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多年生黑麦草

多年生黑麦草

多年生黑麦草-栽培与管理技术2002-10-17一、播种牧草的合理播种对牧草出苗、长势、后期产量都有重要的影响。

合理播种是保证牧草高产的前提。

1.播种地块的准备多年生黑麦草最适宜在平坦、排水良好、土层深厚的中性土壤上种植,在土壤耕作时应注意深翻(至少应为20 厘米),以改善耕层的结构,使已紧实的土壤耕层转变为具有适当的松紧度,增加土壤总孔隙和毛管孔隙,从而增加土壤的透水性、通气性,提高土壤温度,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提高土壤中有效养分的含量。

多年生黑麦草的种子较小,播种前一定要精细整地,清除田间杂草、根茬,保持田间清洁,使土块细碎平整。

整地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出苗率和整齐度。

新开垦的荒地要先深翻、深耙,根除杂草,使耕地平整、无坷垃。

整地质量与耕层土壤水分有密切关系,所以要适时掌握好耕地时的墒情,这样就能在耕后耙碎土块,整平土壤,达到播种要求。

我国北方整地多在夏季,这样便于蓄水保墒,同时可以减少水土流失。

2.播种时期的确定多年生黑麦草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种植,播种时间有一定的差异,一般分为春播、夏播和秋播。

各地应根据当地的温度、雨量、轮作制度和用途来确定它们的具体播种时期。

一般多年生黑麦草种子在气温达到10C或土温达到5 C便可萌发。

出苗后生长最适温度为15〜25C,同时要求土壤中有较充分的水分,一般为田间持水量的70%〜85%。

(1)春播春播多在春季墒情较好、风沙危害不大的地方采用。

最适于我国北方一年一熟地区及南方高海拔地区。

如新疆伊犁地区、河西走廊地区、辽东半岛等地区。

云贵高原等西南高海拔地区也可以春季播种。

以上这些地区一般春季土壤墒情较好,春播当年生长发育好,产量高。

北方有些地区冬季土壤结冻,土壤含水较多,而春季常有大风且干旱,因此有些地区在清明前后,在土壤刚解冻前播种,当土壤解冻时土壤湿度大,容易获得全苗,播种过晚则逢春旱大风,出苗困难。

(2)夏播。

夏播常在春季土壤干旱、晚霜较迟或春季风沙过多的地区采用。

6〜7月份,气温升高,雨热同季。

土壤水分多,温度高,播种后出苗块。

在高寒地区或北方干旱地区,因春季干旱等原因,延误播种时期,而不得不推迟到夏播的情况下,应抓紧时间,趁雨抢种,例如宁夏北部和西部,河北省北部等。

夏播也有缺点,如杂草多,病虫害多,影响幼苗生长,常造成大量缺苗,使播种失败。

也有在出苗后降大雨,由于烈日暴晒,使幼苗灼伤。

因此夏播时有一定的风险。

对多年生黑麦草而言,夏播的地区往往气候恶劣,不适于大量引种。

(3) 秋播。

多年生黑麦草最常见的播种时间是秋播。

秋播大致同冬麦的播种相似。

我国北方一年两熟地区的秋季,正值雨季之后,土壤水分充足,温度适宜,有利于发芽出苗和根系发育,而且随着气温的逐渐降低,杂草和病虫害减少,有利于牧草生长。

陕西、山西、河北、山东等北方地区,春秋两季均可播种,但以秋播为最好。

我国南方平原丘陵地区种植多年生黑麦草一般都在秋季播种,因为南方的夏季湿热天气使多年生黑麦草越夏困难。

在秋季播种,则生长周期长,使冬春两季都有鲜草供应,增大了产草量。

但由于一年生黑麦草在南方平原丘陵地区的大量使用,多年生黑麦草在南方低海拔地区的种植量已逐渐减少。

3.播种技术要点(1)播种量。

牧草的播种量受牧草种子千粒重、播种方式等各种因素的影响。

多年生黑麦草的千粒重为1.5〜2克,播种方式主要有条播、撒播。

条播行距一般为30 厘米。

条播的成苗率高,生长期内能满足对通风透光的要求,同时便于中耕除草和施肥灌溉,因而有利于节省种子。

许多大型的播种机均采用条播,主要用于大面积地块的播种或行间套种。

撒播是常用的一种简便播种方法,多用于补播,和面积较小的地块。

撒播耗费的种子较多,且不易中耕除草,但产草量高。

当单播条播时多年生黑麦草的播种量为1〜1.5公斤/亩。

当单播撒播时播种量为1. 5〜2. 5公斤/亩。

(2)播种组合方式。

多年生黑麦草可以单播也可以混播,混播时应根据混播比例降低播种量。

多年生黑麦草可以和鸭茅、白三叶、红三叶、百脉根等其它牧草混播,最常见的是和白三叶或红三叶等豆科牧草混播,播量为每亩多年生黑麦草0. 7〜1 公斤,白三叶0. 2〜0. 35 公斤,或红三叶0. 35〜0. 5 公斤,在较干旱地区,各种牧草需适当加大播量。

多年生黑麦草和豆科牧草混播可以大大改善饲草品质,因为豆科牧草中含有的蛋白质较多而糖分较少,禾本科牧草中糖分含量较高,但粗蛋白含量低,将禾本科牧草与豆科牧草混播,可使收获牧草中的营养成分达到最佳组合,有利于家畜的生长。

(3)播种深度。

多年生黑麦草的种子较小,不宜探播;湿土浅播,干土稍深,并视土类而定,沙壤土稍深,粘土稍浅。

一般多年生黑麦草的播种深度为1 〜3厘米。

春季和秋季播后需镇压,使种子紧密接触土壤,有利于发芽,但在水分过多时,不宜镇压。

(4)优质品种的选择。

播种地块的准备及其相关技术是保证多年生黑麦草种植成功的前提,而选择优质品种则是保证它们种植成功的关键。

多年生黑麦草的品种极多,不同的品种在产量、抗病性等方面有一定的差异。

因此选择优质品种是获得高产优质牧草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施肥与灌溉多年生黑麦草在干旱贫瘠的土壤上产量较低,但合适的水肥条件却能大大提高产草量。

因此保证一定量的施肥和灌溉对牧草的增产具有重要意义。

特别是在我国华北地区,冬春季节土地干旱,肥力不高,只有施肥和保证一定的灌溉才能使牧草高产。

1 .施肥多年生黑麦草正常生长所需要的营养元素,除碳、氧、氢三者主要来自空气和水外,其余的包括氮、磷、钾、钙、镁、硫(称为大量元素)以及铁、锰、硼、锌、钼(称为微量元素)等,都依靠土壤来供给。

如果土壤中这些营养元素含量不足,必须依靠施肥来补充。

施肥是维持牧草持久性和高产的有效措施,合理施用有机肥料和化学肥料,不仅能给牧草增加营养,促进其新陈代谢,而且还能调节土壤反应,改善田间的土壤结构,协调牧草田中水、肥、气、热条件,从而最终提高牧草的品质和产量。

(1)氮肥。

氮肥是多年生黑麦草等禾本科牧草最重要的肥料之一。

氮素能促进叶绿素的合成,使叶片变绿,加强光合作用,加速茎、枝、叶、芽的生长,提高牧草产量。

还能促进蛋白质的合成,提高牧草的营养价值,从而改善其饲料品质。

此外,氮素供应充分还能提高牧草对磷、钾的吸收和利用。

对于多年生黑麦草地块一般每年需氮肥(N)12 公斤/亩,应在每次刈割后分批施入。

常见的氮肥有碳铵、硝酸铵、尿素等等。

(2)磷肥。

如果在冬季或春季播种将使多年生黑麦草的生长期太短,产草量低。

磷肥与植物的光合作用有密切关系,能促进植物体中蛋白质和脂肪的形成。

增施磷肥不仅可以促进多年生黑麦草种子发芽,幼根伸长和幼苗生长,还能增进它们的抗旱、抗寒能力;对于和豆科牧草混播的牧草田,尤其要多施磷钾肥,以提高牧草品质和产量。

对于单播的多年生黑麦草一般每年需磷肥(P)2〜3公斤/亩,对于和豆科牧草混播的草地应相应加大施肥量。

常见的磷肥有磷灰石粉、重钙、普钙、磷酸二铵等等。

(3)钾肥。

禾本科牧草对钾肥的需求量较大,钾对植物体内碳水化合物的形成有密切联系,它能加强光合作用的强度,促进植物体内糖类的形成与转化,特别有利于植物体内淀粉的积累。

钾还能促进植物对氮肥、磷肥的吸收,增强植物抗病,抗旱、抗寒等多种抗逆能力。

因此钾肥对多年生黑麦草的生长具有极重要作用。

多年生黑麦草每年约需钾11〜13 公斤/亩。

常见的钾肥有硝酸钾、硫酸钾、氯化钾、窑灰钾肥等等。

施肥时最好在每次刈割后分批施入。

(4)其它营养元素。

其它元素如钙、镁、硫、铁对牧草生长也有重要影响,其它微量元素如硼、钼、锰、铜、锌等对牧草生长也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保证微量元素的供应对牧草的健康生长具有重要作用。

补充土壤中微量元素及钙、镁等重要元素的含量可施加复合肥(5)有机肥料。

主要包括牲畜粪尿类,泥肥、草碳及腐殖酸肥,三废类生活垃圾、污水及人造有机态肥。

有机肥料常含有牧草生长必须的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养分分解缓慢,但肥效很长。

有机肥料中含有大量有机胶体,具有较强的吸附土壤阳离子的能力,可以吸附土壤中钾、钙、镁、铁等营养离子,使这些养分不被水淋失,有机肥料中的腐殖酸和腐殖酸盐可以形成缓冲溶液,可减少由于施无机盐而引起的酸碱变化,保证牧草有正常的生长环境。

有机肥料所形成的腐殖酸,其粘着力比粘粒小,但比沙粒大,可通过施有机肥改良过粘或过沙的土壤。

(6)常见的施肥方法。

① 施基肥。

在牧草播种前结合深耕施入。

基肥一般以有机肥料为主,无机肥料中的硫酸盐、过磷酸钙和钾肥等也可做基肥。

② 施种肥。

在播种或补播的同时施入播种沟,或直接处理种子。

种肥用量少,一般以化学磷肥、氮肥为主,如用有机肥料,必须充分腐熟,以免发酵时产生高热和有害的酸度影响种子发芽率。

③ 追肥。

在牧草的生长期内施用,追肥一般以速效的化学肥料为主,但也可以施用腐熟的有机肥料,追施的方法有表面撒施、条施、带状施和根外喷施。

2.灌溉多年生黑麦草在生育期内对水分的需求量较大,在干旱季节(尤其是我国北方),应保证必要的灌溉。

(1)灌溉时间的确定。

多年生黑麦草在种子出苗时,必须保证适量的水分供应。

一般播种时多选在土壤水分较多的季节,但如果遇到干旱年份,则必须浇水以保证牧草种子的出苗。

浇水时应避免漫灌,因为多年生黑麦草的种子细小,很容易被大水冲走流失。

种植面积大,条件较好的地区可采用喷灌。

多年生黑麦草在苗期需水不多,但不能缺水,此时灌溉可采用喷灌、沟灌或小水漫灌,后两种方法成本较低。

苗期灌溉应掌握好适当的灌水量及灌水时间,因为苗期适当的干旱有助于蹲苗,有利于多年生黑麦草的根系生长。

多年生黑麦草在整个生育期内可以割数茬。

牧草割完后应及时灌溉和施肥,这样才能保证下一茬的快速生长和高产。

如果是收获种子,应保证抽穗期至开花初期充足的水分供应。

在我国北方冬春两季干旱,种植的多年生黑麦草在越冬时应灌越冬水,如北京一般在11 月中下旬进行。

在来年春天返青前应再灌一次水,这样可以加速牧草的返青,从而提高牧草产量。

(2)灌水量。

一般很难确定所需灌水的确切数量,理想状态应为田间持水量,但在实际运用中很难办到,也没有必要如此精确。

一般是根据经验来确定灌水的多少,实践中常以30 厘米的土层浇透为准。

据在北京通县的试验数据表明,合理的灌溉可使牧草增产25%。

因此在干旱地区如能及时灌溉并结合施肥,一定能使牧草的产量得到大幅度上升。

此外,在我国南方降雨量大,旱涝反差大,除在旱季灌溉外,在涝季还应注意排水,否则土壤水分过多,通气不良,影响黑麦草根系的生长,导致烂根死亡。

因此在低洼易涝地区及南方雨水多的季节,一定要注意开沟排水。

三、杂草防治我国多年生黑麦草种植区往往水热条件相对较好,杂草生长旺盛且种类繁多,既有一二年生杂草,又有多年生杂草,这些杂草生命力极强,和牧草争夺生存条件(水、肥、光照、C02等),而且有些杂草还是传播病虫的媒介或寄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