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课件
工作压力与工作成绩
2、异化的教师形象:老师不是人
• 教师角色的错位
• • • • • • • 先知:老师是权威,无所不知 圣人:老师是道德楷模 法官:对学生的争执作出裁判 侦探:必须对班级情况了解 保姆:学生的事情教师要负责 告密者:让社会知道学生的现状 替罪羊:教师要为教育问题负责
3、学历的进修与培训:彼伏此起
怪癖、多愁善感、孤独、苦闷、绝望、暴戾 (E型性格)
偏头疼 固执、好胜、谨小慎微、死板、嫉妒
(4)个人生活经历
• • • • • 家庭结构 教养方式 亲子关系 夫妻关系 ……
• • • • • •
多给教师一些实际的鼓励和待遇, 少给一些不切实际的期待; 多给教师一些体谅和宽容, 少给一些指责和批评; 多给教师一些理解和尊重, 少给一些压力和不公……
• “职业枯竭”:个体在工作重压下体验到的 身心俱疲、能量被耗尽的状态,表现为对生 活或工作失去目的性和应有的热情,而有一 种被榨干的感觉。
看看你自己的职业枯竭状况
1.你的工作效率衰退了吗? 2.在工作上,你的进取心降低了吗? 3.你已对工作失去兴趣了吗? 4.工作压力比以前大? 5.你感到疲惫或虚弱吗? 6.你头痛吗? 7.你有胃痛吗? 8.你最近体重减轻了吗? 9.你睡眠有问题吗? 10.你会感到呼吸短促吗?
2、生理健康
• 就是指人体各个器官系统 发育良好,功能正常,体质 健壮,精力充沛,能保持良 好的劳动与工作状态,没有 疾病(躯体疾病)。
3、心理健康
什么是心 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 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 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
广义的心理健康是指人能够在 社会环境中健康地生活,保持 良好的情绪状态,适应社会生 活变化节奏,能与人正常交往。
(2)不良认知
• • • • • ①绝对化概念 ②非黑即白,走极端 ③以偏概全 ④自我中心 ⑤不恰当归因
(3)性格问题
性格与疾病关系表
病名 性格特征 心血管 愤怒被压抑、好高骛远、急躁、忙碌、好胜 (A型性格) 疾病 结肠炎 抑郁、强迫性、吝啬 溃 疡 感情受挫折、依赖、雄心勃勃
哮 喘
癌 症
过分依赖、幼稚
• • • • • • • 教师聘任制 教师末位淘汰制 绩效工资制 岗位责任制 职称方面的竞聘上岗 计算机培训(省2级——全国教育技术考试) ……
4、自我调整能力强弱
• (1)教师自我心理调控能力的不足与 心理问题排解、疏导渠道的缺乏
B=P/E 其中B指症状出现率; P指内外压力总和; E指自我强度(个体对内外压力的承受能力) 心理健康程度与自我强度成正比; 与内外压力成反比。
• 教师出现职业倦怠,包括社会压力过大和 学校管理制度不完善等内外两方面因素。首先 ,当今社会,教师承担的职业压力明显高于其 他行业。人事制度改革的推行,评聘分开竞聘 上岗,教师聘用制,难免加重教师的精神负担 ,而现实生活中,教师面临工资待遇低、住房 难、负担重、压力大等问题,加上教师工作有 时得不到社会各方面的理解和认可,这样就增 加了教师的倦怠心理。
教师心理健康
• • • • 一、心理健康的意义 二、心理健康现状及问题 三、解决措施 四、做快乐的教师
教师心理健康的意义
• 一、教师心理健康是自我健康的需要 • 二、教师心理健康是家庭和谐的需要 • 三、教师心理健康对学生心理的影响是多 维的包括对学生的人格、认知、情绪、意 志态度、兴趣、行为、习惯等诸多方面
• 杭州教科所对30所学校近2000名教师的调 查:13%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76%的教 师感到职业压力很大,其中毕业班教师
• 深圳市德育课题组在对全市近千名教师 的调查中发现,55.9%的教师有轻度以上 的心理障碍,15.8%的教师有中度以上的 心理障碍,班主任的心理问题明显地
和班主任压力大于非毕业班和非班主 任教师。
研究发现,教师如果出现职业倦怠,往 往表现出易烦躁、易怒、情绪紧张,将严 重影响学生身心发展。教师职业倦怠主要 集中表现在三方面:精神疲惫、体力明显 透支,缺乏工作兴趣和热情,甚至对上班 感到畏惧;对学生抱消极态度;无成就感 ,老教师渴望退休,年轻教师甚至产生放 弃从事教师职业的消极想法。
三、内外压力让教师喘不过气
教师是什么样的人,比他教什么更 重要------教育家卡尔明格
• 没有健康的心理,就没有健康的生活
• 没有健康的心理,就没有健康的教学
1、 心理健康影响身体健康:
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死亡率最高的三大疾病都 是心因性疾病,即脑血管病、心血管病、癌症,其比 例分别占死亡人数的22.56%、21.13%、21.11%, 主要原因是:心理压力大,不良情绪体验多,长期处 于应激状态中,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影响生理功 能而产生障碍。 A型性格——冠心病
狭义的心理健 康是指人能够 预防心理障碍 或异常行为出 现。
心理健康的标志
• • • • (1)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 (2)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 (3)有幸福感; (4)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 力,过有效率的生活。
二、教师的心理健康及其标准
• 1、教师的心理健康是指教师在内
•
一项全国范围的教师心理调查 显示,30%至40%的教师经常处于情 绪波动之中。北京市曾对500余名中 小学教师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近60 %的教师觉得在工作中烦恼多于欢乐 ,70%的教师有时忍不住要生气发火 ,教师中存在着烦躁、忧郁、易发火 等不良情绪,一些教师因此对学生进 行体罚,甚至出现了极端行为。
外环境允许的条件下所保持的最 佳心理状态。
2、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
• • • • • (1)愉快地接受自己的职业角色。 (2)积极乐观的情绪状态。 (3)独创性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4)良好的人际关系。 (5)积极适应和改造教育环境。
心理问题的分布现状
• 小学教师的心理问题多于初中教师,初中 教师多于高中教师,城市教师多于农村 教师;从性别上看,女教师的焦虑倾向 高于男教师,男教师的职业稳定性低于 女教师;从年龄看,中老年教师的强迫 症状和躯体化倾向比较明显,而青年教 师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人际敏感、偏 执等方面。女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相对 比男教师差。
• 一位因体罚学生而被学校开除的体育教师, 并没有因失去这份工作而懊丧,反而觉得 心里轻松了许多,他说:“我心里终于可 以解脱了,我不用再承受社会给予我那么 大的重压了,我终于可以为自己而活了!”
我国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
什么是职业枯竭?
• “枯竭”(又译“崩耗”),原指火箭耗尽 燃料后仅凭惯性继续向前冲,直到与空气摩 擦烧毁或坠落地面。
“2005年中国教师职业压力和心理健康调查”
• 超过80%的被调查教师反映压力较大 • 近30%的被调查教师存在严重的工作倦怠, 近90%存在一定的工作倦怠 • 近40%的被调查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不佳 • 20%的被调查教师生理健康状况不佳 • 超过60%的被调查教师对工作不满意,部分 甚至有跳槽的意向
C型性格——癌症
感冒
生理疾病的影响因素
以心脏病、癌症、脑血管病为例:
心脏病 癌症 脑血管病
生物学因素(遗传在内) 生活方式和行为 环境因素
占 占 占
25% 54% 9%
29% 37% 24%
21% 50% 22%
90年代WHO的全球调查表明,对于人的健康和寿命
生活方式和行为 环境因素 遗传因素 医疗服务条件 60% 17% 15% 8% 起主导作用 次之
• 在一份关于教师工作状态的问卷 中,近半数老师认为"工作太累" ,其中37%的教师每天工作时间 超过8小时。86.7%的教师认为自 己主要的工作是备课、上课、应 付检查和考试。 • 该课题组对北京100名教师的心 理核测发现,焦虑、睡眠障碍已 经成为教师心理突出问题。
二、部分教师出现职业倦怠
•
11.你的心情常改变或沮丧吗? 12.你很容易生气吗? 13.你常有挫折感吗? 14.你比以前更加疑神疑鬼吗? 15.你比以前更无助吗? 16.你使用太多药物来改变你的情绪吗? 17.你变得越来越没有弹性吗? 18.你变得更加挑剔自己和别人的能力? 19.你做得多,但真正完成得很少? 20.你觉得自己的幽默感减少了?
焦虑成教师心理突出问题
• 从去年10月起,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 题组对北京100所城乡中小学的2000多名教 师进行了心理健康调查。 • 调查结果显示,有超过半数的中小学教师存 在心理问题。其中32.18%属于“轻度心理障 碍”,16.56%的教师属于“中度心理障碍 ” , 而2.49%的老师已经构成了"心理疾病" 。
大于科任教师,21至30岁青年教师的 心理问题大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教师 。
• 据有关专家调查统计,教师中患神经 症的占10%以上,而在其它职业人群 中平均仅为2%左右。由于心理健康 知识在大众中尚未普及,致使患神经 症的教师大多不被人理解,有的被领 导认为是严重的“思想问题”,甚至 被当作是“精神病”来对待,把这些 辛勤耕耘的园丁无情地推向精神崩溃 的边缘。
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 又提出了21世纪健康新概念: “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 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 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身心健康的八大标准, 即“五快”、“三良”
• • • • • • “五 快” 食得快 便得快 睡得快 说得快 走得快 • “三 良” • 良好的个性 • 良好的处世能力 • 良好的人际关系
• 江苏省盐城市某小学一名30多岁的男教 师,因解答不出学生的疑问,竟然自杀 身亡。据其家人事后介绍,这名教师自 杀前几天一直休息不好,头昏脑胀,心 情很不好。 • 湖南省邵阳某校,优秀教师张志红,因 不满领导对他工作的调动,竟将校长的 两个儿子和班上一位最优秀的学生杀死, 最后自焚身亡; • 一个小学女教师仅仅因为一次不自愿的 工作调动和一些鸡毛蒜皮的家庭矛盾, 开学不久便服毒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