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职业道德基本常识111、什么是道德?P4答:道德是人们对于自身所依存的社会关系的一种自觉反映形式,是依靠教育、舆论和热门内心信念的力量,来调整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的观念、原则、规范、准则等的总和。
2、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是什么?P4 答: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是集体主义。
社会主义道德原则的基本要求: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五爱)。
3、社会主义道德有哪些具体表现形式?P4 答:社会主义道德是由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具体形式体现。
4、什么是职业道德?P4 答: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行为准则。
5、职业道德与职业培训工作的关系是什么?P5答:A.促进职业培训事业的发展B. 调节人际关系和行为C. 赢得职业声誉6、什么是职业态度?P8 答:是指从业人员对所从事职业的看法、认识及其在工作中的表现。
7、职业态度对职业培训工作有何影响?P8答: A. 端正职业态度是做好职业培训工作的前提B. 可以促进职业培训工作能力的提高8、职业态度是怎样形成和培养的?P9答: A. 加强自我修养意识,提高思想境界B. 树立终身学习意识,增强创新能力C. 树立团队精神,增强合作意识9、什么是职业道德守则?P12 答:是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职业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10、培训师职业道德守则的基本内容是什么?P13 答:爱岗敬业、恪尽职守、遵纪守法、为人师表、勤于钻研、精益求精、以人为本、开拓创新、提高素质、促进发展。
11、职业道德守则对实际工作有什么作用?P17答: A. 可以提高培训师的职业道德觉悟和修养,从而形成良好、稳定的职业道德品质,自觉按照职业道德行为准则办事;B•可以有效地提高培训师以法律和职业纪律对自身的约束力,工作中以身作则,遵纪守法;C. 可以增强培训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使其对工作一丝不苟,尽职尽责;D. 可以增强培训师的服务意识和创新意识,不断提供哦管理和教学水平。
第二章:职业教育培训政策法规解读081、劳动法——19950101;职业教育法——19960901民办教育促进法——20030901就业促进法——20080101关于加强职工教育工作的决定——19810221 关于深化教育改革素质教育决定——199906132、职业教育法有关职业教育培训的内容有哪些?答:A.职业教育培训体系。
(职业学校教育;职业培训;其他培训。
)B. 主要职责。
(各级政府主要职责;行业组织和企业、事业单位主要职责;职业培训实体的职责)C. 保障条件。
(经费来源;师资建设;设施服务)3、《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主要提出了什么内容?答:1999年6 月13日颁布,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4、《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0XX 年9 月实施;5、《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20XX 年12月26日实施;6、《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20XX 年10月28日实施;7、《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20XX 年6月4日实施;8、1999 年,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要在全社会实行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制度。
第三章:经济学基本知识121、什么是市场?答:可以直接理解为商品交换的场所,是一种商品的买方和卖方相互作用,以决定其价格和数量的过程。
2、什么是需求?答:就是消费者购买某种消费品的愿望和能力。
3、什么是供给?答:是指商家提供某种消费物品的愿望和能力。
4、市场机制所要解决是那些基本问题?答:解决为谁生产、生产什么、如何生产。
5、市场经济运行有什么基本规律?答: A. 资源配置的市场中心化规律;B. 互利性的等价交换规律;C. 资源主体的自主性规律;D. 反垄断的自由竞争规律;E. 崇尚优势的优胜劣汰规律;F•机会均等的公平正规律;G•以契约为基础的信用经济规律;H. 维系有序性的法律原则规律;丄以利益为形式的市场经济道德规律;K. 强调比较优势的开放规律;L. 保障弱势的社会保障规律。
6、市场经济对职业培训有何影响?答:政府对职业培训的管理职能发生转变;有培训形式和内容的单一、呆板,向培训形式和内容的灵活多样化转化;市场竞争的市场经济发展规律被引入职业培训工作中;宏观管理进一步强化;企业行业在职业培训、技能人才培养工作中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得到了强化。
7、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答:劳动力资源的稀缺性;效用最大化;资源利用方式的选择;劳动力市场。
8、什么是劳动力的需求弹性?答:是指劳动力需求量的增加对其工资水平变动的反应程度。
9、什么是劳动力的供给弹性?答:劳动力供给量的增减对工资水平变动的反应程度。
10、什么是信息不对称?(或信息不全)答:是指在消费者和经营者之间存在着对商品有关信息了解程度不均等的现象。
11、《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于1994年1月1日实行。
12、知识经济的含义及特点是什么?答:就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它直接依赖于知识和信息的生产、扩散和应用。
特点:在资源配置上以智力资源、无形资产为第一要素,对自然资源通过知识和智力进行科学、合理、综合的配置;人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得到空前提高;知识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形态。
第四章:教育培训基本知识141、教育的基本特点有什么?答: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2、素质教育培训及特点有那些?答:面向全体学生和全体劳动者;促进学生和劳动者全面发展;贯穿于教育培训活动全过程,并渗透于各个环节之中;以培养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3、职业培训是什么?答:是按照职业岗位对劳动者提出的要求所进行的培养和训练,旨在把一般的人培养训练成为具有一定政治文化和技术业务素质的合格劳动者,以适应职业岗位的需要的一种活动。
4、职业培训的特点有什么?答:为劳动就业服务的即时性;突出技能训练的操作性;同生产岗位结合的直接性;隶属于劳动工作的专业性;侧重职业资格证书的非学历性。
5、职业培训存在的误区有几个方面?答:认为培训是消费,培训部门是花钱的部门;培训部门和培训工作者缺乏经济意识和相应手段措施,造成培训无效或低效;培训课程和培训手段没有建立在对企业生产和管理规范精确分析的基础上,培训课程不够科学规范,培训手段实施落后,培训管理粗放;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和员工培训模式缺乏创新,没有做到与时俱进。
6、什么是教育培训统计?答:是以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经济学和统计学为基础,研究运用各种教育、心理、经济的测量和统计手段及工具,对人才素质、培训效益和教学效果等进行科学分析和价值判断,探求教育培训的规律,寻求解决问题途径的一种科学方法。
大体分为: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
7、预测的数据获得的基本方法有那些?答:特尔斐法,专家调查法,它是通过函授调查分别向对调查问题有研究的20 名左右的专家致函提问,再将他们的答复意见进行综合、整理、归纳并反馈给专家,随后再次征询意见,经过多次反复,最后得出比较集中的意见或结果;趋势外推法,是依赖事前的统计资料,预测事件的延续发展的预测方法;因果关系法,通过寻求失误发展变化的因果关系去揭示其内在的联系和发展规律,进而通过这些联系和发展规律来预测未来;投入产出法,是利用企业内部各组织间的投入产出关系来对人才的量进行分析研究的一种方法。
8、教育培训统计工作的基本程序是什么?答: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9、培训统计的基本工作是什么?答:搜集整理原始记录;建立统计台帐;制作统计报表;10、统计工作对教育培训工作有何作用?答:科学预测人力资源的需求情况,做好教育培训的规划工作;支持开展教育培训评价;支持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开发和综合素质测评;支持开展教育培训的科学研究;11、企业培训师特别关注什么问题?答:企业培训投资、培训成本、培训投资效率、培训投资经济效益12、人力资本内容有哪些?答:一是用于教育和训练的费用;二是用于医疗卫生保健的费用;三是用于劳动力国内流动的费用;四是用于国外移民、智力引进、国际人才交流的费用;五是用于提高企业能力,增强企业精神,增强竞争实力的费用。
13、培训经济学的主要概念是什么?答:经济;培训;培训投入;培训成本;培训的经济效益;14、培训经济学的主要指标有哪些?答:培训办学条件指标;受培训者的数量和质量指标;培训的微观管理水平指标;培训的经济效益指标。
第五章: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常识081、人力资源的基本特性有哪些?答:活动性;可控性;时效性;能动性;变化性;再生性;持续性;独立性;内耗性;资本性。
2、人力资源开发的基本内容有哪些?答:一是开发职业技能;二是开发职业品质;三是开发职业潜能,促其自我价值实现;3、人力资源开发的基本工作程序有哪些?答:需求分析;制定开发方案;设计培训课程方案;开发培训过程的组织、检查、监督和指导;培训效果评估。
4、什么是培训转移?答:所学知识和技能能否有效应用,并产生良好业绩,是人力资源开发和培训效果评价的重点。
5、人力资源开发对经济发展有何意义?答:国家经济发展速度和工业化程度之指标;给投资主体带来更高的收益率;发展知识经济的需要;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
6、人力资源管理是什么?答:就是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对与一定物力相结合的人力进行合理的培训、组织和调配,使人力、物力经常保持最佳比例,同时对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恰当的诱导、控制和协调,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其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以实现组织目标。
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管理。
7、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具体工作内容有哪些?答:制定人力资源规划;进行人力资源成本核算;进行工作分析与评价;进行员工的招聘和选拔;建立劳动关系,进行劳动合同管理;进行薪酬管理;进行员工的教育培训,推进学习型组织建设;进行员工的业绩考评;进行劳动保障管理;进行职业生涯管理。
8、人力资源管理与人力资源开发的关系?答:人力资源开发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与前提;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为人力资源开发提供了动力和保障机制。
第六章:团队建设161、什么是组织?答:是一种有意协调的社会单元,它由两个以上的人组成,在一个相对连续的基础上运作, 以达到共同的目标。
2、团队的含义是什么?类型有那些?答:是由一种由两个以上成员组成的目标或任务共同体。
类型:问题解决型团队;自我管理型团队和多功能型团队。
3、工作群体与工作团体的差别是什么?答:4、什么是群体?及其类型有那些?答:是指为了实现某个特定的目标,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个体的组合。
类型:命令型群体;任务型群体。
5、群体形成的四个阶段是什么?答:群体形成阶段;震荡阶段;规范化阶段;任务执行阶段。
6、什么是团队精神?答:是指团队内全体成员形成共识的思想、意识和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