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安全观_安全学原理

第二章安全观_安全学原理

➢ 当某一新事物诞生后的初期(OA阶段),其损伤量随时间呈减速递增,新 秩序在此期间逐渐形成和完善。
➢ 当新秩序发展到成熟阶段时(AB阶段),完善的新秩序使损伤量匀速缓慢 增加。
➢ 经过一个稳定增加的时期后,原秩序将再次向无序方向发展,进而使损伤 量值开始加速增大(BC段)。
(1)矿山灾害 ➢ 自燃火灾 OA段:煤与氧气开始
接触氧化
AB段:氧化速度减慢, 氧化程度加深
BD段:氧化速度加快 D点:发生自燃火灾 C点:人为设置的报警点
冒顶
OA段:刚掘出新巷道 变形速度递减段
AB段:稳定段 BD段 : 围 岩 压 力 等 条 件
变化,变形速度加快, 发生冒顶
煤与瓦斯突出 OA段:损伤减速增加
第2章 Outlook on Safety
第1节 引言
安全观 指在一定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围绕着如何确认和维护安全利益
所形成的对安全问题的主观认识。 即对安全的作用、地位、价值等的看法 不同历史时代、不同职业、所受教育程度不同,安全观也不 同; 安全观受行为主体(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影响;
第2节 安全科学的指导思想
一、安全科学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科学的研究离不开正确哲学思想的指导,人们对安全科
学领域研究所依托的哲学思想的正确性,直接影响对安全科 学研究的准确性。
第2节 安全科学的指导思想
二、安全科学的哲学基础 (一)安全与危险的统一性和矛盾性 ➢ 安全的相对性
1.绝对安全状态不存在 2.安全标准是相对的 3.对安全的认识是不断深化的 ➢ 危险的绝对性
安全观的历史演变 (1)早期的安全宿命观
早期:“听天由命”、“命运决定”等,对天灾人祸的无能 为力;
“天人合一”、“无为而治”与“以民为本”等突出以人为 本的安全观;
(2)安全经验论和安全知命观 战国或秦汉时期《周易》为代表的安全活动预知观点; 欧洲工业革命时代的生产活动形成的安全生产经验;
(3)系统论与安全系统观: 可预知的科学安全观;
对事故的预测是按事故的特点与规律提出预测模型和解析结 果;
(4)大安全观: ✓ 包含生产、生活与生存领域的安全问题;
大安全观的“大”包涵、“现代”和“全局观念” 大安全也称为人类安全,是以人为核心的安全;
大安全观是人们对不同时期安全问题的全新认识而产生的新 安全观念;
(三)、安全中的量变与质变 哲学中的量变与质变,在安全科学中表现为流变与突变。 统一性表现在三个方面:
1.流变与突变的相对性。 离开了流变,就无所谓突变; 离开了突变,流变也无从谈起。
2.流变与突变的层次性 在不同物质层次上,流变和突变有具体表现形式。 低层次的突变,高层次可能属于流变。 例如:人体某一器官的损伤,针对小区域来说,是一次突 变,对整个人体而言,是综合功能的流变。
性,必须全面地分析各要素,利用各个学科已取得的成果, 对开放的大系统进行分析和综合,找出安全的客观规律和 实现途径。分析中要注意区分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内因 和外因、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等,在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又 要集中力量抓主要矛盾。 ➢ 在安全领域中,各种安全和危险要素很多,叠加在一起整 体影响力会大大增加,所以为了实现系统总体功能向有利 的方向发展,我们必须对各要素统筹兼顾,增加安全因子 的整体功能,削弱危险因子的整体功能。决不能头痛医头、 彼此隔离,那样会大大降低系统的安全功能。
危险存在于一切系统的任何时间和空间中。 ➢ 安全与危险的矛盾统一性
1.对立性:安全度越高危险势就越小; 安全度越小危险势就越大。
2.统一性:互相依存,共处统一体中 存在着向对方转化的趋势
(二)、安全科学的联系观和系统观 ➢ 客观世界普遍联系的是唯物辩证法观点之一。 ➢ 安全科学欲反映对安全与危险造成影响的因素的内在规律
C点:生命衰亡的临界值
(5)安全流变—突变论
➢ 综上所述,安全—危险这一矛盾运动贯穿于事物存在的始 终。并且受到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的制约。
➢ 研究事物的流变—突变运动,必须从危险因素中找到内在 因素,通过研究内在因素的变化规律得到安全流变—突变 的基本规律,然后再考虑外在因素的影响。
事物“安全流变与突变”的全过程为:
AB 段 : 新 秩 序 建 立 后 矛 盾的稳定发展阶段
BC段:旧的管理体制阻 碍生产力发展后的矛盾 加剧阶段
C点:矛盾激化程度的突
变点。
(4)人的衰亡过程 纵轴表示人体的衰老程度
OA 段 : 生 命 诞 生 到 青 春 期阶段
AB 段 : 青 春 期 到 老 年 期 阶段
BC段:人体进入老年期 的加速衰老阶段
3.流变与突变的相互转化
4 安全流变—突变的基本特征
➢ “安全流变与突变”就是事物在发展过程中安全与危险的 矛盾运动过程。这一矛盾运动决定了各个阶段的安全状态。 下面以一些典型例子说明“安全流变与突变”的基本特征。
(1)矿山灾害 (2)机械事故 (3)社会变革 (4)人的衰亡过程 (5)安全流变—突变论
➢ 安全观与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1)安全观受世界观所主导
人生观、价值观与安全观等共同构成世界观的主要内涵; 怎么把握安全观与人生观、价值观间的关系:科学发展观为
指导; (2)安全观是人生观的基本目标:
✓ 从生命的角度审视; ✓ 人生目标的最基本目的就是生存,安全、舒适与健康是基本
需求与要求;
阶段 AB段:损伤稳定发展
阶段 BC段:损伤加速段 CD段:灾害发展阶段
(2)机械事故
OA段:初期零部件跑 合磨损段
AB段:恒速磨损老化段 BC段:与元器件寿命 相关的加速磨损老化段 C点:为机器临界磨损老
化量。
(3) 社会变革或改革
纵轴表示矛盾的激化程度
OA 段 : 新 秩 序 建 立 过 程 中矛盾逐渐缓和阶段
(3)安全观是实现人生价值观的保障; ✓人的自我价值 ✓人生的社会价值 ✓安全与人生价值
(4)生命价值是安全观的核心
➢生命的价值是人们对人的一生为自己和社会所创造的物 质和精神财富的一种肯定;而安全最主要内涵就是“以人 为本”,就是保障人的生命健康,顺利的延续,从而实现人的 生命价பைடு நூலகம்。
➢安全即命。因此,安全是围绕着生命价值而运动的,即生 命价值是安全的核心,上升到观念范畴,也可以说,生命价值 观是安全观的核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