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英汉叠词的比较与翻译
胡雁哀鸣夜夜飞,
It’s the wild geese honking from night to night we hear,
胡儿眼泪双双落。(唐·李新《古 And Tartar soldiers we see she. (许渊冲译)
此处的名词性重叠词“夜夜”和量词重叠“双双”分别被译为“from night to night”和“tear on tear”,night 和下一行的 tear 分别各自形成了头 韵。基本上保留了原作的神韵。
科技信息
人文社科
论英汉叠词的比较与翻译
湖北民族学院外国语学院 杨晓琼
[摘 要]叠词是常见的修辞手段,体现语言的韵律美、意象美和表达美。叠词的使用可以使语言形式和内容达到完美的统一。本文通 过对英汉两种语言的叠词在构成方式、修辞功能等方面的对比分析,提出了对应法、利用并列结构、押韵以及再创造等叠词的翻译 方法。 [关键词]叠词 构成方式 修辞功能 翻译
另外,英语中有些叠词作动词 \ 形容词用,汉译时可考虑也用汉语 的动词 \ 形容词重叠式:
She is always dillydallying on the way to school. 她上学的路上总是磨 磨蹭蹭。
Motorcycles put - putted through the crowds. 摩托车噗噗地驶过人群。 We wanted things to be completely above board and no hanky - panky. 我们要求把事情完全摆在桌面上,而不是鬼鬼祟祟。 The little boat teeter - tottered in the heavy sea. 小船在波涛汹涌的海 中上上下下颠簸。 4.2 在对应叠词缺失的情况下,尽可能采取其他方法把形音义尽量 结合 4.2.1 将汉语叠词译成英语的平行结构 河塘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 (朱自清《荷塘 月色》) Skirting the lotus pond ,far and near , high and low, are trees among which willows predominate. (王椒升译) 假日里,青年人双双对对漫步在公园里。 The young people in pairs and couples rambled about the park on holi- days. 现在我们的衣服干干净净,但过去我父亲却穿得破破烂烂。 My clothes are neat and clean, but my father’s were torn and worn. 英文中 neat 即可表示“干净”的意思,但是如果不用 neat and clean 这一并列结构的话,原文中 AABB 式的重叠便失去了在译文中形式对
bye-bye
pooh-pooh
chop-chop
音节近似重叠 dilly-dally
tittle-tattle
rickrack
特殊重叠
step-by-step time after time dog-eat-dog
叠词能起到传达语气、感情、拟声、强调和创造意象的作用,叠词的 使用可以创造非常生动的形象,从而达到韵律美、意象美和表达美的效 果。如:
— 144 —
唱词的节律和旋律。例如,阎肃写的《你好吗》“在这安安静静的黄昏,谁 弹起叮叮咚咚的琴?带着缠缠绵绵的思绪,敲打我空空荡荡的心。望着 清清亮亮的明月,轻推开吱吱呀呀的门。把我牵牵挂挂的问询,托付给飘 飘荡荡的云。你好吗?你好吗?真真的思念你,我最亲最近的人,知音隔不 断,天各一方,月共一轮,你好吗?你好吗?深深的想念你,我最疼最爱的 人,让平安和祝福,永远伴随我们,甜甜蜜蜜的一生。”在这首歌词里,因 为几乎每句都巧妙使用了叠音词,所以歌词本身没配曲就有很明显优美 的韵律,诵之感觉声音迭宕起伏,缓急有序,锤荡心田。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
“tittle tattle”被译成了汉语的“叽叽喳喳”,可谓是形音义结合翻译 的典范。实际上,英语的头韵是英语的骄傲,是英语获得音韵美的台柱, 而汉语的叠音词则是另一道更加绚丽的风景线。再如:
青青河畔草,
Green, green spreads the bank-side grass,
郁郁园中柳,
Lush, lush grows the garden willows,
盈盈楼上女,
Fine, fine stands upstairs the lass,
皎皎当窗牖。 (古诗十九首之二)
Fair, fair her shape behind the windows(. 吕叔湘译)
这首诗中的“青青、郁郁、盈盈、皎皎”都是汉语中的形容词重叠,译 者将它们分别用英语中同样重叠的形容词来代替,使英译的意境美和 形式美与原作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And bubbling and troubling and doubling, And rushing and flushing and brushing and crushing, And flapping rapping and clapping and slapping, And dashing and flashing and dashing… Robert Southy: How Does the Water Come Down at Lord 英国浪漫主义“湖畔派”诗人罗伯特·骚塞在诗中用了许多拟声叠 词,描写河水的流动,由潺潺流水变为滚滚浪涛,波涛拍岸,浪花点点, 展示出流水明快生动的画面,使读者感觉如站在河畔一般,耳目一新, 倍感亲切。又如: 行行过太行,迢迢赴延安。细细河故旧,星星数鬓斑。 On and on past Taihang we walk, By and by to Yan’an we make our way. Again and again with old friends we talk, One by one we count our hair gray.(许渊冲译) “行行”、“迢迢”、“细细”和“星星”的使用产生了形象生动的效果。 在翻译过程中,许渊冲教授恰当地选用了四组叠词“on and on, by and by, again and again, one by one”保留了原文的特色、风味和意象。 4. 对翻译的启示 英汉叠词翻译是作品翻译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英语中的叠词在 汉语中如何表达,汉语中的叠词如何恰当地翻译成英语也是翻译中的 一个难题。 4.1 利用目的语中现有的对应叠词,做到翻译时形音义的自然结合
1. 引言 叠词(Reduplication)又称叠字、迭字、重叠词、叠音词或称音词,是指 相同的词、词素或音节重复使用。无论从汉语语汇内部看,还是从汉语 词汇与英语词汇比较的角度看,汉语叠音词都是一个较大的很具特色 的群体。汉语的叠音词可以追溯到《诗经》的叠字,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演 变,如今叠音词的数量增加了很多,使用也更普遍。 在 Wikipedia encyclopedia 中,对“reduplication”是这样解释的: “Reduplication, in linguistics, is a morphological process by which the root or stem of a word, or only part of it is repeated. Reduplication is used both in inflections to convey a grammatical function, such as plurality, intensifica- tion, etc., and in lexical derivation to create new words. It is often used when a speaker adopts a tone more "expressive" or figurative than ordinary speech and is also often, but not exclusively, iconic in meaning. Reduplication is found in a wide range of languages and language groups, though its level of linguistic productivity varies.” 在 American Heritage Dictionary 中,对“reduplication”是这样解释的: “an often grammatically functional repetition of a radical element or a part of it occurring usually at the beginning of a word and often accompanied by change of radical vowel.” 在 Linguistic Dictionary of English 中,对“reduplication”是这样解释 的: “Reduplication is a pattern where the double or multiple occurrence of a sound string, syllable or morpheme or word within a larger syntagmatic unit.” 英汉语中的这种修辞手段(叠词)都是为了加强语言的表现力:加 强语势,抒发强烈的思想感情,增强语言的节奏感。本文拟从汉英对比 和翻译的角度对英汉叠词进行探讨。 2. 叠词的构成方式 重叠派生法在汉语中是一个能产的构词法,英语则很少利用重叠 法构词。汉语之所以会有如此大量的叠词,是与汉语的语音特点分不开 的。汉语的一个主要特征是每个字都是单音节字,没有辅音连缀的使 用,因此很容易简单地重复后构成叠词,也是一种重要的语义手段。根 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我们可以把叠词分成不同的类型。从汉语类型学角 度看,有单一重叠、双重叠和部分重叠;按照重叠形式叠词可以分成 AA 型、AAB 型、ABB 型、AABB 型、AABC 型、ABAB 型、ABCC 型、BCAA 型、 ABAC 型等。而英语是拼音文字,强调局部,每个字母大小整齐一致,线 形一字排,长短不一,因此英语单词层面上的完全重叠不能产生汉字叠 词的视觉效果,而且不同语言有着自己美的规律,且按照自己崇尚的美 的规律从语音体系开始建造了自己的语言体系。说英语的人普遍喜欢 轻重相间的节奏,而轻重力度相同的音节并列却十分罕见。以上两方面 原因造成了英语词汇中音节完全重叠的现象少,而出现了大量音素、词 素层面的重叠。在英语中,按重叠音节结构划分,英语叠词有音节完全 重叠、音节近似重叠、特殊音节重叠。 汉语叠音词的形态种类比英语叠音词多,这一现象的直接结果便 是导致翻译过程的复杂化,特别是汉语叠词的英译。 3. 叠词的修辞功能 叠音词因为音节的重复叠加,语感上音节得以重复强化,伸张了节 奏,强化了韵律美,好比音乐表现上的重复叙述,给听众更深刻悠长的内 心感受。不同的重叠形式表现了汉语不同的快慢节奏,犹如音乐节奏上 有二分之一拍、四分之二拍、四分之三拍等多彩的表现形式。因此,不管 我们是默读还是诵读叠音词,都会觉得朗朗上口,其内在的韵律都会在 耳边萦绕,给我们一种较强的声音韵律美的享受,这是语言文字的声音, 也是汉语特有的语音形象审美特质的体现。叠音词起源于诗经的叠字, 历代说唱文学多用叠音词,也都证明了其自身的韵律影响和强化了整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