了)
• 2.重点虚词 • ①舜发于畎亩之中 (介词 从) • ②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连词 表承接关 系) • ③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连词 表并列关系) • ④故天降大任于是人也 (指示代词 这) • ⑤人恒过 (副词 常常,往往)
• 3.通假字 • (1)曾益其所不能 曾,通“增”,增加 • (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衡,通“横”, 不顺,梗塞 • (3)入则无法家拂士 拂,通“弼”,辅 弼
文言文阅读复习 之16篇文言文字词句总结
一、掌握文言词语的含义

• • • • • • • • • • 1.重点实词 ①又何间焉 ②弗敢加也 ③小信未孚 ④虽不能察 ⑤既克 ⑥公问其故 ⑦彼竭我盈 ⑧望其旗靡 ⑨肉食者鄙
15 曹刿论战
间:参与 加:以少报多 孚:为人所信服 察:弄清楚 克:战胜 故:缘故,原因 盈:充满,这里指士气正旺盛 靡:倒下 鄙: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
• 3.通假字 • ①小惠未徧 遍
徧,通“遍”,遍及,普
• 4.词类活用 • ①神弗福也 • ②公将鼓之
福,名词作动词,赐福 鼓,名词作动词,击鼓
• 5.古今异义
• ①又何间焉 间 • • ②牺牲玉帛 牺牲 • 命 讼案件、罪案 • • ④必以情 情 • • ⑤忠之属也 忠 • • ⑥可以一战 可以 • 古义是参与 今义是隔开、不连接 古义是指古代祭祀用的猪牛羊等 今义是指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 ③大小之狱 狱 古义是指诉
• • • • •
4. 一词多义 至 ①色愈恭,礼愈至 (至:形容词,周到) ②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 (至:动词,到) 5.古今异义 ①录毕,走送之 走:赶快去,跑。今义为“行走”、 “走路”。 • ②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假:借。今义为“虚伪的”、“不真 实的”。 • ③媵人持汤沃灌 汤:热水。今义为“食物煮熟后所得的 汁水”。 • ④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 再:两次或第二次。今义表 示为“又一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