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古代文学史讲课全套课件 PPT
古代文学史讲课全套课件 PPT
5
实践,许多文艺的基本命题、概念、范畴, 代代相传,互相阐发,互为补充,不断丰富 发展,形成一个理论体系。诸如形神、意象、 兴象、意境、含蓄、通变、感物吟志、以少 总多、虚实相生、推陈出新等。评论家对复 杂的文学现象的理智认识和辩证思考,揭示 了文学的某些基本原理。 (2)文学批评,古代文学理论家运用一定 的文学理论观念对作家作品和其他文学现象 所进行的分析和评论。 (3)文学鉴赏,即文学作品的鉴别欣赏, 它是在充分吃透作品的情况下,重
9
(3)复古与革新的交替与碰撞。这是文章体 裁内部的运动,主要表现在诗文领域里。陈 子昂的汉魏风骨;韩柳古文运动 (4)文与道的离合。这里主要是指文与儒家 的伦理道德、儒家政治理想的关系
先秦文学
第一节 中国文学的起源 一、口头文学时期 主要有两种形式:神话传说和歌谣 1.神话是初民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想象 化的解释。
13
歌乐舞合一的文学形式,在书面文学产生后,仍 保持了相当一段时间,如《诗经》中的作品都是 乐歌。 第二节 先秦文学的形态特点 一、文史哲不分的特点 先秦文学具有综合性特点,文学没有从学术中 分离出来,往往表现为具有文学性的学术著作。 如历史散文的叙事技巧和形象特点;诸子论说文 的情感性特点等。 二、成熟文学作品的出现 诗歌也有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由颂赞祝祷诗 到政治讽喻诗再到抒情言志诗,如《诗经》。 《诗经》包括风雅颂三部分,虽然有相当一部分 是颂赞诗和政治讽喻诗,但可以看做是一部成熟 的文学作品。
3
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着社会的形态,所以 它是文学发展状况的最终决定力量。政治 对文学创作具有直接的重大的影响。文学 的发展演变,往往与一个朝代的政治形势 的变化紧密相关。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汉朝的经学和辞赋、唐代诗歌的演变。 (二)文学创作的主体即作家,包括作 家的出身、经历、思想面貌、个性特征和 心态特点等。 孟子有所谓“知人论世”的观点。
4
(三)文学创作与文学作品。 这是文学史的核心内容。对作家的文学作 品进行分析评价,看他在题材、体裁和表现 手法方面对前人做了怎样的继承,但更重要 的是看他与前人相比,有哪些创新的东西, 从而总结出文学的演变过程。 三、文学创作的两翼 1.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鉴赏。 (1)古代文学理论是历代文艺理论家对 文学创作实践经验和文学批评鉴赏实践经验 的总结与概括。它来自实践,又影响
11
二、甲骨文和金文 1.甲骨文—现在所见到的最早的文字,可 在龟甲兽骨上,是比较成熟和系统的文字— 标志着由口头文学发展到书面文字。 三、原始直观的文学形式—歌、乐、舞合 一的形式。 《吕氏春秋· 古乐》: 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 阙:一曰载民,二曰玄鸟,三曰遂草木,四 曰奋五谷,五曰敬天常,六曰建帝功,七曰 依地德,八曰总禽兽之极
10
2.歌谣即民歌民谣。歌谣绝大部分失传,现 在文献中记载的可靠的古代歌谣不多。 (1)》《礼记· 郊特牲》中的《蜡辞》,据 说出于神农时代: 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勿作,草木归 其泽。 (2)《吴越春秋》中的《弹歌》: 断竹,续竹,飞土,逐宍 (3)《吕氏春秋· 音初篇》中涂山氏之妾的 《候人歌》:候人兮猗!
12
《尚书· 益稷》: 夔曰: “戛击鸣球、搏拊、琴、瑟、 以 咏。”祖考来格,虞宾在位,群后德让。下 管鼗鼓,合止柷敔,笙镛以间。鸟兽跄跄; 箫韶九成,凤皇来仪。夔曰:“於!予击石 拊石,百兽率舞。” 《左传· 襄公二十九年》季札在鲁观乐,对 古乐一一进行评论,最后:见舞《韶箾》者 “,曰:“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无不帱 也,如地之无不载也!虽甚盛德,其蔑以加 于此矣。观止矣!若有他乐,吾不敢请已!”
6
温作者在创作时的心理路程,把文字还原为 形象,体味作者的情感变化,从而识别作者创 作的特色。 2.文学传媒。即文学的传播媒介。是文学 创作的物质方面的因素。古代的文学传媒有口 头传说、书写传抄、印刷出版、说唱演出等。 第二节 中国古代文学的演进 一、文学发展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 (一)文学发展的外部因素 文学发展的外部因素包括社会经济、政治、 文化的影响,民族矛盾的影响,以及地理环境 的影响等。
14
战国末期,在南北文化相互影响的基础上, 产生了楚辞,其强烈的抒情性和高超的文学 技巧,标志着纯文学作品的成熟, 三、先秦作品的作者和创作时间 先秦的作品,大部分不是一人一时所作。有 的是集体创作,有的经后人不断补充,有的 假托他人。有的作品成书时间甚至达几百年 。这主要是由于当时书写工具的落后。有的 作品口头流传,最后写定;有的单篇流行, 最后编辑成书。 第三节 先秦文学作者的变迁 一、巫覡卜祝 15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8
二是各个朝代各有其相对发达的文体;三是 一个朝代之内文学的发展也是不平衡的。 (3)地域的不平衡。两层意思:一是在不 同朝代,各地文学的发展不平衡,如汉代齐 鲁;二是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文体孕育生长, 如楚辞。 2.文学发展过程中,一些对立因素的互相 影响、互相转变、互相推动。 (1)雅与俗。风诗与雅诗、汉乐府与文人 诗等。雅与俗是历史概念。 (2)各种文体的相互渗透和融合。诗、赋; 文、赋 等。
中国古代文学史
开场白: 首先解决三个问题: 1.文学史是一门什么学科? 文学是不是知识? 2.为什么学习文学史? 社会科学:知识、意义和价值;人格结 构:知识、道德和意志 3.怎样学习文学史?
2
总绪论 第一节,文学史及其研究方法 一、什么是文学史 文学史是历史学的一个分支,它是以文 学的演变为对象,研究文学发展历史的科 学。从某个角度说,它是文艺学与历史学 相结合的交叉学科。其主体是由客观存在 过并积淀下来的诸种文学现象构成的历史 性的演变过程。 二、文学史研究的几个层面 (一)文学创作的时代背景,即文学创 作的经济背景和政治背景。
7
(二)文学发展的内部因素,内容很多: 1.文学发展的不平衡。 (1)文体发展的不平衡。各种文体都有 一个从萌生到发展到成熟的过程,有两个 含义:一是各种文体形成和成熟的时代不 同,有先有后;二是各种文体从萌生到成 熟,其过程长短也不同。 (2)朝代的不平衡。三个方面:一是各 个朝代文学的总提成就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