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产品质量法课件

产品质量法课件

军工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办法,由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另行 制定。 因核设施、核产品造成损害的赔偿责任,法律、行政法规另 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产品内涵界定类别
1、广义解释——具有使用价值,包括不动产 2、狭义解释——经过加工制作,流通过程;农产品除外 3、中义解释——包容了天然产品
(二)缺陷 第四十六条:“本法所称缺陷,是指产品存在危及 人身、他人财产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险;产品有保障人体 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是指 不符合该标准。 ”
缺陷与瑕疵
1.在损害程度上 2.在责任方式上 3.在索赔对象上 4.在诉讼时效上
产品缺陷的分类
设计缺陷——产品在设计上存在着不安全、不合理的因素。例如 结构设置不合理,设计选用的材料不适当,没有设计附加应有的 安全装置。
制造缺陷——产品在加工、制作、装配等制造过程中,不符合设 计规范,或者不符合加工工艺要求,没有完善的控制和检验手段, 致使产品存在不安全的因素。
产品责任法是以产品与产品缺陷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新型的特殊侵权 法,目的在于通过严格责任,解决由于厂商与消费者之间的经济地 位不平等而实际造成的当事人平等规则的失衡,实现社会公正,保 护消费者权益。
《产品质量法》第一条:“为了加强对产品质量的监 督管理,提高产品质量水平,明确产品质量责任,保 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制定本 法。 ”
(五)产品责任 1.合同责任 2.侵权责任 3.严格责任
三、产品质量管理法
(一)产品标准化制度 (二)产品计量制度 (三)产品质量认证制度 (四)产品生产许可制度 (五)检疫 (六)产品质量监督管理的途径与方式 (七)生产者与销售者的产品质量责任和义务 (八)违反产品质量法的罚则
(一)产品标准化制度
产品责任法中严格责任的消长表面上是消费者与制造商 的对立,实际上反映消费与供给的矛盾,同时也反映了 效益与权利的矛盾。这两对矛盾既对立又统一,过分强 调哪一方都会损害另一方。故既要考虑消费者利益的合 理满足,又要考虑生产者的现实承受力,只有立足经济 社会发展的现状和需求,在双方之间达成一种理性的动 态平衡,才能使整个社会处于高效有序状态。
标准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作的统一规定。它以科学、技术和实 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经有关方面协商一致,由主管机构批 准,以特定形式发布,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 标准化是在经济、技术、科学及管理等社会实践中,对重复性事 物和概念通过制定、实施标准,达到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 会效益的过程。
1.经济技术因素 2.理论基础
严格责任的绝对化倾向 1 .责任主体的扩张,原告举证责任的减轻。 2.免责抗辩事由的限制。 3.巨额惩罚性赔偿。
严格责任带来的问题 1.产品责任保险的危机 2.影响生产者的积极性和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 3.消费者是最终的受害者源自理性回归——对严格责任的限制
1997年5月2日,美国法律协会通过新的产品责任 重述——侵权行为法重述(第三版):产品责任。该 重述的主要贡献在于对设计缺陷和警示缺陷的详细 规定,特别是对设计缺陷的规定。
(四)规范形式
产品法规范的分散性 《民法通则》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反不正当竞争法》 《药品管理法》 《食品安全法》 《产品责任法》
二、产品责任法 (一)产品 (二)缺陷 (三)产品责任人 (四)严格责任 (五)产品责任
(一)产品
本法所称产品是指经过加工、制作,用于销售的产品。 建设工 程不适用本法规定;但是,建设工程使用的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 和设备,属于前款规定的产品范围的,适用本法规定。
——谭玲《产品责任法导论》
(2)侵权法约束 1916年麦克弗森诉别克汽车 原告负举证责任 此后,产品责任成为侵权法而不是契约法的一个子集合
——罗伯特考特《法和经济学》
(3)严格责任的确立 1944年埃斯科拉诉可口可乐 事实自我证明规则
1965年《第二次冲突法重述》确立了严格责任
美国法上严格责任的确立与广泛采用,标志着现代 产品责任法的诞生
尽管对于产品法,各国或赋予社会法的性 质,或赋予公法的性质,或赋予私法的性 质,产品责任立法形式也至为分歧,但确 立缺陷产品的制造者和销售者在其生产和 销售的产品致人人身和财产上的损害时必 须承担赔偿责任,却是现代法的主线。
(三)产生与发展
1、英美法系 (1)契约关系障碍
1842年温特波顿诉怀特案 三种例外 古老的普通法通过对契约双方的关系的要求把对 与产品有关伤害的索赔建立在契约原则之上,本来就 具有今天已为人们所普遍赏识的力量
(二)域外立法
1、日本、法国 民事责任法是调整产品责任关系的基本规范
2、英国 产品责任法是实现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基本手段 生产者对缺陷产品承担严格责任具有社会法意义
3、德国 1989年产品责任法,调整生产者与消费者因缺陷产品 形成的损害赔偿关系的单行法
4、中国 1993年产品责任法,2000年修订 产品质量行政管理与产品质量赔偿责任、行政责任、 刑事责任有机结合 产品责任成为国家质量管理的基本手段
指标缺陷——在产品的警示说明上或者在产品的使用指标标志上 未能清楚地告知使用 人应当注意的使用方法,以及应当引起警惕 的注意事项;或者产品使用了不真实、不适当的甚至是虚假的说 明,致使使用人遭受损害。
(三)产品责任人
第四条:“生产者、销售者依照本法规定承担产品 质量责任。”
(四)严格责任
产品责任的严格责任,是指受害者只要能够 证明产品有缺陷,产品的制造者或销售者就应该承担 赔偿责任的制度。
2、大陆法系 初始——成文法形式受民法典调整
契约或者侵权
1989年德国产品责任法接纳严格责任原则
法国通过修改民法典实现产品责任法的现代化
3、国际立法 1973年《关于产品责任法律适用公约》
欧盟立法
4、发展趋势 从法律上要求产品生产者对缺陷产品的损害予以赔偿
国家设立专项基金,对受害者给予一定的补偿
产品法
一、产品法体系问题 二、产品责任法 三、产品质量管理法
一、产品法体系问题
(一)产品法的确立 (二)域外立法 (三)产生与发展 (四)规范形式
(一)产品法的确立 产品法是以产品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法规范群体,
主要包括产品责任法和产品质量管理法两部分构成。
产品质量管理法是以产品和产品质量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国家管理与 调控法的分支,目的在于强化技术监督管理,提高社会整体效益与 经济效益,减少和预防产品质量责任的发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