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语文 专科

大学语文 专科

2014年成考考前预测试题及答案《高起点语文》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下列成语中,不出于《季氏将伐颛臾》的是[ ]A祸起萧墙 B季孙之忧C望洋兴叹 D分崩离析2、孟子《寡人之于国也》认为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是[ ]A鼓励生育 B发展生产C军事扩张 D.实行仁政3、《谏逐客书》的中心论点是[ ]A逐客正确 B逐客错误C客利于秦 D客有负于秦4、《五代史伶官传序》一文通过五代后唐庄宗盛衰兴亡的史实来证明中心论点,运用的表现手法是[ ]A比喻 B夸张C对比 D象征5、梁启超《论毅力》的中心论点是[ ]A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B其阻力虽或大或小.而要之必无可逃避者也C顺逆两境又常相间以迭乘D非至强之人,未有能善于其终者也6、下列作品中属于编年体历史著作的是[ ]A《国语》 B《战国策》C《左传》 D《史记》7、下列句子中,“于”字表被动的是[ ]A西取由余于戎 B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C移其民于河东 D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

8、《张中丞传后叙》一文的表达方式以下列哪种为主[ ]A叙述 B议论C叙述和议论 D叙述和抒情9、下列诗句中化用《诗经》中诗句的是[ ]A时酒当歌,人生几何 B山不厌高.水不厌深C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D周公吐哺,天下归心10、诗歌风格融音乐、绘画、理趣于一体的诗人是[ ]A杜甫 B王维C李商隐 D韩愈11、《蜀相》中高度概括诸葛亮一生辉煌业绩的句子是[ ]A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B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脯空好音C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D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12、李后主是指[ ]A李商臆 B李煜C李瑕 D李白13、《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全词是围绕着什么来抒写情怀的[ ]A蝉娟 B明月C琼楼 D青天14、受五四新思潮的冲击,巴金最先接受了什么思想的影响? [ ]A革命民主主义 B俄国民粹派C马克思主义 D自由主义15、下列各句采用的修辞方法依次是[ ](1)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楼中。

(2)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太;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3)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4)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

A拟人排比夸张比喻 B比喻拟人对偶夸张C比喻排比对偶夸张 D拟人比喻对偶夸张16、孔子认为“大同”、“小康”二者最本质的区别是[ ]A物质文明建设 B精神文明建设C人事制度 D所有制形式17、李密的《陈情表》是一篇A书信 B小说 C辞赋 D奏疏18、《风波》的中心线索是[ ]A皇帝坐了龙庭 B九斤老太的八十大寿c辫子事件 D七斤的飞黄腾达19 、《麦琪的礼物》运用了哪种结构方法? [ ]A、追溯法B、条平行的情节线索C、一虚一实.虚实结合D、四条情节线索交叉叙述20、议论文的三要素是[ ]A论点、论据、论证B论点立论驳论C论证论证方法论证方式D论据理论论据事实论据二、文言文阅读:2l~29小题,共30分。

(一)阅读《长亭送别》中的一段文字,回答2l一23小题[端正好]碧云走,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2l、前四句所写的景与送别有何关系?(4分)22、分析“晓来谁染霜林醉7总是离人泪”的修辞方法与含义。

(4分)23、这段曲词表现了莺莺怎样的情感?(2分)(二)阅读《陈情表》中的一段文字,回答24—26小题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

后剌史臣荣.举臣秀才。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诏书切峻,责臣遗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臣欲奉诏奔驰,则以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24、解释文中加点字的含义。

(4分)除:猥以:当:笃:25、在这一段中,作者是如何阐明自己的矛盾心理的?(4分)26、简述这一段的主旨(2分)(三)阅读《晏子春秋》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27—29小题。

灵公①好妇人而丈夫饰②者。

国人尽服之③。

公使吏禁之曰:“女子而男子饰者.裂其衣裳,断其带。

”裂衣断带,相望④。

而不止。

晏子见,公问曰:“寡人使吏禁女子而男子饰者,裂断其衣带,相望而不止者,何也?”晏子对曰:“君使服之于内,而禁之于外.犹悬牛首于门,而卖马肉于内也。

公何以不使内勿服,则外莫敢⑤也。

”公曰:“善。

”使内勿服,不逾⑦月,而国人莫之服。

注①灵公:指卫灵公。

②丈夫饰:穿男子服装。

③尽服之:都跟着穿戴男子服怖。

④相望:指国人纷纷埋怨责怪⑤为:指“穿”27、解释下列字的含义。

(4分)公使吏禁之曰使( )使内勿服使( )女子而男子饰者者( )相望而不止者.何也? 者( )28、分析“悬牛首于门”和“卖马肉于内“各喻指什么。

(4分)29、灵公有禁不止的原因是什么?它给我们什么启示?(2分)三、现代文阅读:30—38小题,共30分。

(一)阅读《风波》中的一段文字,回答30—32小题现在的七斤,是七斤嫂和村人又都早给他相当的尊敬,相当的待遇了。

到夏天,他们仍旧在自家门口的土场上吃饭;太家见了,都芙嘻嘻的招呼。

九斤老太早做过八十大寿.仍然不平而且康健。

六斤的双丫角,已经变成了一支大辫子了;伊虽然新近裹脚,却还能帮同七斤嫂做事,捧着十八个铜钉的饭碗,在土场上一瘸一拐的往来。

30、“九斤老太…康健。

六斤…新近裹脚…一捧着十八个铜钉的饭碗”具有什么象征意义?(4分)31、这种描写方法对于深化小说的主题起到了什么作用’(4分)32、作者用了什么样的描写方法?(2分)(二)阅读《米龙老爹》中的一段文字,回答33-35小题他一旦动手杀了那个骑兵以后.就念念不忘,一直想着:“杀普鲁士人!”他恨他们,他对他们怀着一个既贪财而又爱国的农民才会有的那种阴狠的、强烈的仇恨。

正像他自己说的,他有他的主意,他等了几天。

他对战胜者是那么谦恭,既殷勤而又驯服,所以他们让他自由来去,随意进出。

每天晚上他都看见有传令兵出发。

他跟士兵们经常接触,学会了几句必要的德国话。

一天夜里,他听到骑兵们前往的那个村庄的名字以后,就出去了。

他走出院子,溜进树林,到了石灰窑就连忙钻进那条长坑道。

他在地上找到那个死人的衣服.穿在身上。

然后.他在田野里转来转去,一套儿爬,一会儿躲躲闪闪地沿着斜坡走,只要有一点响声就注意听.像违禁偷猎的人那样紧张不安。

他认为时间到了,就来到大路边上,藏在荆棘丛里,继续等着。

将近半夜十二点,硬土路面上终于响起了嗒嗒的马蹄声。

他把耳朵贴在地面上,听准了只有一个骑兵过来,就做好准备。

33、这段文字中的主人公是谁?(4分)34、这段文字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7(4分)35、从这段文字来看,主人公具有什么性格特点?(2分)(三)阅读《故都的秋》中的一段文字,回答36—38小题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

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

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用,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

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36、作者通过写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给人以清静、悠闲的感觉。

突出了“故都”秋的什么特点(限一字)?(2分)37、“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抒发了悲秋之感,突出了“故都”秋的什么特点(限=字),(4分)38、这四句话从哪四个方面的感受写槐树的落蕊,寂静的气氛?突出“故都”秋的什么特点(限一字)’(4分)四、作文:50分。

39法国银行太王贾库?拉斐萨托年轻时曾一度失业。

一天他到一家银行求职又遭拒绝,这已是他第52次碰壁了。

当他垂头丧气地走出银行时,忽然发现门前台阶上有一枚大头针.就弯腰捡了起来。

没想到第二天银行来了录用通知。

原来,昨天他蹲身捡针的情景恰好被这家银行的董事长看见。

在董事长看来,从事银行工作.需要的正是拉斐萨托的这种精神。

从此,拉斐萨托凭着自己的才干和努力,终于在法国银行界崭露头角。

请依据以上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文章,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及解题思路与技巧一、选择题1、【答案】C【解题思路与技巧】《季氏将伐颛鬼》一文,语言形象犀利,“既来之,则安之”,“分崩离析”,以及由本文引申出来的“祸起萧墙”、“开柙出虎”、“季孙之忧”等成语,流传至今,已成为人们常用的成语格言。

而C项“望洋兴叹”则是出自庄于《秋水》。

2、【答案】D【解题思路与技巧】孟子《寡人之于国也》围绕“民不加多”和如何使“民加多”的问题展开论述,具体阐述了使“民加多”的初步措施:发展生产,认为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是实行仁政,表现了孟子的王道仁政思想。

3、【答案】B【解题思路与技巧】《谏逐客书》的中心论点是“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事斯首先以史为证.列举秦国历史上四位明君任用客卿使秦国富强的事实;再将逐客与享用异国色乐珠玉对比,指出重物轻人非成就帝业之术;并分析逐客的危害.从而论证“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的错误。

因此选择B项。

4、【答案】C【解题思路与技巧】《五代史伶官传序》全篇将后唐庄宗得天下与失天下的过程对比起来,从而论证了“王朝的兴衰主要在于人事”的论点。

因此此处运用的表现手法是对比。

5、【答案】A【解题思路与技巧】梁启超的《论毅力》从人生历程的一般规律、顺逆的关系和顺逆的转化两个方面论证中心论点:“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

”因此选择A项“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

6、【答案】C【解题思路与技巧】此题旨在考查几种主要史书的编写体例。

【错误分析与防范】《国语》是国别体史书,《左传》是编年体通史,《战国策》是国别体断代史.《史记》是纪传体通史。

因此本题应选择c项。

7、【答案】B【解题思路与技巧】此题测试文言虚词中的一词多义和被动句A西取由余于戎:从的意思C移其民于河东:从的意思D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

:在的意思B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表被动8、【答案】C【解题思路与技巧】《张中丞传后叙》最突出的特点是有叙有议.叙议结合。

这篇文章虽然是纪实之作,但义是有感而发,所以在记述张巡、许远、南霁云事迹的同时,又对他们的行为作出评价,并回击当时社会上种种对张、许的诬蔑之辞。

所以文章采用了叙议结合的方式。

特别是前半部分.有针对性回击小人对许远、张巡的诬蔑,以议论带动对史实的回顾.对史实作出评价。

文章的后半部分补记南霁云和张巡的事迹,则基本上是记叙。

因此选择c项。

9、【答案】C【解题思路与技巧】本题所列诗句中化用《诗经》中诗句的是c项“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该诗句源自《诗经?小雅?鹿鸣》首章:“助呦鹿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