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只剩2个月了考研英语二如何从零开始复习

只剩2个月了考研英语二如何从零开始复习

只剩2个月了考研英语二如何从零开始复习只剩2个月了考研英语二如何从零开始复习?我说一下自己的经历吧,希望都楼主你有所参考。

政治68,英语二87,专业课255,瞬间泪流满面。

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流着泪又看了好几次。

后来又怀疑这个链接的准确性,直到在官网上看到,一颗心才尘埃落定……朋友圈中的祝贺让我笑中带泪,那时候人生第一次体会到了喜极而泣的惊喜。

早在查分之前,心里一直很忐忑。

事实上考试完了就一直觉得不太理想。

政治改错了5道选择题,专业课一脸懵逼全是胡诌……也估算过分数,政治和英语和预期基本一致,只是专业课真的是给了我一个bigsurprise。

255…从未想过的分数,激动得简直可以上天。

心情平静下来之后,我想起来之前看到的一句话:“你的努力配得上你的幸运。

”是的,此时此刻,我想说我值得。

考研动力——我的精神支柱作为一名二本出身的三跨考生,我想考研的动机很多,也很足。

想去大城市啦,想学心理学啦,想改变出身啦等等等等。

尤其是大三下学期去广州的报社实习后,我的三观受到了很大的冲击,看到了一线城市和小城市的天壤之别,于是便立志以后去一线城市生活。

所以在备考的过程中,我想过成功,想过失败,但从没有想过放弃。

就算今年考不上,明年也要再考。

正是这份矢志不渝的信念支撑着我从心理学专业小白走到现在越来越接近目标的半个心理学专业学生。

我知道于我而言,考研是一个机会,一个也许改变命运的跳板。

我深知它对我的重大意义,所以一直在不遗余力地实现它。

时至今日回首曾经备考的时光,发现那些努力的日子在熠熠生辉。

不走寻常路——我的选择和准备纵观我的考研选择和行动实践,我发现我在很多方面都有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

另辟蹊径,也许是我考出高分的一个重要原因。

首先是专业和院校选择上,我从文科类专业跨到文理结合的心理学专业,并且避重就轻选择了一所专业实力较弱的综合性985大学。

我本科是文学类的,考虑到文科分数线比较高,而且主观性很强,加上高考栽在文综上的惨痛经历让我一直对主观性强的大型考试心有余悸等原因,又本着对心理学也一直很喜欢、反正多学一门知识也没坏处的原则,便确定了要考心理学的研究生。

从大二下学期开始,我便着手开始看专业课了。

在院校选择上,我更加慎重。

如果说选择专业是定一个大方向,那么具体到报考院校则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

经过大三一年的信息搜集和分析,包括在考研帮、考研机构的微信公众号、贴吧等,我从学硕换到了专硕,从心理学专业很强的华东师范大学换到了专业弱势的复旦大学。

事实证明,考研帮帮了我很多忙,而且我的选择也是理性而且正确的。

选择招生人数多、考题简单的专硕和专业实力相对较弱并且竞争不太激烈的学校,我的备考就降低了很多难度。

复旦大学的专业课考题非常重视应用,贴近生活,也不怎么考课本上的定义原因作用那些琐碎的知识点,所以只要理解了,能在宏观上把握住基础知识,就行了。

最后的时候,课本上很多小细节我依然没背会,但是并没有影响我答题。

其次是在我的时间管理方法上。

这也是我觉得最与众不同的地方,也贴合了标题“天天睡到自然醒”(捂嘴笑)。

我是一个随性的人,生活作息一直不太规律,并且超级喜欢睡懒觉,天天睡到自然醒是我的人生目标之一……是的,就算正式进入考研状态了,我依然坚持每天睡到自然醒。

就在别人五六点就摸黑起床时,我仍然睡得香甜。

等到研友们差不多都坐到自习室看书了,我才慢悠悠地起床、吃饭、去上自习。

夏天时一般是8点起床,冬天8点半都是早的……而且还有10点才到自习室的经历(捂脸)。

但是睡眠充足后,我一天的学习效率都很高,大脑高速运转并且心情愉快,学习起来也比较轻松。

虽说在大多数都拼早起的考研人中晚起看起来很没有上进心,但是我输了时间赢了效率,最终受益的还是我自己啊。

另外,我还有一个独特的时间管理方法。

我把每天的高效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都记录下来,这样可以监督自己的学习进度和效率。

注意:一定是高效学习的时间,而不是从坐下来开始学习到离开座位结束学习的时间。

因为那里面还包含着上厕所、喝水、发呆走神、玩手机或者学不下去低效率的时候,把它们也记录进去的话,会给给我们一种学了很长时间、很“勤奋”的感觉。

看到经验贴里的学长学姐说要一天学习8小时甚至10小时以上的学习时间,但其实这里面高效学习的时间可能也就五六个小时。

从我的实践来说,我最高的一天才7个半小时,并且很少出现。

大多数是5小时左右。

我给每周定的高效学习时间是35小时,但经常也达不到。

不过计划是要有的——万一就做到了呢。

就这样,我记录了半年,每周的周末做一个总结。

这使我的学习更有规划,也更条理,还能督促我真正用高效率完成学习任务。

总之,我只追求效率,不看重形式上的勤奋。

起早贪黑刻苦学习说明不了什么,除了能感动自己外,对身体健康也有损害,不利于打持久战。

要看在一天中真正学到了什么。

第三就是我的学习方法了。

最独树一帜的是英语。

我没背过单词书,背的是真题阅读。

我的英语基础很差,所以早早我已经把近20年的英语一真题阅读都做完一遍了。

对待真题里不会的单词,我也没背过,直接下手抄写。

用手写比单纯地背记忆效果好多了,所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去年备考时,再做一遍英语一阅读,然后听老师的讲解,最后背下来再默写下来。

来回背了30多篇,后来由于复习政治,时间不够,背诵阅读便停止了。

但是前期的积累已经比较深厚了。

再加上去年英语二比较简单,所以最后英语客观题只扣了4分,完型填空错4个,阅读错1个。

重点说一下如何充分利用考研英语二真题?1.做真题严格控制做题时间。

尽量把自己做真题的时间放在下午2点到5点,和考研时间保持一致。

最好选用试卷类考研英语二资料书,手机调成飞行模式或静音,杜绝一切干扰,最大化地模拟考试情景。

只有用高度重视的态度做题,才能真正从中发现自己的问题并做相应改善。

2.每套真题至少做三遍。

做题时不要直接在真题上直接写答案,而是写在一张单独的白纸上,以便以后反复做这套题。

很多人对此表示不解:同一套题为什么要做很多遍?其实只要做个小试验就知道了,即便是做过一次的真题,一个月后,甚至只需一两周后,拿出来重新做一遍,你依旧不能拿满分(不考虑写作部分)。

只要还有出错的地方,就说明你还没有完全学透这套试题,没有完全理解考点,也没有完全掌握出题人的思路。

因此,再次学习这张卷子就十分有必要。

这种方法看着很奇怪,但其实是摸透出题人思路的最好捷径,也十分有效果。

以阅读理解为例,如果第一次做真题的时候正确率仅为60%,通过对真题的反复操练,到复习后期以及最后考研的时候正确率都能保持在90%左右。

3.重复做真题的时候,正确答案有时自然会冒出来,但不要直接写下来,因为这完全丧失了意义。

每次做题就像第一次做题一样,经历完整的思考过程,有理有据地得到正确答案。

此外,还可通过提高每一遍做题之间的间隔时间来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4.每一次做题都要更加熟练和完美。

重复做真题的时候都掐时间,并且要争取第二次比第一次用时少一倍,而第三次又比第二次用时少三分之一,此时可选择刷题类的考研英语二资料书,类似于《考研英语二历年真题汇编王》价格便宜的这种。

坚持这样练习后,在考场上拿到真题,做题速度也很快。

当然,这样做的前提是坚持做好上一条,不然就完全是本末倒置了。

考研英语真题复习注意事项做真题前要不要拿模拟题练手,熟悉套路后再上手真题?对于模拟题,你可以拿着模拟题背单词、找语感这没问题,但是请你不要把它当真题来认真研究其出题规律以及答案设置。

套用一位前辈的话"要是你从模拟题中总结出来解题思路那你真是莫大的悲哀",因为模拟题顶多和真题文章出处是相似的,但是题目设置绝对相去甚远,所以你要是纠结对错而仔细研习其答案解析那就得不偿失了,所以不要准备关于模拟题的考研英语参考书哦。

推荐一本英语二用的《考研圣经》,逐词逐句逐题精解英语真题,把真题文章每句的难点词汇和语法掰开了揉碎一句一句去讲,不用查字典,更不用查语法书,彻底恶补你的基础!做真题很珍贵,做完了后来就没有题做了怎么办?有一句话是:那些考研英语成绩在75分以上的大部分考生是对真题至少研究三遍以上的。

真题珍贵是珍贵,但是你不能一直拖着不做,你不反复吃透真题那想取得理想分数就是痴人说梦。

回到前面的问题做真题很珍贵,做完了后来就没有题做了怎么办?答案是:重做一遍,能做多少遍就多少遍,对于基础一般的同学建议至少两到三遍,但上不封顶。

记忆力很好,做完一遍之后记得答案,以后都是白做的了怎么办?要是今天做完真题明天重做一遍肯定不稀奇,可要是一个月后再做呢?两三个月后再做呢?你还记得吗?所以真题是要一遍一遍去"轮"、一遍一遍去体会的。

而且每做一遍的重心不同,在后来做真题的过程中即使你依稀记得文章的大概意思和选项也无妨,这个时候请你选答案的时候更加慎重,不要像第一次一样自欺欺人的就选了,而要以可以令人信服的理由选出答案。

政治没过70在意料之中,因为英语和专业课我在正式备考前已经打下基础了,而政治没有,所以9月开始后,就一直觉得心有余而力不足,时间太紧张。

最后又改错了5道选择题,除了运气不好,主要还是基础不扎实的原因。

这充分证明了“有备而无患”、“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的道理,能早准备就早准备。

专业课考得出乎意料得好,虽然在考场上做的时候就一边崩溃一边绞尽脑汁地编。

很多题一看就一脸懵逼了……比如让分析人工智能在心理学领域的应用,再比如让用班杜拉的认知社会心理学来分析了解一个人不能从照片上了解只能根据日常行为来判断……(班杜拉的认知社会心理学是什么鬼…我只知道观察学习啊!而且也没发现有啥关系啊!⊙︿⊙)还有问心理品质或者能力怎么通过培训提升、怎么才能证明效、怎么批判性分析市面上的心理培训产品(这不是管理心理学上的内容么前两年都没考过真是不按常理出牌啊(T_T))反正一边做一边感觉砸了砸了……但其实这种题虽然看起来难,不过只要言之有理就行,不需要把课本上的东西都要背下来,即使背下来也不见得能用得上。

所以150分的论述题不见得比单纯考察记忆的名词解释、简答题等题难。

心路——你受的苦,都会照亮你的路“后来回忆起的,不是获得的荣誉,赢得的掌声,而是忙到快崩溃时还咬牙坚持的日子。

”昨晚在微博上看到刘同说的一段话:“你的脸上云淡风轻,谁也不知道你的牙咬得有多紧。

你走路带着风,谁也不知道你膝盖上仍有曾摔伤的淤青。

你笑得没心没肺,没人知道你哭起来只能无声落泪。

”突然想起来去年备考时的我自己。

这是我在11月中旬遭遇瓶颈期时转发的一段话。

刘同其实还说了最后一句:“要让人觉得毫不费力,只能背后极其努力。

”但这句我没有转发。

因为那个时候,根本没有自勉的气力,现在回想起来那段日子,简直就是一段被泪水浸泡的时光。

11月中旬,天气转冷,一场秋雨过后,心情跟遍地的落叶一样萧条。

离考试只有1个月左右,时间紧迫,任务艰巨,却完全没有学习的状态,也失去了高效学习的动力,看到课本都想吐……于是我焦虑、自责,想要改变却失去力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