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请“庄子”入文学案

请“庄子”入文学案

请“庄子”入文
——如何选择好素材
一、学习目标:
1、深入理解庄子其人其文,展开联想与想象,能够古为今用,有所启示
2、能够把与庄子相关的素材作为作文的论据,充分剖析,写出切合题意、合情入理的主题段。

二、课堂活动:
(一)请阅读下列文段,谈谈这些故事对我们现实生活的启示。

材料1:
颜渊东之齐,孔子有忧色。

子贡下席而问曰:“小子敢问,回东之齐,夫子有忧色,何邪?”孔子曰:“善哉汝问。

昔者管子有言,丘甚善之,曰:‘褚小者不可以怀大,绠短者不可以汲深。

’夫若是者,以为命有所成而形有所适也,夫不可损益。

吾恐回与齐侯言黄帝尧舜之道,而重以燧人神农之言。

彼将内求于己而不得,不得则惑,人惑则死。

且汝独不闻邪?昔者海鸟止于鲁郊,鲁侯御而觞之于庙,奏九韶以为乐,具太牢以为膳。

鸟乃眩视忧悲,不敢食一脔,不敢饮一杯,三日而死。

此以己养养鸟也,非以鸟养养鸟也。

夫以鸟养养鸟者,宜栖之深林,游之坛陆,浮之江湖,食之鳅?,随行列而止,委虵(shé)而处。

彼唯人言之恶闻,奚以夫譊(náo)譊为乎!咸池九韶之乐,张之洞庭之野,鸟闻之而飞,兽闻之而走,鱼闻之而下入,人卒闻之,相与还而观之。

鱼处水而生,人处水而死。

彼必相与异,其好恶故异也,故先圣不一其能,不同其事。

名止于实,义设于适,是之谓条达而福持。

”【译文】
颜渊向东到齐国去,孔子十分忧虑。

子贡离开座席上前问道:“学生冒昧地请问,颜渊往东去齐国,先生面呈忧色,这是为什么呢?”孔子说:“你的提问实在是好啊!当年管仲有句话,我认为说得很好:‘布袋小的不可能包容大东西,水桶上的绳索短了不可能汲取深井里的水。

’如此说来,就应当看作是禀受天命而形成形体,形体虽异却各有适宜的用处,全都是不可以随意添减改变的。

我担忧颜渊跟齐侯谈论尧、舜、黄帝治理国家的主张,而且还进一步地推重燧人氏、神农氏的言论。

齐侯必将要求自己而苦苦思索,却仍不能理解,不理解必定就会产生疑惑,一旦产生疑惑便会迁怒对方而杀害他。

况且你不曾听说过吗?从前,一只海鸟飞到鲁国都城郊外停息下来,鲁国国君让人把海鸟接到太庙里供养献酒,奏‘九韶’之乐使它高兴,用‘太牢’作为膳食。

海鸟竟眼花缭乱忧心伤悲,不敢吃一块肉,不敢饮一杯酒,三天就死了。

这是按自己的生活习性来养鸟,不是按鸟的习性来养鸟。

按鸟的习性来养鸟,就应当让鸟栖息于深山老林,游戏于水中沙洲,浮游于江河湖泽、啄食泥鳅和小鱼,随着鸟群的队列而止息,从容自得、自由自在地生活。

它们最讨厌听到人的声音,又为什么还要那么喧闹嘈杂呢?咸池、九韶之类的著名乐曲,演奏于广漠的原野,鸟儿听见了腾身高飞,野兽听见了惊
惶逃遁,鱼儿听见了潜下水底,一般的人听见了,相互围着观看不休。

鱼儿在水里才能生存,人处在水里就会死去,人和鱼彼此间必定有不同之处,他们的好恶因而也一定不一样。

所以前代的圣王不强求他们具有划一的能力,也不等同他们所做的事情。

名义的留存在于符合实际,合宜的措置在于适应自然,这就叫条理通达而福德长久地得到保持。


材料2: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面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之二虫又何知?
材料3:
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

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宁其生而曳尾涂中乎?”
二大夫余曰:“宁生而曳尾涂中。


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材料4: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

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

”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鵷雏(凤凰的别称),子知之乎?夫鵷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于是鴟得腐鼠,鵷雏过之,仰而视之曰:‘嚇!’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嚇我邪?”
【译文】
惠子在梁国做宰相,庄子前往看望他。

有人对惠子说:“庄子来梁国,是想取代你做宰相的。

”于是惠子恐慌起来,在都城內搜寻庄子,整整三天三夜。

庄子前往看望惠子,说:“南方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鵷雏,你知道吗?鵷雏从南海出发飞到北海,不遇到梧桐树它不会停下来休息,不遇到竹子
的果实它不会进食,不遇到甘美的泉水它不会饮用。

正在这时,一只猫头鹰寻找到一只腐烂了的老鼠,鵷雏正巧从上空飞过,猫头鹰抬头看着鵷雏,发出一声怒喊:‘嚇!’如今你也想用你的梁国来‘嚇’我吗?”
(二)请阅读下列几道作文题目,谈谈上面哪些材料给你的启示能够作为写作的素材,并说说理由。

【作文题目1】:
有人说:这世界上可怕的东西实在时太多了。

有人说:应该天不怕,地不怕,什么都不怕。

有人说:如果什么都不怕,反而更可怕。

还有人说:应该有所怕,有所不怕
以上看法引发了你哪些联想和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定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

【作文题目2】:
请以“依靠”为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作文题目3】: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60分)
金鱼对邻近的水桶里的鲤鱼说,“别以为你也同我一样快活,等一下你就成了盘子里的佳肴,岂能像我一样永远享受着自由的快乐。

”“我并不羡慕你这种囚徒的生活”,鲤鱼说,“我虽然由于不慎遭遇了不幸,但我毕竟领略过江海的壮阔汹涌。


这一则寓言故事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作文题目4】: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50分)
郎朗的父亲在《我和朗朗30年》这本书中,讲述了郎朗从一个普通的孩子迅速成长为超一流的钢琴家的故事,介绍了培养郎朗成功的秘诀,其中一条是:让孩子成长得快一些、更快一些。

这引起了家长们的热议。

家长甲说:我觉得非常有道理。

培养孩子确实要尽早、赶快,要尽可能地早学,多学。

家长乙说:我不太同意这种观点。

培养孩子不能求快,求快势必会伴随严苛的训练,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

再说,像郎朗这样成功的又有几个?
家长丙说:是啊,梁启超先生说过,学习不必求猛进,像罐头塞得太多太急,不见得受益。

他教育出的子女个个都很杰出。

家长甲说:可是时代不一样了啊!
……
要求:以上对话引发了你怎样的想象和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三、课堂检测:
请选择上面任意一道作文题目,并选择任意庄子相关的材料,写一段符合题目要求的主题段,不少于200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