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药剂学课程群的建设与改革

药剂学课程群的建设与改革


(上接第 M 页)
[N]喻岳青等 I 关于一种实验班培养模式及其课程体系设 计的探讨— — —对我校理科实验班的计划的研究 [ ,] I 高 等理科教育研究,CEEO (P) : PP(QCR [O]杨杏芳 I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策略 [ ,] I 大学 教育科学,BDDP(B) : CD(CCR [M] [德] 沃尔夫冈 ・ 布列钦卡,胡劲松 I 教育科学的基本概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念 [S] I 上海: BDDC, CPOR [T]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 #] I(CEET 年 T 月 BE 日 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通过) I [E]张维迎 I 大学的逻辑 [S] 北京大学出版社, R 北京: BDDQ, QOR
药学教育 !##’ 年 第 !" 卷 第 & 期
・ 学科与课程建设 ・
药剂学课程群的建设与改革 !
吴正红 周建平 平其能 !"###$)
中国药科大学药学院 (南京
摘 要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 培养合格的药学人才, 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 有必要加强药学课程群的改革与建设。 药学人才; 课程群; 建设与改革; 药剂学
结合药剂学教学实践, 总结了中国药科大学药剂学课程群的建设与改革状况。 关键词
药剂学是集生命科学、 材料科学、 生产技术等于 一体的综合性应用学科, 其课程群建设对培养高素 质药物制剂专门人才有着重大意义。中国药科大学 药剂学科在长期的教学积累上推陈出新, 进行了本 科药物制剂专业药剂学教学新体系建设, 在课程群 设置、 教学大纲、 课堂教学及实验教学的内容及方法 等多方面进行创新和改革,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提高 了教学质量, 培养了大批合格的药物制剂人才, 对推 动学科发展和我国经济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 课程群的组成与培养对象 药剂学课程群包括工业药剂学及实验、 生物药 剂学及实验、 药用高分子材料学、 制剂工程学、 专业 外语等课程。药剂学课程群培养对象为四年制药物 制剂专业本科生。 二、 药剂学课程群的改革与建设总体情况 "% 药物制剂人才培养目标与知识结构 药物制剂专业的培养目标主要是为药物制剂的 生产和研究培养专门人才, 药物制剂的毕业生应该 具备有较强的解决制剂生产及研发中实际问题的能 力和技能。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药学事业和医药工 业得到迅速发展, 对高层次制药研究及技术人才的 需求非常迫切, 对药物制剂人才的知识和能力提出 了更高要求。药物制剂人才不仅需要生产方面的知 识与技术, 还必须具备药物制剂设计的生命科学基 础和材料科学基础。因此, 拓宽学生的知识层面, 培 养学生具备多学科领域中的工作能力和方法, 具备 较强的创新意识是设置药剂学课程群的指导思想。 本学科认真分析了国内外药剂学及制剂工业的 发展趋势, 确定了拓宽和加强教学中的相关专业基
#" 课程群改革与建设的创新与特色 ($) 建设了完整、 特色明显的课程群 针对药物制剂专业的培养目标及药剂学的特 点, 有目的地拓宽和加强教学中的相关理论、 知识和 技术基础的改革思路。对药剂学的教学通过开设新 课、 拓宽原有教学内容、 按知识结构及专业的需求调 整和重组等多种措施, 形成了由工业药剂学及实验 等课程组成的有特色的药剂学教学课程群。课程群 围绕培养目标需求的知识结构, 从不同角度论述药 物制剂及剂型的不同方面, 但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紧 密, 内在逻辑性强。 (%) 积极开展科研工作, 将科研内容及成果结合 到教学内容中 合理组织教材和教学内容, 采取规范教材与参 考教材结合, 书本内容与科研工作、 文献资料结合知 识传输方式, 平均每 $ & % 年淘汰 #’ & $(’ 的陈旧 内容, 弥补教科书内容的相对滞后, 拓展学生的知识 面,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 ()) 建立新的实验教学模式 建立以引证性实验为主 ( *(’ & +(’ ) 、 研究性 、 探索性实验 (#’ & $(’ ) 为 实验为辅 (%(’ & )(’ ) 补充的工业药剂学与生物药剂学实验教学模式, 并 不断更新实验内容, 同时结合教师科研活动, 吸引学 生进入实际科研活动, 验证和融合课堂及实验室知 识。通过近三年的教学实践, 进一步提高了工业药 剂学与生物药剂学教学质量。 (!) 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 聘请国内外学者、 制剂企业有关科技人员来校 开设有关先进设备、 生产工艺技术与药用辅料的专 题讲座, 安排学生到生产第一线参观学习, 鼓励学生 参加制药厂生产社会实践, 提高学生的第一认知力, 使工业药剂学、 制剂工程学与药用高分子材料学的 教学得到有效的补充。 (#) 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及药剂学试题库 通过生产厂地的实地录相、 制作动画等手段, 建 立了制剂工程学与生物药剂学实验的多媒体教学课 件, 丰富了教学手段, 提高了教学效果。基本建立了 药剂学试题库, 逐渐向考教分离方向发展, 为客观评 价教学质量提供了必要的手段。 三、 课程群改革与建设的成果 通过多年来的实施和逐步完善, 药剂学课程群 整体运行协调, 取得明显效果。教学改革成果获得 多项国家及省级奖励。培养了上千名药物制剂专门 人才, 他们活跃在国内外药物研究、 教学、 生产、 管理
!##()"")"’。 ! 收稿日期: 作者简介: 吴正红 ("$** + ) , 江苏南京人, 男, 博士, 从事药剂教学与科研工作。
— "& —
药学教育 %((# 年 第 %$ 卷 第 ) 期
映我校药剂学课程群教学和科学研究的特色, 又要 博采众家之长; 既要达到 “三基本” 的要求, 又要及时 反映各课程相关学科的重大发展。该学科在国内率 先编印工业药剂学、 生物药剂学、 药用高分子材料 学、 药物制剂车间设计和专用设备等讲义, 在此基础 上, 《工业药剂学》 《药剂学实验与指导》 、 等教材得以 正式出版, 同时作为参编单位, 出版了 《生物药剂学》 和 《药用高分子材料学》 教材。此外, 在教学中不拘 泥于现有教科书, 学科组编写出版了 《生物药剂学》 、 《现代药剂学》 《药物动力学》 、 《药剂学》 、 等一批教学 参考用书或专著, 新的药剂学实验与指导、 生物药剂 学实验教学多媒体课件和制剂工程学电子教材也正 在完稿之中。这些教学、 教辅材料注重及时地补充 药物制剂相关新的发展, 更新教学内容, 对培养学生 适应药剂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 课程群教学的实施 在教学实施中, 由学科组统一对课程群的教学 进行合理组织和配备教师, 并建立了一套效果良好 的理论课教学方法以及严密、 规范化的实验课学 体系。根据各门课程都是从不同角度为药物制剂及 剂型服务的特点, 在教学中强调开放式、 综合性教学 的思想。在课堂教学中既注意本课程内容的组织、 突出重点难点和规律, 引导学生融会贯通地理解掌 握本课程中的内容, 也强调和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 课程群各课程间的有机联系。引导学生掌握全局, 发挥综合思考能力。例如, 关于缓释新剂型, 在 《生 物药剂学》 中强调药物制剂的体内设计思想和体内 质量评价, 在 《工业药剂学》 中则强调其物理化学基 础、 工艺特色和体外质量评介; 在 《药用高分子材料 学》 中则主要关注其材料性能和应用特点。开放式、 综合性教学思想的另一重要内容是, 实现和提倡多 媒体教学和课堂外教学, 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演示、 聘 请科研一线及企业技术人员讲授制剂设计及生产的 实际经验、 发展、 设备和技术、 安排学生到生产第一 线参观学习等实践活动, 为学生熟悉制剂实际生产 设备及生产过程提供机会。 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工作能力的重要环节, 学 科组有目的地对实验教学内容进行了组织和建设, 结合学科科研活动实践革新和改进实验内容, 形成 了以验证性实验、 研究性实验和探索性实验相结合 的实验教学体系, 并积极吸引学生课余参与科研活 动。这些实验教学内容对进一步巩固和发展课堂知 识、 拓宽学生知识面、 提高操作技能和提高分析、 解 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起到重要作用。 — $! —
础学科理论、 知识和技能的改革思路。对原来单一 的 “药剂学” 的教学, 通过开设新课、 拓宽原有教学内 容、 按知识结构及专业的需求调整和重组等多种措 施, 经十多年的不断更新和发展, 逐步形成了目前由 “工业药剂学及实验” 、 “ 生物药剂学及实验” 、 “ 药用 高分子材料学” 、 “ 制剂工程学” ( 原名药物制剂车间 设计和机械设备) 和专业外语等课程组成的药剂学 教学课程群。药物制剂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这几门课 程后, 能系统地掌握制剂和剂型的研究、 开发和生产 的理论基础及实践基础, 可以在不同的方向上有较 深入的了解、 继续学习和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 课程群的基本内容 学科紧紧围绕培养目标、 知识结构需求制订各 课程教学大纲。教学大纲既强调课程间的重点分 工, 又强调各课程在围绕药物制剂研发和生产这一 主线的协同和统一。 “工业药剂学” 以药物剂型及质 量控制的物理化学原理、 质量控制和制剂工艺学为 教学重点, “生物药剂学” 则以药物体内过程为基点, 集中阐明药物制剂研究中的生命问题, “药用高分子 材料学” 提供给学生高分子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 理论, 对药物制剂的设计和生产起到了重要的辅助 作用, “制剂工程学” 则重点在于制剂生产的车间、 设 备布局、 要求和应用。 “专业外语” 为学生掌握国际 制剂研究生产提供了必要的知识基础。课程群的建 设加强了课程间的紧密有机联系, 从而大大提高了 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 课程群教材的建设 根据教学大纲, 学科教师对教材进行了全面系 统的规划和建设。对教材建设的指导思想是, 既反
药学教育 BDDN 年 第 BC 卷 第 P 期
等各个工作岗位, 许多毕业生成为单位和部门的骨 干。药剂学课程群的教学及教学效果受到历届学生 的广泛好评。用人单位反馈的信息表明, 学生学以 致用, 具有较扎实的理论基础, 科研能力较强, 从事 生产及管理的能力有了较大提高, 毕业生供不应求。 通过课程群的建设, 也培养和形成了一支优良 的老中青结合、 分工合作、 互教互学的学科队伍。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