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研究内容摘要未来五年内,文化产业平均每年保持10%以上的增长速度,到2018年我国文化产业市场规模将突破15000亿元。
国家将扶持200家文化产业企业上市。
随着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与之相应的文化产业投资基金也呈现出繁荣景象。
本报告将对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的基金模式、出资人、运营等内容进行首次全盘分析。
<1)研究报告对10支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的发起人、管理机构、募资规模、设立模式、出资人、运营模式、地域分布进行了总结,并对专项文化产业基金进行了概述。
<2)本报告还针对华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收购星空卫视、东方星空文化基金投资宋城旅游、江苏紫金文化产业发展基金投资南京时代传媒三个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案例进行了深入探讨。
<3)未来,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投资趋势在短期内投资风格以保守稳健为主,投资主要领域尚未明晰,投资风格将继续受到管理人或出资人的影响。
一、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兴起背景<一)经济因素1、经济持续增长资金来源充裕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文化产业基金将会提供更多的投资机会。
有关部门统计,目前中国民间资本沉淀金额达数十万亿元,这些资金大多以存款的形式存在于银行系统,只要国家政策引导得力,将这部分资本引入风险投资,为发展国家级的文化产业基金提供了充裕的资金来源的。
其次,中国财政的规模得到空前的增长,可以肯定中国有足够的财政能力来支持设立国家文化产业基金的。
2、机构投资者增加提供了资金来源渠道我国近几年机构投资者规模和市场成熟程度都有了很大发展。
保险公司、社保基金、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都希望介入产业投资基金。
虽然文化产业投资具有高风险性,但从整体来看,它也是最具潜力的投资对象之一。
机构投资者的增加为产业基金提供了顺畅的资金来源渠道。
3、产业基金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随着经济的发展金融体系的完善,我国一些地方政府创造性地运用专项资金方式,组建了一大批文化发展基金,为我国文化产业投资机制的改革与完善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近年来发展创业投资结合各种委托理财工具,及经国务院特批设立的相关产业基金,例如渤海产业投资基金、上海金融产业基金、山西能源基金等产业基金的探索,为文化产业基金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二)社会人文因素1、文化产业发展模式面临调整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的不科学是制约我国文化产业基金进一步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业界“官产学研一体化”至今仍停留在共识层面,政府、学界、企业之间尚未形成真正有效的整合机制。
通过设立国家文化产业引导、担保基金的方式,并对相关的制度安排作适当的改革,建立起文化产业科学发展新模式,可以更高效地推进我国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
2、文化产业在经济中的地位逐步提高随着《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出台,文化产业的地位得到空前的提高,文化产业面临繁荣发展的历史机遇。
而目前国内的文化产业发展无序,市场的发展方向不明确,文化产业发展的资金缺口较大,特别是中小型的文化产业企业,一方面需要明确的市场方向引导,另一方面文化产业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促进其发展。
3、盘活民间资本刺激内需我国产业投资基金的募集由于受到市场准入的限制和组织形式的制约,来源渠道相当狭窄和单一,主要是政府资金和国有企业资金,以及少部分上市企业资金和民间资金。
但政府资金毕竟是有限的,远远不能满足我国产业发展的资金需要。
文化产业基金的设立可更大程度上激发民间资本对文化产业投资的动力与活力。
二、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发展历程及格局<一)发展历程早在2002年,中国电视家艺术协会下设的卡通委员会和湘财证券有限公司及其旗下湘财贯通投资管理公司曾尝试设立中国文化产业基金<CCF)——卡通/传媒行业伞型基金,拟募资1亿美元,重点投资卡通、传媒等领域,计划实现20%以上的内含收益率。
该基金为中国文化产业的首轮尝试,但因当时资本市场尚不发达以失败告终。
而直到金融海啸后,文化产业在宏观经济中的地位得到提升后,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才再次得到兴盛。
2008年4月16日,文化部落实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要求,提出了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思路和六项措施,明确要求“完善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要“设立国家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采取贷款贴息、资助、奖励、设立投资风险基金等方式,扶持重大文化产业工程和优秀文化产品生产。
” 2009年7月2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
《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中提出降低准入门槛,积极吸收社会资本和外资进入政策允许的文化产业领域,参与国有文化企业的股份制改造;支持有条件的文化企业进入主板、创业板上市融资,鼓励已上市文化企业通过公开增发、定向增发等再融资方式进行并购和重组,迅速做大做强;明确提出要为中国文化产业设立投资基金。
2009月10日,文化部发布《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文化产业的10大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10大主要任务及完善文化产业发展的10大保障措施。
《指导意见》第四条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任务,第<二)款:鼓励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
自2009年到2018年10月,国内已经有24个省计划设立的文化产业投资专项基<资)金。
<二)当前格局及分布截至2018年10月止,国内已经有24个省份宣布设立省级文化产业投资专项基<资)金,已公布基金的总规模超过270亿元人民币。
投资规模及投资地区分布如下:三、中国产业文化投资基金简况及地域分布在2009年至2018年间,中国共设立10支产业文化投资基金,他们指以国家资本引导为主的文化产业基金。
目前10支募资总规模达427.5亿元人民币。
10支产业文化投资基金分布格局如下:(一>简况(二>地域分布四、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的设立及运作模式<一)设立方式1)公司制方式按照《公司法》组建投资公司,投资者购买公司股份成为股东,由股东大会选出董事会与监事会,再由董事会委任某一投资管理公司或由董事会自己直接来管理基金资产。
但是从事实务操作的人认为,公司制私募基金并不适合中国。
首先,《公司法》规定在投资公司首次缴付的出资不少于注册资金的20%,其余的必须在5年内募足,并且在5年内何时募足必须事先在公司章程中予以明确,这对于私募股权基金来说,在没合适的工程时募集来的资金就成了闲置资金。
此外,公司制私募基金存在着双重税赋问题,尽管可以在《创业投资企业管理暂行办法》的框架下获得一定式的税收优惠,但没有合伙制私募基金的税收优惠直接而有效。
此外基金管理人承担有限责任,不利于建立激励与惩罚相结合的激励制度。
2)信托制方式《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简称《办法》)规定,自然人、法人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组织投资一个信托计划的最低金额不少于100万元人民币;单个信托计划的自然人人数不得超过50人,合格的机构投资者数量不受限制;信托公司推介信托计划时,不得进行公开营销宣传。
根据这一《办法》成立的信托计划实际上就是信托制私募基金。
信托制私募基金一般由具有特定资质的信托公司专营。
同时,信托公司一般不负责基金管理,而是委托专门的基金管理人负责,基金管理人收取管理费和业绩提成。
3)有限合伙制方式《合伙企业法》规定,合伙企业又分成普通合伙企业与有限合伙企业两类。
因此有限合伙制度的设置,为成立有限合伙制私募基金提供了法律保障。
投资者能够以有限合伙人身份投入资金并承担有限责任,而基金管理人则以少量资金介入成为普通合伙人并承担无限责任,基金管理人具体负责投入资金的运作,并按照合伙协议的约定收取管理费。
合伙制是企业的一种组织形式,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当事人通过合伙协议约定共同出资,合伙经营,共享收益,共担风险。
当事人称合伙。
合伙制和公司制不同,合伙企业通常不是法人,各合伙人仍为权利与义务的主体,既是合伙企业财产的共同所有者和经营者,以都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4)三种设立方式的比较<二)运营模式在国内,多数的基金选择的设立的方式为有限合伙制方式,以下就有限合伙制的基金运营模式进行分析。
1)投资人及管理者有限合伙制对外在整体上也同样具有无限责任性质,但在其内部设置了一种与普通合伙制有根本区别的、两类法律责任截然不现的权益主体:一类合伙人作为真正的投资者,投入绝大部分资金,但不得参与经营管理,并且只以其投资的金额承担有限责任,称为有限合伙人<简称LP);另一类合伙人作为真正的管理者,只投入极少部分资金,但全权负责经营管理,并要承担无限责任,称为普通合伙人,亦称一般合伙人或无限合伙人<简称GP)。
2)组织机构典型的有限合伙制基金的特点是所有者和经营者分离,在此前提下,如何解决基金运作过程中信息不对称和风险不对称两大问题,防止经营者对所有者利益的背离;同时,保障专业投资人才经营能力的充分发挥,并在不同利益之间寻找最佳平衡点,进而提高基金决运作和决策的效率,保证基金投资者利益的最大化。
由于国内信用投资理念尚未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成熟的投资人还需要逐步培养,并且也缺乏具有较高信誉和号召力的普通合伙人;因此,国内的有限合伙制基金的普通合伙人往往向有限合伙人让渡部分决策权和管理权,体现了国内有限合伙制基金在国内客观现实下的妥协。
这种内部治理结构的最大特点是,成立由普通合伙人、有限合伙人及第三专业人士共同组成的投资及决策委员会,并对基金的投资事项进行最终决策。
例如:国内的嘉富诚基金就在合伙协议中约定,投资及决策委员会由七名人员组成,其中普通合伙人委派两名,有限合伙人代表三名和外聘专家两名,外聘专家需要具有财务和法律背景。
此外,国内著名的私募基金红杉基金也采用这种治理形式。
五、中国专项文化投资基金现状目前,电影、艺术品、动漫、信息传媒和网游领域均涌现各专项的投资基金,其主要情况如下:六、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投资案例分析已公布的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投资事件明细表<一)案例:华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收购星空卫视2018年8月9日,华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投资控股原属新闻集团全资拥有的星空卫视普通话频道、星空国际频道、Channel[V]音乐频道,以及757部电影的星空华语电影片库<Fortune Star)业务。
本次涉及的资金规模为1.6亿元美元,约占华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首期募资的50%,获得星空卫视超过50%的股份。
该次投资当中,新闻集团打算利用合资的形式,通过上海东方传媒有限集团公司,绕过中国的政策壁垒。
既可以解套中国市场,也可以为再次进军中国市场埋下伏笔。
另一方面,上海东方传媒有限集团公司将该次投资作为其海外战略其重要一步,通过利用新闻集团的资源以及影响力实现上海东方传媒有限集团公司的两大战略定位的转变:一是从地方性的广电机构逐步转变为一个面向全国甚至是海外华语市场的媒体提供商;二是为“从播出而制作”向“为市场而制作”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