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
1.(2017·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46)【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人一边哀叹欧洲衰落了,一边思考欧洲向何处去的问题。
整个20年代,有关欧洲统一的文章、著作、杂志在英、德、法等国相继出版,呼吁建立欧洲合众国。
如挪威生物学家弗里约夫·豪森在给美国总统威尔逊的信中说:“在所有欧洲国家联合在欧洲合众国旗帜下之前,欧洲的持久和平是不可能的。
”当欧洲联合的呼声在民间日趋高涨之际,法国总理白里安于1929年在国联大会上提出了以法、德和解为基础的“欧洲联邦”
计划,后又发表备忘录,着重强调政治行动,主张建立欧洲各国参加的政治机构。
然而,他的欧洲联合方案提出后,其他欧洲国家都态度冷漠,甚至表示反对。
最后,“欧洲联邦”计划不了了之。
——摘编自陈乐民《欧洲观念的历史哲学》(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白里安“欧洲联邦”设想提出的背景。
(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欧洲联邦”设想未能实现的原因。
(9分)
【考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欧洲衰落与“欧洲联邦”设想的提出
【解析】(1)据材料,由“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人一边哀叹欧洲衰落了”可得战争对欧洲造成巨大破坏,战后欧洲明显衰落;由“有关欧洲统一的文章、著作、杂志在英、德、法等国相继出版,呼吁建立欧洲合众国”“挪威生物学家弗里约夫·豪森在给美国总统威尔逊的信中说:‘在所有欧洲国家联合在欧洲合众国旗帜下之前,欧洲的持久和平是不可能的’”
可得有识之士认识到走欧洲联合的道路才能实现和平,复兴欧洲;由“1929年”结合所学知识可得《洛迦诺公约》和《非战公约》的签订缓和了欧洲局势。
(2)依据材料,由“以法、德和解为基础的‘欧洲联邦’计划”结合所学知识得出,法、德历史积怨太深,削弱对方、保障自身安全的思维严重存在;由“主张建立欧洲各国参加的政治机构”“其他欧洲国家都态度冷漠,甚至表示反对”得出,欧洲各国利益诉求不尽相同;由材料时间“1929年”结合所学得出,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造成欧洲局势动荡,最后得出结论:设想脱离现实。
【答案】(1)背景:战争对欧洲造成巨大破坏,战后欧洲明显衰落;有识之士认识到走欧洲联合的道路才能实现和平,复兴欧洲;《洛迦诺公约》和《非战公约》的签订缓和了欧洲局势。
(2)原因:设想脱离现实:法、德历史积怨太深,削弱对方、保障自身安全的思维严重存在;
欧洲各国利益诉求不尽相同;经济危机造成欧洲局势动荡。
2.(2016·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47)[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1918年1月,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国会演说中提出了“十四点”计划。
其主要内容包括:公开外交、订立和平条约、公海航行自由、贸易平等、民族自决、裁减军费、公正处理殖民地争议、建立国际联盟等。
《泰晤士报》评论其“似乎没有考虑到形势的某些严峻现实”。
尽管交战双方接受“十四点”为停战基础,但是实力依然强大的殖民大国英法只是口头赞同。
“十四点”计划的实施严重受阻。
——摘编自杨生茂《美国外交政策史1775~1989》(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威尔逊提出“十四点”计划的背景。
(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威尔逊“十四点”计划严重受阻的原因。
(7分)
【考点】威尔逊“十四点”计划
【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可从世界、美国和苏俄等角度来分析。
从世界看,一战接近尾声,恢复世界和平、重建战后秩序成为焦点;从苏俄看,发生了十月革命,颁布的《和平法令》反响很大;从美国看,随着美国经济实力的增长,逐渐突破孤立主义外交政策;等等。
(2)根据“民族自决”、“公正处理殖民地争议”等内容来看威尔逊“十四点”计划具有一定的理想化色彩;根据“实力依然强大的殖民大国英法只是口头赞同”可知美国的实力同英法还有一定的差距,还不足以主导世界;结合所学可知战后列强之间关系错综复杂,对战后和平的重建看法不同,并且美国国会中意见分歧、反对力量强大。
【答案】(1)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防止大战重演、重建战后秩序成为关注的焦点;
苏俄政府发布《和平法令》产生很大反响;美国外交政策的变化。
(8分)
(2)原因:过分理想化;列强之间关系错综复杂,对战后和平的重建看法不同;美国的实力还不足以主导世界;美国国会中意见分歧、反对力量强大。
(7分)
3.(2013·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47)(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反法西斯盟国组成军事法庭,在德国纽伦堡和日本东京分别对战犯进行了审判。
该审判原则于1946年12月11日经联合国大会通过,1950年,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据此制定了《纽伦堡原则》,其内容有:
从事构成违反国际法的犯罪行为的人承担个人责任,并因而应受惩罚。
违反国际法应受处罚的罪行是:(一)反和平罪:计划、准备、发起或进行侵略战争或破坏国际条约、协定或承诺的战争;(二)战争犯罪:违反战争法规或习惯,出于某种目的或在占领区内,实施包括但不限于谋杀、虐待或奴役平民居民,谋杀、虐待战俘;(三)反人道罪:对任何平民居民进行谋杀、生物实验、放逐和其他非人道行为,或基于政治、种族、宗教背景的迫害,而此类行为已实施或此类迫害已执行或此类行为与任何反和平罪或任何战争犯罪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