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血液学基础讲座ppt课件

血液学基础讲座ppt课件

红细胞中所含的蛋白质。 Hgb与氧结合成为氧合血红蛋白;脱离氧与二氧化碳结合
形成脱氧血红蛋白;不过结合速度是以微秒计算。 Hgb与一氧化碳的结合力是氧强300倍,所以在烟雾弥漫的
室内易窒息死亡。
14
RBC和HGB的相关参数
HCV:红细胞压积(正常35-50%)。 MCV:单个红细胞体积(正常82-94 fl)。 MCH:单个红细胞Hgb含量(27-32 pg) MCHC:单个红细胞Hgb浓度(320-360g/L)。 RDW:红细胞分布宽度(CV<15%)
血液学基础
1
血液
血液: 血管中流动的红色液体。约占体重的8%左右。
血液的组成: 有型成分:RBC、WBC、PLT 无型成分:蛋白质、激素、无机盐、水、维生素、
代谢废物等。
2
血液标本名称
全血:血液加入抗凝剂后不凝固的标本(细胞分析、基因分析)。 动脉全血:抽取动脉加入肝素抗凝剂后,用作血气分析的标本。 血清:血液自然凝固后,离心分离的淡黄色透明液体。(生化、免疫
分析) 血浆:血液加入抗凝剂后,离心分离的淡黄色微浑浊液体(血凝试验)。
3
常用抗凝剂
血细胞分析:EDTA-3K、 EDTA-2K 血气分析:肝素钠 血栓与止血分析:枸橼酸钠 生化分析:一般不需要 急诊生化:肝素钠 使用真空采血管最不易搞错。
4
血细胞发育成熟形态变化规律
16
临床意义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减少
轻度:男:120g/L>Hb≥90g/L 女:110g/L>Hb≥90g/L;
中度:90g/L>Hb≥60g/L; 重度:60g/L>Hb≥30g/L; 极重度:Hb<30g/L。
(1)生理性: ① 妊娠中后期的孕妇
(2)病理性: ① 生成减少
② 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
胞体
大小:由大变小,只有巨核细胞相反,越成熟 胞体越大,早幼粒细胞也可较原粒细胞大。
外形:红细胞系始终呈圆形;粒细胞及淋巴经 胞系始终保持圆形或椭圆形;单核细胞系由圆 形或椭圆形变为不规则形;巨核细胞系由圆形 变为明显不规则形。
5
血细胞发育成熟形态变化规律
胞核
大小:由大变小。巨核细胞则由小变大;成熟 红细胞则无核。
核形:一般由圆形变为不规则形。红系由圆形 最后脱核消失;粒系由圆形到一侧出现凹陷, 最后为杆状或分叶状;淋巴及浆细胞系核形保 持不变;单核细胞则由圆形变为不规则形;巨 核细胞核逐渐增大并分叶,呈不规则堆叠。
6
血细胞发育成熟形态变化规律
染色质
由细致疏松变为粗糙密集,其着色随DNA含量 增加而蓝变为浅红色;淋巴洗胞及单核细胞系 保持浅蓝或灰蓝色不变;浆细胞系则由灰蓝色 变为深蓝色。
红细胞功能: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缺氧5分钟就会出现脑细胞和末 梢细胞死亡,细胞内线粒体发生不可逆变性,肌体窒息而亡。
9
血细胞的来源(RBC)


细骨 细骨 原 早 中 晚 红
胞髓 胞髓 始 幼 幼 幼 细

单红红红红胞

能细细细细

干胞胞胞胞
10
RBC
11
网织红细胞(RET)
7
血细胞发育成熟形态变化规律
颗粒
从无到有,由非特异性到特异性。粒系统原始阶段一般 无颗粒,早幼阶段出现非特异性嗜天青颗粒,中幼以后各 阶段为大量特异性颗粒;淋巴细胞颗粒较少,部分细胞可 含少量非特异性颗粒;红细胞系胞浆内无颗粒。
胞核与胞浆体积之比
一般由大到小。
8
红细胞(RBC)
红细胞是一种装满血红蛋白、无核和无线粒体的细胞。双面凹盘形, 直径7-8um,寿命120天左右。 男(400-500)×1012/L 女 (350-450)×1012/L
2.贫血疗效观察: 治疗有效——网织红细胞增多; 治疗无效——网织红细胞无增长。
3.初步作出贫血的形态学诊断。
23
贫血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值低于正常,称之为贫血。
按病因分:缺铁性、溶血性、再生障碍性
按MCV、RDW分: 小细胞均一性贫血 正细胞均一性贫血 大细胞均一性贫血
15
临床意义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增多
(1)相对性RBC增多: 连续呕吐,反复腹泻,大面积烧伤。
(2)绝对性RBC增多: ①继发性:
代偿性增生:生理因素、精神因素、高山居民和登山运 动员、重体力劳动者及长期多次献血者、慢性肺心病、 严重的肺气肿、紫绀型、先天性心肺病发
非代偿性增生:某些肿瘤、肾病患者 ②原发性:真性RBC增多症
网织红细胞是刚脱核而来的红细胞,细胞中还存有RNA的颗粒。 网织红细胞正常参考值:
成 人:0.5-1.5% 新生儿:3-6% 网织红细胞可反应骨髓造血机能,对放疗、化疗和贫血治疗的监测十 分有用。 网织红细胞是药厂开发血液病新药的动物监测指标。
12
网织红细胞
13
血红蛋白(HGB)
19
球形、椭圆形、口形、棘形RBC
20
裂片、泪滴、棘形、盔形、镰形RBC
21
红细胞内的异常结构
碱性点彩红细胞:见于铅中毒 染色质小体:巨幼贫、溶贫及脾切
除后 卡波氏环:溶贫、巨幼贫、铅中毒
等 有核红细胞:溶贫及珠蛋白生成障
碍性贫血
22
网织红细胞测定
1.反映骨髓红细胞系统造血情况: Ret增多:见于溶血性贫血、急性失血性贫血; Ret降低: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
② 破坏过多
③ 老年人(造血功能减退) ③ 失血
17
红细胞异常形态学检查
红细胞大小改变
1.小红细胞:缺铁性贫血、遗传性 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2.大红细胞:溶血性贫血及巨幼红 细胞性贫血。
3.巨红细胞和超巨红细胞 :巨幼 细胞贫血。
4.红细胞大小不均: 严重的增生 性贫血。
18
红细胞异常形态学检查
细胞形态改变
1.球形红细胞:见于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2.椭圆形红细胞:见于遗传性椭圆红细胞增多症。 3.口形红细胞:遗传性口形RBC增多症、DIC、酒精中毒。 4.靶形红细胞:缺铁性贫血、地中海贫血 5.镰形红细胞:存在异常Hb(HbS)。 6.红细胞形态不整:常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 7.棘细胞:见于β-脂蛋白缺乏的病人。 8.裂片细胞:DIC、溶血性贫血、重型地中海贫血 9.缗钱状形成:原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