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松新城总体规划2010-2030
抚松,长白山下第一县,世界著名的长白山就座落于抚松境内。
抚松是中国人参之乡、蓝莓之乡。
全县总面积6153.11 平方公里,下辖14个乡镇,总人口3 3.4万,森林覆盖率高达87%,具有林海、矿泉、参乡、绿谷、药都之美誉。
随着世界旅游业升温,尤其深度旅游的不断发展,长白山旅游资源亟待开发,需要彻底改变目前以自然游、单季游、过栈游为主的尴尬局面。
而长白山旅游缺少一座强有力的支点城市来支撑。
随着“三化”统筹的发展战略,为长白山支点城市建设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而这一支点城市的最佳选址即为抚松镇、兴隆乡、松江河镇、东岗镇。
同时长白山国际旅游度假区投资230多亿元的长白山国际旅游度假区项目为支点城市建设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抚松新城应运而生。
抚松新城是吉林省东部山区新兴的功能明确、由快捷交通网络与生态廊道连接的组团式生态旅游城市。
“抚松新城”包括抚松镇、兴隆乡、松江河镇、东岗镇的部分区域及“长白山国际旅游度假区”,城市建设面积为54km2,总规划面积为545 km2。
社会经济发展目标:
到2015年,抚松县生产总值年均增速约为20%,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5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6万元,产业结构调整为12:41:47,人口规模将达到41万人。
2015年以后城镇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到2020年,抚松县生产总值达到45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将达到95000元,产业结构为10:30:60,人口规模将达到47万人。
到2030年,抚松的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0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将超过13万元,产业结构调整为8:22:70人口规模将达到60万人。
产业布局:
县域共分为四个产业片区:
中部核心经济区:以抚松新城为核心,包括仙人桥镇、泉阳镇在内,以发展医药、绿色食品饮料、林产品加工,以及旅游服务、商贸、现代服务业为主。
东部经济区:以露水河镇为主,重点发展林产品加工、旅游业;
北部经济区:包括新屯子镇、万良镇,重点发展人参种植及深加工和旅游服务业;
南部经济区:以漫江镇为主的南部片区,以发展生态旅游为主的生态旅游片区。
抚松新城城区布局:
一带、四心、五区。
一带:沿交通廊道形成的城市发展带。
四心:以长白山旅游服务区为主中心,以松江河、抚松镇、长白山体育休闲度假区各为副中心。
五区:包括抚松镇片区、兴隆片区、长白山旅游服务区、松东片区、长白山体育休闲度假区。
交通布局:
1235的立体交通系统,即:
1、长白山机场
2、鹤大高速、营松高速
3、201国道、302省道、环长白山公路
5、东边道铁路、黑龙江(牡丹江)至松江河铁路、辉长铁路、泉阳至白山镇铁路、四平—白山—松江河快速铁路。
快速便捷的立体交通网络将全面形成。
规划设计的城市轻轨或公交捷运BRT 系统,构成带状城市内部的快速交通网络,加快推进抚松新城一体化进程。
绿地布局:
“两山相映、一江绕城、林海环抱”,风水宝地。
(两山:炮台山、果松山,一江:松花江)。
抚松新城优势独一无二,资源得天独厚,发展势不可挡,将逐次推进,滚动发展,一年成名,三年成型,五年成势,十年成城!
抚松新城将成为国内外游客进入长白山的出发台和回归台,标志着长白山旅游西坡时代的到来。
查看规划图请点下面连接:
01区位分析图02城镇体系现状图03县域城镇空间布局结构图04县域旅游规划图
05县域产业布局规划图06规划区范围图07中心城区规划结构图
08中心城区用地规划图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