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原醛(2015-7-18)

原醛(2015-7-18)



3.6
负荷后醛固酮 >100pg/ml为原醛
8am 12am
3.4 —
醛固酮>60pg/ml为原 醛
氟氢可的松试验
第4 日
原醛诊断成立!
示范病例1:分型
CT平扫图片 直径9.1mm, HU为4
CT提示左侧肾上腺外侧肢小结节,考虑腺瘤!
示范病例1:治疗与随访
• 外科会诊! • 于2014-7-17在腹腔镜下行左侧肾上腺结节切除术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诊治进展 ( Primary Aldosteronism )
金山医院
院本部
青杠养护中心
继发性高血压常见类型
1 肾实质性/肾血管性高血压 2 内分泌性: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原醛)等 3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4 神经源性(颅脑病变)
5 心血管病变
6 药源性高血压
7 其他
1954年美国的内分泌医生Jerome W. Conn发现 第一例原醛患者,并把该疾病命名为Conn’s综合 征 该病例表现为:
筛查对象
筛查方法
醛固酮肾素比值 (ARR) 口服高钠试验
确诊试验
生理盐水抑制试验 氟氢可的松抑制试验 卡托普利试验 肾上腺CT 双侧肾上腺静脉采血
分型诊断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Sept 2008; 93: 3266-81
示范病例1
• 男性,刘DB,49岁。2014年6月18日入院。
负荷后醛固酮< 50pg/ml为非原醛
盐水负荷试验
8am 12am
3.1
醛固酮>60pg/ml为原 醛
氟氢可的松试验
第4 日
原醛诊断成立!
示范病例2:分型
0.8×0.9c m,HU为 17(增强后 34)
CT提示左侧肾上腺小结节,考虑肾上腺小腺瘤可能。
AVS是区分APA 和双侧增生的“ 金标准”
病因分类及临床表现
醛固酮瘤(APA)—35% 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IHA)—60%
常见临床表现
高血压 低血钾 代谢性碱中毒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病因分类
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增生(PAH或UAH)—2% 分泌醛固酮肾上腺皮质癌—<1% 家族性醛固酮增多症 糖皮质激素可抑制醛固酮增多症(FHI)—<1% 家族性醛固酮增多症II型(FHII)—?
厄贝沙坦150mg qd
1个月后复查: 症状消失 血钾:3.7mmol/L
家中血压:123-140/78-80mmHg
示范病例3
• 女性,46岁。 • 主诉:发现高血压3月余。 • 现病史:3月余前,突发吐词不清,测血压180/100mmHg。头颅CT 示左侧基底节区脑出血。先后硝苯地平、非洛地平、氢氯噻嗪降
≥ 2周
• 使用其他对ARR影响较少的降压药(非二氢吡啶类、 α受体阻滞剂、 直接血管扩张剂)
如:维拉帕米缓释片、多沙唑嗪、特拉唑嗪、肼苯哒嗪
• 早晨起床后2小时采集血标本 • 患者呈 多沙唑嗪,4mg bid,BP130/100
KCl 25ml qid,3.0mmol/L
示范病例1
• 入院后进一步检查(寻找原因): 立位血浆醛固酮:563pg/ml 立位血浆肾素浓度:14.6μIU/ml(4.4-46.1) 立位醛固酮/肾素比值(PAC/PRC):38.6(正常< 43)
原醛筛查阴性? 询问病人未停用原用的降 压药!
原醛的筛查——注意事项
• 纠正低钾血症(口服氯化钾或缓释片)低血钾会发生假阴性 • 不限制钠盐摄入(>6g/d) • 停用利尿药(包括螺内酯) ≥4周 • 停用β阻滞剂、可乐定、NSAID类、二氢吡啶类钙阻滞剂、ACEI及ARB
示范病例1
• 确诊试验结果:
检查项目 时间
均为阳性
醛固酮 pg/ml 肾素 μIU/ml 皮质醇 Nmol/L 血钾 mmol/L 备注
卡托普利试验
9am
345
2.5


醛固酮抑制<30%为原 醛
11am
盐水负荷试验
508
681 288 485
1.4
0.6 <0.5 0.6

361.02 130.81 —
• 心电图正常
该患者是否应进行原醛的筛查?
示范病例3
• 进一步检查(寻找内分泌原因): 血茶酚胺(MNs)正常 过夜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被抑制 立位血浆醛固酮:592pg/ml(30-400)
相关临床表现 低血钾 神经肌肉症状 肾性尿崩 心律失常 醛固酮增多对心血管的直接损害 心肌肥厚/纤维化 血管平滑肌增生
家族性醛固酮增多症III型(FHIII)—? 异位醛固酮腺瘤或腺癌—<0.1%
Total number of patients with PAL = >1500 Total number undergoing ADX for unilateral PAL = >380
• 主诉:血压升高8年,乏力2天。
• 现病史: 8年前体检发现血压高,最高180/110mmHg,予依那普利 10mg qd、施慧达2.5mg qd,血压控制130-150/90-100mmHg。2天前受
凉后乏力,外院查血钾1.7mmol/L,血压133/105mmHg。
• 家族史:父亲有高血压。
血浆醛固酮浓度/肾素比 值
• 女性,34岁
• 严重高血压
• 严重低血钾,碱中毒 • 通过切除右侧肾上腺的4cm醛固
1957年,瑞金医院诊断并治愈国内首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迄今,瑞金医院共诊断并治疗原醛1000余例
酮分泌型腺瘤后而得到治愈
1956年,瑞金医院诊断并治愈国内首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1957年,瑞金医院诊断并治愈国内首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 术后病理检查: 左肾上腺皮质增生 • 最终诊断: 特醛症
• •
未被告知真相:
不该手术!
术后1-3月随访:卡托普利、硝苯地平缓释片。血K 3.6mmol/L,血压160-180/100-110mmHg。 术后6月随访:加用螺内酯20mg qd。血压130/80mmHg 。
CT的局限性:
1. CT能否的发现所有腺瘤(APA)?
Gordon RD, et al. Lancet 1992 Stowasser M, et al. Mol Cell Endcrinol 2004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指南
难治性高血压 自发性或利尿剂导致的低血钾患者 肾上腺意外瘤患者 早发性高血压家族史或早发(小于40 岁)脑血管意外家族史的高血压患者 原醛症患者中存在高血压的一级亲属
10.57
5.64
6.6
5.7
6.6/2.2>2
5.7/2.2>2
插管成功标志:皮质醇AV/PV≥3。 优势分泌侧:(AV醛固酮/皮质醇)/(PV醛固酮/皮质醇)≥2,同时 另一侧(AV醛固酮/皮质醇)/(PV醛固酮/皮质醇)≤1。
符合双侧肾上腺皮质增生表现(特发性原醛症)!
示范病例2
服用螺内酯20mg bid
拟手术治疗!
敏感性95%,特异性100%
指南2008
示范病例2(AVS)
样本 下腔静脉PV
a醛固酮 c皮质醇 AV/PV (pg/ml) (nmol/l) 皮质醇 a/c Av(a/c)/Pv (a/c)
807
366.48
2.2
右肾上腺静脉AV
左肾上腺静脉AV
41000
11800
6174.6
2065.2
Inferior Vena Cava
示范病例2
• 女性,62岁,方xintao。2014年9月2日入院。 • 主诉:血压升高30年,伴低血钾6年。 • 现病史: 30年前偶然发现血压增高,先后硝苯地平、非 洛地平、氢氯噻嗪降压,血压控制不佳。6年前突发剧烈 头痛,测血压218/100mmHg,血钾3.3mmol/L,在“重庆市 第六人民医院”诊断为“高血压、低血钾症”。无高血压
家族史
该患者是否应进行原醛的筛查?
示范病例2
• 进一步检查(寻找内分泌原因): 血茶酚胺(MNs)正常 过夜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被抑制 立位血浆醛固酮:315pg/ml(30-400)
立位血浆肾素浓度:1.30μIU/ml(4.4-46.1)
醛固酮/肾素比值(PAC/PRC): 242(正常< 43)
原醛筛查阳性!
示范病例2
• 确诊试验结果:
检查项目 时间 醛固酮 pg/ml 肾素 μIU/ml 皮质醇 Nmol/L 血钾 mmol/L 备注
卡托普利试验
9am
11am
109
270 108 374 379
1.4
3.4 1.1 1.6 <0.5
212.0
醛固酮抑制<30%为原 醛
315.0 251.9 188.5 137.77 3.0
ARR>30ng· dL-1/ng· mL-1· h-1 PAC/PRC>43pg· mL-1/μIU·mL-1
PAC:血浆醛固酮浓度 PRA:血浆肾素活性 PRC:血浆肾素浓度 ARR:PAC与PRA的比值 AVS:肾上腺静脉取血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93: 3266–3281, 2008
PAC:血浆醛固酮浓度 PRA:血浆肾素活性 ARR:PAC与PRA的比值 AVS:肾上腺静脉取血
ADRENAL VEIN SAMPLING
Best method lateralization Right Adrenal Vein Left Adrenal Vein Adrenal vein/inferior vena cava cortisol ratio must be >2 Lateralization exists if Aldo/cortisol ratio is 4-fold higher than in contralateral adrenal vein Adrenal vein catheterization may help avoid unnecesary surgery and identify microadenomas not detected by CT scanning. to detect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