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直接投资理论

直接投资理论

大,同期,美国对欧洲的比例却为2.5:1
• 传统理论不能对此做出科学解释
垄断优势理论的形成
• 海默认为:美国对外投资在于垄断优势和市场 不完全;
– 市场不完全竞争是跨国公司进行国际直接投资的 根本原因;
– 如果产品和生产要素的运行是完全有效的,则对 外投资就不可能发生;
– 由于存在不完全竞争,跨国公司具有垄断优势 – 东道国企业与跨国公司相比具有人文、地域、制
美国新产品的生命周期
美国生产和消费水平
消费线
出口
进口
新产品阶段 成熟阶段 标准化阶段
时间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 基本观点
–企业产品生命周期的发展规律决定了企业需要占领 海外市场而到国外投资。企业从事对外直接投资是遵 循产品生命周期即产生(创新)、成熟、下降(标准 化生产)的一个必然结果。
• 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跨国公司建立在长期性 技术优势基础上的对外直接投资经历的过程有以 下三个阶段
垄断优势理论的贡献
• 把资本国际流动研究从流通领域转入生产领域,把国 际生产理论与国际贸易理论和资本流动理论区别开来, 主张从不完全竞争和垄断优势出发来研究美国企业对 外直接投资,并提出了垄断优势的内容,使国际直接 投资理论研究开始成为独立的学科
• 既能解释发挥垄断优势的横向投资,又能解释维护垄 断优势的纵向投资
国际直接投资中的几个问题
• 企业为什么要选择对外进行直接投资的方式, 而不选择间接投资的方式?
• 企业为什么要以生产者的身份,而不是以出口 商或技术转让者的身份参与国际经营?
• 进行国际直接投资的企业如何与占有天时、地 利和人和的当地企业进行有效竞争并占居优势?
国际直接投资中的几个问题
• 为什么国际直接投资的行业分布很不均匀,主 要集中几个行业?
• 不能很好解释对外直接投资流向的产品分布或地理分 布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The Production Life Cycle Theory)
• 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家雷蒙· 弗农教授
(Raymond Vernnon)1966年5月发表了一篇
文章《产 况和市场营销中产品的营销寿命,提出“产品生 命周期”直接投资理论
德尔伯格(Kindleberger) 及其凯夫斯(R.E.Caves)
等学者补充和发展,成为研究国际直接投资最早的、 最有影响的独立理论
垄断优势理论的形成
• 运用西方厂商垄断竞争的原理实证分析美国1914— 1956年对外投资
– 1914年前,美国有大规模的证券投资,而对外直接投资则 没有;
– 20年代,二者都迅速增长; – 30年代,对外直接投资下降小,对外证券投资则较大; – 二战后,直接投资增长快,证券投资发展慢; – 地区分布,1929年在加拿大的直接投资与证券投资相差不
• 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新产品随其产生、成 熟到下降将在这三类国家进行转移
第一阶段:创新阶段(导入和增长)
• 创新国(发达国家,美国)凭借雄厚的研究开发资 金首先创新技术,开发出新产品,将新产品集中于 国内生产并主要满足国内少数高收入的阶层消费需 求,并部分出口满足其他收入水平相近国家的消费 需求
– 因为创新阶段的产品尚未定型
• 能解释实力强的跨国公司的对外投资和美日欧三极所 支配的对外投资格局
垄断优势理论的局限性
• 美国对外直接投资实践的产物,对西方发达国家企业 的对外直接投资及发达国家之间的双向投资现象作了 很好的理论阐述,但无法解释自20世纪60年代后期以 来,日益增多的发达国家中并无垄断优势的中小企业 及发展中国家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活动
– 产品的创新阶段(New Product Stage) – 产品的成熟阶段(Mature Product Stage) – 产品的标准化阶段(Standardized Product Stage)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 假定将世界上所有的国家划分为三类
–新产品的发明国称为发达国家 –发展程度略低一点的国家称为较发达国家 –落后国家称为发展中国家
• 产品和生产要素市场的不完全:产品的差 异性和专利、技术诀窍等差异
• 规模经济引起的市场不完全:即投入同样 的资本,只有少数企业可以得到规模收益 递增的效益。
• 政府干预经济造成的市场不完全:政府干 预、税收、利率和汇率
垄断优势的内容
• 技术优势 • 规模经济优势
• 资金优势 • 组织管理优势 • 信誉和商标优势
度等优势,但跨国公司仍具有净优势
垄断优势理论
• 基本观点
– 国内、国际市场的不完全性和企业的垄断 优势是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决定性因 素或根本原因
• 市场的不完全性
– 市场不完全理论的核心基于一种假设:企业具有 全球区位经营观念。企业的对外投资是对当地竞 争者所占优势的有效利用
市场的不完全性的表现
• 为什么国际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欧美发达国家? • 为什么进行国际直接投资的企业都是一些大型
跨国公司?
垄断优势理论的背景
• 二战结束以来,对外直接投资实践出现了新的特 点
– 各国产品和生产要素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垄断 – 60年代的投资资本流向呈现多向性
• 发达国家之间相互渗透 • 资本短缺国家也向发达国家输出资本
• 国际直接投资的根本动因不是各国利率的差异
垄断优势理论
(Monopolistic Advantage Theory)
• 又称“市场不完全理论”(海默——金德尔伯格学说,
The Hymer—— Kindle Berger)
• 奠基人是美国经济学家海默(S.Hymer)
• 1960年,“垄断优势”最初由他在其博士论文《国 内公司的国际经营;对外直接投资研究》中首先提出, 以垄断优势来解释国际直接投资行为,后经其导师金
• 以产品的新技术为特征的理论,在解释国际直接 投资和跨国公司的产生与发展是发挥着重要作用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 弗农经过长期研究发现,美国制造业对外直接 投资的动态特征与产品生命周期密切相关
– 美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比较优势和竞争条件随产 品生命周期的变化而变化,而产品在其生命周期中 这种比较优势的变化又决定了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 流向和时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