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脐动脉
平均血流速 度积分(VTI),通常为1秒钟内;二维 超声测量脐静脉血管横截面积(A) (可先测脐静脉血管直径,然后代入面 积公式计算)。脐静脉血流量(UVF) 计算: 脐静脉血流量(ml/min) = VTI × A × 60
脐静脉胎重血流量[ml/(min· kg)] = VTI × A ×60/kg 胎儿重量由胎儿股骨径、腹围、双顶径 计算得出
通过同时计算静脉导管绝对血流比例发 现静脉导管血流量随孕周增高而增大 (从23.2+/-9.6 ml/min 到 43.5+/-21.5 ml/min),表明脐静脉血流量每千克体重 随孕龄减少,是由于脐静脉血流向静脉 导管分流量增大所致。
脐静脉低血流量
静脉血流量的监测可反映心功能状况, 胎儿宫内发育以及宫内缺氧情况。胎儿 心功能减低、宫内发育障碍和宫内缺氧 时脐静脉血流量明显减低。
心律失常所致改变
正常胎儿脐动脉血流频谱S/D比值与心率 变化呈反比关系,即胎儿心率增加,S/D 比值较低,胎儿心率减低,S/D比值增加。 这种反比关系可作为预测胎儿胎盘功能 不全和心功能不全的指标。 胎儿心律不齐时,脐动脉血流频谱可显 示波动峰时不规律,此时,可检出有效 心排出量的下降。
脐动脉舒张末血流缺损和反转的预后
检测脐动脉血流意义
评估胎儿发育
研究表明脐动脉S/D比值、PI、RI随胎龄 增加而逐渐下降。而宫内发育迟缓的小 于孕龄胎儿(SGA)与适龄胎儿对照, 随孕龄增加,S/D比值反而呈增加趋势。 此参数较测量双顶径和腹围评估胎儿是 否为SGA,可在更早期孕龄提示宫内发 育迟缓。
研究分析发现SGA可能与胎盘存在血管 组织损害有关。母亲高血压及伴IUGR时, 可出现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全身小动脉 痉挛,造成胎盘绒毛小动脉痉挛、梗塞、 水肿、血管腔狭窄、胎盘绒毛面积和绒 毛毛细血管面积明显减少,胎盘功能下 降,是增加胎盘血管阻力的主要因素。
胎儿脐动脉、脐静脉、静脉 导管多普勒超声诊断及研究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超声医学科 吴雅峰
胎儿与母体的物质交换主要通过脐动、 静脉。脐动、静脉血流受胎盘和胎儿本 身心血管状态影响。检测脐动、静脉血 流可帮助产科医生了解胎儿血液循环和 胎盘功能状况,也是判定胎儿心血管是 否异常的间接征象。
脐动脉超声检测
正常脐动脉血流
脐动脉是由胎儿左右髂动脉发出汇入通 过脐部,与胎儿胎盘静脉汇合,组成脐 带。正常脐带内有两条脐动脉,一条脐 静脉。
脐动脉下游与胎盘连接,上游与胎体连 接,因此,其血流动力学改变即反映下 游胎盘对脐动脉血流的阻力,又反映了 上游胎儿血液循环异常所致波形特点。 正常妊娠随孕周增加,胎盘逐渐发育成 熟,胎盘血流量亦增加,胎盘脐带阻力 逐渐下降以保证胎儿发育的血流供应。
另一项对1371例10-16周胎儿的筛查研究 也显示了静脉导管血流检测的重要作用, 其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 敏感性和染色体异常的机率分别为65%, 95.7%, 18.3%, 99.5% 和 41 (95% CI 16108)。
研究表明在妊娠早期联合静脉导管血流 检测与颈背透明度厚度测量,可作为筛 查染色体异常的无创检测重要手段。可 使高危胎儿需有创检测大大降低
胎儿-胎盘循环阻力增加可导致胎儿缺氧、 缺血改变。
预测胎儿心功能不全和胎儿宫内窘迫
脐动脉血流频谱舒张末期血流速度反转 是胎儿异常的预兆 胎儿心功能不全、有右心充盈障碍、充 血性心力衰竭、宫内窒息的胎儿发现脐 动脉血流频谱舒张末期波形缺如或反转
与脐静脉、静脉导管、大脑中动脉的联 合检测研究发现,这类心功能不全的胎 儿,存在严重缺氧,呈现低氧血征,宫 内死亡率极高。胎儿脐动脉血流监测还 是胎儿宫内窘迫的重要预测指标。
血流量计算: 静脉导管血流量(胎重)(ml/min· kg)= 静脉导管血流速度积分(VTI) × 静脉 导管面积(A) × HR / kg
Hsu 等测量490例8 到38 周胎儿静脉导管: S峰 0.33 +/- 0.11 m/s, D峰 0.24 +/- 0.09 m/s 心房收缩最低速度是0.15 +/- 0.09 m/s S/D 2.5 +/- 1.01 PI、RI 分别是0.67(+/- 0.21), 0.64 (+/- 0.11) S波、TAMX和 A波 随胎龄增加而增大,而 PI、 RI、S/D、胎儿心率随胎龄增加而减低。 正常静脉导管血流量(胎重)平均60 +/- 30 (ml x min(-1) x kg(-1))
脐静脉血流检测呈现高血流量的胎儿常 见于Rh血型不合、糖尿病、胎盘病变等 妊娠并发症患者。但其预后多较好。
静脉导管超声检测
正常静脉导管
静脉导管是胎儿期特有的循环通道。脐 静脉进入胎儿腹部上行分成门窦和静脉 导管。门窦进入门静脉,静脉导管携带 氧合血到下腔静脉。研究证实氧合血在 静脉导管汇合后被追赶至下腔静脉中部。
研究显示宫内发育障碍的胎儿,分别计 算其脐静脉血流量/kg(胎重)、脐静脉 直径/头围(HC)比值和脐静脉血流速度 /头围比值,IUGR胎儿均明显低于同胎 龄正常对照胎儿。
快速型心律失常胎儿特别是室上性心动 过速,脐静脉血流量计算亦减低,可能 与心肌功能障碍,心房压力增高有关。
脐静脉高血流量
静脉导管血流频谱异常,多数同时合并 结构性心脏异常。在连续胎儿追踪观察 中发现结构性心脏异常胎儿,血流动力 学发生改变,特别是多数复杂畸形,如 房室间隔缺损、法洛四联症、左或右心 发育不良、大动脉异常等。
正常脐静脉血流量
正常胎儿脐静脉血流量随胎龄增加而增 加,从20周到36周,几乎增加7倍(从 20 周 33.2 (SD, 15.2) mL/min 到36周221.0 (SD, 32.8) mL/min )。而脐静脉血流量每千克 体重随孕龄减少,
Boito报道从117.5 (SD, 33.6) mL/min· kg 到 78.3 (SD, 12.4) mL/min· kg。Ferrazzi 报道从 20周128.7 ml/min/kg 到38周 104.2 ml/min/kg。 结果的差异表明计算脐静脉直径、平均 流速和脐静脉血流在观察者内存在一定 程度易变性。
宫内发育迟缓的胎儿,脐静脉血流量减 低,而其静脉导管血流量却较正常同龄 胎儿增大,且脐静脉血流量与静脉导管 血流量的比值,亦比正常同龄胎儿明显 增加。正常发育胎儿脐静脉血流量到静 脉导管的血流量平均为(43% ±9%)。 而宫内发育迟缓的胎儿可增加到(62% +/- 8%)。
结构性心血管病静脉导管检测意义
检测静脉导管血流意义
心房收缩对静脉导管血流影响 心动过速心肌病静脉导管血流改变
心动 过速性心肌病可导致心室收缩功能减低和心房压力增 高
静脉导管血流在胎儿发育筛查中作用
Matias等对486例10-14周胎儿进行了染色体缺 陷筛查,依据指标是母亲年龄、胎儿颈背透明 度厚度,同时检测静脉导管收缩期速度、舒张 期速度、心房收缩速度和搏动指数。结果发现 染色体缺陷63例,其中90.5%出现心房收缩波 反转,而在染色体正常的423例胎儿中出现静 脉导管心房收缩波反转的仅有3.1%。异常组S 和D的速度明显减低,而PI明显增高。多元回 归分析仅有心房收缩异常是独立预测指标。
正常脐动脉血流频谱特点
正常发育胎儿心律规整的前提下,脐动脉 血流频谱呈连续单向双期血流频谱,即 由同方向的两个波峰组成,收缩期波峰 较高,称S峰,舒张期波峰为持续平坦低 波,称D峰。
脐动脉血流检测
1.收缩期血流峰值速度(Vmax) 2.舒张末期血流峰值速度(Vmin) 3.平均血流速度(Vmean)
观察提示脐动脉舒张末血流缺损和反转 的预后较差,特别是神经系统发育异常
脐静脉超声检测
正常脐静脉
脐静脉起于胎盘,与脐动脉走行于脐带内, 连接胎儿脐部,穿行胎儿腹部终止于静 脉导管。反映胎儿组织灌注,以及正常 发育和循环状态。
脐静脉血流频谱特点
脐静脉血流频谱呈持续血流,方向与脐动 脉相反。反映胎盘向胎体血流供应流量, 即随胎龄增加,血流量增加,检测血流 速度即增加,至孕37~38周达最大值。正 常胎儿血流量恒定,为每千克胎重每分 钟100~120ml(100~120ml/(min· kg))。
脐动脉血流特点
胎儿是不断发育生长的,脐动脉血流量即随 其增加。表现脐动脉峰值血流速度增大。 任何影响胎儿发育的异常,减少胎儿血流量都 可使脐动脉峰值血流速度减低。 S/D主要反映胎儿-胎盘血流阻力,因此,在胎 体侧S/D比值最大,而在胎盘侧S/D比值最低。 且S/D比值随胎龄增加而降低。 PI与RI亦反映胎盘阻力,随胎龄增加而减低。
4.收缩期最大血流峰值速度/舒张末期血 流峰值速度(S/D) 计算方法:
Vmax S/D = ————— Vmin
5.搏动指数(PI)计算方法: Vmax - Vmin PI = —————— Vmean
6.阻力指数(RI) 计算方法: Vmax - Vmin RI = —————— Vmax
静脉导管起始和近段功能像生理性括约 肌,缺氧或缺血时起到加压使氧合血通 过导管到下腔静脉和心脏,并减少向门 静脉和肝脏供血的作用。
静脉导管血流频谱检测
检测参数:
1.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S) 2.舒张期峰值血流速度(D) 3.舒张末期血流速度或心房收缩速度(A) 指数计算: 1.搏动指数(PI) 2.阻力指数(RI) 3.对应独立指数计算:S/A,(S-A)/S,(S-A)/D 4.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舒张期峰值血流速度(S/D) 5.时间平均速度(TAM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