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原理第12章 三相电路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习 题
12
12.1 把对称三相负载Z=40+j30Ω,分别以Y和形连接于对称 三相电源上,电源线电压为UL=380V,试算①负载Y连接时的相电压
和相电流,并画出其相量图;②负载为计连接时相电压、相电流和线电 流,并画出其相量图。
12.2 已知对称三相电路的线电压Ul=380V(电源端),三角形负载 阻抗Z=(4.5+j14)Ω,端线阻抗Zl=(1.5+j2)Ω。求线电流及负载的 相电流,并作相量图。
9
10
11
12
13
图 12 . 8
14
15
16
17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2 . 9 不对称三相电路
18
19
20
21
图 12 . 11
22
23
这个电路实际上是一个最简单的相序指示器,可测定相序。 当把可见,B相灯泡因承受1.5U的电压而较亮,C相灯泡暗。它接 在相序未知的三相电源上时,如果认定接电容C的一相为A相,则 灯泡亮的一相为B相,灯泡暗的一相为C相。
7
图12.4 三相负载的连接形式
8
三相电路由三相电源、三相负载和连接电源和负载的三相输 电线组成, 如图 12 . 5 所示 。如果电源和负载都是对称的,三相 电路就称作是对称三相电路,否则称作不对称三相电路 。 三相电 路按电源和负载的连接形式可分为 Y-Y 连接, Y- △ 连接, △ -Y 连接, △ - △ 连接 4 种形式,其中 Z e 为输电线阻抗 。 在 Y-Y 连接中,如果电源中性点 N 负 载中性点 N′ 用 导线连 接, 其阻抗为 ZN , 如图 12 . 5( a )中所示 。 这种连接形式又 称作三相四线制,其余各种连接形式均称作三相三线制。把负载 端的电压电流及其关系放到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一节中介绍 。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12.16 在图12.22时对称三相电路中,Ul=380 V,R =200 Ω, 负载吸收的无功功率为 试求:①各线电流;②电源发出的复功率。
40
41
1
12.1 三相电路 三个频率、幅值分别相等,相位互差120°的按一定方式连接而成的 电源系统就称作对称三相电源。如果三个电源的电压为
2
对称三相电源电压的波形和相量分别表示于图12.1(b),(c) 中。根据电压表达式、波形、相量图均可得出
即对称三相电源电压之和等于零。
图12.1 三相电压源
3
工程上把三个电源电压的每一个就称作电源的一相,依次称作A, B,C相。又把各相电压经过同一值(如最大值)的先后顺序称相序。像上 面的三个电源的相序就称作正相序(顺序)(ABC,BCA,CAB),如果把 上述电源中的任何两相倒相,其相序就变为负序(逆序)了,电力系统一 般均采用正序。 三角形(△)连接。如图12.2(a),(b)所示为星形(Y)方式,即把三个 电源的负极性端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节点,称作电源中性点,用N表示 ,三个电源正极性端的引出线称作电源的端线,用A,B,C标记。三 相电源中每个电源的电压就称作相电压,各端点A,B,C之间的电压 就称作线电压。每相电源中流过的电流称作相电流,端线中流过的电流 称作线电流。把三相电源依次连接成一个回路,再连接处A,B,C引 出端,如图12.2(c),就称作三相电源的三角形(从)连接。三角形连接(线) 的三相电源也有相压、线电压、相电流、线电流的概念,它们与Y形连 接相同,只是三角形(电)连接的电源无中性点N。
4
图 12.2 三相电源连接方式
5
6
在 △ 形连接的三相电源中
说明△形连接的电源端其线电压等于相应的相电压。三相电路的负载
通常也都接成Y形和, △形。如图12.4所示。其中每个负载就称作三 相负载的一相。如果三相负载相等即ZA=ZB=ZC=Z,就称作对 称三相负载。每个负载中流过的电流和其端电压就称作相电流和相电 压。三相负载引出线上的电流称作线电流,每两个端子之间的电压称 作负载的线电压。
第12章 三相电路
内容简介 目前我国和世界上电力系统的供电方式绝大多数仍采用三相制。 之所以这种供电方式得到广泛应用,就是因为这种供电方式在电能的 产生、传输、分配、及应用等诸方面都具有十分显著的优越性。 本章主要介绍三相电源及三相电路、对称三相电路及其化归一相 电路的计算方法;线电压、线电流与相电压、相电流之间的关系;三 相电路的功率及其测量;不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