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某高层综合办公楼总设计

某高层综合办公楼总设计

某高层综合办公楼施工组织设计工程名称:编制单位:编制人:审核人:批准人:编制日期:年月日目录一、施工组织设计第一章编制依据第二章指导思想及原则第三章工程概况3.工程概况3.1建筑概况3.2结构概况3.3装饰概况3.4安装工程概况第四章施工资源条件及工程特点4.施工资源条件及工程特点4.1场地位置及地形地貌4.2地质构造4.3资源条件4.4工程特点第五章施工工期部署及组织机构5.施工工期部署及组织机构5.1工程施工指导方针5.2 工程的管理模式5.3 工程管理原则5.4组织机构5.5工期安排及施工部署第六章劳动力安排计划第七章拟投入的主要机械设备情况7.拟投入的主要机械设备情况7.1主要施工机具的选择7.2主要施工机具第八章现场平面布置第九章施工方案9.施工方案9.1 主要项目施工方法选择9.2 采用的新技术工艺9.3主要施工顺序9.3.1地下室施工工艺流程9.3.2结构标准层施工工艺流程9.4施工测量9.5 基础工程施工:9.5.1土方开挖9.5.2基础回填9.5.3地下水降水施工9.5.4基坑支护9.5.5土方开挖与基坑喷锚支护配合9.5.6土方质量控制9.5.7地下室基础结构施工9.6主体工程施工9.6.1主体结构施工顺序9.6.2脚手架工程9.6.3模板工程9.6.4钢筋工程9.6.5砼工程9.6.6主体砌体工程施工9.7装饰工程施工方案9.7.1装饰装修施工总则9.7.2内墙、顶棚抹灰工程9.7.3内墙面砖墙面9.7.3外墙装饰9.7.4楼地面工程9.7.5吊顶工程9.7.6门窗工程9.7.7油漆施工9.8安装施工方案9.8.1给排水、消防系统施工方案9.8.2强电系统施工方案9.8.3弱电系统施工方案9.8.4.暖通系统施工方案9.9室外工程施工方案第十章质量控制措施10.质量控制措施10.1工程质量控制原则10.2管理保证措施10.3质量管理保证措施10.4工程技术档案资料管理10.5材料供应和管理10.6关键工序的质量控制10.6.1关键工序的确定10.6.2关键工序及特殊工序的质量控制点的设置10.6.3细部处理10.6.4安装质量控制措施10.6.5安装施工过程关键工序检查及控制10.6.6安装质量预控对策10.7各分部分项工程质量保证措施10.7.1 砌体工程10.7.2基础回填土工程10.7.3 模板工程质量保证措施10.7.4钢筋工程质量保证措施10.7.5砼工程质量保证措施10.7.6泵送砼质量保证措施10.7.7门窗工程质量保证措施10.7.8楼地面工程质量保证措施10.7.9幕墙工程质量保证措施10.7.10控制主要计量器具第十一章防水工程质量控制措施11.防水工程质量控制措施11.1地下结构防水工程11.1.1地下室底板防水工程施工流程11.1.2地下室钢筋砼侧壁防水工程施工工艺11.1.3地下结构防水工程施工11.2屋面防水工程11.2.1屋面做法11.2.2屋面操作要点11.2.3屋面施工方法11.2.4 屋面防水细部构造做法11.3 厨房、卫生间防水施工11.3.1厨房、卫生间做法11.3.2厨房、卫生间防水施工方法11.4屋面工程质量保证措施:11.5厨房、卫生间地面防渗漏保证措施11.6外墙防渗漏保证措施:11.7幕墙防渗漏措施表1-1 主要规范和标准序号规范名称代码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2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3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02版4 《砼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5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6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7 《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8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9 《建筑电气安装工程施工质量规范》GB50303-200210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43-200211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1-200512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9313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0314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T50312-0015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0116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117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18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第二章指导思想及原则2.指导思想及原则2.1本项目工程的施工以让投资方及用户满意为指导思想。

2.2项目部在管理上遵循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以合格的管理人员,雄厚的技术力量,配备合理的机械设备,以完善的检测手段和国际通用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模式进行工程控制,以科学化、标准化、程序化管理为手段。

严格遵守《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19001-2008)、《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GB/T24001-2004)、《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GB/T28001-2001)标准和要求及我公司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程序要求。

2.3本公司质量、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方针为:科学管理、优质安全、持续改进、服务社会2.4项目部各项经济技术指标项目部在公司质量、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的基础上,针对本项目工程的特点及功能制订出本工程的各项经济技术目标:质量目标:确保该工程质量达到国家现行有效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标准,质量达到《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评定标准》的合格标准,实现用户满意。

工期目标:施工总工期500日历天,确保按承诺的节点进度计划分阶段交付业主使用。

安全生产目标:贯彻OHSAS18001 标准,杜绝死亡、重伤事故,杜绝重大交通事故、重大火灾事故、重大治安事件,事故频率控制在6‰以下。

现场文明施工目标:按《国家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及江油市的相关管理规定,创建标准化文明施工工地。

环境管理目标:贯彻ISO14001 标准,按照当地关于环保施工工地的相关管理文件及规定,创造绿色生态环境、建设人文施工现场,营造环保施工环境。

服务目标:热情主动,协调配合,协商共事,优化采购、优化施工、优化服务。

做到工程质量、工期管理、设备运行、回访保修等方面让用户满意,功能达到设计指标。

2.5在此目标下,公司组建了一个具有专业性、针对性的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部对承建的工程负全面责任。

为使各项施工工作的质量及施工中安全、工期、环境、文明施工得到切实保证,项目部内建立了一个能高效运转的质安保障体系,从事质安保证职能的工作人员和部门均拥有足够的权力(质量、安全一票否决权)和组织的独立性,包括处理问题时不受经费和进度约束的能力。

2.6项目部各部门均配备电脑并建立局域网,采用微机进行科学化、程序化的管理,实现项目部纵向、横向管理的资源共享,加大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充分利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和新材料,选用先进、合理、经济的施工方法,提高项目机械化作业程度,确保该工程各项目标的实现。

第三章工程概况3.工程概况:3.1 建筑概况:本工程建设单位为“”,工程名称为“”。

区域位置:本本工程总建筑面积为:,规划用地面积约。

由主楼、附楼和地下室组成。

其中主楼楼地上部分,建筑面积约为m2。

使用功能为办公用房,一至八层都是办公用房,层高3.6m,建筑高度为30.9m。

本子项工程设计室内地坪标高为±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525.700,室外地坪标高为-0.900,相对于绝对标高524.800。

附楼地上部分四层,建筑面积约为12601.84 m2。

使用功能为办公用房,建筑高度为15.6m。

本附楼工程设计室内地坪标高为±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525.700,室外地坪标高为-0.900,相对于绝对标高524.800。

地下一层建筑面积约:3887.3 m2。

使用功能为停车场、排风机房、滤毒室、低压配电室、高压配电室、值班室、发电机房、空调控制室、消防水池、水泵房、除尘室、扩散室、变压器室,停车位共计75个。

表3-1建筑设计概况工程名称建设地点设计使用年限建设单位总建筑面积㎡设计单位抗震设防烈度建筑类别屋面防水等级建筑结构结构安全等级耐火等级±0.000 耐久年限质量目标按国家现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质量达到合格工期目标3.1.1 设计标高3.1.1.1、本工程±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 525.7003.1.1.2、各层楼地面标高均为该层楼地面的完成标高,屋面标高为结构标高。

3.1.2 墙体工程3.1.2.1、非承重的外围护墙:采用200厚A5.0页岩烧结多孔砖,Mb5.0专用配套砂浆砌筑。

3.1.2.2、建筑物的内隔墙:采用200厚A5.0页岩烧结多孔砖,Mb5.0专用配套砂浆砌筑。

3.1.2.3、住宅分户墙、楼梯间隔墙:采用200厚A5.0页岩烧结多孔砖,Mb5.0专用配套砂浆砌筑。

3.1.2.4、厨房、卫生间隔墙:采用200厚A5.0页岩烧结多孔砖,Mb5.0专用配套砂浆砌筑;离地200高度内以C20。

3.1.2.5、墙体留洞及封堵:钢筋混凝土墙部分详见结施和设备图;砌筑墙预留洞详见建施及设备图;混凝土墙留洞的封堵详见结施,其余砌筑墙留洞待管道设备安装后,用C20细室混凝土填实;变形缝处双墙留洞的封堵,应在双墙分别增设套管;凡墙上预留有设备箱、柜等与墙体等宽时,粉刷前在箱体背面加铺一层镀锌钢丝网,周边宽出300,对砼空心外墙门窗洞口应用聚合物水泥砂浆加耐碱纤维网布增强。

3.1.2.6、墙体砂浆:砌筑砂浆、抹灰中的打底砂浆,其强度等级均应>砌块强度等级。

砼空心专用配套砌筑砂浆,其粘结强度应>0.2MPa。

3.1.3 地下室的防水工程3.1.3.1、所有防水工程均应按《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04)相关规定设防和施工.凡防水材料均应采用非焦油型;凡防水卷材宜采用冷粘贴工艺施工。

防水施工时基层含水率不应大于9%,且在雨天及4级风以上天气不得施工。

3.1.3.2、防水等级为一级。

采用两道防水。

设防标准采用抗渗砼自防水再附加防水层的做法,自防水砼抗渗等级: P6砼厚度详结施。

3.1.3.3、附加防水层位置和材料:附加防水层设在迎水面(即外防水),当无法作迎水面设防时,才允许将附加防水层设在背水面(即内防水)。

防水材料和构造做法详见防水做法表。

3.1.3.4、设防高度应比室外地坪高出500mm,附加防水层必须设保护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