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鳍金枪鱼
蓝鳍金枪鱼(英文:Bluefin Tuna)是金枪鱼类中最大型的鱼种。
身体短而结实、锥状细长的身躯,尾鳍成交叉状;身躯底部至侧边的色彩明亮,上身躯则是深蓝色,鳍是深暗色,小鳍则是呈现微黄色,尾柄隆起嵴呈黑色。
全身被鳞,口相当大,眼不大,胸鳍短,末端不到第一背鳍的中央,这是本种的最大特点。
体长一般1—3米,大者长达3米多,体重700多公斤。
简介
蓝鳍金枪鱼是生长速度最慢的金枪鱼种类,寿命长达20年或以上。
成体的蓝鳍金枪鱼长度可以达到3米,重量达到400千克,是金枪鱼种类中体形最大种类。
鱼体呈黑色而胸鳍小的特征。
高脂肪期的蓝鳍金枪鱼味道最好,价格最高。
该品种捕捞量不到全球金枪鱼总捕捞量的1%,也称真金枪鱼。
主要适用于作高档生鱼片,其市场全部在日本。
经济价值
蓝鳍金枪鱼不仅在金枪鱼类乃至全鱼类中的经济价值首屈一指,被称作鱼类中的金砖。
2013年1月5号,一条重222千克的青森县大间产蓝鳍金枪鱼以15,54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1100万元)的天价成交。
这是1999年以来的最高价。
此前的最高纪录仅为以往的5649万日元(重269千克),相差近3倍。
编辑本段特征北太平洋蓝鳍金枪鱼外观几乎与大西洋金枪鱼完全相同,一些当局认为它们属于两个单独的种群。
但是,最近的遗传分析表明,这两个种群最
好被视为充分种群。
由于这个两个种群还未被混淆,因此它们作为分开的种群来进行管理。
北太平洋蓝鳍金枪鱼生活在日本和菲律宾,日本海的南部的本州。
蓝鳍金枪鱼
大部分雌鱼产卵可能多达10亿个。
幼鱼在洋流的作用下北上。
一些幼鱼往东迁移至北美洲的太平洋沿岸,在西太平洋繁殖。
大部分金枪鱼在2岁的时候回程,还有一些要过更长的时间再返回。
根据记录,最大的太平洋蓝鳍金枪鱼体重重达555千克,体长长达3米。
然而,由于过度捕捞金枪鱼,如今金枪鱼个体平均重量仅达7千克。
北太平洋蓝鳍金枪鱼性成熟为5岁左右,最高寿命为25年。
捕捞季节
在西太平洋地区,全年都可捕捞到北太平洋蓝鳍金枪鱼。
而在东太平洋地区,只有在美国和墨西哥的西海岸,可以在夏天和初秋捕捞到北太平洋蓝鳍金枪鱼。
发展趋势
美国热带金枪鱼委员会在2001年的报告里称,由于最近的北部太平洋蓝鳍金枪鱼的渔获量没有下降,因此可以假设其种群量依旧保持稳定。
然而,大量捕捞在日本附近的金枪鱼幼鱼(0——1龄),其平均复原产量在整个北部太平洋地区明显下降。
如果幼鱼捕捞量下降,那么会有更多的大型鱼类提供其余的渔业。
美洲热带金枪鱼委员
会指出,提高产卵生物量预计不会增加复原产量:已经有大量的成鱼金枪鱼,而许多金枪鱼幼鱼在未长成最优体型前就已被大量捕捞。
二战后,随着捕鱼和冷冻技术的发展,海洋成了人类的狩猎场,1960年左右,美国用拖网捕捉大量的大西洋蓝鳍做罐头,导致蓝鳍幼鱼的种群大大缩减,1972年,日本开始用飞机,从美国和加拿大运送冷冻的大西洋蓝鳍(当时一磅只值几美分)回国,备受好评。
这种大鱼的价格很快就扶摇直上,在四十年内飙升千倍。
往昔贱比粪土的大西洋蓝鳍,俨然成为了长着鳍的黄金。
然而身价暴长对蓝鳍金枪鱼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
1989年,大西洋蓝鳍的数量只剩1970年的20%,如今更是只剩10%。
根据世界自然基金会(World Wide Fund for Nature,简称WWF)的估计,2006年的蓝鳍金枪鱼捕捞量,全球至少超额了30%。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 and Natural Resources,简称IUCN)把大西洋蓝鳍的表亲,南方蓝鳍列为极危物种(Critically Endangered),野外濒危物种的最高级别,顺便说一句,熊猫是低一级的危险物种(Endangered)。
海洋学家沙芬纳称大西洋蓝鳍为世界上“遭受刻意不当管理之害最严重的动物”。
历史的说,用延绳钓捕捞的成年种群在20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80年代中旬已经有下降的趋势。
但是,该下降的部分原因可能是洄游形态发生了变化。
东太平洋的渔获量在1980年至1990年间很低,但贝立夫法规(1991年)排除了是过度捕捞的原因,而认为造
成这十年间使西部的金枪鱼幼鱼迁移到东部是因为其海洋学条件发生了改变。
因而创建了东部太平洋延绳钓蓝鳍金枪鱼渔业指数,但所有的努力都被证明是不令人满意的。
而且至今为止都没有西部太平洋蓝鳍金枪鱼渔业的可捕量数据。
1991年,产量分析建议西部和东部渔业捕捞少量的幼鱼将有利于提高渔业年龄结构。
但是,由于年龄结构数据不完整和没有可靠的种群自然死亡率估计,这些模型受到了阻碍。
10年之后,幼鱼的捕捞依旧影响着渔业。
贝立夫法则在2001年注明,产量和队列分析表明,如果0龄和1龄的蓝鳍金枪鱼捕捞量下降或消除,则可以得到更多的渔获物。
国家海洋渔业处在2001年的渔业管理计划草案中提出:“……由于蓝鳍金枪鱼的关键利率知之甚少,因而开发的影响依旧不明朗。
没有可靠地生物量和渔业死亡率相对比率(最高可持续产量)已确定。
”
立法保护
蓝鳍金枪鱼是最受欢迎的食用鱼之一。
由于生长缓慢和过度捕捞,如今全球蓝鳍金枪鱼的数量已经大大减少。
欧盟渔业专家警告说,如果不限制捕捞,蓝鳍金枪鱼可能会灭绝。
摩纳哥于2009年7月建议将大西洋蓝鳍金枪鱼作为保护对象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一。
建议提出后,立即得到法国、英国、荷兰、德国和奥地利等欧盟国家的支持。
欧盟国家将在8月21日对这一建议进行讨论,协调欧盟内部对保护大西洋蓝鳍金枪鱼的立场。
欧盟委员会负责环境事务的委员季马斯表示,欧盟委员会的表态意味着蓝鳍金枪鱼
欧盟“在保护大西洋蓝鳍金枪鱼的道路上向前迈出了重要一步”。
法国总统萨科齐说:“这是我们的重大责任,子孙后代将对此做出评价。
”
根据计划,《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缔约国会议第一委员会于2010年3月18日进行了投票表决,投票结果否决了禁止大西洋和地中海蓝鳍金枪鱼国际贸易的提案。
消息传来,蓝鳍金枪鱼消费大国日本“松了口气”;动物保护组织和美国、欧盟等提案支持方表示失望。
科学声明
一般情况下,人们对所有三个品种的蓝鳍金枪鱼的基本生物数据,如增长率、成熟年龄、生殖潜力和种群年龄结构知之甚少。
许多管理人员所使用的数据均取自模型,由于涉及的金枪鱼数极少,因此这些模型只能建立在猜测的基础上。
以下将会引述管理人员由于缺乏基本数据而遇到的一些困难:
在估算北太平洋蓝鳍金枪鱼的年增长率中,“t0值的估算大多建立在对一些被标记的鱼以及预测它可能产卵的鱼的年龄的粗略猜测上。
北太平洋蓝鳍金枪鱼没有可靠估计的自然死亡率。
由于日志系统中北太平洋蓝鳍金枪鱼的内容对所有国家开放,因此我们可以了解到其基本的渔获量和努力量数据。
然而,由于捕捞太平洋蓝鳍金枪鱼的渔民还捕捞其他种类的金枪鱼,因此,很难将蓝鳍
金枪鱼的努力量直接分离出来。
更糟糕的是,由于渔民在西太平洋使用多种渔具,因此很难建立一个渔获量的标准指数。
编辑本段濒临灭绝
据搜渔利报道称,5月底蓝鳍金枪鱼渔业非常紧张,因为围网船队捕捞活动将正式开放。
西班牙是欧盟捕捞蓝鳍金枪鱼最多的国家,整个欧盟12900吨蓝鳍金枪鱼配额中,西班牙占有2411吨,共有178艘渔船获得捕捞该鱼种的捕捞许可证。
然而,鲭鱼科的几种鱼类,包括金枪鱼,鲭鱼和马林鱼等已知的61个物种当中的7个物种正在面临生存威胁。
研究指出一些物种被严重的过度捕捞,人们由于蓝鳍金枪鱼极高的商业价值而忽视了对它的保护措施。
专家警告,三个蓝鳍金枪鱼物种南方、大西洋和太平洋蓝鳍金枪鱼都由于商业价值较高,面临过度捕捞导致灭绝的危险,其中南方蓝鳍金枪鱼和大西洋蓝鳍金枪鱼都濒临绝种。
另外大目金枪鱼也属于易危物种,黄鳍金枪鱼和长鳍金枪鱼也接近濒危灭绝等级,如果保护措施不得当,它们都将面临灭绝的命运。
在其它物种方面,蓝色和白色马林鱼也被评估为濒危品种,有在全球范围内消亡的可能。
新的研究表示,唯一能够拯救南方和大西洋蓝鳍金枪鱼的方法是禁止捕鱼,直到其种群数量恢复,虽然这样做会造成非法捕鱼的增多。
相关新闻
2011年1月5日,日本专营水产品和果蔬等生鲜食品的全国主要批发市场迎来了2011年首个交易日。
在东京筑地市场,一条产自
北海道户井的蓝鳍金枪鱼以342公斤的重量成为如今的“日本一”(日本第一金枪鱼)。
最终它被东京银座一家高级寿司店老板今田洋辅和香港某寿司连锁店老板郑威涛联手拍得,成交价为3249万日元,鱼肉将被两人平分。
这次拍卖创下单条金枪鱼拍卖价最高纪录。
筑地市场表示,这是自1999年日本开始统计金枪鱼价格以来单条金枪鱼拍卖出的最高价,刷新了2001年时创下的纪录,那年“日本一”的成交价为2020万日元,这也是北海道户井产金枪鱼首次拍出历史最高价。
蓝鳍金枪鱼是金枪鱼类中体型最大的一种,肉质肥美,是制作生鱼片和寿司的顶级食材。
日本是蓝鳍金枪鱼的最大消费国,每年的消费量约为4.5万吨,占全球蓝鳍金枪鱼总产量的8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