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偏瘫的康复治疗ppt课件

偏瘫的康复治疗ppt课件


3.肘呈伸展位,前臂能旋前
旋后
Ⅵ级
痉挛基本消失,协调运动大致
动大致正常。下述运
正常。 Ⅴ级 动作的速度达 达健侧2/3以上
健侧2/3以上 伸膝位髋外展
,髋交替地内、外旋,

1.用手掌抓握,能握圆柱 状及球形物,但不熟练 2.能随意全指伸开,但范围 大小不等
1.能进行各种抓握 2.全范围地伸指 3.可进行单指活动,但比健 侧稍差
9
联合反应及姿势反射
上肢联带运动(共同运动)
屈肌
伸肌
肩胛带
上抬、后撤
前伸、下压
肩关节 屈曲、外展、外旋(内旋)伸旋展、内收、内
肘关节
屈曲
伸展
前臂
旋后(旋前)
旋前
腕关节
掌屈
背伸
手指
屈曲
伸展
10
下肢联带运动(共同运动)
屈肌 髋关节 屈曲、外展、外旋
伸肌 伸展、内收、内旋
膝关节
屈曲
伸展
踝关节 足趾
背屈、内翻 伸展
跖屈、内翻 屈曲
11
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
检查体位:患者取仰卧位,头部中立位,上、 下肢伸展。
检查方法:头部转向一侧; 阴性:无论哪侧的肢体都无反应。 阳性:头部转向侧的上下肢伸展,或肌紧张
度增高;另一侧的上、下肢屈曲,或 屈肌 紧张度增高。
12
阳性支持反射
阳性支持反射是由于足底突然受到压迫刺激 而引起的、伴有拮抗肌放松的全下肢伸肌 张力增高。
13
偏瘫患者运动功能下降的
恶性循环
偏瘫患者因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导致
不论是从生理的角度或病理的角度观察,我 们都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正常的运动或 功能活动,是在平稳、协调、高效、安全、 省力及随意的状态下进行的。它的前提保 障是高级中枢控制下的正常的肌张力、正 常的姿势反应、正常的运动模式和正常的 感觉等。偏瘫病人则相反,是因高级中枢 神经系统失控后,低级中枢的异常反射造 成上述的各种因素均失常而形成的恶性循 环链,如不能进行科学有效的康复治疗,
运功 或其成分 引起共同运功
立位时髋、膝
Ⅳ级 痉挛开始减弱,出现一些脱离共同 始减弱,开始脱离
运动模式的运动 现分离运动
1.手能置于腰后
手 弛缓,无任何运动
出现轻微屈指动作
能全指屈曲,钩状抓握,但 不能伸展,有时可由反射引 起伸展
能侧方抓握及拇指带动松 开,手指能半随意、小范
围伸展
下 弛缓,无
出现联合反 运动的随意
3 辅助手A 5个动作只能完成3个
4 实用手B 5个动作只能完成4个
5 实用手A 5个动作均能完成
22
肩关节半脱位
检查方法: 1.观察检查:患者取坐位,观察肩峰下有无
凹陷。检查者用手指轻按凹陷部位,以1、 1.5、2、2.53横指为单位度量并记录。 2.X线检查:肩峰下可触及凹陷。肩关节正 位片显示肩峰与肱骨头间隙超过14mm,或 俩侧间隙之差大于10mm。

痉挛 减弱, 1.立 2.立 出,
协调运 动速度
1.立位 2.坐位
17
上田敏式偏瘫功能分级
18
19
偏瘫功能检查综合判定
20
偏瘫手指机能检查 手的实用性判定
21
上肢能力级 别水平
完成动作情况


0 废用手 5个动作均不能完成
1 辅助手C 5个动作只能完成1个
结果
月月 日日
2 辅助手B 5个动作只能完成2个
痉挛 加剧 1.可随意 或其成分 2.坐 位和 可 屈曲
痉挛开 共同运动出
16
1.坐位,足
分级 肢
上肢
Ⅴ级
痉挛减弱,共同运动进一步
减弱,共同运动进一步
减弱,分离运动增强
分离运动增强
1.上肢外展90°(肘伸展, 位,髋伸展位能屈膝
前臂旋前)
位,膝伸直,足稍向前踏
2.上肢前平举并上举过头 踝能背屈
(肘伸展)
14
二、评价
康复评定:用客观的方法有效地、准确地 判断患者功能障碍的种类、性质、部位、 范围、严重程度以及预后的过程。
15
Brunnstrom偏瘫运动功能评价
分级 肢
上肢
Ⅰ级 弛缓,无任何运动 任何运动
Ⅱ 级 出现联合反应,不引起关节 应,不引起关节
运动的随意肌收缩,出现痉挛 肌收缩,出现痉挛
Ⅲ级 痉挛 加剧,可随意引起共同
23
偏瘫的康复治 疗
1
内容
1.概述 2.平定学 3.治疗(运动疗法)
2
一、概述
偏瘫是由于脑部疾患如脑卒中、脑外伤、 脑肿瘤等导致的、以一侧肢体运动不全或 完全丧失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
3
概述
一、偏瘫的障碍学 性循环
4
偏瘫的障碍学
5
针对偏瘫患者的功能障碍,康复采取“治 疗”的方法,应从一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 1)预防合并症; 2)促进偏瘫肢体的恢复; 3)改善失语; 4)改善认知功能; 5)增进体力。
6
偏瘫的障碍学
2、能力障碍:指因功能或形态学障碍导致的 进食、梳洗、如厕、洗澡、更衣、转移、 步行、上下楼梯及交流障碍等。 康复采取“适应”的方法,包括:1)日常 生活活动训练;2)拐杖、矫形器、轮椅、自 助具等辅助具乃至环境控制系统的利用;3) 环境改造。
8
中枢性瘫痪康复的本质
以往认为中枢性瘫痪是痉挛性瘫,周围性 瘫痪是弛缓性瘫。这种认识并未揭示二者 本质的区别,现代康复医学学术上较大的 贡献之一就是完整地描述了中枢性瘫与周 围性瘫的本质。即:
中枢性瘫(central paralysis)是运动模式质的改 变。
周围性瘫(peripheral paralysis)是肌力量的改 变。
1.功能、形态障碍:指脑血管病或脑外伤等导 致的集体功能障碍。根据上田敏教授的观 点可将偏瘫的功能障碍贵纳为一下三类:
1)、基本功能障碍:如运动功能障碍、器质 性精神症状、失语、失用、失认及感觉障 碍等。
2)、原发合并症:由病灶部位决定,如视野 缺损(同侧偏盲)、癫痫等。
3)、继发性合并症:分为全身(如体位性低 血压、感染、体力底下、精神功能底下等) 和局部合并症(如关节挛缩、肌肉废用性 萎缩、骨质疏松、异位骨化、压疮、坚守
7
偏瘫的障碍学
3、社会障碍:即社会群体水平的障碍。指存 在能力障碍的患者因各种不利的社会环境 因素(建筑结构、公共场所的设施、社会 群体对于残疾人的态度、法律以及政府的 相关政策等)而导致失业、在单位或家中 作用底下、人生价值丧失等。 康复医学采取“改善环境”的方法,其中 包括:1)房屋改造;2)城市无障碍环境改 造;3)对家庭的教育与指导;4)提高社会 人群素质;5)职业康复;6)社会康复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