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管理

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管理

摘要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

本文立足于实践教学的现状及其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对目前实践教学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策。

要切实提高实践教学质量,从传统的偏重理论教学转变到注重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就需要积极推进工学结合,完善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注重师资队伍建设,以规范化的管理,对实践教学进行全面监控,使得实践教学在实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实践教学教学质量提高A Brief Discussion on the Management of Practice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Wang Peiyao Abstract Practice teaching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for it can effectively cultivate students'practice ability,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ability and innovation abil-ity.Based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practice teaching and its importance in personnel training,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in the current practice teaching,and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pra-ctice,and transform the focus from traditional theoretical teaching to practical operation ability,we should actively promote the wo-rking-learning combination,perfect training and practice base construction,pay attention to the building of teaching staff,so as t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of practice teaching,and co-mprehensively monitor practice teaching.Key words practice teaching;teaching quality;to improve Author's address Department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Changzhou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Technology,213164, Changzhou,Jiangsu,China加强实践教学,融“教、学、做”为一体,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生产、管理、经营和服务一线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是高职教育的核心目标。

实践教学强调学生亲身参与、经历和实践操作,旨在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目前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管理却存在种种问题。

(1)重理论、轻实践由于受到传统的“高等学校应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等思想观念的影响,高校各专业实践教学普遍弱化。

对于课堂教学高度重视,而对于实验、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则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2)实践教学经费短缺由于实践教学发展经费长期投入不够,造成实训设备数量少、实训设备的更新速度跟不上行业技术水平的发展速度、实训场地偏小但学生数量多,上课效率不高、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困难等问题。

(3)实践教学师资匮乏由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不到位,为了保证实践教学的顺利进行,普遍做法是聘请企业人员作为外聘老师。

但有的外聘老师责任心并不强,一些专业基础课的实践内容得不到深化,也直接影响了后继课程的理解。

另外,现在年轻教师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而这些教师大都“从学校到学校”,没有企业一线的工作经验,实践动手能力普遍比较差,致使实践教学模式比较单一,内容相对陈旧,理论教学常常与实践教学脱节。

(4)实践教学管理制度不够健全现有的高职院校教学及管理,大多沿袭的是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往往侧重于课堂教学过程的管理与监控,而对学生动手能力培养起关键作用的实验、实训、社会实践、毕业设计(论文)等教学环节和教学过程则较少有专门的管理制度和监控手段,更没有相应的考核评估措施,缺乏独立的实践教学考核评估体系,导致实践教学监督不力,实践教学效果不好,严重影响了实践教学的质量。

基于以上分析的种种问题,高职院校应该明确实践教学对于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性,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才能保证和不断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

(1)推进工学结合,构建和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在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的基础上,构建一套相对理论教学独立的包括实训、实验、实习、课程设计、社会实践、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内容的实践教学体系。

应根据专业和企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将各实践教学环节组成一个贯穿学生学习全过程、有明确的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考核办法的体系。

实践教学内容应重点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成为符合企业技能要求、具有较强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2)加强校企合作,推进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的建设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必备条件,因此高职院校要紧密联系企业,加强校企合作,广开渠道筹措建设资金,利用和共享多种资源,多途径、多形式地推进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建设。

通过基地的建设和组织学生到基地进行生产实习和生产实践,既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又加强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并且可以在实践教师的带动下,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提高实践教学管理水平。

(3)采取激励措施,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在实践教学环节中,教师是关键。

只有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才能保证实验实习等实践教学计划和任务的顺利完成。

教师实践经验不足就会限制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因此,高职院校要搞好实践教学,就必须切实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高职院校师资建设的核心目标,所以应着重加强对教中图分类号:G71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94(2012)09-0156-02 156(上接第155页)对于个人、社会、民族国家关系极大,它关系到社会的变更,人的全面发展。

儿童阶段是人生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个性开始形成的关键期。

”个性的心理结构是一个复杂的、多层次多水平的系统,主要包括自我意识、个性倾向和个性心理特征三大部分。

个性系统中自我意识在儿童时期便开始萌芽、发展了。

这种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发生一直持续到青春期,它对儿童甚至一个人的个性形成起着先决作用。

基本体操训练中儿童通过自我体验,以坚强的意志品质克服了初练时的浑身酸痛和疲劳的感觉,使最初的兴趣变成一种积极的情绪,使孩子感受到我行,我坚持不懈的努力就能成功,从而使积极的情绪和自我体验转化成自我信念,变成一种追求成功的动力。

另外,幼儿基本体操运动有个人动作,也有集体的配合,这就要求幼儿学会约束自己的行为,改变任性和随心所欲的毛病,明白纪律和成功的关系,养成守纪律讲团结的良好行为习惯,增强了自我调控的能力。

幼儿基本体操的形体训练从一定程度上对幼儿良好气质的形成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3.3.2基本体操锻炼对儿童社会性发展影响的分析人的社会化过程是指由生物的人变成社会的人的过程。

人刚出生时只是一个生物人,要使之成长为一个社会的人,成为一个社会或群体所需要的人,它就得学习社会或群体规范,知道社会或群体对他们的期待,从而逐步具备作为这一社会或群体成员所具备的知识、技能、态度、情感和行为。

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体育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日本的专家学者对4-6岁幼儿进行的研究表明:凡运动能力发展良好的儿童,其社会发展也较好。

反之,运动能力发展较迟的幼儿,其依赖性较强,社会性发展水平也较差。

在小学中开展幼儿基本体操运动则为小学生学习集体取向、学习以合作方式参与竞争、营造良好的气氛,这些都会潜移默化地向儿童灌输群体观念,增强集体主义精神和遵守纪律、团结友爱的优良品德,极有利于儿童群体性的发展。

幼儿基本体操运动可以使孩子有多种角色选择的机会,接触更多的人际关系,为培养其成为适应社会的人打下良好基础。

另外,幼儿基本体操所具有的表现性,又可以促进儿童表现力的发展,对幼儿从小就学会适应当今日益信息化的社会方向有着重要的价值。

一个人倘若能集优良的道德品质于一身、完善地表现自己,就会有更多成功的机会,能更好地与他人交流沟通、和谐发展。

3.3.3培养儿童运动兴趣和爱好、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幼儿基本体操不仅要增进儿童的身体健康,而且还要增进儿童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

通过基本体操锻炼使小学生不畏困难、敢于拼搏、乐观开朗、热爱集体的优良品质,促使儿童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其具体内容表现在:1)通过各种游戏,培养幼儿积极参加体育活动,体验体育活动中的乐趣。

2)通过各种操类练习及综合性游戏等发展方位知觉和节奏知觉;发展注意力、想象力和模仿力;培养自我约束能力。

3)通过徒手操、各种综合性游戏等培养发展模仿、创新、审美、交往和竞争兴趣,培养友好合作并乐于助人的品质。

4结论与建议4.1结论(1)在小学中实施幼儿基本体操教学是必要的、可行的。

(2)幼儿基本体操教学目标与内容不合理,有待完善。

(3)影响幼儿基本体操开展的因素主要有:缺乏系统科学的教材、缺乏高水平的专业教师、缺乏资金等。

4.2建议(1)加大对幼儿基本体操的宣传力度,加速幼儿基本体操的普及和推广工作。

(2)提高幼儿教师教学能力,完善教师培训体系。

(3)加强有关部门及教育部的重视,加大投资,完善器材设施。

参考文献[1]方明.根深才能叶茂———谈幼儿家庭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中国幼儿基本体操网.2003,2.[3]谭星.幼儿园体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4]中国关心下一代委员会幼儿基本体操促进会.幼儿基本体操评分规则[S].2000,1.[5]黄人颂.学前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6]项灵羽.幼儿智力开发[M].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0.[7]邢文华,等.人体测量与评价[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5.编辑胡俊龙部和外部质量评价和监控应双管齐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