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逆向揭开公司面纱理论
作者:田青
来源:《时代经贸》2014年第08期
摘要:新《公司法》确立了“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这一制度的确立无疑是我国公司法人制度的一大进步,但它并没有明确对“逆向揭开公司面纱理论”做阐释。
本文本着公平正义的理念,为更好的维护债权人利益,对逆向揭开公司面纱理论做浅显探析。
关键词:公司法人格否认逆向揭开公平正义
新《公司法》通过后,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也得到了确立。
但美中不足的是,新公司法只对“顺向揭开公司面纱”做了相关规定,而对“逆向揭开公司面纱”没有做出具体规定。
这里讲的“顺向揭开公司面纱”是指公司与债权人之间的法律关系,即股东滥用公司法人资格,以此来损害债权人利益的情形。
而“逆向揭开公司面纱”是指股东为逃避自身义务而滥用法人资格,法院根据债权人的请求,揭开公司面纱,否认其法人资格,迫使公司为股东承担清偿责任的情形。
在具体的司法实践中,为了逃避法律责任,公司股东所用手段可谓变化多端,仅仅依靠新《公司法》第20条规定的顺向揭开公司面纱规定是远远的不够的,需要与逆向揭开公司面纱的规定结合,以此来更好的维护公司债权人利益。
一、逆向揭开公司法面纱理论必要性
近年来,公司制度在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许多股东为了谋取私利,通过公司法人地位来逃避责任或义务。
为了防止股东逃避责任或义务,我们在实际的经济生活中应该同时肯定公司面纱的“顺向揭开”和“逆向揭开”。
两者是不同的,我们不能混同使用,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是股东滥用权利侵害主体的不同。
“顺向揭开”主要是指公司与债权人之间发生的法律关系,而股东并不直接参与。
“逆向揭开”主要是指股东与债权人之间发生的法律关系,股东直接参与。
我们可以看到,不管是顺向还是逆向都会使相关债权人的利益受到损害,在司法实践中如果我们仅仅承认“顺向揭开”,而忽略“逆向揭开”必然会使债务人的相关利益受到损害,立法保护无门,这无疑是一个法律漏洞,同时也会动摇人们对公司制度的信赖,这既不符合公司制度确立的初衷,也会违背社会主义公平正义原则。
因此,在实际经济生活中,“顺向揭开公司面纱”与“逆向揭开公司面纱”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这就强调了“逆向揭开公司面纱”的必要性。
二、逆向揭开公司面纱适用的具体条件和情形
随着立法的不断完善,“逆向揭开公司面纱”理论,必然会得到完善,但并不代表我们就可以随意滥用这一规定,我们必须保持谨慎的态度,要严格控制其适用的范围和条件,防止有所偏颇具体来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从主体方面来看
我们要对适用此规定的原、被告加以限制。
即原告,只能是因股东滥用公司法人资格,而权益受到侵害的债权人,其他人没有这一权利,而且需原告须亲自主张。
被告,指侵犯原告权力的股东和被滥用公司法人资格的公司本身,两者为共同的被告,并对原告承担连带责任。
2、从行为要件方面来看
滥用公司法人资格行为要件主要包括:(1)规避法律义务的行为,主要是指控股股东利用新设立的公司或者已经存在的公司,人为操纵改变法律适用前提,以此来规避法律义务。
比如常见的逃避纳税义务。
(2)规避契约义务的行为,主要是指股东滥用公司法人资格或者股东有限责任,来逃避相关契约义务。
具体表现在:利用公司对相关债权人欺诈;通过设立新公司,转移资产来规避契约义务;通过抽逃资金,解散或宣告公司破产等形式来逃避契约义务的行为。
(3)不遵守公司形式行为,主要指公司在实践中没有遵守法律和公司章程规定。
常见的主要有:股东独揽大权,代替董事会或者公司相关管理人员决定公司的事务;股东将个人财产和公司财产混为一体,无法区分;股东可以随意挪用公司的资金供个人使用等。
在这些情况下公司失去了独立的人格,完全沦为股东的工具。
3、从主观方面来看
提出逆向揭开公司面纱的受侵害债权人,主观上必须是善意的,而利用公司人格侵犯债权人利益的股东,主观上必须的恶意的。
4、从结果方面来看
股东滥用公司法人格的行为给债权人造成了利益损害。
具体来看主要是:股东滥用公司法人资格的行为与相关债权人权益受到侵害存在必要的因果关系;逆向揭开公司面纱的行为,不会损害其他无辜股东的合法权益;不揭开公司面纱的行为是极不公平的。
三、结语
总之,在实际的经济生活中,股东债权人的利益保护离不开“逆向解开公司面纱”理论,它理应是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顺向揭开公司面纱”理论,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我国新《公司法》仅仅规定了“顺向揭开”是不完美的,以后的立法改革理应加入“逆向揭开”理论。
参考文献
【1】刘智、股东债权人逆向揭开公司面纱探析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 99页第4期2006
【2】李婧、逆向揭开公司面纱理论探析.企业家天地2007年.第206页
【3】沈四宝.揭开公司面纱法律原则与典型案例选评【M】.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年
【4】刘智.权人逆向揭开公司面纱探析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 101-102页.第4期.2006年
【5】华德波.揭开公司面纱规则的适用限制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第108-110页8年
【6】【美】罗伯特.W. 汉密尔顿. 公司法【M】(影印本).北京.法律出版社. 1999. 第107-108
【7】刘智.权人逆向揭开公司面纱探析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 102页.第4期.2006年
作者简介:田青,1988年9月山东潍坊人西南科技大学法学院12级法硕(非法学)。