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第1章信息化建设指导思想和建设原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信息化指导思想 (5)1.2 信息化建设原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2章信息化建设需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业务发展是信息化提升的核心动力 (7)2.1.1 业务环境与公司定位.................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2 业务需求分析 (7)2.2 信息化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挑战.........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1 艰辛的付出与巨大的成绩.............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2 面临的挑战.........................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3 行业信息化正在向新的高度迈进.......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4 技术需求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3章信息化能力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能力发展目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 系统总体架构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4章信息化技术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 企业智能管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1 集团公司财务管理系统(FMS)........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2 集团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系统(E-HR)。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3 集团公司知识管理系统(KM).........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4 集团公司竞争情报系统(CIS)........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5 集团公司领导决策信息服务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6 集团协同办公自动化系统(COA)......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 制造协作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1 集团公司电子商务交易系统(EC).....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2 供应链管理系统(SCM)..............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3 股份公司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4 股份公司6-sigma质量管理系统(6-sigma)错误!未定义书签。
4.3 作业管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1 M ES的定位.........................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2 M ES系统定义.......................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3 M ES功能架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4 M ES的部署结构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5 M ES的建设策略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 企业信息集成平台.....................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1 公共应用支撑平台建设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2 基于目录服务的资源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3 工作流与数据交换...................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4 网络门户(EIP)建设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5 数据管理中心....................... 错误!未定义书签。
4.5 网络平台建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5.1 网络平台需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4.5.2 网络区域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4.5.3 网络逻辑拓扑结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
4.5.4 网络设备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4.5.5 网络管理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4.6 信息资源管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6.1 信息资源管理体系主要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4.6.2 M OM 2000系统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6.3 S ystems Management Server系统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7 信息化安全体系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7.1 信息安全体系架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
4.7.2 建设安全技术体系................... 错误!未定义书签。
4.7.3 建立安全评估体系................... 错误!未定义书签。
4.7.4 安全管理体系....................... 错误!未定义书签。
4.7.5 主要任务总结.......................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5章信息化建设组织与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 信息化组织结构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 信息化管理流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3 信息化建设与运行过程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5.3.1 项目建设管理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5.3.2 运行维护管理方法 (9)第6章信息化建设计划与投资................ 错误!未定义书签。
6.1 分阶段实施计划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1.1 第一阶段(2006年):基础信息化环境建设阶段错误!未定义书签。
6.1.2 第二阶段(2007、2008年):以电子商务为主的信息系统提升阶段................................. 错误!未定义书签。
6.1.3 第三阶段(2009、2010年):战略管理信息化阶段错误!未定义书签。
6.2 项目计划和投资估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6.3 项目价值蓝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7章信息化建设风险分析及保障措施 (16)7.1 规划的贯彻与实施 (17)7.2 风险分析 (19)7.3 保障措施 (23)1.1信息化指导思想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这是国家的战略,也是企业发展战略重要的一章。
在这样的宏观战略指引下,公司“十一五”期间信息化建设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战略举措,将企业信息化作为集团公司重大发展战略之一。
围绕“三步走”战略,以提高企业核心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为目标,以"实现科学管理、向管理要效益"为宗旨,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务求实效"的建设思路,高度重视统筹规划,加强基础工作和应用创新,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先导,以信息化资源整合和管理模式的改革为关键,以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核心,在讲求实效的前提下“高起点、快步伐”发展。
作为指导思想的具体落实,提出公司信息化建设策略如下:以标准化为准绳、以业务战略为导向。
在ERP取得的成就基础上,针对薄弱环节,建立基础设施,打牢基础,构建起企业信息化的整体框架,对于业务环节的应用逐点突破,形成以点带面的格局。
将公司信息化建设工作提高到新的水平。
公司信息化工作的五个改进方向,其核心是资源的整合:集成、标准、共享、创新、协作。
通过三到五年的信息化建设达到下面目标:提高应用覆盖率:瞄准世界先进水平,紧密公司信息化发展的实际,不断提高现代信息技术在生产、营销、管理过程中的应用水平,提高企业经营活动的效益与效率,逐步形成覆盖公司各项业务的信息化应用体系。
支持各项业务能力的综合改善:全面提升公司综合改革、综合决策、综合服务的能力,全面支撑企业的运营和管理。
实现企业信息化是公司提升运营和管理水平,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证。
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优化企业资源配置,降低成本,改进质量,提高效率,改善服务,增强管理的透明度,加强内部制衡,完善决策程序,增强企业的市场应变能力,全面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为实现公司跨越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信息化与管理变革相辅相承:管理信息化要与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进技术进步相结合,通过管理信息化促进机制创新、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
利用信息化的效力,实现精细化管理和企业的快速响应能力。
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注重管理与系统能力建设并重,保障信息化工作健康发展。
1.2业务发展是信息化提升的核心动力1.2.1业务需求分析公司的信息化建设已经走在了国内同行的前列,但是要想在竞争中持续保持领先,仍需要通过进一步的信息化建设加强企业的业务能力。
公司在以下六个方面仍存在提升的空间:1、进一步提高信息流转的效率,消除信息孤岛,降低管理成本以电子报表和数据自动交换手段取代人工报表,实现数据在系统内的快速流转,减少订单履行时间,提高企业对市场的响应速度。
2、进一步降低库存成本由于寻找市场和组织生产间的时间差,公司不得不保留一定的库存,这样占用了大量资金。
分析产生库存的原因,根源在于信息不畅、市场预测不准确、计划性差,不能实现需要多少、采购多少、生产多少、销售多少的精确运作模型。
3、理顺供应链上游,加强供应商管理从供应链全局出发,在确保采购目标实现的同时,兼顾供应商的利益,以敏捷高效的自动化手段加强对供应商的统筹管理。
4、理顺供应链下游,加强客户关系管理运用信息技术,汇集、分析客户的有关资料,更好地指导公司的生产、研发、营销等工作,支持辅助决策,使原本“各自为战”的市场推广人员、销售人员、售后服务人员协调一致,在维持现有客户的基础上,不断寻找新的市场和渠道,有效地吸引潜在客户,为公司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5、建立企业商务门户,打造电子商务平台建立功能完备的企业信息门户EIP,实现公司新闻发布、产品广告、文档搜索、电子邮件、信息交互等支持层功能,实现以网上采购、网上销售、网络会议为主的应用层功能,最后还要考虑电子商务相关技术的发展,留有扩展接口,如电子支付、电子认证、智能应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