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主义在中国引言自由主义是一种意识形态、哲学,以自由作为主要政治价值的一系列思想流派的集合。
其特色为追求发展、相信人类善良本性、以及拥护个人自治权,此外亦主张放宽及免除专制政权对个人的控制。
更广泛的,自由主义追求保护个人思想自由的社会、以法律限制政府对权力的运用、保障自由贸易的观念、支持私人企业的市场经济、透明的政治体制以保障每一个公民的权利。
在现代社会,自由主义者支持以共和制或君主立宪制为架构的自由民主制,有着开放而公平的选举制度,使所有公民都有相等的权利参与政治。
【1】自由主义是一种政治哲学也是一种建立在自由与平等之上的世界观。
前者是强调古典自由主义而后者更为明显的是在强调社会自由主义。
自由主义者广泛支持的观点如言论自由、新闻自由、宗教自由、自由市场、民权、民主社会、世俗政府、国际合作等等,通常取决于他们对于自由主义原则的认识。
19世纪自由主义政府成立于欧洲国家,以及南美和北美。
在这一时期,古典自由主义在意识形态方面的主要对手是保守主义,但随后自由主义又面临着在意识形态方面新的对手的挑战,如法西斯主义和共产主义。
20世纪后,在欧洲和北美,建立福利国家成为自由主义扩张的新的组成部分。
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在1978年改革开放引进市场经济模式后,也不得不面对自由主义所带来的问题与借鉴意义。
关键词:自由主义中国转型市场经济新自由主义正文:早在古希腊时期,人们就已经明确表达了个人的自由理想。
18世纪亚当·斯密《国富论》的出版,标志着近代自由主义的发端。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自由主义的状况发生了悄悄的变化。
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在于:以保守主义思想为指导的社会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却无力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发展的问题。
在主要的西方国家,福利国家政策令人们失望,人们对自由主义的主张也丧失了信心,而且代之而起的“经济复兴计划”也未能尽如人意,保守主义的主张同样引起人们的怀疑。
【2】在1978年到1988年之间的十年时间里,英国政府面对自己所产生的独特的社会经济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努力,采取了一系列诸如缩减政府编制,对原有的税制进行改革,将部分国营企业私有化、控制货币供应量、削减福利开支和增加工人工资等措施。
这一些列措施所产生的效果保证了英国在相当一段时间内的经济增长率稳定在3%左右。
但是经济发展的同时,失业率也不断的增长,而且人与人之间、地区之间的贫富差距更是相对的扩大了,对于这种情况,英国政府也只能加强国家对于经济的干预,增加货币供应,同时降低存款利率,以这样的方法来遏制经济下滑的趋势。
美国政府在1982年之前也是坚定不移的一直执行着保守主义的经济政策,尽量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但是在保守主义政策的大背景下,各个领域不断浮现的社会经济问题不断的质疑着美国政府所采取保守主义政策的正确性。
终于美国政府在1982年“中期选举”之后不得不增强了对经济生活的干预【3】,其具体措施跟英国几乎如出一辙,而且与英国相比较来说,美国的国会在政府开展干预行动的同时也是不断的通过相关的法案,以此来支持美国政府在此种情况下作出的干预行动。
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4】提出的凯恩斯主义开始兴起,凯恩斯从当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入手,着重分析了资本主义国家普遍产生经济危机、以及失业率增高面临严重失业危机的原因。
由于对于这些问题所做出的分析比较准确且提出了一系列相应的解决办法,凯恩斯主义逐渐被资本主义国家所普遍接受,在20世纪90年代,逐渐成为了比较主流的指导理论。
而且凯恩斯主义中要在自由放任的政府和过度干预的政府之间寻找一条新的道路的主旨,也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自由主义的基本主张不谋而合。
综上,自由主义在20世纪末的振兴是经过一系列西方资本主义历史阶段的选择与沉淀的结果,与此同时,自由主义自身的理论也得到了丰富和发展。
而且,随着自由主义指导下的西方资本主义重新焕发生机,自由主义自身也变得更加充满了活力。
自由主义作为西方的主流思潮之一,早在20世纪初就被引入了中国,但是当时的中国深陷战争的泥潭,对于自由主义的讨论就变得不再具有那么大的现实意义,所以个人认为当时的自由主义也就仅仅局限于传入中国,并没有实现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一直到20世纪40年代,中国的自由主义运动突然变得活跃起来,而且在1941年,中国民主政团同盟【5】成立,它的成立个人认为意味着自由主义在中国迈出了有组织有系统的进行发展传播的第一步。
抗战胜利后,民主政团同盟迅速席卷全国各大城市,发展成为仅次于国民党与共产党的第三大党,自此彻底奠定了其中国自由主义领头羊的地位。
在实际的政治生活中,民主政团同盟积极投身其中。
抗战胜利后,民盟紧紧抓住两大主要问题:国家政治体制的不民主和社会财富分配的不公正,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
并在1946年被国共两党双方接受,但是,其后国共之间的分裂与内战,使得这一出色的改革方案无法获得真正的实践机会。
【6】而且在战争结束后,党和国家第一代领导人审时度势,采用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以及之后国内政治形势的严峻性也使得自由主义在中国并没有获得很好的效果。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978年改革开放。
经济自由是自由主义立足的根基。
在西方古典自由主义的传统中,经济自由乃是自由主义立足的根基,不仅仅是因为经济自由是自由主义的主要内容,还因为经济自由所衍生到其他领域的影响也是相当的巨大。
改革开放使中国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的框框,开始在一定程度上发展市场经济,这样一来,自由主义对中国的影响便具有了可能性。
与此同时,在20世纪末,新自由主义也逐渐兴起。
新自由主义是英国现代政治思想的主要派别。
主张在新的历史时期维护个人自由,调解社会矛盾,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因而成为一种经济自由主义的复苏形式,自从1970年代以来在国际的经济政策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新自由主义指的是一种政治—经济哲学,反对国家对于国内经济的干预。
【7】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渐趋深入,可以看到,中国市场经济改革的思路设计受到了来自新自由主义的理论和政策影响。
诚然,在中国的市场经济改革进程中,新自由主义能够提供可资借鉴的理论价值。
首先,新自由主义对完善的市场机制作用的充分肯定具有积极意义。
作为有效的资源配置手段,市场确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尽管新自由主义认为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是以私人企业制度为前提的,但撇开对市场机制作用的制度前提的强调,新自由主义对于完善的市场机制作用的充分肯定,在全球化背景下对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转轨国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其次,新自由主义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与市场关系的理论主张具有现实意义。
【8】新自由主义认为,国家干预会扭曲正常的市场信息,限制私人经济活动,不仅带来经济效率的损失,也会造成对民主政治的的破坏和对个人权利的侵犯。
因此主张国家放松管制,推动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国际化。
除早期个别提倡完全不受束缚的“自由放任”之外,多数新自由主义者也强调国家在保证市场和价格最大限度发挥作用方面不可或缺,认为国家的主要功能是维护法律和秩序,保证契约的履行,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
而且就其现实意义来讲,也是具有比较明确的作用,具体体现在一个困扰当今中国发展的难题上:贫富差距过大的问题,自由主义的某些思想也能够在解决这些问题上给决策者们提供一个参考。
客观来讲,自由主义对于中国的意义也是有限的,不能将其视为解决中国现实问题的“万金油”。
关于人口问题,按照自由主义的天赋权利原则,政府是无权干涉私人问题的。
那就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来讲,无疑是与自由主义这一原则相悖的。
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中国人口基数过大,必须严格的实行计划生育这一政策;在国企的改革问题上,自由主义同样是给出了私有化的答案,但是从俄罗斯所施行的事实情况看,在造就了成堆的亿万富豪的同时,也将大批人民推入了贫困的泥潭。
关于自由主义中所涉及的平等问题,我们也知道,许多自由主义者如哈耶克【9】认为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是正常的,弱肉强食是市场经济追求效率的必然代价,但是在社会主义国家,这样放任人们在市场中厮杀是无法接受的,所以,我们对自由主义的态度要一分为二。
从个人角度出发,自由主义在中国,可以说有且仅有其对于经济发展的意义,中国归根结底还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对于西方资本主义的思想,我们要有选择的,择善而从,不能全盘吸收,在意识形态上还是要坚定自身的立场的。
总之,我们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来看待自由主义,看到其理论缺陷的同时也看到它对我国改革可借鉴的经验的另一面;看到其对我国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也要警惕它对我国的政策误导和思想文化渗透。
参考文献【1】来源百度百科词条“自由主义”【2】《当代西方政治思潮》第2 版徐大同主编天津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3】《自由主义》李强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4】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1883-1946),现代西方经济学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之一,他创立的宏观经济学与弗洛伊德所创的精神分析法和爱因斯坦发现的相对论一起并称为二十世纪人类知识界的三大革命。
凯恩斯也为地名,位于澳大利亚昆士兰州海港城市。
位于大陆东北部太平洋沿岸,濒特里尼蒂湾。
在布里斯班西北1,380公里。
【5】 1941年3月至1944年9月期间的民主政党——中国民主政团同盟,称作早期的民盟组织,它是中国民主同盟的前身。
中国民主政团民盟的产生,一方面代表了国内许多爱国民主人士拯救民族、国难和追求民主的政治愿望,另一方面,也是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产物。
【6】中国民主同盟大事记(1941-1997)第二编【7】百度百科词条“新自由主义”【8】《新自由主义对中国经济改革的影响》景思江(人民论坛 2010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