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药学】现代中药制剂的研究与开发

【中药学】现代中药制剂的研究与开发


中药组分为研究 对象
现代制剂技术为研 究手段
天下一致而百虑, 同归而殊途。
中药创新性药物研究
4、新剂型研究
• 中药注册管理补充规定(征求意见稿)第七条
对已上市药品改变剂型但不改变给药途径的注册申请,应提供充 分依据说明其科学合理性。
若工艺路线、溶媒、制剂处方等有明显改变的,应提供相关的药 理毒理及Ⅱ、Ⅲ期临床试验资料;
若有所改变,但其物质基础变化不大,可不提供药理毒理试验资 料,需进行不少于100对病例数的临床试验,用于多个病证的,每一个 主要病证病例数不少于60对;
3、中药复方: • 以临床经验总结为主,周期长,技术特征不明显。 • 类同方问题,创新性较差,专利保护力度较差。
• 创新方式:原方改型,寻找新剂型 似方改型,寻找更有效剂型 拆方研究,寻找核心组分 单味药提制,寻找有效成分 开发新用途,开辟新治疗领域
中药创新性药物研究
2005年—2006年申报情况
350
300
250
200
150
100
50
10 15
0
有效成分
304
177 120
63 52
新药材
有效部位
复方制剂
2005 2006
中药创新性药物研究
申请临床研究的有效部位新药处理情况
28% 42%
19% 11%
批准临床
待定
发补
退审
中药创新性药物研究
剂型分布
70.00% 60.00%
60.61%
50.00%
有效部位及其制剂。 6.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中药、天然药物复方制剂。 7.改变国内已上市销售中药、天然药物给药途径的制剂。 8.改变国内已上市销售中药、天然药物剂型的制剂。 9.仿制药。
中药创新性药物的研方向
1、产品(物质)的创新: • 有效成分 • 有效部位 • 新药材、新药用部位 • 中药复方 • 新剂型
应用现代制剂理论与技术 现代中药制剂 多种释药单元的有机组合
体现中药多途径、多环节、 多靶点的整体治疗理念
具有安全、有效、稳定、 可控等特征
定义
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以中医方剂为基础,中药材或饮片为 原料,“加工”制成各种剂型过程中,药材一般应经提取与纯 化,并以能充分保留体现原方剂功能主治的中药有效物质(半 成品)为原料,采用现代制剂理论与技术制成的制剂。
若处方组成、药材基原、药材产地、生产工艺(药材前处理、提 取、分离、纯化,包括工艺参数)、制剂处方保持一致,质量可控性 不低于原剂型,且处方中不含毒性药材,剂型改变不会引起安全性、 有效性的改变,则可直接申报生产。
中药新药研究的方向
• 中药复方
• 中医药理论指导,保持传统中医药特色 • 传统剂型,颗粒剂为主,日本汉方经验
2、用途的创新: • 临床有效性、安全性 • 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
临床价值是创新性中药的“灵魂”
中药创新性药物研究
1、有效成分(先导化合物?) 可遇不可求,成功率低,并不是任何一个从
中药中分离纯化的化合物均可以研发成为一个一 类新药。 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含量高 活性强 毒性低 药代性好 靶点明确
• 有效成分、有效部位
• 现代医药理论指导,定位国际市场 • 成份清楚,机理明确,现代剂型
• 二次开发
• 传统理论与处方+现代技术 • 提高疗效,改善不足,方便患者
现代中药制剂
概念 设计思路与要求
研究体系构架 研究进展 探索实例
概念界定
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思想
以中医方剂为基础
以中药有效组分 配伍或重组
40.00%
30.00% 20.00%
15.15%
18.18%
13.64%
10.00% 1.52%
1.52%
0.00% 滴眼剂 喷雾剂 注射剂 硬胶囊
片剂
4.55%
3.03%
滴丸 软胶囊 软膏剂
中药创新性药物研究
• 完全创新,固然可贵,但需要政策支持,需要经 济实力,需要能够承担风险。
•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把现有的东西做好、做深、 做精更可贵,是一个重要的方向。
• 很多中药制剂,只要再进行二次开发,就能变成 一个好药,新剂型研究也是创新。
中药创新性药物研究
典型案例——天士力的复方丹参滴丸
180万/批件 3700万/二次开发 10-15亿/年
安宫牛黄丸 清开灵制剂(注射液、胶囊等)
中药创新性药物研究
4、新剂型研究
常规改剂型的要求提高——
《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第四十七条: • 对已上市药品改变剂型但不改变给药途径的注册 申请,应当采用新技术以提高药品的质量和安全 性,且与原剂型比较有明显的临床应用优势。 • 改变剂型但不改变给药途径,以及增加新适应症 的注册申请,应当由具备生产条件的企业提出; • 靶向制剂、缓释、控释制剂等特殊剂型除外。
现代中药制剂 研究与开发
观点
中医药无所不能是错误的,废除中医更是错误的! 认识到西药有毒副作用是正确的, 承认中药有毒副作用是科学的…… 中西并重,中西并用,中西结合,优势互补
中药、天然药物注册分类
1.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从植物、动物、矿物等物质中提取的 有效成份及其制剂。
2.新发现的药材及其制剂。 3.新的中药材代用品。 4.药材新的药用部位及其制剂。 5.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从植物、动物、矿物等物质中提取的
中药创新性药物研究
2、有效部位: 以药效学为指针,投入大,周期长,费用较高。
在药效指导下进行化学成分研究,通过分 离纯化多种有效成分确定有效部位
在中试规模上制备的有效部位,进行后期 植化研究,确定其中含量高的活性成分, 使明确成分含量在50%-70%
有效部位是中药现代化的研究热点和主要方向
中药创新性药物研究
作用特点
传统中药制剂
现代中药制剂
化学药物制剂
多靶点,多功能 目标不够明确 药力不足
多靶点,多功能 靶向性好 药力强大
靶向专一 功能单一 药力强大
以中药有效组分为重组形式
原中药制剂
成分多样性 功能多向性
分离、重组
现代中药制剂
成分明确 方向有序
体现中药的整体、相互联系、等级有序、动态
选题依据
现代中药 制剂
体内 外系 统评 价
研究对象要求
• 具有明确的药理作用和良好的临床疗效,有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必要; • 在药物动力学或临床应用方面存在某些不足,需要通过新的给药系
统应用加以改善或解决; • 化学成分和体内过程基本清楚,能够进行必要的化学和生物学评价。
中西医药理论融合、创新
中医药理论为 指导
现代医药 理论指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