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八:生活中的艺术一、教材分析本次记一项艺术活动的习作训练,属于记实类作文。
习作提示中指出“你可能也学过某一门艺术,比如,吹、拉、弹、唱,书法、绘画、泥塑、雕刻。
请写一写你学习某种艺术过程中发生的故事和感受。
”“你也可以写一写自己喜欢的一件艺术品,或者一次艺术欣赏活动,如,听音乐会,看花展,参观美术馆。
”从要求来看,应限定在“艺术”二字上,与本单元的主题——感受“艺术的魅力”相关。
教学时可以分三个板块:1、写学习艺术过程中发生的故事和感受;2、写一件喜欢的艺术品;3、记一次艺术欣赏活动。
教学时,可重点指导第一板块(记事作文是小学、乃至初中学生的写作重点),与“我的课余生活”进行结合,根据中心有详有略地记事;艺术品介绍与艺术欣赏活动的写作指导可以结合《月光曲》、《蒙娜丽莎之约》中“联想与想象”部分进行指导教学。
二、教学目标1.从生活入手,要求学生能选择自己学过的一门艺术,有详有略地记叙学习的过程,写出自己的感受。
2.探索表达自己感受的一些基本方法,并在自己的习作中加以运用。
3.通过习作表达自己对艺术的热爱,发展自己的爱好。
三、重点与难点重点:围绕中心写自己的艺术生活,并做到详略得当。
难点:有详有略地记叙。
四、课时安排2课时五、课前准备课前布置学生带一张自己学艺、参加艺术欣赏活动的照片,或者带一件自己喜欢的艺术品,印发习作范文《翰墨情深》、《我爱集邮》、《足尖上的艺术》。
六、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引入艺术生活1.教师引言导入: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艺术成了我们生活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我们班的孩子个个多才多艺,见多识广。
这是平时生活中我们留下的精彩画面。
我提议让照片的主人来给画面配音吧!2.学生展示充满情趣的学艺画面,并作简单的介绍。
教师出示句式:我在课余喜欢,看,照片上的我,参加这项艺术活动能。
是我最喜欢参加的艺术活动,参加这项活动能。
学生交流。
(二)展示艺术生活1.片段细说。
刚才你们用一句话总体介绍了自己的艺术生活,但给人的印象并不深刻。
这是为什么呢?(缺少必要的情节、没有说具体)你们能不能把某个片段说得详细些,比如怎么爱上这门艺术的、遇到过什么困难、怎么坚持下来的、你有什么收获等,请大家回忆、思考后再说。
(可先进行小组讨论)2.学生上台介绍,细说发生的故事和自己的感受。
(教师根据将学生发言板书:怎样与艺术结缘、经历的困难与挫折、收获了成功与喜悦)如怎么爱上书法艺术的:《翰墨情深》中是这样写的:那是三年前的一天,妈妈带我去书店看书。
在书店门前,一位白胡子的老爷爷,正在饱蘸浓墨,挥笔疾书,在一张大纸上写下龙飞凤舞的几个大字,我不解地问妈妈:‚这是什么字呀?我怎么不认识?‛妈妈说:‚这位老爷爷写的是‘博览群书’四个大字,因为写的是‘草书’,所以你看不懂。
‛我点了点头。
此刻,一个学习书法的念头便在我的心中产生了。
如经历了怎样的困难的:《我爱弹琴》中这样写道:但是,有一次,我练琴练了一半,怎么也不会弹了,一股无名火涌上心头,就不想练了。
爸爸妈妈一见我这样,狠狠地批了去一顿,我很生气,就使劲敲打琴键,琴也似乎被激怒了,发出了一串串既高又硬的音,好像在质问我:‚那你干嘛打我?不努力练习能学会弹琴吗?‛我被这琴声震动了,冷静了下来。
是啊,一份劳动一分收获,要想弹好琴不下苦功夫行吗?于是,我耐下心来,练旋律,练节奏,直到弹出一支完整优美的曲子。
如在学习过程收获成功与喜悦的:《我心中的那片绿地》中这样写道:舞蹈给了我很多,它帮助我走过了许多人生中的低谷,给我带来的很多感悟。
曾经在我对未来迷惑、彷徨的时候,《蒙古人》让我明白,不论未来怎样,都应该以一种旷达的心态看待万事万物,也要认真地走好每一步,这样人生才不会留有遗憾;在我被误解的时候,《扇舞丹青》让我忽然明白了文人士大夫的那种坚持,那是对自己的信念的一种坚持,即使全世界的人都不理解,也不会改变自己去附和众人;在我孤独寂寞的时候,《小卜哨》让我感受到其实我并不孤单,我还有舞蹈,所以我觉得人生之路绝不会寂寞。
《紫气东来》让我看到了那虽然有些遥远,但只要努力,就一定会充满希望的未来;《一片绿叶》让我体会到对生命的尊重,即使只是一小片绿叶,它也有它的骄傲,它的尊严……(教师要将学生述说过程中引用的好词佳句一一板书,特别是感受和想象部分,要反复强调。
让学生知道在叙事的时候加入自己的想象和联想,能使情节展开,内容丰富,更加生动、感人。
)(三)书写艺术生活1.习作引领,明确写法。
《我的舞台》一文把“我”学戏的故事写得生动有趣,回顾一下,文章围绕中心“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舞台如一炉火,练就了我的勇气和毅力”,写了“我”学戏的哪些经历?作者详细写了哪些内容?(1)讨论交流后明确下列要点;还没出生时,把娘胎当舞台,在肚子里“登台唱戏”、“大闹天宫”;刚会走路时,把小床当舞台,模仿母亲“演戏”;随母亲演出时,每场必到,察言观色,学形记词;六岁的时候,把练功毯当舞台,拜师学艺,暑去寒来,刻苦练习;学艺几年后,把客厅当舞台,给到家里做客的客人开“个人晚会”。
(2)快速读文,说说哪些描写体现了“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朗读描写精彩的语段。
2.交流写法,明确要点。
我们在写这篇作文时应注意些什么?交流后明确:(1)叙述“我”与艺术之间的故事要按一定的顺序,比如时间顺序、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空间的转换顺序等;(2)要围绕中心有详有略地介绍自己的艺术生活。
要注意:确定中心、选好反映自己感受的事例、有详有略。
(板书:确定中心、选好事例、有详有略)3.范文引路,拓展思路。
(1)速读范文《我爱集邮》,思考:这篇文章用什么具体事例写出了爱什么?与它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受?(明确本文紧紧抓住一个“爱”字,写出了我是怎样爱上集邮的,我是怎样集邮的,重点介绍了两枚邮票。
最后点明中心——集邮使我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丰富了我的课余生活,培养了我对艺术的兴趣和爱好。
)(2)教师朗读学生习作《我心中的那片绿地》等。
4.口头作文,简要评价。
(1)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所带照片或艺术品的内容,将学生分成学艺组、艺术品欣赏组、艺术欣赏活动组等。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注意与口语交际内容的联系,选出有价值的题材,鼓励学生用笔反映生活中妙趣横生的艺术。
如:回顾”六·一”文艺汇演的欢乐,美术课上变废为宝的喜悦以及鼓号队的威武、雄壮等。
)(2)组内交流各自的写作思路,互相提出优点,指出不足,帮助改进。
(3)每组推荐1名代表,全班交流,提出修改建议。
5.尝试习作,反映艺术生活要求学生把刚才的内容具体地写下来,题目自拟。
第二课时(一)继续作文,教师巡视(二)赏析评改1.学生修改完毕后,可以读一读自己习作中最满意的段落,请其他同学进行赏析。
2.选择少量习作展示、点评。
同学们基本上把自己与艺术之间的故事写下来了,老师看到许多优秀的习作,他们都能围绕中心有详有略地介绍自己的艺术生活,写出了自己的感受。
(指名朗读习作,并全班进行评价。
教师引导学生赏识他人习作的成功之处,审视自己习作中的不足,取长补短,”修剪枝叶”甚至重起炉灶。
)(三)锤炼开头和结尾元人乔梦符说过,写文章需要“凤头”:小巧玲珑,短小精美;“猪肚”:内容丰富、健美、充实、容量大;“豹尾”:干脆利索、收束有力。
古人将文章的开头比作“凤头”,意在强调开篇之重要,若能有一个别出心裁,让人耳目一新的开头,一定会让你的文章增彩不少。
现在我们就看看怎样的作文开头和结尾才是好的。
举例:如:《我爱单簧管》开头:音乐对我有着很强的吸引力。
(开门见山)结尾:现在,我已是一名六年级的小学生了,我与单簧管之间产生了一种不可分割的情感,我伤心时,他为我排忧解闷;我开心时,它与我一同分享;……它已经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
我觉得,我现在的首要任务依然是学习,将来考取一所好大学。
但是,我无论如何也不会丢掉单簧管,我依然会在每天抽出一点时间来练习,就像现在这样,坚持下去,让他永远陪伴我。
(总结收获结尾)《我爱合唱》开头:从小到大,虽然我断断续续学过钢琴、电子琴、拉丁舞、国画等等艺术项目,但遗憾的是,自己都没有足够的毅力坚持下来,没有让这些美妙的艺术融入我的生活中。
但恰恰是最平凡的唱歌,专业一点儿说叫声乐,才真正在我的生活中留下了轨迹,让我取得了小小的成就和大大的满足。
(表达感受,直抒胸臆,引出下文)结尾:永远都忘不了参加‚校园十大歌手‛比赛时的情景。
那时,我和本班的两位合唱队的同学一起演唱《挥着翅膀的女孩》。
我们轻松地闯过了初赛。
决赛在市体育场举行,全校的学生注视着我们,颇有开个人演唱会的风采。
当前奏的钢琴声舒缓地响起,我听见自己的声音在回响,我似乎真的乘着歌声的翅膀,骄傲地飞上了天空……(自然结尾)《我的艺术生活》开头:成功就向一盘棋,坚持是其中的一颗微不足道的棋子,但却在成功与否上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启示引出下文)结尾:一曲弹完,台下响起了震耳欲聋的掌声,在掌声中,我再也不感到紧张,再也不感到害怕!而心却在震荡着,勇气却在增长着。
这掌声,带给我的是勇气,是坚强,是鼓励!我细细品味着这掌声,是一种甜蜜的味道,是一种幸福的味道……(揭示启示,自然结尾)还有很多开头的方法,如环境描写、渲染气氛的描写法、名言、警句、诗歌的引用法等等,同学们都可以尝试运用。
修改自己的开头和结尾。
(四)修改写作,誊抄作文。
七、附优秀习作:我心中的那片绿地升入六年级,学习上的压力大了许多,觉得时间一下子就不够用了,而有着三小时舞蹈课的周末更是忙碌。
妈妈觉得我太辛苦,就问我:‚把舞蹈课退了吧,每周能多三个小时的空吗?‛我没有丝毫犹豫就摇了摇头:‚不要,只要我还能坚持,我就不会放弃舞蹈。
‛话一出口,我被自己话中的坚定惊住了,这是我的语气?我疑惑着……时至今日,依然记得初见舞蹈的那个场景。
那时的我只有四岁,妈妈带我去看一场舞蹈演出,。
剧场顶上的灯灭了,四周一片黑暗,我感到恐惧,向妈妈靠近了一些。
忽然觉得眼前亮了一些,抬起头,红色的幕布已经悄悄拉开,一道白色的光柱打在舞台上,现出一个演员的轮廓。
乐起,舞亦起。
一个个流畅唯美的动作呈现出来。
我不自觉地扒在了前排的椅背上,对于黑暗的恐慌早已忘记,完全被这种用优美的动作来表达的艺术迷住了。
演出结束,演员们开始谢幕,小小的我拉着妈妈的手涌到舞台前,说‚我要学这个!‛妈妈蹲下来,认真地看着我:‚会吃很多苦,会很痛的。
‛我转头望着台上一个个优雅大气的谢幕的身影,坚定地点了点头。
时间在汗水的挥洒之中慢慢流逝,回头看看自己走过的足迹流逝,原来已经十多年了。
这些年来,学了很多舞蹈:《卖木瓜》、《小卜哨》、《扇舞丹青》、《傣女》、《喜悦》、《雀之灵》……又开始学新的舞蹈了。
这一次的名字很好听,《一片绿叶》。
道具是一把大大的扇子,扇骨是竹的,扇面是柔软的真丝,颜色从扇骨处象牙般的乳白渐渐过渡到青翠欲滴的碧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