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反应热的计算

反应热的计算

第三节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复习: 复习:
已知: 1、已知:H2(g)+Cl2(g)=2HCl(g) △H=-184.6 kJ/mol 则反应HCl(g)= H 则反应HCl(g)= 12(g)+ 1 2(g)的△H为( D ) Cl (g)的
2
2
A.+184.6 kJ/mol C.-369.2 kJ/mol C.-
6、已知: 、已知
Zn ( s ) +1/2O2 ( g ) = ZnO ( s ) ∆H = -351.1 kJ/mol Hg ( l) +1/2O2 ( g ) = Hg O ( s ) ∆H = -90.7 kJ/mol Zn ( s ) + Hg O ( s ) = ZnO ( s ) + Hg ( l) ∆H 3= 。
由1 mol CO和3 mol CH4组成的混和气在上述条 和 件下完全燃烧时, 件下完全燃烧时,释放的热量为( B )。 。 A.2912 kJ B.2953 kJ . . C.3236 kJ D.3867 kJ . .
3.含Ba(OH)21mol的稀溶液与足量稀盐酸反应,放出 114.6 kJ的热量,表示该反应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 的是 ( C )。 A.Ba(OH)2(aq)+2HCl(aq)=BaCl2(aq)+2H2O(l); △H = -114.6 kJ/mol B.Ba(OH)2(aq)+2HCl(aq)=BaCl2(aq)+2H2O(l); △H = +114.6 kJ/mol C.1/2Ba(OH)2(aq)+HCl(aq)=1/2BaCl2(aq)+H2O(l);△H = -57.3kJ/mol D.1/2Ba(OH)2(aq)+HCl(aq)=1/2BaCl2(aq)+H2O(l); △H = +57.3 kJ/mol
为多少? 则 ∆H 3为多少?
7、已知: 、已知: 2C(s) + O2 ( g ) =2CO ( g ) ( ) ∆H = -221 kJ/mol 2H2 ( g ) +O2 ( g ) =2H2O ( g ) ∆H = -483.6 kJ/mol 则C(s) + H2O ( g ) =CO ( g ) + H2( g ) ( ) 为多少? 的∆H为多少 为多少
假如都在相同状态下, 假如都在相同状态下,请写出发射火箭反应的热化学方 程式。 程式。 2 N2H4(g)+ 2NO2(g)= 3N2(g)+4H2O(l) △H=-1135.2 kJ/mol
5、.已知 、 已知 ① CO(g) + 1/2 O2(g) =CO2(g) ② H2(g) + 1/2 O2(g) =H2O(l)
)+1 ∆H3=? ①C(s)+1/2O2(g)==CO(g) )+1 283. ②CO(g)+1/2O2(g)== CO2(g) ∆H2=-283.0 kJ/mol ∆H1=-393.5 kJ/mol 393. ③C(s)+O2(g)==CO2(g)
三、盖斯定律:P11页 盖斯定律: 页 1、定义: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的始末 、定义: 状态有关,而与具体的反应进行的途径无关。 状态有关,而与具体的反应进行的途径无关。
用能量守恒定律论证盖斯定律
•先从始态S变化到到终态L, 体系放出热量(△H1<0),然 后从L到S,体系吸收热量 (△H2>0)。 •经过一个循环,体系仍处于S 态,因为物质没有发生变化, 所以就不能引发能量变化,即 △H1+△H2≡0
例1:如何测出这个反应的反应热: 如何测出这个反应的反应热: (1)C(s)+1/2O2(g)==CO(g) ΔH3=?
盖斯定律直观化
△H=△H1+△H2 = △
2.盖斯定律的应用:间接求算某反应的反应热
有些化学反应进行很慢或不易直接发生, 有些化学反应进行很慢或不易直接发生, 很难直接测得这些反应的反应热, 很难据。 斯定律获得它们的反应热数据。
关键:目标方程式的“四则运算式”的导出。 关键:目标方程式的“四则运算式”的导出。 方法:写出目标方程式确定“过渡物质” 要消去的物质) 方法:写出目标方程式确定“过渡物质”(要消去的物质) 然后用消元法逐一消去“过渡物质” 导出“四则运算式” 逐一消去 然后用消元法逐一消去“过渡物质”,导出“四则运算式”
中燃烧, 4、某次发射火箭,用N2H4(肼)在NO2中燃烧,生成 某次发射火箭, 液态H 已知: N2、液态H2O。已知: (1) N2(g)+2O2(g)==2NO2(g) △H1=+67.2 kJ/mol (2)N2H4(g)+O2(g)==N2(g)+2H2O(l) △H2=-534 kJ/mol
8. 在100 g 碳不完全燃烧所得气体中,CO占1/3体 碳不完全燃烧所得气体中,CO占1/3体 2/3体积 体积, 积,CO2占2/3体积,且 C(s) +1/2O2(g) = CO(g); H = -110.35 kJ/mol ; H CO(g) + 1/2O2(g) = CO2(g); = -282.57 kJ/mol ; 与这些碳完全燃烧相比,损失的热量是( C 与这些碳完全燃烧相比,损失的热量是( ) A. 392.92 kJ C. 784.92 kJ B. 2489.44 kJ D. 3274.3 kJ
CO(g)+1/2O2(g) H3 C(s)+O2(g) H1 = H1 H2 CO2(g) H3
H2 +
C(s)+1/2O2(g)==CO(g)
△H3=?
+) CO(g)+1/2O2(g)==CO2(g) △H2=-283.0 kJ/mol
C(s)+O2(g)==CO2(g) △ H3 + △ H2 = △ H1 ∴△H3= △H1 - △H2 = -393.5 kJ/mol -(-283.0 kJ/mol) = -110.5 kJ/mol △H1=-393.5 kJ/mol
P(s、红磷)+5/4O2(g)=1/4P4O10(s) H2 -738.5 kJ/mol 、红磷 =
试写出白磷转化为红磷的热化学方程式 P4(s、白磷)=4 P(s、红磷) H= -29.2 kJ/mol 、 、 _____________________。 。
你知道神六的火箭燃料是什么吗? 你知道神六的火箭燃料是什么吗?
一、盖斯定律 不管化学反应是分一步完成或分几步 完成,其反应热是相同的。 完成,其反应热是相同的。 定义: 1、定义: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 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 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 径无关。 径无关。
看下面的图理解盖斯定律
•某人从山下A到达山顶B,无 论是翻山越岭攀登而上,还是 坐缆车直奔山顶,其所处的海 拔都高了300 m •即山的高度与A、B点的海拔 有关,而与由A点到达B点的途 径无关 •这里的A相当于反应体系的始 态,B相当于反应体系的终态. 山的高度相当于化学反应的反 应热
正逆反应的反应热效应数值相等, 正逆反应的反应热效应数值相等,符号相 反。“+”不能省去。 ”不能省去。
思考: 思考:为什么在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中通常可 不表明反应条件? 不表明反应条件?
热化学方程式还可以表示理论可进行实际难进行的 化学反应
3、同素异形体相互转化但反应热相当小而 、 且转化速率慢,有时还很不完全, 且转化速率慢,有时还很不完全,测定反应 热很困难。现在可根据盖斯提出的观点“ 热很困难。现在可根据盖斯提出的观点“不 管化学反应是一步完成或分几步完成, 管化学反应是一步完成或分几步完成,这个 总过程的热效应是相同的” 已知: 总过程的热效应是相同的”。已知: P4(s、白磷)+5O2(g)=P4O10(s) H1 -2983.2 kJ/mol = 、
如何测出这个反应的反应热: 如何测出这个反应的反应热: (1)C(s)+1/2O2(g)==CO(g) ΔH3=?
①能直接测定吗?如何测? 能直接测定吗?如何测? ②若不能直接测,怎么办? 若不能直接测,怎么办? )+1 ∆H3=? ①C(s)+1/2O2(g)==CO(g) )+1 283. ②CO(g)+1/2O2(g)== CO2(g) ∆H2=-283.0 kJ/mol ∆H1=-393.5 kJ/mol 393. ③C(s)+O2(g)==CO2(g)
下列数据表示H 例:下列数据表示 2的燃烧热吗? 下列数据表示 的燃烧热吗? H2(g)+1/2O2(g)=H2O (g) =-241.8 kJ/mol △H1=- 已知 H2O(g)=H2O (l) =-44 △H2=- kJ/mol H2(g)+1/2O2(g)=H2O (l) △H=△H1+ △H2=-285.8 kJ/mol = =-
4、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中正确的是( D) 、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中正确的是( A.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磺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 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磺分别完全燃烧, 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磺分别完全燃烧 出的热量多 B.氢气的燃烧热为 氢气的燃烧热为285.8 kJ·mol-1,则氢气燃烧的 氢气的燃烧热为 , 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O2(g)====2H2O(l) ∆H 热化学方程式为: =285.8 kJ·mol-1 C.Ba(OH)2·8H2O(s)+2NH4Cl(s) ====BaCl2(s)+2NH3(g)+10H2O(l) ∆H<0 < D.已知中和热为 已知中和热为57.3 kJ·mol-1,若将含 已知中和热为 ,若将含0.5 mol H2SO4的浓溶液与含1 mol NaOH的溶液混合,放 的浓溶液与含 的溶液混合, 的溶液混合 出的热量要大于57.3 kJ 出的热量要大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