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优秀课件
(兼有α受体阻滞作用)
治疗CHF药物的分类
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抑制药 卡托普利等 强心苷类 地高辛等 利尿药与血管扩张药 噻嗪类、硝普钠等 -受体阻断药 美托洛尔、卡维地洛等 其他治疗CHF药
磷酸二酯酶Ⅲ抑制剂:氨力农、米力农 钙增敏剂:匹莫苯 钙通道阻滞药:氨氯地平 -受体激动药:多巴酚丁胺
强心苷药理及其临床应用
右图:洋地黄(Digitalis) 强心苷主要来源于高等
植物 我国含强心苷的植物资
源丰富,迄今,已自各 种植物中提得300多种 强心甙,临床常用的仅 4~5种。
强心苷的化学结构
苷元
3个洋地黄糖
不饱
和内
酯环
甾核
苷元中甾核上的羟基数与强心苷作用快、 慢、长、短有关。羟基数多者发挥作用 快,持续时间短。 洋地黄毒苷 1 个羟基 地高辛 2 个羟基 毒毛旋花苷K 4 个羟基
原 型 肾 排 泄
用 药 途 径
%
%
洋地黄毒苷 1 90~100 97 70 26 20 口服
地高辛
2 60~80 25 20
7 60~90 口服
毒毛花苷K 4
2~5
5 极少 少 100 静注
强心苷的治疗用途(适应症)
充血性心力衰竭
仍是临床上治疗心衰的重要药物之一 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CHF,但强心甙对不同原因引起的
增加
心肌收缩力
用药后
交感活性
降低
心衰时
心率
对心脏电生理特性的影响
自律性
直接
间接
总效应
毒量效应
传导速度 直接
间接
总效应
毒量效应
有效不应期 直接
间接
总效应
毒量效应
窦房结 心房 房室结 浦氏纤维 心室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洋地黄作用对
EKG的影响
CHF的疗效差异很大 对瓣膜病、先心、高血压、动脉硬化等所致心功能不全, 疗效较好。对伴有心房纤颤、心率快的疗效尤佳。 对继发于高排出量性心功能不全,因心肌能量代谢障碍, 疗效较差。 对肺原性心脏病、严重心肌损伤或有活动性心肌炎者, 强心甙的疗效差,且易致强心甙中毒。 对机械性阻塞所致的心功能不全疗效最差,甚至无效。
CHF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除前述的心脏调节功能的变化,还有受体、信 号转导系统、兴奋-收缩偶联过程与Ca2+代谢 等分子生物学的改变。
交感神经的激活与β1受体信号转导的变化 内分泌的异常激活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激活
AVP(精氨酸加压素)释放增加
内皮素(endothelin, ET)
ACE抑制剂,如卡托普利等 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如氯沙坦等 利尿剂,如噻嗪类、留钾利尿剂 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卡维地洛
(兼有α受体阻滞作用) 血管扩张剂,如硝酸甘油、肼屈嗪等
慢性心功能不全
(chronic or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
各种病因引起的多种心 脏疾病的终末阶段。
强心苷的药理作用
正性肌力作用 (positive inotropic effect)
选择性的直接收缩作用, 加强正常心肌或衰竭心肌的收缩力。
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肌收缩速率提高:改善CHF患 者心输出量。
对正常心脏的心输出量反而减少。 心肌耗氧量反而 增加。
各药物作用可能产生的效果
I:正性肌力药; V:血管扩张药; D:利尿药
正常
Q-T 间期缩短 ST-T压低 T波倒置 房室传导阻滞A-VB 异位节律
早搏 心动过速 颤动、扑动
治疗量 洋地黄
中毒量 洋地黄
中毒量 洋地黄
心电图-洋地黄效应
强心苷药代动力学特征
三种强心苷的药代动力学特性比较
药物
Hale Waihona Puke 羟 基 数口 服 吸 收
蛋 白 结 合 率
%
代
肝 肠
谢
循 环
%
%
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优秀课件
要点
心衰的定义及基本病理生理过程 常用的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功能不全的药
物
强心苷的药理作用、机制,临床应用,毒性 及其防治
ACE抑制剂的药理作用机制,临床应用 β受体阻滞剂在心衰中的应用 其他治疗心功能不全药物的药理作用
我们本次课讲授的药物是
正性肌力药,如强心苷、PDE抑制剂、 β受体激动剂等
单用正 性肌力 药效果 不好。
DIGOXIN Na+-K+ ATPase
K+
Na+-Ca2+ 交换
3Na+
Ca2+
Na+ Na+
[Ca2+]i
增强心肌收缩力 Ca2+
Ca2+
负性频率作用(negative chronotropic effect)
间接作用:是正性肌力作用的结果。
直接作用:是强心苷的毒性作用,是抑制心 肌传导系统的结果。
量
CHF治疗靶位
收缩功能障碍
大约有2/3的患者具有心肌收缩功能障碍。 一般选用增强心肌收缩性的药物,也可用扩
张血管药减轻前后负荷以改善心肌顺应性而 提高收缩性。
舒张功能障碍
心室的舒张也是一主动耗能过程。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β受体
阻断药,硝酸酯类等对抑制心肌肥厚,提高 顺应性有一定疗效
心脏的代偿功能是有限的,而且过强的代偿机 制反而加重原衰竭心脏的负荷,使心收缩力进 一步减弱,顺应性进一步下降,形成恶性循环, 最终导致心功能失代偿,而出现一系列的临床 症状。
心功障碍的病理生理学与药物作用的环节
心功障碍 (收缩功能↓①,舒张功能↓⑧ )
输出量↓
血管收缩
神经激素↑ (RAS↑④、CA↑)
心肌1-R↓⑦
阻抗↑ 后负荷↑②
血管肥厚、重构⑥
水钠潴留 ⑤ 血容量↑
前负荷↑③
心缩力↓ 顺应性↓
心肌肥大、重构⑥
肺循环淤血 (左心功能不全)
静脉淤血
体循环淤血 (右心功能不全)
现代药物治疗CHF的目的
改善血流动力学状况并尽快缓解症状 防止心肌继续损害并延缓自然病程。重
点是防止或逆转心肌肥厚, 降低病死率,延长存活期和提高生活质
适当静脉回流下,心排 出量绝对/相对减少, 不能满足机体、组织所 需的一种病理状态和临 床综合症
它同时伴有心肌收缩/ 舒张功能下降,最终致 体循环或/和肺循环淤 血,称为CHF。
CHF的发病机制
尽管CHF的发病机制是心肌的收缩和舒张功能 障碍,但在CHF的慢性演进过程中,机体也经 历了由适应(代偿)到适应不良(失代偿)的 病理过程。
心钠素(心房肽,ANF) 其他内源性调节物 兴奋-收缩偶联障碍
基本作用是增 加心肌收缩力 与留钠作用
治疗CHF药物的分类
正性肌力药,如强心苷、PDE抑制剂、 β受体激动剂等
利尿剂,如噻嗪类、留钾利尿剂 血管扩张剂,如硝酸甘油等 ACE抑制剂,如卡托普利等 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卡维地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