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济法第一章 经济法总论

经济法第一章 经济法总论

宪法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修改,具有 最高法律效力。 法律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的 规范性文件,在地位和效力上仅次于宪法。 行政法规是指作为国家最高行政机关的国务院 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地方性法规是有地方法权的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就地方性事务以及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执行法律、行政法 规的需要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经济法
第一章 经济法总论
1
经济法概述
2
经济法律关系
3
经济纠纷的解决途径
4 违反经济法的法律责任
第一节 经济法概述
一、经济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 (一)经济法的概念
经济法是调整国家在经济管理与协调经 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
范的总称。
第一节 经济法概述
(二)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指国家在经济管理和 协调发展经济活动过程中所发生的经济关系。
市场主体调控关系 社会分配调控关系
市场运行调控关系 宏Biblioteka 经济调控关系第一节 经济法概述
二、经济法的形式
经济法的形式,亦称经济法的渊源。
我国经济法有哪些形式?
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宪法、法律、行政法 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国际条约 或协定。
第一节 经济法概述
二、经济法的形式
我国经济法制定机关和效力范围。
第三节 经济纠纷的解决途径
经济纠纷——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在经济管 理和经济活动中产生的权益争议。
解决经济纠纷的途径主要有:当事人协商和解、 有权机关进行调解、仲裁、行政复议和诉讼
第三节 经济纠纷的解决途径
一、仲裁
仲裁是指经济法律关系双方当事人依照事先约定或 事后达成的书面仲裁协议,共同选定仲裁机构并由 其对争议依法作出具有约束力裁决的一种活动。
客体的类型
物、行为、智力成果
第二节 经济法律关系
三、经济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和消灭
概念
经济法律关系的产生——根据经济法律规范在经济法 律关系的主体之间形成的经济权利与经济义务关系。
经济法律关系的变更——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内容 或客体的变化。
经济法律关系的消灭——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之间经 济权利与经济义务的终止。
企业内部组织和有关人员
农村承包经营户、个 体工商户及公民
第二节 经济法律关系
(二)经济法律关系的内容
经济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经济法律关系主体享 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权利——是指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在经济管理和 经济协调关系中依法具有的自己为一定行为或不 为一定行为和要求他人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
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B.国务院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
例》 C.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深圳经济特区
注册会计师条例》 D.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
管理办法》
证监会通过的《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属于
( C )。
A.法律 B.行政法规 C.部门规章 D.司法解释
第二节 经济法律关系
为的资格。 义务——经济法律关系主体为了满足特定的权利主 体的权利,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必须实施或不实施 某种经济行为。这是相对权利而存在的,是法律对
经济法律关系主体行为的限制和约束。
第二节 经济法律关系
(三)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
概念
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 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
以经济法律规范 确认和调整的法 律关系
具有经济内容的 权利和义务关系
第二节 经济法律关系
二、经济法律关系的要素 (一)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
概念
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简称经济法主体,是 指在经济法律关系中享有经济权利、承担 经济义务的当事人或参加者。
为购买货物,甲公司的会计张某签发一张汇票交给乙
公司的会计李某,该票据关系的主体有( AC )。
一、经济法律关系的概念
法律关系是指法律规范在调整人们行为 过程中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
经济法律关系:是法律关系的一种表
现形式,是指由经济法律规范规定和 调整而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
第二节 经济法律关系
在国家管理和协 调经济过程中形 成的意志关系
由国家强制力保 障实施的权利和 义务关系
经济法 律关系 的特征
第三节 经济纠纷的解决途径
一、仲裁
适用范围
根据《仲裁法》规定,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 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
纷可以仲裁。
下列纠纷不能仲裁: 1、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 2、依法应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 3、劳动争议和农业集体经济组织内的农业承包合同纠纷。
第三节 经济纠纷的解决途径
一、仲裁
基本制度
协议仲 裁制度
或裁或 审制度
一裁终 局制度
回避 制度
第三节 经济纠纷的解决途径
一、仲裁
仲裁机构
仲裁委员会 经司法行政部门登记成立的受理仲裁申请、组织仲裁、 提供仲裁管理服务的民间组织。独立于行政机关。 设置:不按行政区划层层设立
----直辖市和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设立 ----根据需要在其他设区的市设立 由前款规定的市的人民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和商会统一组 建。 设立仲裁委员会,应当经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司法行 政部门登记。
规章包括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部门规章是国务院的 组成部门及其直属机构就执行法律、国务院行政法规、决 定、命令的事项在其职权范围内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的 总称。
国际条约或协定是指我国作为国际法主体同外国或地区缔 结的双边、多边协议和其他具有条约、协定性质的文件
下列规范性文件中,属于行政法规的是( B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中华
第二节 经济法律关系
三、经济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和消灭
条件
经济法律规范
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
经济法律事实
• 甲方向乙方借款10000元,年利息10%。然 后甲方用该10000元向丙方购买了200米布料 ,并花2000元手工费请丁方把这200米布料加 工成120套西服准备出售。
• 请问:该案中有哪些经济法律关系?它们的 主体、客体、内容各是什么?
A.甲公司 B.张某 C.乙公司 D.李某
第二节 经济法律关系
资格
是指当事人参加经济法律关系,享受一定权利和承 担一定义务的资格和能力。只有具有经济法律关系 主体资格的当事人,才能参与经济法律关系,享受 一定的权利和义务。
取得方式: 法定取得 授权取得
第二节 经济法律关系
范围
国家机关
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