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三政治第五课第一节

初三政治第五课第一节

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
活动三:1、要求学生思考能代表中华文化的人物以及他们的成就,提问回答。
2、教师提出问题:
A、中华文化的构成:
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充满智慧的中国哲学,完备而深刻的道德伦理等,共同组成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B、中华文化的特点:
四、总结提高
师找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并谈一谈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五、当堂检测
六、板书设计
灿烂的中华文化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2、传统美德,薪火相传
教学难点
中华文化绵延不绝、历久弥新。
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后反思
一、导入新课
(由学生点评有关文化的时事)
问题:关于文化,大家还记不记得,我ຫໍສະໝຸດ 在初二曾经学习过什么关于文化的内容?
(多元文化地球村,世界各国文化)
在文化交往中,既要文化尊重,也要文化自尊。我们今天要习习的是中华文化
二、自学指导
1、生仔细阅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
活动四:1、要求学生按p66最上面的内容做
2、教师边提问边归纳总结。
3、提出问题:中华文化的深远影响:
不但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而且对推动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作用。
三、拓展延伸
课本66页活动内容,请同学分别就一句自己最喜欢的谚语或格言谈谈对我们为人处事有什么影响?
2、教师组织学生回答。
3、教师展示能代表中华文化的图片:
4、得出结论:中华文化是怎样产生的?
各族人民相互团结、相互学习、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活动二:1、要求学生讨论方块字、故宫、京剧、编钟、粽子等的来历。
2、教师展示巴比伦、印度、埃及的图片
3、得出结论: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却绵延不绝的原因是什么?
过程

方法
关注学生回答问题的思维角度,开阔学生的视野,体会中华文化包罗万象的特点;引导学生对中华文化有一个感性认识即可,不必深入挖掘,注意有机过渡到下文的教学。
情感态度
价值观
感受中华文化力量,培养热爱中华文化的情感,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学重点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华文化影响深刻。
(1)灿烂的中华文化是如何产生的?
(2)中华文明历久弥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什么?
(3)灿烂的中华文化是由什么构成的?
(4)中华文化总的特点是什么?
(5)中华文化有何影响?
2、教师巡视指导,适当点拨。
3、汇报展示,探究解难,对于存在的问题师生共同交流讨论,得出结论。
活动一:1、要求学生阅读p64第一幅图并思考:提到中华文化,你会想到什么?
课题
第五课第一框题
灿烂的中华文化
备课教师
梁强林叶亚丽
教学目标
知识

能力
1、懂得中华文化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点,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2、了解中华文化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我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对推动人类进步和世界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