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药理学绪论.pptx
2)意义:评价药物制剂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选择给药 途径的依据之一。
3)分类:绝对生物利用度(F);相对生物利用度(Fr)
三 药代动力学原理
3 药代动力学参数
(6)稳态血药浓度
1)稳态定义:在恒定给药间隔时间重复给药时 ,当一个 给药间隔内的摄入药量等于排出量时,血药浓度达到 稳态。
2)一般连续给药后5 ~ 7个半衰期到达稳态。
一级动力学
消除规律
恒比消除
t1/2 AUC
与剂量无关 与剂量成比例
药时曲线
指数衰减图形
消除速率常数
K
零级动力学 恒量消除
与剂量有关 与(剂量)2成比例
直线衰减图形 K0
三 药代动力学原理
3 药代动力学参数
(1)半衰期:t1/2
1)生物半衰期是指药物效应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 2)血浆半衰期是指药物的血浆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
二 药物的体内过程
2 分布
(1)血浆蛋白结合率 (2)药物向组织分布、蓄积 (3)药物向中枢神经系统分布 (4)胎盘屏障
3 代谢
(1)年龄差异 (2)遗传多态性 (3)病理状态 (4)药物诱导或抑制
二 药物的体内过程
4 排泄
(1)肾排泄 1)肾小球滤过 2)肾小管分泌 3)肾小管重吸收
(2)胆汁排泄
三 药代动力学原理
1 房室模型
(1)一室模型 (2)二室模型
一室模型
二室模型
将整个机体看作一个房室
将整个机体划分为两个房室(血流量 多、血流速度快的组织器官构成中央 室,其余构成周边室)
机体组织内药量与血浆内药物分子瞬时取得平衡。
三 药代动力学原理
2 速率过程
(1)一级速率过程 (2)零级速率过程 (3)米-曼氏速率过程
血药浓度监测:药物本身并不具有客观而简便的效应指标,不能根据 药物效应作为剂量个体化的标准。如抗癫痫药预防大发作,苯妥 英钠300 mg/d,大多数病人可获得预防效果;少数病人:产生中
一 治疗药物监测(TMD)
2 血药浓度与与药理效应▲
K1
R+D
RD物分子 RD: 药物-受体复合物 E: 药理效应
临床药理学
第三章 治疗药物监测与 给药方案
一 治疗药物监测(TMD)
1 概述
(1)定义:以临床药理学、药代动力学、临床 医学为基础,与现代分析检测技术 相结合的应用性边缘学科。
(2)发展:药物→效应→生理生化指标→药物 浓度
(3)分类:广义,药物效应监测和药物浓度监 测;狭义,药物浓度监测。
药物效应监测:根据临床表现和生化指标判断疗效,调整剂量。如降 压药:心电监护;抗凝药:凝血酶原时间;降糖药:血糖、尿糖
二 临床药理学的研究内容▲
1 药效学 2 药动学 3 毒理学 4 临床研究 5 药物相互作用研究
三 临床药理学的职能▲
1 新药的临床研究与评价 2 上市药物的再评价 3 药品不良反应的监察 4 承担临床药理学的教学与培训 5 开展临床药理学服务
四 新药的临床药理评价
五 临床研究的方法学
六 临床研究的道德要求
系的一个比例常数
三 药代动力学原理
3 药代动力学参数
(3)清除率:CL
1)指单位时间内机体清除药物的速率。 2)总清除率:CL总 = CL肾 +CL肾外
(4)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
1)可代表被吸收到体内的总药量; 2)是反映生物利用度药物制剂差异的重要参数之一。
(5)生物利用度
1)概念:指药物从某制剂吸收进入全身血循环的速度和 程度。
普鲁卡因胺治疗心律失常; (5)特殊疾病状态:影响药物的吸收和代谢,如胃肠道、肝、肾功能
障碍; (6)长期用药:判断患者用药的依从性、耐药性;已知或未知原因的
药效改变; (7)诊断和处理药物中毒:尤其是通过临床症状不能判断的情况; (8)联合用药时,药效改变:如红霉素与茶碱合用时,茶碱的血药浓
度增加而效应增强; (9)其它:
临床药理学
第一章 绪论
一 发展概况
1 临床药理学的概念▲
是一门新兴的独立学科;是药理学的分支;是研 究药物与人体之间相互作用(包括药效学与药动学) 的学科。
2 临床药理学的发展
20世纪30年代:概念提出 20世纪60年代起开始迅速发展:
建立临床药理室 讲述临床药理学课程 成立临床药理学会 出版临床药理学期刊、专著 召开临床药理学会议
在受体部位的浓度,反映药理效应强度:血药浓度与药理效 应有良好的相关性。
一 治疗药物监测(TMD)
2 血药浓度与与药理效应▲
•
医嘱剂量 影响因素
•
…………病人服从情况
•
…………医疗差错
•
实际剂量
•
…………吸收
•
…………分布
•
…………生物转化
•
…………排泄
•
血药浓度
•
…………被动扩散
•
…………主动转运
间; 3)消除半衰期是指消除相时血浆药物浓度降低一半所需
的时间 ;在调整用药剂量和用药间隔时间有重要作 用。
(2)表观分布容积:Vd
1)设想药物是均匀地分布于各种组织与体液,且其浓度 与血液中相同,在这种假设条件下药物分布所需的容 积;
2)是一个数学概念,并不代表具体的生理空间 3)代表给药剂量或体内药物总量与血浆药物浓度相互关
•
靶器官、组织的药物浓度
•
…………功能状态
•
…………结合干扰
•
…………产生耐药性
•
药理效应
• 剂量、血药浓度与药理效应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
一 治疗药物监测(TMD)
3 TDM的临床指征▲
(1)有效血药浓度范围窄的药物:如地高辛、庆大霉素; (2)药动学个体差异大的药物:如三环类抗抑郁药; (3)非线性动力学过程的药物:如苯妥英、茶碱、水杨酸; (4)怀疑中毒:毒性反应与疾病症状类似者:苯妥英治疗癫痫发作、
赫尔辛基宣言
1 研究为医学服务 2 维护受试者权益 3 尊重受试者人格和知情同意的权利
临床药理学
第二章 临床药代动力学
一 概述
是应用动力学原理和数学模型,定量地描述药 物在人体内被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过程随时 间变化的动态规律的一门学科。
二 药物的体内过程
1 吸收
(1)胃肠道pH值 (2)胃排空速率 (3)首关效应
(1)血液中药物浓度间接反映药物在受体部位的浓度; (2)药物的疗效和毒性往往与血药浓度相关; (3)许多药物的血药浓度与药理效应强度间相关性良好; (4)许多药物的有效血药浓度范围(治疗窗)已知。 (5)直接检测靶器官或组织的药物浓度:理想,但不可行。 (6)药物在体内达到分布平衡时,血药浓度可间接地反映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