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5 药物制剂的设计

15 药物制剂的设计

第十五章药物制剂的设计一、概念与名词解释1 .preformulation2. hygroscopicity3. RH4.factorial design5.多晶型6.单纯形优化法7.效应面优化法8.析因设计9.星点设计10.正交设计11.均匀设计法12.药品注册13.绝对生物利用度14.相对生物利用度二、判断题(正确的划√,错误的打X)1.固体制剂中药物吸收的速度主要受药物的溶出过程及跨膜转运过程的限制。

( )2.药物制剂的设计是决定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可控性、稳定性和顺应性的重要环节。

( )3.液体制剂不存在崩解、分散过程,溶液型制剂甚至没有溶出过程,因此药物的吸收相对较快。

( )4.单纯改变剂型的新制剂,如果可检索到原料药的毒理资料,可免做所有相关实验。

( )5.根据新制剂的适应证进行相应的药理学评价,已上市的原料药可用资料替代。

( )6.单纯改变剂型的制剂不要求进行临床实验,但要求进行新制剂与参比制剂之间的生物等效性试验。

( )7.处方前工作包括通过实验研究或从文献资料中获得所需科学情报资料,获得原料药物及其有关性质。

( )8.多晶型药物的生物活性相同,对多晶型的研究及相应的生物活性研究不作为药物处方设计前研究的内容。

( )9.多晶型物的化学成分相同,晶型结构不同,某些物理性质,如密度、熔点、溶解度、溶出速度等不同。

( )10.药物的晶型不影响其吸收速度和临床药效。

( )11.药物以解离型或非解离型存在不影响药物通过生物膜被吸收。

12.对于缓、控释制剂,《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应在临床前进行动物体内与普通制剂多次给药的比较。

( )13.以静脉注射的生物利用度定为100%,该药的其他制剂与静脉注射剂比较所得的生物利用度称为相对生物利用度。

( )14.溶解度和pKa的测定影响以后许多研究工作,进行处方前工作开始时,必须首先测定溶解度和pKa。

( )15一个药物有几种多晶型物存在时,必须保证批与批之间都能一定的结晶条件,以保证原料药物具有均匀一致的晶型。

( )三、填空题1.在新制剂的研究与开发过程中,应根据药物本身的__及__对制剂进行设计。

2.药物制剂的设计是新药__的起点,是决定药品的__、__、__和__的重要环节。

3.药物制剂的设计目的是根据__及__,确定合适的__和__。

4.新药研究中申报新制剂的主要内容__、__、__、__。

5.药物的稳定性实验是研究__、__、__及__对__的影响,同时也可用来确定合适的__和__药物的技术和方法。

6.口服剂型设计时一般要求:__、____、__、__、__。

7.在进行药物制剂设计时,应充分考虑药物理化性质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是__和__。

8.剂型或制剂可影响到药物的__、__、__、__和__等方面。

良好的制剂设计应提高或不影响__,减少__。

9.制剂设计的可控性主要体现在制剂质量的__与__。

按已建立的工艺技术制备的合格制剂,应完全符合__。

重现性指的是__。

10.一种药物的不同固体剂型的溶出速率从快到慢排列为: __、__、__、__。

11.混悬剂与乳剂中的药物存在__过程,粒子越小,药物__,吸收越__,但吸收一般比溶液剂,而乳剂粒子小到一定程度,可被胃肠道的__所吞噬,故吸收量大大__。

12.根据药物制剂的设计原则,一个成功的制剂应该进行__评价__、__评价__研究。

13.单纯改变剂型的制剂不要求进行__实验,要求进行新制剂与参比制剂之间的__试验。

14.处方前工作的主要任务是:(1) __;(2)__;(3) __;(4) __。

15.新药的理化性质研究主要包括__、__、__、__、__以及__等的测定16.解离常数对药物的__和__很重要,因为大多数药物是有机的弱酸和弱碱,其在不同的pH介质中的__不同,药物溶解后存在的形式也不同,即要__型和__型存在,对药物的__有很大影响。

一般,__可更有效地通过类脂性的生物膜。

17.多晶型物的__相同,__不同,某些__等不同,如一个化合物具有多晶型,其中只有一种晶型是稳定的,其他的晶型都不太稳定,为__或__。

18.研究多晶型药物最广泛使用的方法有: __、__、__以及__、__。

19.生物利用度主要指制剂中药物吸收的__和__。

药物制剂的剂型因素可大大影响药物的__,从而影响到__。

20.药物制剂处方的优化设计中常用的优化法有__、__、__。

21.析因设计又称__,是一种__的交叉分组试验。

它不仅可以检验__的差异,更主要的是检验各因素之间__作用的一种有效手段。

22.药物制剂处方的实验设计可以使用的方法有___、__、__、__。

23.申报制剂新药时,资料中应包括的四个主要内容有: __、__、__、__。

24.需要进行溶出速度的试验的制剂是__、__、__、__。

25.效应面优化法是通过一定的实验设计考察__,即__对效应的作用并对其进行优化的方法。

效应面优化法的基本原理就是通过描绘效应对__的效应面,从效应面上选择较佳的效应区,从而回推出自变量取值范围即__的优化法。

四、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溶出速率快慢排列为( )。

A.包衣片<片剂<胶囊剂<散剂<混悬剂B.混悬剂<包衣片<片剂<胶囊剂<散剂C.胶囊剂<片剂<包衣片<散剂<混悬剂D.散剂<胶囊剂<片剂<包衣片<混悬剂E.片剂<包衣片<胶囊剂<散剂<混悬剂2.单纯改变剂型的制剂,要求进行( )。

A.临床实验B.生物等效性试验C.药效学评价D.药理学评价E.毒理学评价3.新制剂应进行毒理学研究,包括()。

A.急、慢毒性,有时还要进行致癌、致畸、致突变等实验B.单纯改变剂型的新制剂,也要完成全部相关实验C.全身用药的大输液,不需要进行刺激性试验D.大输液要进行微粒检查E.应进行药物相互作用评价4.药物制剂评价的药物动力学与生物利用度研究是( )。

A.单纯改变剂型的制剂要求进行临床实验B.已经上市的制剂与新制剂与之间的生物利用度无关C.在进行处方筛选工作后,立即可以进行生物等效性比较D.对于缓、控释制剂,应在临床前进行动物体内与普通制剂单次给药的比较.E对于缓、挂释制剂《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应在临床前进行动物体内与普通制剂单次和多次给药的比较5.处方前工作包括( )。

A.临床研究B.处方与制备工艺研究C.制剂药理、毒理研究D.申报工作E.获取新药的相关理化参数6.文献检索中使用医药专业搜索引擎是( )。

A. yahooB. googleC. pubmedD. sinaE.sohu7.药物理化性质测定属于制剂设计中的()。

A.初步毒理学及分析方法研究B.处方前工作C.临床研究D.处方与制备工艺研究E.制剂药理、毒理研究8.溶解度对药物制剂设计的影响( )。

A.通过改变给药途径,可以使溶解度很低的药物被吸收B.不论何种性质的药物,也不论通过何种途径给药,药物必须处于溶解状态才能被吸收C.解离型药物能很好地通过生物膜被吸收D.非解离型药物可有效地通过类脂性的生物膜E.药物的溶解度和pKa不影响药物制剂的设计9.在进行新药申报时,应依据( )。

A.《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B.《药品注册管理办法》C.《药品管理办法》D.《药品注册办法》E.《药品注册管理规范》10.在制剂处方优化的实验设计中,星点设计是基于几水平的设计( )A. 2B. 3C. 4D. 5E.6(二)多项选择题1.药物制剂的设计贯穿于制剂研发的整个过程,主要包括的内容( )A.对处方前工作包括理化性质、药理学、药动学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B.根据药物的理化性质和治疗需要,结合各项临床前研究工作,确定给药的最佳途径,并选择合适的剂型C.选择适合于该剂型的辅料或添加剂,通过各种测定方法考察制剂的各项指标D.采用实验设计优化法对处方和制备工艺进行优选2.口服剂型设计时一般要求( )。

A.人在胃肠道内吸收良好B.避免胃肠道的刺激作用C.克服首过效应D.具有良好的外部特征E.适于特殊用药人群3.影响药物的制剂设计的主要理化性质是( )。

A.溶解度B.稳定性C.流动性D.口服吸收性E.药理活性4.制剂设计的基本原则是要考虑到药物的( )。

A.有效性B.安全性C.可控性D.稳定性E.顺应性5.在制剂的制造过程中,必须对制剂的质量进行评价,需要进行的评价是( )A.毒理学评价B.药效学评价C.药物动力学D.生物利用度E.药理学评价6.对于在水中难溶的药物制备口服制剂时,为了提高其生物利用度,可采用( )。

A.增/助溶剂B.制成固体分散体C.环糊精包合物D.微粉化E.制成乳剂或微乳7.申报新制剂的主要内容包括( )。

A.处方、制备工艺、辅料等B.稳定性试验C.溶出度或释放度试验.D.生物利用度E.药物的药理活性8.药物的释药规律直接影响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药效,需要进行溶出速度的试验的是( )。

A.难溶或难吸收的药物B.治疗量与中毒量接近的药物C.要求速效或长效的制剂D.用于治疗严重疾病或急救用的药物E.所有的制剂9.药物制剂处方的优化设计的方法包括( )。

A.单纯形优化法B.拉氏优化法C.效应面优化法D.析因设计E.星点设计10.药物制剂处方的优化设计的实验方法包括( )。

A.单纯形优化法B.拉氏优化法C.效应面优化法D.析因设计E.星点设计五、问答题1.药物制剂的设计在制剂研发起到什么作用?2.简单叙述药物制剂处方的优化设计的过程。

3.一个药物从合成开始到最后上市,主要进行的工作包括什么?4.处方前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参考答案一、概念与名词解释见教材二、判断题1.√2. √3.√4. x5.√6.√7.√8. x9. √10. x 11. x 12. x 13. x 14. √15. √三、填空题1.理化性质、临床用药的要求2.新药研究和开发、安全性、有效性、可控性、稳定性和顺应性3.临床用药的需要、药物的理化性质、给药途径、药物剂型4.处方、制备工艺、辅料等、稳定性试验、溶出度或释放度试验、生物利用度5.热、氧气、水分、光线、药物稳定性、保管、贮存6.在胃肠道内吸收良好。

良好的崩解、分散、溶出性能和吸收是发挥疗效的重要保证;避免胃肠道的刺激作用;克服首过效应;具有良好的外部特征:如芳香气味、可口的味觉、适宜的大小及给药方法;适于特殊用药人群7.溶解度、稳定性8.有效性、安全性、可控性、稳定性、顺应性、药物的药理活性.、刺激性、毒副作用或其他不良反应9.可预知性、重现性、质量标准的要求、质量的稳定性10.包衣片、片剂、胶囊剂、散剂11.溶出越快、快、慢、巨噬细胞、增加12.毒理学、药效学、药物动力学与生物利用度13.临床实验、生物等效性试验14. (1)获取新药的相关理化参数;(2)测定其动力学特征;(3)测定与处方有关的物理性质;(4)侧定新药与各种有关辅料间的相互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