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施工技术交底记录范本
板厚(mm)
150mm;160mm;250mm
框架柱尺寸(mm)
800×800mm、1000×1000mm、1100×1100mm、1300×1300mm、1400×1400mm、1000×1400mm、1000×2200mm等
注:1、以上地下室二层、一层涉及高支模的梁以梁边1800mm为界,属高支模区域,该区域以外为非高支模区域;其余部位超过荷载要求部位也以梁边过1800mm为高支模区域;
模板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技 术 交 底
工程名称
金盛·国际(金银湖广场二期)
施工单位
南京第一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交底部位
地上裙楼结构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工序名称
模板工程
交底内容:
1、作业条件
1.1机具准备:
活动扳手、靠尺、小白线、线坠、卷尺、电刨、电锯、打眼电钻、撬棍等。
1.2材料准备:
竹编胶合板(厚15mm)、50×100mm方木、钢管、扣件、油托、对拉螺栓。
1.3技术准备
胶合板厚度不得小于15mm,要求边角整齐,表面光滑、防水、耐磨,不得有脱胶空鼓现象。
木方应无腐朽,其含水率低于25%,其它如钢支撑、螺栓等物资进场均有材料保管员、质检员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1.4作业准备
1.4.1按工程结构设计图进行模板设计、确保模板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1.4.2支模前,木工与钢筋等其它工种进行交接检,并办理交接手续。
梁截面的侧模水平向压枋50X100mm,木方水平设置6道,梁侧竖向外龙骨间距与对拉螺栓间距相同,外龙骨采用双钢管48×3.0。梁侧设3道穿梁螺栓,采用M12及26型3形扣件,竖直间距按梁高按照间距200+450+450㎜布置,对拉螺栓水平间距按照500mm布置。其余梁第一道对拉螺栓按照200mm,以后均按照450㎜设置,水平对拉螺栓间距按照500mm布置。
2.2涉及重要部位梁板
设备层(标高19.47m);层高2.15m
J/1-3轴KZL5(1) 900x1500最大跨度6.1m; G/1-3轴KZL3(1) 900x1500最大跨度6.1m; G-J轴/1线KZL13(1) 800x1400最大跨度3.1m; E/1-3轴KZL2(1) 600x1500最大跨度6.1m; C/3-6轴KZL1(3) 800x1500最大跨度5.4m; G/3-5轴KZL6(1) (KZL9a(1)) 900x1000最大跨度3.6m; C/3-6轴KZL6(1)900x1000最大跨度5.4m; J/9-11轴KZL12a(1)1000x1100最大跨度3m; D/11-14轴KZL7(3)800x1500最大跨度6.05m; G/11-14轴KZL9(2)900x1500最大跨度6.05m;J/11-13(15-17)轴KZL12(2)1300x1500最大跨度5m(6.4m); E/15-17轴KZL8(1)600x1200最大跨度5.7m等,其余轴线与之对应。
(2)设备层1300×1500mm的梁:J/11-13(15-17)轴KZL12(2)高2.15m,最大跨度为6.4m,该区域板厚250mm。本结构中与之相近梁按此施工。
梁截面的侧模水平向压枋50X100mm,梁侧竖向外龙骨间距与对拉螺栓间距相同,外龙骨采用双钢管48×3.0。梁侧设3道穿梁螺栓,采用M12及26型3形扣件,竖直间距按梁高在断面内按照间距200+450+450mm布置,断面跨度方向间距按照500mm布置。
2、施工工艺:
后浇带模板及支撑排架单独搭设构成独立支撑体系,利于周边的脚手支撑拆除,具体支撑排架同周边板和梁支撑。
2.1满堂架体选择
本工程裙楼及电梯井竖向结构采用散拼模板施工,满堂架采用φ48×3.0的普通钢管脚手架,架体按照二层脚手架量进行配置。满堂架的立杆上设置可调顶撑用于竖向结构模板垂直度调整,并在立杆端头设置支撑作为水平结构的支撑及调整板的水平度和垂直度。满堂架中间立杆间距为1.2m,两端为1.2m;当板厚≥160时,立杆间距0.9米,底部200mm左右设置扫地杆。搭设时拉线定位,做到横平竖直。立杆、横杆均要求采用标准杆件。为保护混凝土底板不受损伤,每根满堂架的立杆下设置200x200x50木垫板。
梁支撑采用钢管搭设满堂钢管排架,钢管采用48×3.0mm。梁底中间增加2道承重立杆,梁两侧立杆间距为1.3m。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长度:0.20米。梁底沿梁跨方向的木枋50X100mm,设置4根木方。立杆沿梁跨方向间距h=0.450m(计算为间距为0.5m),按照板区立杆为梁纵向立杆间距倍数要求,该梁两侧板立杆间距按照900×900mm布置。水平杆步距h=1.2m(计算步距为1.5m),顶层水平杆间距为0.6m。底部200mm高处设双向扫地杆,立柱置于200X50mm厚通长设置的硬杂木垫板上。为有效增加梁底支架的抗滑力,梁底下两道水平杆与立杆连接处采用双扣件。支撑架的竖向剪刀撑、水平管能通长贯通,确保支撑架整体稳定性。在梁边立杆均需设置与梁跨同向的剪刀撑,按照45°~60°斜角通长全高设置。与梁跨方向垂直的剪刀撑与板同向的剪刀撑合并设置(即4m×4m),上下设置水平剪刀撑。加强支架的整体性。每步架均与框架柱等已施工完毕的结构拉结牢固。搭设架体时拉线定位,做到横平竖直。
1.4.3认真检查梁模、及套管、钢管、扣件等是否符合要求,不符合要求的严禁使用。
1.4.4安装模板前,模板面清理干净,并刷好脱模剂,清理墙内、墙根部位的垃圾杂物。
1.4.5细部结构定位线的施放,要求木工工长和各专业工长计算各结构构件与轴线控制网的定位关系,并作出相应的放线深化图,各施工队伍根据深化图定位、放线完毕后,各专业工长和质检人员须详细复查放线尺寸。
2、设备层以沉降后浇带为界,A-J为高支模区,J-K为非高支模区域。
(1)裙楼设备层900×1500mm的梁:: J/1-3轴KZL5(1)、G/1-3轴KZL3(1),G/11-14轴KZL9(2)等按照此施工,其余梁800x1400㎜、800x1500㎜、900x1000㎜、1000x1100㎜等也参照该条梁施工。本结构中与之相近梁按此施工。
梁支撑采用钢管搭设满堂钢管排架,钢管采用48×3.0mm。梁底中间增加2道承重立杆,梁两侧立杆间距为1.7m,梁底承重立杆则为4根。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长度:0.20米。梁底沿梁跨方向的木枋50X100mm,设置6根木方。立杆沿梁跨方向间距h=0.450m,水平杆步距h=0.4m,(该层层高仅2.15m,梁底到楼面高度为0.65m)。按照板区立杆为梁纵向立杆间距倍数要求,该梁两侧板立杆间距按照900×900mm布置。底部200mm高处设双向扫地杆,立柱置于200X50mm厚通长设置的硬杂木垫板上。为有效增加梁底支架的抗滑力,梁底下两道水平杆与立杆连接处采用双扣件。支撑架的竖向剪刀撑、水平管能通长贯通,确保支撑架整体稳定性。在梁边立杆均需设置与梁跨同向的剪刀撑,按照45°~60°斜角通长全高设置。与梁跨方向垂直的剪刀撑与板同向的剪刀撑合并设置(即4m×4m),上下设置水平剪刀撑。加强支架的整体性。每步架均与框架柱等已施工完毕的结构拉结牢固。搭设架体时拉线定位,做到横平竖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