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终结审计与审计报告.pptx
终结审计与审计报告.pptx
1. 对于单笔核算误差超过重要性水平的,应视为建议调
整的不符事项。
2. 对单笔核算误差低于重要性水平的,但性质重要的,
应视为建议调整的不符事项。
3. 对单笔核算误差低于重要性水平,并且性质不重要的,
一般应视为不调整事项;
4. 多笔误差汇总超过重要性水平时,应从中选取几笔转
为调整事项,过入调整分录汇总表,使未调整事项汇 总表降至重要性水平之下。
沟通
2020/11/23
第九章 终结审计与审计报告
2
一、编制审计差异调整表和试算平衡表
对审计差异的内容,项目经理应根据重要性原则 予以初步确定、汇总,并建议被审计单位调整。
对审计差异的“初步确定并汇总”直至形成“经 审计的会计报表”的过程,主要是通过编制审 计差异调整表和试算平衡表的已完成的。
2020/11/23
2020/11/23
第九章 终结审计与审计报告
12
八、与客户沟通
~ 就会计报表审计有关事项询问、告知管理当局或与其商 讨。沟通不只限于完成审计工作时,它与审计的所有 阶段相关,是贯穿于整个审计过程的一项重要工作。
1. 沟通的目的 ⑴ 明确责任 ⑵ 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 ⑶ 保证职业质量,提高审计效果和效率 ⑷ 为被审计单位提供更好的服务 沟通的方式:口头方式和书面方式
第九章 终结审计与审计报告
3
(一)编制审计差异调整表
审计差异内容按是否需要调整账户记录可分为核 算误差和重分类误差。
用审计重要性来衡量的核算误差又可分为建议调 整和不建议调整的不符事项。
无论是何种误差在底稿中通常都是以会计分录的 形式反映的。
2020/11/23
第九章 终结审计与审计报告
4
对审计中发现的核算误差应考虑金额和性质两个因素: (确定应调整还是不调整)
是一种非独立来源的书面声明。主要作用是心理方面的, 是用来保护CPA.
2020/11/23
第九章 终结审计与审计报告
7
三、获取律师声明书
在对期后事项和或有事项等进行审计时,CPA要向法律 顾问和律师进行函证,以获取相关的证据。
律师和法律顾问对函证问题的答复和说明,就是律师声 明书。
它是一个有力的证据,但本身不足以对CPA形成审计意 见提供基本理由,即仍需进行实质性程序。
2020/11/23
第九章 终结审计与审计报告
5
CPA确定了应调整事项和重分类误差后
应以书面方式及时征求被审计单位对需要调整会计报表 事项的意见。
若被审计单位予以采纳,应取得被审计单位同意调整的 书面确认;
若被审计单位不予采纳,应分析原因,并根据未调整不 符事项的性质和重要程度,确定是否在审计报告中予 以反映,以及如何反映。
的影响,审计项目组对这些问题的处理是否恰当;
7. 复核已审会计报表总体上是否合理、可信。
2020/11/23
第九章 终结审计与审计报告
11
七、评价审计结果
主要为了确定将要发表的审计意见的类型以及在整个审计 工作中是否遵循了独立审计准则。因此须完成四项工作:
• 对重要性和审计风险进行最终的评价; • 是对被审计单位已审报表进行技术性复核;(清单) • 对被审计单位已审报表形成审计意见并草拟审计报告; • 对审计工作底稿进行最终复核。
但不提供律师声明书,却影响审计报告的类型。
若律师声明书明示或暗示拒绝提供信息,或是隐瞒信息, 或是对被审计单位叙述的情况不加修正,CPA一般认 为审计范围受到了限制,不能出具无保留意见审计报 告。
2020/11/23
第九章 终结审计与审计报告
8
四、执行分析性程序
该程序不仅运用于审计计划阶段和会计报表项目的实质性 程序阶段,也可用于完成审计外勤工作时对报表进行总 体复核,以评价审计结论的恰当性和会计报表整体反映 的公允性。
第九章 终结审计与审计报告
• 审计报告编制前的工作 • 审计报告概述 • 审计报告准则 • 审计报告的基本类型 • 审计报告的编制 • 期后发现的事实 • 特殊目的的审计报告
2020/11/23
第九章 终结审计与审计报告
1
第一节 审计报告编制前的工作
⑴ 编制审计差异调整表和试算平衡表 ⑵ 获取管理当局声明书和律师声明书 ⑶ 执行分析性复核程序,撰写审计总结 ⑷ 完成审计工作底稿的二级复核 ⑸ 评价审计结果 ⑹ 就审计结果和审计报告意见类型等事项与被审计单位
在对会计报表进行总体性复核时,首先应全面阅读会计报 表及其附注;针对异常差异或非预期差异与审计计划阶 段的预计之间的关系;再用分析性复核程序运用于会计 报表上,以确定是否还可能存在其他异常的或非预期的 差异。如存在,CPA必须在完成审计外勤工作时追加实 施额外的审计程序。
程序的执行人一般由经验丰富的项目、部门经理和主任。
⑶ 发现的主要问题和建议的重要调整事项。
⑷ 审计结论。意见类型及对被审计单位经营管理的评价 与建议。
2020/11/23
第九章 终结审计与审计报告
10
六、完成审计工作底稿的二级复核
1. 复查计划确定的重要审计程序是否适当,是否得以较好
的实施,是否实现了审计目标;
2. 复查重点审计项目的审计证据是否充分、适当; 3. 复查审计范围是否充分; 4. 复查对建议调整的和不调整的不符事项处理是否恰当; 5. 复核审计工作底稿中重要的勾稽关系是否正确; 6. 检查审计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其对会计报表和审计报告
2020/11/23
第九章 终结审计与审计报告
9
五、撰写审计总结
项目经理在完成实质性程序后应当对审计工作底稿进行 全面复核,并在此基础上撰写审计总结,概括说明审 计计划执行情况及审计目标是否实现。
审计总结一般包括的内容:
⑴ 公司简介
⑵ 审计概况。主要阐述审计过程、审计计划执行情况、 审计的总体评价、审计前后主要财务指标及应引起部 门经理和主任注意的重大事项(关联方、财务承诺、 期后事项)。
2020/11/23
第九章 终结审计与审计报告
6
二、获取管理当局声明书
~ 是管理当局在审计期间向CPA提供的各种重要口头声 明的书面陈述。以明确会计责任和审计责任。
由CPA准备好内容,被审计单位的高管人员(一般是总 经理和财务总监)签名后交会计事务所。
管理当局声明书注明的日期为审计报告日。
如果管理当局拒绝签署声明书,CPA应考虑签发保留意 见或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