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 促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

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 促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

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促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
评价是课程、教学的一个有机环节,它同样也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教育手段,评价引导了学生的发展方向。

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评价策略的研究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核心问题之一。

借这个机会,我讲一下建立我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多元化评价体系的构想。

其中对课堂教学评价中心已作出了基本方案,更多评价方案的还要借助各校教导部门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来完成。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基本理念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指导思想是“以活动促发展”。

由于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实践的学习,活动本身和探究活动的结果并不是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真正关注的是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和提高。

评价的评价标准应是“自我参照”标准,而不是“科学参照”标准、“社会成员参照”标准,正确的理解是以学生已有的发展基础评价标准,并突出学习过程的体验、情感、态度、价值观、综合能力,不过分强调结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但要求其教学评价也要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

例1:《我在活动中成长》,这个评价表以质性评价为主,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树立了学生的自信心。

(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应是动态的、循序渐进的,贯穿于整个学习活动全过程。

正因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具有全程性,所以这种评价随时反馈对教师教学活动、学生学习活动的信息,便于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学习策略,所以评价又成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指导和学习指导。

给予学生正确的评价,不单是在活动结束后,给予一张表格作为评价结果。

教师更应关注学生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在日常评价中,采用多种方式,通过多种渠道表达对学生的期望和激励。

如当学生在活动中遇到困难的时候,教师应给予鼓励和有力的支持;当学生有了进步的时候,教师应当表示真诚的祝贺和表扬;当学生在活动中犯错误的时候,教师应送上温暖的话语,并给予正确的指导……。

同时,在评价时,教师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确定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因为每个学生的生理心理素质、个性特点、生活环境、兴趣愿望和能力特点等都存在着差异,他们在学习中有特定的优势和不足,其背后的原因也是各不相同的。

因此,在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特点给予相应的评价,尤其是要给予处于弱势的学生更多的激励,对于智力发育迟缓、被孤立和被拒绝的学生,教师要更多的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难,通过给予他们更多的支持和鼓励,使其感受到期望和信心。

这样,学生才能从教师的评价中感受到评价的公正、公平,得到自己想要的帮助和鼓励。

(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还具有多元化、多主体化。

评价的对象不仅仅是学生,还包括教师以及课程本身。

对学生的评价又分:自评、互评、师评、家长评;对教师的评价又分:一堂课、一个活动、一个学期评价;对行政或业务管理部门对课程主要采用教学资源包和学生活动资源包的评价方式。

2、综合实践活动评价的依据与原则
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依据应包含态度、能力与知识三个层面。

(例2:学生小组活动评价表)
态度:指一个人带着责任感投入实践活动之中,摆脱了个人的冷漠的旁观者的角色而成为积极的行动者;主动参与实践活动,力求做出最大贡献。

能力:对于实践活动而言,主要集中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人际交往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领导和被领导的能力、收集信息和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动手制作简单实验器材的能力。

知识:主要指学生在接受和理解新知识及综合运用所学物理知识等方面取得了哪些进步。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主要原则:
第一,评价目的的发展性。

课程评价的目的不再是等级性、竞争性的区分式评价意向,而是旨在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

评价旨在转变原有的等级性区分,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扬长补短,促进他们的个性健康发展。

(例3:小组互评表)
第二,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例4:综合实践活动发展性多元评价表)
自评、互评、师评、家长评。

第三,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例5:一种星级评价方式)描过性评价、实作展示评价、档案评价和激励评价等等。

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主要内容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对学生评价的主要内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生活动评价体系的建立可分为ABC三级评价等级,可尝试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评价。

活动技能表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熟练准确、准确、不准确);书面表达能力(流利正确、正确、不正确);动手操作能力(在老师指导下,做小制作的能力熟练正确、正确、不正确;在老师指导下,动手实验能力熟练正确、正确、不正确;在老师指导下,课外实践能力熟练正确、正确、不正确)。

活动品质1积极性——上课时答问的积极性(经常举手、有时举手、不举手);讨论的积极性(经常发言、有时发言、不发言);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有时主动、不主动)。

活动品质2合作性——帮助他人(能、有时能、不能);接受他人帮助(能、有时能、不能);
创造性独立见解(经常、有时、无)。

(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对教师评价的主要内容:对教师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活动设计的能力,活动指导的能力,驾驭课堂的能力,对学生态度,以及教学过程中精神状态等。

最直接的评价是对综合实践活动课课堂教学的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的课堂教学评价主要内容包括学生的参与程度教学目标的设置,教学内容的选择,活动方式采用,活动的实际状况(教学气氛、时间、空间利用、节奏把握、学具教具的使用等)活动实际效果以及教师行为表现。

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堂教学评价看,重点从这些方面进行评价:①把握课堂教学目标(目标明确、清楚根据情况及时调整)②组织形式(教学组织形式符合学生的学习实际,学习效果好)③教学气氛(教学过程不机械,方法不单一,学生能主动参与学习,教学气氛活跃,课堂有生气)④参与时空(学生有充分参与时间与空间)⑤分层递进(能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设计教学)⑥
个性发展(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提供学生展现学习成果的机会)⑦情意目标达成(学生注意力集中,有自身的情感体验,能围绕学习目标主动学习)⑧能力培养(学生能思考,敢提问,会讨论)⑨认知质量(学生获得最基本的概念、方法、思路)⑩教学特色(形成鲜明的个性化教学风格,对学生有人文感召力)。

(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内容:
学生活动资源包评价
教学活动资源包评价
4、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实施策略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方式具有多样化的特点。

在实施使用策略上需注意的是:
(1)善于将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有机的结合起来。

终结性评价属目标管理评价,形成性评价属过程管理评价。

在评价中,终结性评价能对目标达成度进行终结表述,形成性评价能充分显示目标实施的状况,是构成终结性评价的可靠基础,能增强终结性评价的信度。

通过系统观察,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

教师根据评价项目和评价标准,观察学生在不同环境下的行为,或通过学生谈话等形式,直接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来收集各种评价信息,并以此作为评价学生的依据。

根据教师制定的评价计划进行观察,从中不断积累学生学习情况评价信息和资料。

(比如学生自我评价中很重要的一环是“老师表扬了我没有”)
(2)注意将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

静态评价在评价时不考虑被评价者的背景情况和今后的发展趋势,只是评价其在特定的时间和特定的空间中的现实状态;动态评价是对被评价者的过去和现在比较,注意其发展的潜力和发展趋势。

“合格率”属静态评价,“提高率”属动态评价。

静态和动态两者兼顾的评价,可使被评价者既看到进步而不至于妄自菲薄,又看到差距而不固步自封。

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性过程评价。

多样展示,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表现性评价。

展示交流既是对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各种表现和活动成果的一个小结,也是一种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共同学习和交流的过程,是学生发现自我、欣赏别人的过程。

(3)强化多元化评价方法,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多样化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是多元化、动态的,既包含学生的评价,也包含对教师的评价,还包含对课程的评价。

对学生的评价主要分自我评价、学生互评、教师评价和家长评价。

对教师的评价主要有课堂评价、对一个活对的评价、对一学期活动课程的整体评价。

(现已出台对课堂的评价,请大家审议),其余对学生议价方案由教师参照长阳教育网《多主体评价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运用研究》制定,对整个活动以及教师每学期的评价由学校教导处制定。

审议后的课堂评价表作为今后教师课堂评价的依据,综合实践活动研修组要以此至少每月考核一节综合实践活动课,并给出总评和改进意见;教导处牵头制定综合实践活动议价方案,一学期对每位综合实践活动教师至少考查一个活动,并给出定性评价;教师参照学生评价的四个侧面有针对性的制定每个活动的学生评价表,每堂课随机给学生评价,每个活动一次小结评价,每学期一次终结性评价作为学生的考查成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