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 种子的萌发导学案精品,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 种子的萌发导学案精品,

第一节 种子的萌发导学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小组的合作探究,阐明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

2.结合生活经验及实验观察尝试着描述种子萌发的大致过程。

3.运用对照实验法设计井完成对“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探究,学会控制实验条件,检验
不同的环境因素对种子萌发的影响,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

4.尝试用抽样检测的方法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5.通过参与种植、管理植物的活动,增强爱护植物的情感。

重点难点:
1.种子萌发环境条件的探究实验中设置对照实验的训练及实验现象的分析。

2.抽样检测时正确的取样方法。

教学方法:实验法
预习教材,将下列结构图补充完整。

自身条件:
提供营养,后脱落
茎和叶 连接根与茎的部分
萌发的过程
萌发的
条件
种子的 萌发

发芽率:
(一)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种子的萌发需要。

3、制订计划(阅读89-91页内容,说说你的实验方案)
4.总结:
(1)通过本实验可以看出,是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2装置在该实验中起作用;要想证明“温度是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可选用装置。

要想证明“空气是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可选用装置。

要想证明“水是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可选用装置。

(2)若想探究“光照对玉米种子萌发的影响”,你认为该如何设计实验?
(二)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
(1)大米能萌发吗?煮熟的小麦能萌发吗?为什么?
(2)种子萌发除了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外,还需要、
在;这些自身条件。

(3)种子发芽率的计算公式:
茎和叶
(三)种子萌发的过程连接根与茎的部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植物种子萌发所需要的外界条件是、和,自身条件是和,种子萌发时所需的营养来自或,萌发过程中最先突破种皮,发育成,胚轴发育成。

1.小麦播种后,浇水过多种子不容易发芽的原因是()
A.缺乏空气
B.胚已死
C.温度过低
D.水分过多
2.早春播种以后,用“地膜覆盖”的方法可以促进早出苗的原因是 ( )
A.防止害虫破坏 B.防止鸟类取食种子
C.保湿、保温、有利于萌发 D.种子萌发需要避光
3.将颗粒完整的活种子分成甲、乙两组,在约25℃条件下分别播种. 甲组种在肥沃、湿润的土壤里, 乙组种在贫瘠、湿润的土壤里,这两组种子的发芽状况是( )
A.甲先发芽 B.乙先发芽 C. 同时发芽 D.都不发芽:
4. 小明很喜欢吃绿豆芽。

可是绿豆芽是如何长出来的呢?他特意向市场里卖豆芽的老伯伯咨询。

老伯伯告诉他,要想得到又长又白的豆芽,需要将绿豆种子放在底部有孔的塑料桶内,上面再盖一层布。

要经常向桶内浇水,但又不能将绿豆泡在水中。

不浇水时可将桶盖好,放在温暖的地方,过不多久就会长出豆芽来。

由此看来,下列不是种子萌发的必需条件的是()
A.水分
B.空气
C.阳光
D.适宜的温度
5. 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时,满足所有环境条件后,一些种子仍不能萌发,其原因在于()
A. 没有适量的水分
B.种子自身条件不具备
C. 没有适宜的温度
D. 没有充足的空气
6.在测定种子发芽率时,选出了1000粒玉米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有40粒种子未发芽,这一批种子的发芽率为()
A.4%
B.40%
C.9.6%
D.96%
7.下列有关种子萌发成幼苗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胚根发育成胚
B.子叶发育成叶
C.茎主要是由胚芽发育而成
D.胚乳的营养供胚形成时用
8.我们食用的大米,无论在什么条件下都不可能萌发,主要原因是()
A. 去掉了果皮
B.去掉了种皮
C.去掉了胚乳
D.去掉了胚
9.“黄豆芽”的可食部分的细长发白的部分,主要是有黄豆种子的哪一部分发育成的()
A.胚根
B.胚轴
C.胚芽
D.子叶
10. 保存种子,能延长其寿命的环境是()
A.低温、潮湿、高氧
B.高温、潮湿、低氧
C.高温、干燥、高氧
D.低温、干燥、低氧
11、种子萌发时需要充足的空气,是由于种子不停地进行()
A.制造营养
B.蒸发水分
C.呼吸
D.制造氧气
12、下图是李伟同学设计的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实验。

他任意找了六粒菜豆种子,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

并将甲放在20℃左右的房间内,乙放在冰箱的冷藏室内。

请据图分析回答:
(1)几天后,最有可能萌发的只有号种子,因为只有它才具备种子萌发的所有外界条件。

假如它也未萌发,请认真分析未萌发的原因是。

(2)5号种子不能萌发的原因是。

(3)农民在适宜季节播种时,为使苗全苗壮,从种子自身条件来看应采取的措施是;从外界条件来看,要保证
学生自我评价表(请在你认可的项目下划√)
评价内容
自主学习导学案完成率优:70%以上良:50%~70% 一般:50%以下
合作探究参与度积极一般很少
板书设计
第二章 第一节 种子的萌发
教学反思
结合测定种子发芽率的实验结果及种子的结构,联系生活实际,组间交流,分析出种子萌发的内在条件。

指导学生温故而知新,用科学的方法,分析推理得出科学的结论。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