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美国政治与外交

美国政治与外交

对美国外交政策中行政权日益上升的冷思考—读《一个典例:行政权在外交政策中的日益上升》有感近日,读了孙仲老师的《一个典例:行政权在外交政策中的日益上升》,对美国外交政策中行政权日益上升的现状感触颇多。

题目之所以以“冷思考”三个字,是想从一个旁观者、中立者、理智者的角度来看待这个现状,既看到这个现状对美国国家利益的好处,也要看到这个现状对美国民主制度的弊端。

因为,学生才疏学浅,涉世不深,对一些问题的看法可能有些片面,还望能得到老师的指导。

下面,是学生对老师这篇文章的看法和感想。

一、宪法在对外政策上明显倾重国会“野心必须用野心来对抗。

如果人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

如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

如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任何外来的或内在的控制了。

”孙老师在文章的一开始,就用这个形象的例子告诉我们美国政治制度为什么要分权制衡。

美国实行行政权、司法权、立法权三权分立与制衡的政治制度。

这篇文章主要说明的是,行使行政权的美国总统与行使立法权的国会,在外交决策的博弈中,美国总统行政权影响日益上升的现状及原因。

国父们对英国国王的独裁暴政有着痛切的记忆,更多地赋予国会在外交决策的权力。

美国宪法第2条列举了总统在对外政策方面的享有权力,而宪法在第1条列举了比第2条长三倍的赋予国会的外交权力。

宪法设计者把国会作为外交事务中起主导作用的合作方,除了国父重视民主,还有他们担心美国总统这个新角色会不会最终演变为一个英国国王式的专制暴君的深刻忧虑。

二、行政权在外交决策中日益上升的现状及原因尽管,美国宪法在外交决策上倾重国会,但是事实是,在近一百年里,美国总统的行政权在对外决策中日益上升。

下面,是我总结的文中认为导致行政权在外交决策中日益上升的原因。

(1)国会与总统在外交事务权力的“半阴影区”美国宪法在国会与总统之间,设置了一些互相牵制的、需双方共同合作才能有效使用的权力。

国会和总统在外交事务的权力分配上存在着一大片不确定的、或者可以说是重叠,甚至是对抗性的“半阴影区”尽管国父们这样设计宪法,是为了更好地达到分权与制衡,但是故意模糊为总统与国会在日后争夺外交主导权提供了原动力。

因为,有些权力,是共同的,是重合的,界限不明,一些敢作敢为的总统就很有可能去占据这些共同权力,进行权力的扩张,导致总统在外交决策中日益上升。

(2)总统率领的行政部门结构机制的客观因素总统率领的行政部门采用的首长负责制。

作为三军总司令和首席行政长官,总统有相当的自由决断权,在处理时间紧迫、保密要求高的危机事件时,能够进行国会无法提供的强有力的领导。

总统只对全国选民负责,在对外政策上更具有广阔全面的全球性视野。

总统率领的行政部门在处理危机型和战略型外交决策时比国会更有效率和更有权威。

(3)国会内部结构机制的客观因素国会的535名议员来自不同选区,有着不同的政治信仰、地区利益和个人奋斗目标,让国会议员步调一致不是件容易的事。

国会地方色彩浓厚而全球视野相对较弱,权力分散和缺乏整合性、行动迟缓、效率低下等等。

这一切导致国会处理一些需要迅速、秘密的采取行动的危机事件上能力不足,在权衡国家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上地方狭隘主义相对严重。

(4)总统和国会的主观因素作为总司令的总统,开始逐渐以有限和不确定的方式执行作为对外交往行政机构的总统所规定从的事务。

随着时间的推移,先例有了大量的积累,总统们也获得了信心并要求获得更大的权力。

先例经验、政治实力等各方面的历史积累。

助长了总统们抓取外交主导权的实力、能力与雄心。

国会在总统权力扩张的过程中显得过分迁就退让,缺乏”运用它已有权力的决心“。

(4)法院对总统的偏护(5)各种危机使总统的行政权扩张20世纪初的第一次世界大战,30年代的经济危机,第二次世界大战等等要要求决策者迅速采取行动,结构分散、程序繁复、人员众多的国会在保密与迅速行动这两点上与实现长官负责制的白宫相比,自然处于劣势。

(6)美国公众对国际事务的不关心和不了解公众对外交事务的冷漠与无知给政策制定者在处理多数外交问题上留有相当大的余地。

总统是唯一由全体美国选民选举产生的公共官员,可以理所当然代表全国人民;而议员只是一部分人或某一地区民意的代表,总统是美国最显赫和合法的政治人物。

不管是危急时刻还是和平时期,总统控制舆论的能力远远高于国会。

三、带有美国现实主义色彩的外交政策孙老师认为,美国的国际政治中的“现实主义“终于渗透进入了美国的内政中。

我非常赞成孙老师的看法。

我认为,美国国际政治中的“现实主义”已经很大程度影响了美国的外交政策,也很大程度导致了美国总统行政权在外交决策中影响力越来越大。

孙老师认为,一种定义为在国际间占据强大地位的外交政策,将被证明是同共和原则相对立的,终将损害共和国的体制。

是的,正是由于这种具有现实主义色彩的外交政策,使得总统的权力越来越大。

这与美国宪法提倡的“民主共和、分权制衡”格格不入。

在现实主义色彩的外交政策影响下,总统变得更加疯狂,他们占领爱国主义的高地,打败了怀疑派,驳倒了批评派,他们的战绩甚至比以前更辉煌。

孙老师,用平稳中立的口吻,告诉我们,现实主义色彩外交政策带来的辉煌。

领导人抓住国家安全的广发定义,鼓吹这种政策将使国家成为当今世界的强国。

在这种努力下,他们最终迫使美国人接受了殖民地、海军基地、势力范围、保护领地、强大的海军以及能够远征的陆军等事物。

四、从行政权在外交决策中日益上升看美国民主“虚伪”理论上讲,美国的民主适用于所有公民,不论你的肤色、贫富贵贱、还是老弱病残。

公民,在宪法面前一律平等。

但是,从孙仲老师文章的最后的一个词“民主独裁”可以看出美国民主的“虚伪”。

要知道民主与独裁是两种对立,水火不容的政治制度,但是现在美国政治中,受到美国国际政治现实主义的影响,民主与独裁竟然神奇地在一起了。

美国民主“虚伪”第一点表现在,个人崇拜盛行。

小布什得了前所未有的行政特权,对内政外交逐渐实行垄断。

我认为,这本身就是,对美国民主制度的践踏,对美国宪法的践踏,对美国分权制衡的践踏。

但是,小布什居然还受到高比例的支持,达到90%的支持率。

这不得不说是一种“虚伪”。

美国民主“虚伪”第二点表现在,总统领导的行政机构独裁。

美国宪法规定,立法权属于国会,司法权属于法院,行政权属于总统。

三权分别独立,相互制衡。

但是,美国总统布什,居然为了保证所谓的“自由本身”不被破坏,行政机构有权不以正当司法机构直接通过军事法庭羁押、审判恐怖分子。

这不是越权吗?这不是穿着民主的皇帝新衣,其实是赤裸裸的独裁吗?这不是“虚伪”,是什么?美国民主“虚伪”第三点表现在,歧视移民。

美国国会通过《美国爱国法案》,政府不必经过指控就可以像对待恐怖嫌疑犯那样拘留移民。

居然,连国会都默认政府进行独裁了,这还有民主可言?少数人的民主,听着就好笑。

美国年年批判中国的人权问题,敢问美国,保护人权,就是可以随随便便拘留移民?这就是你们的民主?言行不一,这还不是“虚伪”吗?另外,美国移民局竟然向提供线索、为抓捕恐怖主义的移民开绿灯。

这看似是一件好事,其实,是对外国移民赤裸裸的歧视。

另外,美国你可以说,这一切都是为了国家利益,敢问美国:为了国家利益,就可以随意践踏民主?为了国家利益,就可以无法无天?这不过是以总统为首的政客们的华丽丽的借口罢了。

综上,尽管美国民主制度非常完善非常科学,但是从行政权在对外决策中日益上升可以看出美国民主的“虚伪”,这也是,我对现在不少中国人一心向往美国民主的“冷思考”。

或许,我们应该问一下:美国民主,真的那么好吗?五、冷眼看美国总统行政权在外交决策中的日益上升一方面,美国总统行政权在外交决策中的日益上升是好事。

首先,在处理国与国突发战争,世界经济危机的时候,总统行政权在外交决策中占主导地位,总统可以更加迅速、更加有权威地处理这些问题。

相比国会结构分散、程序繁复、人样众多,总统可以抓住有利时机,果断采取行动。

其次,因为美国总统是唯一由全体选民选举产生的公共官员,可以理所当然代表全国人民,是美国最合法的政治人物,一定程度,代表整个国家。

他在外交决策中行政权的上升,可以增强全美国人民的凝聚力和激发民族主义精神。

最后,美国总统行政权的上升,他会迫使美国人民接受殖民地、海军基地、势力范围等等,这样可以更好地维护它“世界霸主”的地位。

另一方面,美国总统行政权在外交决策中日益上升未必是好事。

首先。

由于美国总统对国会与总统共同权力的扩张,使美国总统的权力越来越大,这样就很容易导致总统的独裁,而独裁又容易导致专政。

这会使美国民主倒退,对美国人民也不利。

其次,中国的“十年文革”就是最好的例子,独裁最容易导致“个人崇拜”,有时候,在独裁状况下,你不得不崇拜。

而美国小布什获得前所未有的行政权,对内政外交逐渐垄断。

但是,美国人却很崇拜小布什。

可见,由于美国一点点独裁,就可以引发全国人民的崇拜。

最后,由于美国总统的独断权加大容易导致世界局势的更加不稳定,更加动荡。

因为,美国总统的权力不再受太多约束。

这样,导致美国总统对外的独裁专断。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假如我是美国总统,我今天看埃及不顺眼或者伊拉克又惹我生气了,于是,可能第二天,我就下令攻打埃及和伊拉克。

然而,战争对美国,对世界都不利。

综上,行政权在对外决策中日益上升,利弊共存。

我认为,行政权日益上升已经是无法避免的趋势,美国现在要做的是,加强国会对美国总统行政权在对外决策的制约,以防止出现独裁专制。

六、民主独裁还是人民代表学生喜好上网,喜欢看新闻,喜欢看新闻背后的评论。

令学生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每当新闻曝光一些国家的负面新闻时,下面的网民几乎是全部一样的回答:你看看人家美国……中国就是不行啊……还是国外好……我没出过国,我不知道外国的月亮是否真的比中国的圆。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那中国是否站起来了?我看没有,不少中国人还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的那种奴才心态,崇洋媚外,总觉得外国什么都比中国好。

老师可能认为我是不是受到社会主义书籍熏陶太多,这显然不是,从这篇文章就可以看出,学生的态度一直是冷静客观的。

所以,我觉得中国人物质的腰直起来了,精神的腰弯下去了。

孙老师第七周给我们一个话题讨论:你认为中国在本世纪有希望追上美国成为世界霸主吗?我想,如果中国人的民族自信心不提升的话,21世纪追上美国,恐怕是不可能了。

那美国民主制度是否真的那么完善吗?是否真的有上面我说的那些中国人想象的那么好吗?我看不是。

孙老师这篇文章,就可以看出,美国总统行政权在外交决策的影响日益上升,文章最后提到的民主独裁趋势越来越明显。

最近愈演愈烈的“棱镜门”就是民主独裁的最好例子。

你说美国是世界上最民主的国家,但是那里民众的通话记录、网络活动却受到美国政府的监视。

这就是你天天想,夜夜念的美国吗?相比美国,我觉得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更加顽强的生命力,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由选民直接或间接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管理国家事务,它能确保国家权利掌握在人民手中,符合人民当家作主的宗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