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的流行病学及病因学
1/10万 37.0 36.6 35.6 37.9 38.4 42.8 44.9
编辑版ppt
5
人群分布
本病的绝大多数是女性, 男性乳腺癌仅占乳腺癌的1% 左右。
编辑版ppt
6
Changzheng Medical Oncol.
年龄分布
30岁内少见,月经初潮前 及20岁以内者罕见。45-50 岁的发病率较高,绝经后发病
家属乳腺癌情况 相对危险性
绝经前
3.1
绝经后
1.5
单侧乳腺癌
1.3
双侧乳腺癌
5.4
绝经前单侧
1.8
绝经前双侧
8.8
绝经后单侧
1.2
绝经后双侧
4.0
编辑版ppt
15
乳腺良性疾病
编辑版ppt
16
尚无证据证明,乳腺良性病变
是癌前病变,良性病变中乳腺癌 发病率高可能因良性病变增加致 癌物质的易感性;也可能二者有 共同的危险因素。
3 0 ~ 4 9 1 .0 0 0 .4 9 1 .1 6
5 0 ~ 5 9 1 .0 0 1 .1 2 1 .4 3
6 0 ~ 6 9 1 .0 0 1 .6 1 1 .8 1
编辑版ppt
20
脂肪增加乳腺癌发病的机制:
1. 影响初潮年龄; 2. 脂肪可使雄激素转化成雌酮; 3. 增加垂体释放催乳素; 4. 增加肠道内胆盐量,影响菌
乳腺癌的 流行病学及病因学
编辑版ppt
1
Changzheng Medical Oncol.
乳腺癌是女性中常见的恶
性肿瘤,全球每年约有120万 名妇女患乳腺癌,50万人死于 乳腺癌。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
是较低的,但近几年有明显上 升的趋势。
编辑版ppt
2
Changzheng Medical Oncol.
Kodlin报告2900例病理证实的 腺纤维瘤的妇女,随访发现患乳 腺癌的危险性增加6倍。
编辑版ppt
17
饮食及肥胖
编辑版ppt
18
乳腺癌的发病率及死亡
率与人均消耗脂肪量有较 强的相关。可能与脂肪及 深上腺分泌的雄烯二酮转 变为雌酮有关。
编辑版ppt
19
体重 ( K g ) 年 龄
< 6 0 6 0 ~ 6 9 > 7 0
例数 21 9 19
14 11 18
% 0.19 0.09 0.17
男 1/10万 0.6 0.2 0.5
0.14 0.4 0.11 0.3 0.18 0.6
女 例数 1301 1292 1273 1257 1206 1341 1400
% 15.8 16.6 15.9 16.3 16.0 17.5 17.3
率继续上升,到70岁达到最高 峰。
编辑版ppt
7
Changzheng Medical Oncol.
移民
低发病率国家的妇女移居
到高发病率国家后,其发病率 高于出生地,低于移居地。旧 金山华裔妇女的发病率是上海 妇女的4倍,低于当地妇女; 而第二代的发病率接近当地人。
编辑版ppt
Changzheng Medical8Oncol.
编辑版ppt
Changzheng Medica1l2Oncol.
家族聚集性
编辑版ppt
Changzheng Medica1l3Oncol.
家属一级亲属中有乳腺癌 者,其发生乳腺癌的危险性 较正常人群高2~3倍,危险 性又与家属成员中乳腺癌发 生年龄及是否患双侧乳腺癌 有关。
编辑版ppt
Changzheng Medica1l4Oncol.
25
生活习惯
编辑版ppt
26
1. 吸烟 2. 饮酒编辑版ppt源自27病毒编辑版ppt
28
谢谢!
编辑版ppt
29
流行特点
编辑版ppt
3
Changzheng Medical Oncol.
地区
全球范围,北美、北欧是
乳腺癌的高发地区,亚、非及 拉美地区是发病率较低的地区。 在国内,沿海大城市的发病率 及死亡率高于内陆地区。
编辑版ppt
4
Changzheng Medical Oncol.
上海市市区乳腺癌发病率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社会经济水平
社会经济地位及文化水平 高的妇女发病率高。
编辑版ppt
Changzheng Medical9Oncol.
病因因素
编辑版ppt
Changzheng Medica1l0Oncol.
月经、生育 及哺乳
编辑版ppt
Changzheng Medica1l1Oncol.
1. 初潮年龄 2. 绝经年龄 3. 行经时间 4. 初产年龄 5. 产次 6. 哺乳
群比例。
编辑版ppt
21
激素
编辑版ppt
22
1.雌激素 2.孕激素 3.催乳素 4.雄激素
编辑版ppt
23
电离辐射
编辑版ppt
24
乳腺是电离辐射致癌活性
较敏感的组织。接受射线治疗 乳腺炎及日本原子弹爆炸区幸 存者中的乳腺癌发病率有增高。 月经初潮期间暴露于射线的妇 女危险性更大。
编辑版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