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道路排水设计精品PPT课件

城市道路排水设计精品PPT课件

(2)当郊区道路所在地区有城市排水管网设施或排水规划时,应按表 10.1.1规定选用适当的重现期。
(3)郊区道路为公路性质时,其排水标准可参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和《公路排水设计规范》的规定进行设计。
第10章 城市道路排水设计
10.1.2 城市排水设计的一般要求
2.道路排水设计标准
(1)城区道路排水设计重现期见表10.1.1,重现期高于地区排水标准时, 应增道路排水设计)
孝感学院城市建设学院
赵花丽
本章主要内容
第10章 城市道路排水设计
教学内容: 城市排水系统的制度、排水设计要求、排水 系统分类
雨水管道及其构造物的布置 雨水管渠设计流量计算
重点解决的问题: 道路雨水排水系统有几种形式? 城市道路为什么需要设计锯齿形偏沟?《规范》有何 规定? 雨水管布置有哪些具体要求? 雨水管设计应有完成哪些计算项目?
5.广场、停车场地面水排除的规定
(1)排水方式:应根据铺装种类、场地面积和地形等因素确定。
集中排水:
分散排水:广场、停车场单向尺寸大于或等于150m,或地面纵坡度大于
或等于2%且单向尺寸大于或等于100m时,宜采用划区分散排水方式。广
场、停车场周围的地形较高时,应设截流设施。
(2)广场、停车场宜采用雨水管道排水,并避免将汇水线布置在车辆停 靠或人流集散的地点。雨水口应设在场内分隔带、交通岛与通道出入口汇 水处。
2. 暗式系统 包括街沟、雨水口、连管、干管、检查井、出水口等部分。
第10章 城市道路排水设计
10.1.3 城市道路雨水排除系统的类型
按构造特点分类:明式、暗式和混合式。 1. 明式系统
公路和一般乡镇道路采用明沟排水,在街坊出入口、人行横道处 增设一些盖板、涵管等构造物。
2. 暗式系统 包括街沟、雨水口、连管、干管、检查井、出水口等部分。
10.1 概述
第10章 城市道路排水设计
10.1.1 城市排水系统的制度
(1)合流制 将污水和雨水用同一管道排除的称为合流制排水系统。 (2)分流制 将雨水和污水分别设置管道系统排除,称为分流制排水系统。 (1)分别设置污水和雨水管道系统; (2)只设污水管道系统,不设雨水暗管,雨水沿着地面、街道边
(3)停车场的修车、洗车污水应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排入城市污水管道, 不得流入树池与绿地。
第10章 城市道路排水设计
10.1.2 城市排水设计的一般要求
6.设计锯齿形偏沟的规定
(1)道路中心线纵坡度小于0.3%时,可在道路两侧车 行道边缘1~3m宽度范围内设锯齿形偏沟,以保证路面 排水。
锯齿形偏沟的缘石外露高度,在雨水口处hg = 18~ 20cm;在分水点处hw = 10~12cm。雨水口处与分 水点处的缘石高差hg-hw宜控制在6~10cm范围内。
条件修建蓄水池时,可采用调蓄排水,无调蓄条件时,应设泵站排水。 (2)在下穿式立体交叉引道两端纵坡的起点处应设倒坡,并在道路两侧
采取截水措施,以减少坡底聚水量。纵坡大于2%的坡段内,不宜设雨水 口,应在最低点集中收水,两边应各设并联雨水口。
第10章 城市道路排水设计
10.1.2 城市排水设计的一般要求
第10章 城市道路排水设计
10.1.2 城市排水设计的一般要求
3.雨水口的设置
道路汇水点、人行横道上游、沿街单位出入口上游、靠地面径流的街坊或 庭院的出水口等处均应设置雨水口。道路低洼和易积水地段应根据需要适 当增加雨水口。
4.立体交叉范围地面水排除的原则 (1)对立体交叉桥下的地面水,宜采用自流排除。当不能自流排除,有
沟和明渠泄入天然水体。
分流制
第10章 城市道路排水设计
第10章 城市道路排水设计
10.1.2 城市排水设计的一般要求
1.设计规范及原则
(1)城区道路排水设计应按城市排水规划进行,并应符合现行的《室 外排水设计规范》规定。无排水规划时,应先作出排水规划,再进行 设计。
(2)城区道路排水一般采用管道形式。城区道路排水设计包括偏沟、 雨水口和连接管的布设,不包括排水干管设计。
(2)缘石顶面纵坡宜与道路中心线纵坡平行。锯齿形偏 沟范围的道路横坡度,随分水点和雨水口的位置而变。条 件困难时,可调整缘石顶面纵坡度。
第10章 城市道路排水设计
10.1.3 城市道路雨水排除系统的类型
按构造特点分类:明式、暗式和混合式。 1. 明式系统
公路和一般乡镇道路采用明沟排水,在街坊出入口、人行横道处增设 一些盖板、涵管等构造物。
3. 混合式系统 明沟和暗管相结合的一种形式。 城市中排除雨水可用暗管,也可用明沟。
第10章 城市道路排水设计
10.2 雨水管道及其构造物沿道路的布置
10.2.1 雨水管的布置
(1) 平面布置: 城市道路的雨水管线应平行于道路的中心线或规划红线。 雨水干管一般设置在街道中间或一侧,并宜设在快车道以外,当道路红 线宽度大于60m时,可考虑沿街道两侧作双线布置。
(2) 雨水管与其它管线交叉
第10章 城市道路排水设计
发生平交时其它管线一般可用倒虹管的办法,分离相交管线。
第10章 城市道路排水设计
(2) 雨水管与其它管线交叉
(3) 管道纵坡
第10章 城市道路排水设计
管道纵坡尽可能与街道纵坡取得一致。
水管的最小纵坡不得太小,一般不小于 0.3%。为防止或减少沉淀,雨水管设计流 速常采用自清流速,一般为0.75米/秒。
(2)当郊区道路所在地区有城市排水管网设施或排水规划时,应按表 10.1.1规定选用适当的重现期。
(3)郊区道路为公路性质时,其排水标准可参照《公路工程技术标 准》和《公路排水设计规范》的规定进行设计。 (4)道路路面雨水径流量应按现行的《室外排水设计规范》执行。 (5)计算道路雨水口流量时,偏沟水深不宜大于缘石高度的2/3。
(3)郊区道路排水设计包括边沟、排水沟与涵洞等。 (4)郊区道路排水设计应处理好与农田排灌的关系。 (5)快速路的路面水应排泄迅速,以防止路面形成水膜影响行车安全。
第10章 城市道路排水设计
10.1.2 城市排水设计的一般要求
2.道路排水设计标准
(1)城区道路排水设计重现期见表10.1.1,重现期高于地区排水标准时, 应增设必要的排水设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